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二百一十章 青州剧变【四千字求订】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二百一十章 青州剧变【四千字求订】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10:15:16 来源:88小说

梁山泊后山。

宗家父子有伴了,还一来就来五个。先是百胜将韩滔和天目将彭玘,然后是三个重要人物。双鞭呼延灼,霹雳火秦明与金枪手徐宁。

在这三位来到梁山泊的时候,宗家父子已经接受了呼延灼万五甲兵全军覆没的事实了。

这一事实造成的结果,那是宗泽肉眼都可以看出来的。别提在后山巡哨的梁山战兵了,那一个个都披上了战甲,就连预备兵——在他眼中就是辅兵,都有一些人披上了皮甲和纸甲。比如说山寨学堂里的警卫。同时学堂也收到了一个新消息,不就有将会有一批小号甲衣分发下来。如此学员们在擂台较量的时候,就可以更放得开手脚了。

是的,宗泽现在是山寨学堂里的一个先生,他儿子宗颖也是。

没办法。他们宗家不是先前的栾廷玉啊。后者嘛事儿没有,就好吃的好喝的伺候着。可宗家父子的身份是俘虏,虽然待遇比之战俘要强上很多很多,吃喝温饱不成问题。但要吃好的,喝好的,就未免有些难了。

梁山大寨讲的是按劳分配。如此可供宗家父子选择的职业有两种,其一是劳工,每日跟着战俘一起上下工,如此可得一份额外收入;其二是学堂先生,亦可得一份额外收入,体面且数额更高。

他们这些人的‘收入’被称之为工分,每日一结。后者可兑换银钱,亦可兑换酒肉和盐糖布匹、笔墨纸砚等各类生活物资。

宗家父子的收入自然不会兑换银钱,那全都拿去换实物了。

父子俩心里都知道,梁山泊是想要收服他们为己用。可二人无一愿意从贼。

之后没两天,徐宁、秦明被梁山泊放下山去了。余下几人眼中都是掩不住的羡艳。而直到徐宁再度回到山上,特意请了昔日的‘牢友’们一聚,说到起了被放下山后的经过。前后短短半月不到的时间,物是人非啊。

宗家父子直接无话可说,韩滔、彭玘相顾无言,呼延灼举着酒碗,连干三碗,对徐宁赔罪。

在座之人都非小儿,怎会不知道这徐宁就是高俅找出来推诿责任的替罪羔羊?那连环马是不是被钩镰枪破的,别人不知道,他们还不知道吗?

要晓得,宗泽也非不知兵之人。就如最初的徐宁、秦明那般,他也想不透呼延灼是怎生败得?可待他亲耳听到呼延灼的诉说,知晓了其中内情,现在听到徐宁的话来,又怎不感到荒唐?在知晓呼延灼的具甲铁骑是怎么吃败仗的事儿后,那梁山泊的形象在宗泽眼中,就陡然是另一幅模样了。而现在么,他眼中精光黯然,心中更是乱作一团。

如果是先前的梁山泊,于他眼中就是一窝横行一时的贼寇,被俘后的宗泽看着梁山也的确非一般贼寇可比。但他半点不担忧梁山泊能祸乱天下。

可现在宗泽是真的为大宋江山担忧起来了。不仅是陆谦的缘故。那陆谦有如此强兵猛将,却始终缩在梁山泊这一水之洼,是他不知晓自己的厉害么?

宗泽不信。能经营起若此一大寨的人,岂是无有见识之人?对比那个可能,他更认为是陆谦所谋所图甚大。

更因为朝廷荒唐。如此作为,叫那徐宁对朝廷心灰意冷,只对陆谦贼子死心塌地,这不是在抱薪救火么?

如此,大宋江山危矣。

宗泽如此忧心忡忡,叫他儿子宗颖听得是目瞪口呆。梁山泊再是了得,也不至于说是大宋江山危矣啊?不至于,绝对不至于。

宗颖如此态度,只惹来了自己老子鄙视的眼神。“李唐百年兴盛,至安史之乱斗转急下,岂非江山社稷之危?”原来他说的是这个意思。

这跟着徐宁一同上山来的还有陈文昭这么个人,宗泽对陈文昭不甚熟悉,陈文昭对宗泽也无太大的了解。且后者刚刚上山,作为蔡京的门生之一,作为即将上任的知府大人,濮州被破,自身被俘,他损失大了去了。对梁山的态度之敌视,可以预料。

得知宗泽宗颖父子正在梁山山寨学堂任先生一职后,就视宗家父子做叛徒,彼此并未联系多么紧密。反倒是呼延灼三将与宗泽交情更见深厚,盖因为宗泽知兵。三人的交情是在一次次推演战局之中建立的。

“惜哉,不早日相逢先生。如是得先生做参军,呼延可至于今日?”这样的话,单呼延灼就说了不下三次。但事后诸葛,于事无补。

如此这般时候,又一对父子上山了来。

张叔夜父子吃了陆谦一顿酒后,就带上行李,与宗泽、陈文昭做邻居去了。

他与陈文昭倒是彼此知名,晓得陈文昭乃是蔡京的门生之一,但他也清楚这陈文昭为官却还算清廉,而且颇有能力。虽然不会对其好颜相向,但也不会疾言厉语。他对宗泽也无甚了解,但也并不歧视。不认为宗泽父子在山寨学堂里授个课,就是叛变投敌了。相反,在于宗泽短时间的接触之后,张叔夜就认定宗汝霖乃天下一大才。

如此,陈文昭便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孤立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这后山一丘之地,寥寥几人,却已经纷乱不休。

陆谦一直要人留心着他们几人的态度变化,可却知道短时间内是不会有结果的。除非陆谦使那龌龊手段,将呼延灼三将的家眷,悉数都送上山来。如此由不得他们不投降。

再对外散布谣言,说宗泽、张叔夜等已经投降效力,叫赵宋家做出事来,亦能逼的他们走投无路,不得已屈从梁山。只是陆谦没那般下作,亦不觉得如此之法,行的可靠。

如此就只有水磨工夫了。

他现在最纳闷的是青州的变化,那情形太叫人震惊。如此长时间过去,秦明并没被押解打梁山泊周遭经过,因为他根本就没被慕容彦达缉拿在手,秦明先一步反出青州府城,落草为寇了。

具体情况陆谦也不知晓,只知道秦明忽的就造起反来,先一步卷裹了家眷,奔桃花山落草了。

想来是慕容彦达要抓他,结果走漏了风声。

至于那秦明为什么去投奔桃花山,他是不是与周通、李忠暗中有甚联络,水浒原着上绝对是没有的,但现下是不是就有了,陆谦可拿不准。

反正就谍报司反馈回来的消息看,慕容彦达当即就点了花荣为将,引了上千人马把桃花山团团围住。而青州府的兵马都监黄信却被留在了府城内,显然是怕黄信‘自误’。

陆谦添着嘴唇,记得那原着上是呼延灼奔逃到青州,被慕容彦达收留,借了兵马剿灭偷盗了他御马的桃花山,后来又有白虎山孔家兄弟一事,惹得三山聚义,共同攻打青州。又引了梁山泊大军来,宋江活捉了呼延灼,打破了青州城。

可现下梁山泊与青州的绿林好汉虽还有那么点瓜葛,但陆谦能接到桃花山的求援吗?

虽然青州没有了呼延灼,但他们还有小李广。反倒是青州绿林损失更严重,一个秦明根本弥补不了鲁智深、杨志和武松三人缺席,带来的损失。只不过青州的军事力量当前损失严重,反倒是绿林势力增大了不少。倒是此起彼伏,旗鼓相当。

陆谦如此想着,却是没有想到变化甚大的三山的内部是否还能如此团结,以及花荣的心思和那一手神射。他忘了自己掀动起来的影响,对青州的影响了。

别的不说,单是那三山就有不同。人原着上的三山是桃花山、二龙山和白虎山,而现在的三山则还是清风山、桃花山和二龙山。白虎山的孔家兄弟不仅不是山大王了,人还拉起了团练,成为了青州府乡勇的一部分。

三山当中,清风山实力最是浑厚,但燕顺、郑天寿、王矮虎三人虽然得了桃花山的求援书信,却不愿意进援桃花山。盖因为三人都知晓那花荣神射的厉害。于是燕顺留守山寨,王矮虎与郑天寿引了三四百喽啰下山,却半道上转而同孔家庄对了上,去不得桃花山了。

而不晓得花荣厉害的二龙山邓龙,接到桃花山书信后,心想着唇亡齿寒,不可不救。且桃花山许下了重酬,这和尚贪图财货,便点了三百人下山来。

结果正撞上被慕容彦达催逼的甚急的小李广。

花荣与秦明毕竟有同袍之谊,再兼霹雳火武艺高强,清风山下二人斗了数阵,皆是不败不胜。

那日小李广早就在山下邀战,突然听到身后官军迭头呐喊。忙问道:“为何呐喊?”后军答道是有一彪军马飞奔而来。就是那邓龙引来的二龙山喽啰。

花荣正好拿他性命交差。

那邓龙的武艺也的确有几分厉害,只论兵械,并不比花荣弱上多少。可是小李广有的一手神射功夫,连斗了许多合,卖个破绽,拨回马望阵上便走。邓龙见自己取胜,挥舞着兵刃就赶将过来。花荣把枪去得胜钩上带住,把马勒个定,左手拈起弓,右手去拔箭,拽满弓,扭过身躯,望邓龙咽喉上只一箭,正中脸面,那厮躲之不及。

邓龙中箭掉落马下,花荣挥兵掩杀,杀了数十喽啰,抢到了邓龙,更活捉得百十余人。

桃花山上,秦明与李忠、周通眼睁睁的看着邓龙被杀。但过去的时日里,花荣对桃花山多多手下留情,却是不容的他们杀下山去,与邓龙前后夹击官兵。如此看到青州绿林中素来以武艺高强着称的邓龙,凄惨如此,心中生出一股悲伤不提,更是有担忧。这如何退了山下官兵啊?

三人回到寨里,李忠先说:“花知寨武艺高强,秦总管亦不遑多让,只在于他手下兵马更多,山寨喽啰遮拦不住,只得且退山上。倘或那慕容彦达再来催逼,他赶到寨前来,如之奈何?”

就如前文说了,慕容彦达一意伸手进入青州军,那黄信自来养寇自重,以三山贼匪来推诿搪塞慕容彦达。虽然没有明面里交往,便是暗中也无甚言语,一切只在于默契。可三山头领如何不买黄信一个好?秦明是黄信的师傅兼支持者,三山人马自然亦欠秦明人情。

后者此次奔逃桃花山,也没过多的讲究,就是因为桃花山距离府城最近。秦明非只一人,还有满门老弱妇孺呢。

李忠问话,周通默不做声。

秦明说道:“前些日子我被那扑天雕李应擒拿,献给了梁山泊。陆大头领对我甚是看重,我只因顾惜一门老小,不敢答应入伙。现下既然朝廷容不得我,污蔑我与那梁山泊暗通,致使官军前朝征讨梁山泊时候吃了大败仗,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既然如此,我便投奔那梁山泊又如何?”

“且梁山泊为大寨,大树底下好乘凉。二位兄弟亦一同去,不是更好?”秦明意欲休书一份,叫山寨喽啰赶赴梁山。邓龙死了,三山先就折了一个,今后压力大增啊。

“总管说的不无道理。这番梁山泊势大,惹得朝廷瞩目,来日必然会二度征讨。如果破的梁山大寨,必然会扫荡京东两路绿林,我辈留在此处也无甚前途。不如写一封书,使一心腹喽啰去那里求救。若解得危难,拚得投托他大寨,亦不受这寻常官军鸟气。”李忠脑路清奇,可他的话也不无道理。

小霸王凡事都以李忠从事,后者说的破有道理,那于他来自无不可。但转而他脸上却又出现了一抹迟疑,道:“小弟也多知梁山泊那里豪杰众多,其三寨主就是花和尚鲁智深。只恐那和尚还记当初之事,使了坏,叫陆大头领不来撘救。”

李忠哈哈笑道:“贤弟多虑了。他那时又打了你,又得了我们许多金银酒器去,如何倒有见怪之心?鲁提辖是个直性的好人,使人到彼,必然亲引军来救应。”如此就是说定,就写了一封书,三人具留了姓名,差两个了事的小喽啰,从后山踅将下去,取路投梁山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