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指南剑 > 第二板斧6

指南剑 第二板斧6

作者:思语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0:50:59 来源:免费小说

  第二十一节

  太后沉吟了下,半晌才看着跪在地上的商羽坤,沉声道:“早在复兴六年的时候,本宫就下了禁贩战马的懿旨,难道商督未曾听闻?”

  司徒暮弹劾于他,确实吓了商羽坤一跳。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开始也以为是司徒暮反水,太后选择在这节骨眼上桶自己一刀,目的就是敲山震虎,以动摇中西将领对吴明的忠诚。等司徒暮呈上凭据,把红丰商号牵扯出来后,他马上就反应过来。

  商家本就以经商发家,在商道上,拥有广泛的人脉。红丰商号幕后老板是槐英,此事连吴明都蒙在鼓里,但商羽坤却心知肚明。正如吴明所料,他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和红丰交易战马,就是为了削弱朝廷骑兵。

  撤离成州后,商家在庭牙落地生根,自不用看朝廷脸色。所以司徒暮告他,商羽坤夷然不惧。值此关键时刻,太后顶多做点小动作,可不敢和中西翻脸,就算她雷霆震怒,对商家也是鞭长莫及,只有拿成州的红丰商号开刀。如此推敲下来,司徒暮此举目的,已是呼之欲出。司徒暮醉翁之意,根本不是他商羽坤,而是红丰商号,以及幕后的槐英。

  槐英极是贪婪,站在商羽坤立场,自然巴不得这人早死,以免祸害更多的百姓。但朝廷和中西关系微妙,他又希望这人不要这么快完蛋。朝廷连年征战,早已山穷水尽。这家伙就是只蛀虫,有他寄宿在朝廷身上,每多一天,危害就大一分,对中西来说,就多一分机会。

  他心下叹了口气。看来,是太师出手了。也只有他,才有闲心管朝廷死活。而吴明此举,除了对付槐英,也有警告自己不得擅自妄为吧。

  他心念千转,嘴上仍恭恭敬敬的道:“娘娘懿旨,臣敢不从命。不过商家生意太广,人多手杂之下,难免良莠不齐。臣确有失察之罪,等回到中西,一定严查,定给娘娘一个交代。”

  太后怒不可遏。商羽坤看起来是在认罪,可三言两语,就推得干干净净,照他这样说来,顶多算个失察之罪。等他回到中西,找个替罪羊轻而易举。

  她恼羞成怒,正欲继续纠缠下去,吴明咳了一声劝道:“娘娘,臣忝为中西总督,也有失察之责。但一个巴掌拍不响,依臣之见,现在最主要的不是追究商家之责,而是严惩红丰商号,找出其幕后主使才是正途。他们连朝廷战马都敢贩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拖延的时日过长,危害更大。”

  太后渐渐冷静下来,她看了吴明一眼,冷声道:“那以太师之意,本宫该当如何?”到了现在,她那还不知道中了吴明的计,所以言语很不客气。

  吴明道:“当然得查,一查到底。红丰商号无法无天,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值此关键时刻,怎么也不能姑息。”

  虽和吴明闹得有些僵,但太后也非颟顸之辈,知道吴明说得在理,她点了点头道:“确实,这事不能姑息,要好好查查,找出幕后真凶。”

  她想了想,瞟向文官一列,指名道姓的道:“槐爱卿,你现在是户部侍郎,但在成州呆的时间不短,这事就交给你来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种规模的国战,粮秣之事尤其重要,所以这个后勤主官,就很值得商榷了。太后不敢掉以轻心,按她任人唯亲的性格,国舅陶子谦是最好的人选,但陶子谦去广阳筹粮,一时半会也回不来,这个重担就落在了槐英身上。

  槐英本是成州省督,是陶子谦的左右手,更擅拍马屁,深得太后之心。这次国舅不在,太会就专程将他带上了,由他担任辎重营主官。槐英以前很瘦,人也生得尖嘴猴腮,很是猥琐。但陶子谦在朝廷呼风唤雨,他作为其心腹,这几年过得十分滋润,人变得白白胖胖不说,还有了小肚腩。

  中西军中,有一大堆南征老人,比如吴明,譬如葛义。这些人桀骜不驯,十二年前,轩辕竟南征,那时候陶子谦是辎重营主官,槐英作为副手,就和这些人很不对付。这几年来,也就中西这帮人敢给他甩脸色,这让槐英更不痛快。

  司徒暮弹劾商羽坤,槐英起先很高兴。这种狗咬狗的好戏,平时那有机会看到?可高兴劲还没过,战火就烧在他头上了。司徒暮弹劾中,竟将红丰商号牵扯进来。红丰商号说明白点,就是陶子谦和他用来洗钱的工具。以太后的性子,要真查实,他不被大卸八块才怪。

  一听太后竟属意他去调查,槐英大喜过望。连忙从座位上站起,走到场中,趴在地上,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道:“臣遵旨,定当……”

  正想说几句表忠心的话,坐在上首的吴明喝道:“慢着。”

  太后怫然不悦:“太师,你又有何话说?”

  吴明道:“臣以为,以槐侍郎主持此事,并不妥当。”

  太后想也不想,马上反问道:“槐爱卿任过多年成州省督,对那里也熟,让他调查此事,可说驾轻就熟,不知太师所虑为何?”

  “正因为如此,槐侍郎更应避嫌。敢问娘娘,你能保证这红丰商号,就不是槐侍郎在幕后撑腰?”

  太后一呆,这一点她还真没料到。她极擅算计,甚是要强,这就养成了乾纲独断的性格。说好听点是自信,说难听点就是自负。祝家倒台后,她对那些不离不弃的属下甚是照顾,因为她不相信其他人,只相信这些人的忠诚。

  在她以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忠心,那就会站在皇室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对朝廷尽忠,为社稷效力。但她那会料到,一旦这些人变质,造成的危害更大。

  短暂的沉默之后,太后又看向了吴明:“那以太师的意思,派谁去好?你那边的人,还是我这边的?”

  虽只短短一小会,但太后想了许多。吴明所虑极有道理,但查归查,这个主持调查之人,必须慎之又慎,其一是身份不能太低,否则的话,如何做到让人信服?其二要做到不畏强权,不偏不倚。以朝廷和中西微妙关系,这个人选还真不好找。槐英是陶子谦心腹,从朝廷这边派人,难保这人不屈服于国舅压力,昧着良心说话。若是中西派人调查此事,太后也不放心。谁能保证这人不假公济私,胡乱牵扯?

  吴明也很为难,他沉吟有顷,脑子里灵光一闪,道:“娘娘,臣举荐一人,由他调查此事,定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太后道:“太师请讲。”

  “臣所举荐之人,娘娘也认识。就是李源,原北伪镇北将军,黑旋风李源。”

  “李源呀,”太后一呆,但马上道:“本宫没问题,不过太师曾言,李将军心伤妻女之死,一直未曾痊愈,他身体成么?”

  李源太有名了,吴明就算想藏也藏不住,从他被中西救下之时起,吴明就向太后发了份邸报,详细阐述了李源之事。他虽是北汉叛将,但家中妻女俱都亡于李铁之手,忠诚上自无问题。而他虽和吴明私交甚好,但在十二年前,曾带兵阻敌于达雅行宫之下,为吴明活捉帕卜里争取了时间。此战,李源赔上了一只眼珠,黑旋风从此变成了独眼龙。事后,太后曾亲自许诺,说皇家欠他一命。回到南宁后,李源最后虽回了京都,但太后为留下他,可说殚精竭虑。这里面,李源本领不凡是一方面。还有重要一点,也有将他留在南宁,方便就近报恩的意思。

  吴明道:“李将军身体已然大好,上午还曾找臣,希望重返战场,在京都攻城战尽一份力,以雪家仇。”

  太后忙道:“这可怎么行,李将军逢此大变,就算身体恢复,精神上肯定也有不足。战场上刀枪无眼,稍有疏忽就可致命,现在实不宜让他冒险。”说到这里,她盯着吴明,目光灼灼的道:“本宫愿恢复李源镇北将军之衔,由他主持调查贩卖朝廷战马之事,太师以为然否?”

  李源毕竟是吴明抓住的,他要死撑着不放人,朝廷还真拿他没办法。所以人虽是吴明举荐的,但太后却怕他改了主意。那知吴明甚是干脆,只是道:“娘娘圣明。”

  吴明竟同意了?

  要不是场合不对,太后真有大笑一场的冲动。不论从名望还是能力,李源都称得上一代名将。要不是吴明这几年名声太响,黑旋风可说独领风骚,就连中西的四大金刚,都有所不如。

  也难怪太后有些忘形。中西名将如云,朝廷除了个*能拿得出手外,其他人在中西面前,简直不堪一提。如果李源能加入朝廷一方,有他和*保驾护航,朝廷在将领这一块,压力将小得多。

  太后已有些迫不及待,朝侍立在旁的小柱子吩咐道:“即刻拟旨,封李源为镇北将军,主持调查成州贩马之事。”想了想,她又道:“准他便宜行事,在成州马场招募士兵,组建骑兵。”

  小柱子行了一礼:“是。”一甩拂尘,下去找执笔太监去了。

  得了李源,太后心情大好,索性卖了个好:“商督,成州贩马之事,错不在你。就算没有商家,红丰也会找李家,张家卖马。不过你失察之罪可少不了,这样吧,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商羽坤富可敌国,区区一年俸禄,他岂会在乎?这个惩罚对他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抬头看了吴明一眼,又跪下磕了个头:“谢娘娘隆恩。”

  看着他起身回到座位上。吴明心里不禁有点空落落的。商羽坤所作所为,其实也是为自己好,自己这样对他,到底是对是错?

  这时,太后在座上道:“列位将军,请入座,今日尽欢而罢。”

  那班女乐又出来了。六个身穿绸衫的女子,吹奏起一支欢快的乐曲。正是《春归》,此曲多见于婚娶场合,节奏欢快。当年吴明迎娶祝玉清,祝淮大肆铺张,请了近百个侍女身着宫装,一路载歌载舞,将祝玉清送到统领府。太后命奏此曲,似要将刚才的肃杀冲淡一些。

  吴明又举起一杯酒。葡萄酒还是近几年从波斯传入的,味道甘美无比,比之南蛮的山竹果酒,可说各擅胜场。不知为何,吴明想起十二年那场南征了,当年也是太子主持的一场酒宴,到场的也是各路将领,酒虽换了,但个中味道,又变了几分?

  换汤不换药,大抵如是吧。

  葡萄酒自然是冰镇的好喝,这酒盛在一个玻璃杯中,底部则放了一大瓢冰,让酒保持低温。吴明倒了一杯,一饮而尽,酒冷得沁牙,滚喉而下,却如一道烈火在心头燃烧。两个身着红黄纱衣的女子则在帐中曼舞,营帐之内,春意溶溶。可是,他心底极不舒服。中西有简飞扬,自不能再要李源,将其推荐给朝廷,也能让他一展所长,自己为何会不高兴?

  一曲《春归》完毕,太后又换了几首曲子。这些舞女是帝宫特训,跳起来欢快活波,比寻常舞蹈要好看得多。吴明家中四个夫人各擅胜场,日日熏陶之下,眼界也高了许多。但也看得目眩迷离。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每个人都多喝了些,人也有些熏熏然。吴明小酌了几杯,眼角看去,就见*神定气闲,虽仍看着舞蹈,但眼中一片清明。杨易是根本不碰酒,笔直坐在哪里,目不斜视。简飞扬据案大嚼,人也疯疯癫癫,但他一向如此,倒不能当真。

  奇怪的是,商羽坤也醉了,此时正趴在案上,呼呼大睡。他酒量甚宏,按说绝不至于如此。由此看来,多半与刚才之事有关了。吴明看着,心下又是一疼。

  太后也微有醉意,忽然笑道:“昨日全赖各位死战,才未让李贼奸计得逞。今日黑旋风来投,朝廷又添一员大将,本宫着实高兴。来人,再添酒来。”

  军中平时是不得饮酒的,因为敌军随时会攻来。就算要激励士气,开开庆功宴什么的,也很小心在意,对酒有严格限制。太后如此做,已有些放浪形骸了。吴明暗自苦笑,太后强势,有时候甚至不讲理。但以她现今的身份,仍念着李源当年的好,也算恩怨分明,李源跟着他,也许真比呆在自己这边好得多。

  不知过了多久,宴会终于结束了。不论是朝廷的,还是中西的将领,都纷纷过来告辞:“太后,太师金安”之声不绝于耳。好不容易送走了所有人,吴明这个太师起身向太后告辞。

  太后道:“免礼。”她嘴唇动了动:“谢谢你,吴明。”

  吴明一呆,太后毕竟只是个三十出头的少妇啊,此时的她,才离真实的一面近些吧。他行了一礼,只是道:“娘娘,你多保重。”然后退了出去。

  走出营帐时,想到太后那愣愣的,欲言又止的眼神,吴明眼睛一酸,几乎落泪。回不去了,他不再是那个一心追寻武道的侍卫,她也不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太子妃。不管是太后还是太师,身上都背了太多的包袱,沉甸甸的。

  一直守候在外面的亲卫一下围了上来。六月的气候,已经很热了,可毕竟是北方,夜深了犹有寒意。外面的冷风一吹,倒舒服些。吴明在亲卫的搀扶下,正准备上马,一个声音冷不丁的响起:“太师。”

  那是*。

  吴明扭过头,看着他带着两个亲卫从黑暗中转出来:“杨将军,有事吗?”

  *道:“太师,属下送送你吧。”

  吴明看了身后的临时行辕一眼,顿了顿才道:“好吧。”看吴明醉醺醺的样子,陆汇有些担心:“太师,你还能骑马么?”

  吴明笑道:“酒不醉人人自醉,你也太看不起我了吧。”

  虽然有点醉,但骑马还没问题。吴明甩蹬上鞍,*骑上马,两人并绺而行,他道:“太师,对不起。”

  吴明控了控缰:“杨将军,你做得很对,何错之有?”

  *沉默了。确实,昨晚之事,的确也算不得他的错,只是事后他心里如堵了一般难受,总觉得不说点什么,似乎对不起吴明,但真事到临头,却又觉得无话可说。

  吴明暗自叹了口气。*的心情,他也懂。现在的中西和朝廷,就如关在一起的两只野兽,本来互相看不顺眼,但为了对付北汉,却又不得不相互妥协,一旦北汉被灭,这种磕磕绊绊的日子,恐怕也到了头。

  *突道:“太师,太后曾说,早在出征之初,朝廷就令国舅去广阳筹粮。唐都督为了今天,确实藏了一大批粮食。有这么一大批粮食解危,应不会有缺粮之虞。”

  吴明一怔,原来太后早已有备,看来自己多虑了。他道:“时间上来得及么?”

  “如果海路运输的话,二十多天足够了。”

  二十多天是够,就算不够的话,中西也能周转一下,借些粮食给朝廷大军,可北汉的乐浪水师非比等闲,如果走海路的话,安全么?李铁既然在粮食上做文章,恐怕还有后手吧。

  他想着,心头也有些不安。京都之围,讲究的围三纵一,四十万大军,东西南门各有十万,还有十万嫡系为预备队。加上京都的守军二十万人,几十万大军铺天盖地,火把映得天地皆红。吴明抬起头,看着天,真有点不知身处何世之感。

  天空中,星月迷离,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地面腾起的火光,似乎将月亮也染红了,有点像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