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大朝,蓟王诏文丑入殿。当着满朝文武,左国令宣诏王命:
“封文丑为校尉,号:讨虏。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黄金千两,兵甲一套、战袍十件、四季朝服及西极宝马‘骁驔’一匹。”
骁,勇猛矫健。騝(diàn),意为‘黄脊骝马’。合起来:勇猛矫健的黄脊骝马。
“臣,遵命。”文丑大喜受命。
颜良为荡寇,文丑为讨虏。呼应时局,蓟王可谓用心良苦。胡虏在北,贼寇在南。颜良此去琅琊笼络大小渠帅,准备反戈一击。文丑自当对阵北方来敌。
按照大汉军制,一曲五百人,设军曲候。下设五屯,一屯百人,设屯长又称队率或百夫长。曲上为部,一部五曲,设校尉。
加上营中各级佐官,亲随护卫,荡寇校尉和讨虏校尉,满员二千五百余人。
颜良无需刘备操心,自有泰山贼编入麾下。文丑孤身前来,自当为他分配兵士。蓟国兵丁,轮流进驻演武场,由王傅黄忠亲手训练。刘备以战代练,西林中诸胡二十万。足可募两万精骑。
文丑善步骑。营中步兵亦需常备。于是,刘备命王傅黄忠调一曲刀盾兵、一曲盾弩手、乌桓突骑二曲,鲜卑精骑一曲,交由文丑统帅。
文丑领兵驻守安次菘城大营。西距临乡三百二十里。南距安次县治十里,距常道城二十五里,距益昌城百七十里。如此,北部防线当固若金汤。
立冬前,临乡三百里水稻开始收割。
楼桑八景之一的“霜晚稻浪”,即将消失。可名扬天下的“督亢秋成”,近在咫尺。蓟国名流齐聚,乘云霄天梯登临乡各城高楼,凭栏远眺,把酒言欢。今年不同往日,席间多悲怆之乐。
太平道举事在即,越发明目张胆。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许多通都大邑,城中街巷,竟被人一夜涂满“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标语。民间或惊恐,或希冀。谣言四起,天下板荡。然而,固若金汤的洛阳,却如往常一样,纸醉金迷,一片祥和。
冬,十月,太尉许彧罢;以太常杨赐为太尉。
正当三百里临乡,正如火如荼,抢收新谷时。
斥候飞马来报,上谷乌桓已倾巢南下。万余泰山贼寇已拔营北上。中山国相张纯,已抵御乌桓为由,私调郡国兵丁,屯守中山国北界。本以为太平道会趁机揭竿而起。岂料却只有张纯,张举并上谷乌桓王难楼三人。还有辽西乌桓王丘力居,以寒冬将至,躲避风雪为由,率众南下,立王庭于右北平边界,虎视眈眈。意为牵扯右北平乌桓王乌延兵力,使其无法驰援刘备。
其后不久,张举率领泰山贼寇及私募家兵,攻入河间国。一路驱赶抄掠吏民,占领南皮后竟自称天子。麾下已聚拢数万乌合之众。
紧跟着,上谷乌桓王难楼,以引诱部民脱逃之罪,围攻逎国。逎国,乃景帝封匈奴降王陆疆为侯国。今汉亦为侯国。与上谷乌桓多有牛马交易。与蓟国毗邻,西距临乡百三十五里。扼守北巨马水上游,可经水路直入西林港。多有塞外胡人,沿此路线南下。是否有上谷乌桓部部民乘机脱逃,沿北巨马水,穿逎国避人西林,不得而知。
料想,一定是有的。
蓟国边境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又有传言,东南两大海贼王也已合兵一处。聚拢起大小船只三千,正率麾下两万海贼,星夜北上,誓为海贼管承报仇雪恨。
听闻上谷乌桓王四面合围逎国都,护乌桓校尉公綦稠急忙引兵来劝。不料竟被难楼扣为人质。
辽西乌桓王丘力居,亦与右北平乌桓王乌延多有摩擦。右北平太守刘政亦出面协商,不料也被扣为人质。
见大势已成,再无掣肘。趁国中群龙无首,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大肆招募贼众,出兵安平国。张举亦出兵渤海,攻城拔寨。驱赶万千吏民拖家带口,仓皇北逃。与蓟国临近的诸多港口,皆人满为患。争抢舟船,相互撕扯。乃至船翻溺毙者,竟淤塞河道。恰逢稻收,蓟国水军四处巡逻之余,又需时刻打捞尸体,救援落水流民。
面对乌压压冲入国境的万千流民,各城兵丁又如何能下得去手!
谁能料到,蓟国最大的威胁,竟不是兵乱,而是**。
虽说张纯、张举、难楼、丘力居,皆未与蓟国正面交锋。然明眼人谁又看不出,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皆为富甲天下的蓟国而来。
蓟王宫。
刘备面色铁青。这一招很无耻,也很有效。
都是我大汉子民,刘备又如何能下令射杀。然若任由乱民冲击城门,一旦奸人混入,趁机夺城,又当如何。
“文和,文优,志才,可有文书传到。”
“禀王上,三位府丞,皆无文书传来。”左国相崔钧这便起身答道。
刘备遂把目光投向荀攸:“公达可有良策?”
“回禀王上,破敌不难。”荀攸微微皱眉,似心中有事。却又很快恢复如常:“五路大军齐发,皆奔我蓟国而来。奈何彼此貌合神离,所求亦大不相同。只需各个击破,可保蓟国无碍。”
“请左丞明言。”右国相耿雍急忙问道。
“张纯、张举,擅自称王。朝堂必兴兵讨伐。王上可上表自荐,如此师出有名,只需遣二良将,分兵讨伐,与颜良里应外合,可一蹴而就。南路遂解。上谷乌桓倾巢而出,又令辽西丘力居,拖住右北平乌桓王乌延,乃是为护留在王庭的老弱家小。王上只需去信高车十二部副伏罗王,引兵南下扣关。难楼得知必星夜而返。难楼撤兵,丘力居见事不可为,必然远遁,北路亦解。至于海贼联盟,渡海而来,并无补给。只需令横海校尉谨守各处营寨,不出一月,海贼必退。”
听荀攸挥斥方遒,化解五路敌军,朝堂百官纷纷心安。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抬头见刘备沉思不语。荀攸忍不住又道:“依臣之见,兵祸易耳,流民才是大祸。”
荀攸此言,正中刘备下怀。
刘备这便问道:“依公达之见,流民该如何处置?”
“……”荀攸暗叹了口气:“王上当自决。”
殿中群臣顿时议论纷纷。荀攸乃大才。五路敌兵,谈笑间飞灰湮灭。剩下流民,还有何难。
楼桑令乐隐,这便起身言道:“流民何须王上劳神。我等自会安置。除去三百里临乡,余下各县,颇能容人。只需按部就班,一切如临乡故事,将流民悉数收归国中,为王上所用。流民之事迎刃而解,还有何难。”
“乐公所言极是!”各城令纷纷起身进言。
谋略不行,内政却是我等的强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