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大唐风后 > 第七十八章 决战于坚城之下 二

大唐风后 第七十八章 决战于坚城之下 二

作者:离诡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6:20:35 来源:书海阁

李渊的大军怀着必胜的信心来到了霍邑城下,然后,就开始耍起了流氓:数万的将士一同放声大喊,将一切可以想到的,问候宋老生全家女性的词汇都喊了出来,是怎么难听是怎么来,还担心声音不够大,专门的给叫骂的士兵排练了节奏,这样,所有的人的声音一同响起,当真是声震四野,八方雷动——只是这内容嘛,呵呵呵呵呵!

李世民对宋老生的评价是正确的,宋老生虽然作战勇猛,可是有勇无谋,性格又急躁,屈突通之所以会派他守霍邑,也实在是关中无人可用,大隋的名将诸如来护儿,王仁恭及杨素等人死的死,叛乱的叛乱,圣上南下的时候又将宇文化及等一班精锐战将带了过去,其余诸如裴仁基,杨一臣等又都在各地忙于扑灭叛乱的火苗,分身乏术。没奈何,屈突通也只好矮子里拔大个,用了宋老生驻守霍邑,抵挡李渊大军来犯。

事实上单以武艺而论,宋老生岁年老,武功却绝不可小觑,虽然无法与宇文化及、张须陀等一干军中将领中的绝世高手相提并论,但也绝不会逊色多少,只是若是以身为一名统兵将领的身份来看待宋老生的话,那么很明显宋老生是不合格的。

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在临战的时候,是绝不会,也不能被私人的感情所左右的,因为他们凭借一时的感情所作出的一个决定,就有可能将自己与自己的军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历代名将莫不如此,可惜,宋老生不是,他太过狭隘,性子又躁受不得激,听到城下敌军的叫骂声叫的震天响,险些气炸了肺,当即按耐不住,领着自己的兵马自关口杀出,直取李渊本阵。

李渊见状大喜,好嘛,如果宋老生依凭坚城坚守不出的话,那么拿这头乌龟没有办法的李渊磨到最后也只能灰溜溜的从哪来回哪去,可是这老货居然出来了,你自己寻死,那就怪不得旁人了,当下便下令手下军队向前移动,与宋老生所部接战。

李渊的军队分为左右两只,分别由李渊本人和虽然年轻却已经展露出杰出军事才华的李世民统领,当然,李渊亲率的部队乃是他自太原经营多年带出来的精锐部分,而李世民的军队除了他从晋阳开始就一直统领的少量精兵之外,大多数是自一路行军中沿路收拢招募的流寇盗匪,战力极为有限,而李渊也早已打定主意,李世民的这支杂牌军仅仅充当吸引敌军注意力,起到分散敌军兵力的作用,而真正的与宋老生的部队硬碰硬的死磕一场的,还是李渊所亲自率领的太原精兵。

李世民的军队进攻了,宋老生不得不分出了数千的精锐进行拦截,却不知道正中李渊下怀,李世民也仅仅是指挥士卒围成阵势,抵御住对方的试探性进攻,分散敌军兵力的任务已经完成,如果不出预料的话,直到那边李渊完胜宋老生的时候,李世民依然维持着此时的状态。然而,世事无常,总是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变化。

正所谓将是兵的胆,身为主将,自是军中的灵魂所系,宋老生虽然毫无战略眼光,战术方面的认知也是一塌糊涂,但是以勇武而言,却是难得的勇将,主将既勇,士卒自然拼死向前,所以所向披靡无人可挡,在刚与李军交战的片刻就已经攻乱了李军的阵势,如同一根强力的楔子狠狠的插入了李军的阵营之中。

李渊失算了,虽然他也预料到了宋老生的勇猛,但是想来宋老生此时手中兵力只有区区两万多人,虽然是关中最后的精锐,毕竟人少,又被李世民那边分去了数千精兵,而己方的大军有数万人之多,全军一起压上围殴,怎么看宋老生也只有饮恨的份,然而开战之后,战局的变化,却着实的让李渊的心渐渐的揪了起来。

宋老生在李军的军阵左冲右突,挡者披靡,很快的就将李渊的军队搅作了一团,刘弘基,殷开山等将有心想要重整军阵,阻挡宋老生的脚步,却敌不过宋老生并其手下兵将的冲击,反到将自己此时唯一能够聚集的兵力冲了个稀巴烂,人也被逼到了军阵的边缘,再也不能做出任何对于此时的形势有利的动作。而宋老生一路猛冲,居然给他冲到了李渊的中军阵前,与李渊隔阵对视。

李渊的心里敲起了了小鼓,如果可能的话,李渊此时想要撤退,毕竟宋老生太猛了,也难怪屈突通会将这个人派到了这里,虽然他既不知兵,也不知将,但如果不是作战极端勇猛顽强,屈突通又如何会将他放在此处,如今眼看着就要将自家的军势冲了个七零八落,李渊虽然心中产生了畏惧的感觉,却也只能咬着牙,带着身边的一干亲卫迎了上去。

战阵厮杀不同于江湖打斗,拼的不是个人武力的高低,而是考验整个团队的配合与敢于拼杀的士气,单以武力而论,李渊自然不惧宋老生,但是当两人带领着自己的手下在城外野战的时候,李渊的亲卫却在宋老生的进攻下不断后退。李渊也无法可用,先前所作的计划自然也已经作废,事到如今,李渊也只能希望李世民能够快速的解决他那一面的敌人,能够在自己的军队阵型全面崩溃之前援助自己,而在此之前,自己则要咬紧牙关,死死的顶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李世民在侧翼,正在指挥着自己的那一路军队与宋老生的数千精兵打的难解难分,虽然己方的人数是对方的数倍,但是兵员的素质却远不及宋老生的关中精锐,短时间内也无法分出胜负,李世民战术大胆却心思缜密,也不贪功,仅仅想着缠住这支兵马便以足够。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向主战场,发现自己的父亲那边正处于不利的形势之时,他立刻的就当机立断,改变了原定的主意。李世民下令各部维持原状,继续的牵制对面之敌,自己却带着自己的百余骑兵精锐脱离自己的本阵,自侧翼向宋老生的本阵发起了冲锋。

宋老生有勇无谋,虽然在正面作战中将李渊打的节节后退,但是他却没有发觉,因为战线的推进以及己方的不断深入,己方原本密集的阵型也变得有些混乱,露出了不少的缺口。李世民手下百余骑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完全由李世民一手挑选并训练出来的,除了各个精锐之外,相互之间的互相配合也堪称默契,李世民自宋军军阵一处缺口猛然带兵杀入,便犹如一把锋利的钢刀,狠狠的插入了宋军得背后。

此时身处敌阵之中,李世民的神箭射术已经毫无用处,李世民也索性直接抡起了两把厚重的砍刀,奋力砍杀,虽然李世民的武功不算绝高,但是力大无穷,在此时的战阵之中反倒更加的适应,李世民一马当先,他的身后则是紧紧的跟随在他的身后的骑兵精锐。

李世民奋勇上前,砍杀敌人如同切瓜一般,只砍得血光喷涌,肢体碎片横飞,连带着李世民的一身铁甲与坐下宝驹也是一片赤红,看起来就如同来自于地狱的恶鬼。没有杀出几十步,李世民便感觉到了自己双臂的沉重,稍稍的缓和了一下自己的冲击的势头,让自己的衣袖下垂,衣袖中立刻哗啦啦的向着外面涌出一大滩的鲜血:因为李世民一路砍杀,这些被喷溅进袖子里的鲜血甚至来不及被甩出去。看到这个场景的李世民毫不在意,他只是再次的甩了甩自己的衣袖,然后提刀再次的冲杀起来。

此时的李世民仿佛就是一头来自于史前的洪荒猛兽一般不知疲倦的厮杀着,他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人,也不记得自己冲出了多远,只是知道,一路冲杀,当杀透宋老生军阵的时候,自己已经连续的换了许多把的砍刀:李世民武功并不如何高明,作战全凭自己过人的力量与勇气抡刀劈砍,因此钢刀极易卷刃,不得不扔掉换新的继续拼杀,——真正的高手会懂得如何在打斗中尽可能的保护自己的兵器,因为在激斗中武器一旦损坏,很可能下一刻就会没命,李世民却频繁的更换刀具,遇上真正的高手自然危险,但是好在,除了一个宋老生,宋军中再无大将。因此李世民大发神威,无可阻挡。

要命的是,李世民的本事虽然在高手看来着实一般,但是他的形象却委实骇人,人和马的身上都溅满了敌人的鲜血,血灌满了袖子,冲锋的钢刀看的都卷刃了,却依然不知疲倦一般的冲杀,虽然一张脸也已经被泥土与鲜血糊住大半,一双眼睛却依然明亮锐利,李世民的气势直接压倒了周围宋老生士兵的士气,让他们惊慌失措的四下奔逃,而不敢与这个年轻的少将军对阵。李世民趁势杀透宋老生的中军,将宋老生与他的大部队撕裂开来,随后,身后的百余骑兵一同大喊:“宋老生已被活捉!!!”

百余人一同大喊的声音在整个战场的声音里面不算什么。单是这些人的喊声的话,对于宋军的影响也实在有限,不过,当李世民将李渊的大旗亮了出来之后,所有的宋军士兵的心里都是一阵冰寒,李世民是在宋军的中军之中亮起帅旗的,这说明了什么,是有内奸背叛?还是宋老生真的已经被战败被捉了?在这种惊慌的思想作用下,宋军军阵瞬间就陷入了崩溃,成千上万的宋军扔掉了自己的武器,拼命的向着身后的霍邑关门跑去。李世民看了也不过去截杀,他立刻的掉转了马头,目标则是此时已经发觉了自己后方有变,正打算暂时的退却,回到霍邑坚守不出的宋老生,可惜,却已经迟了。

宋军的全军崩溃让李渊得以喘了一口气,重新的稳住阵脚,刘弘基,殷开山等将领也纷纷冲破乱军的阻挡自两侧杀来,加上堵住宋老生归路的李世民,将宋老生四面围住。

如果此时被围的人是绝世名将张须陀的话,那么,说不定还有一丝的反败为胜的机会,当然了,如果关中还能够有张须陀一般的人物镇守,那李渊父子绝对不会兴起进军关中的念头,恰恰相反,他们还要为关中可能会到来的进攻而绞尽脑汁。

很可惜,宋老生不是张须陀。既没有张那么高明的武功,也没有张领兵打仗的本事,被围在核心的宋老生只会死命冲杀,直到最后杀出一条血路,但是身旁的将士却已经损失殆尽,宋老生再也没有了返身回去再次与李渊父子拼杀的勇气,只忙不迭的催动自己胯下良驹,带着他向着霍邑的城门飞快逃去,李渊,刘弘基等将领深怕宋老生能够逃回霍邑,再次据城坚守,都纷纷催动座下快马,在后面拼命的追赶。

宋老生见状急了,将横刀拔出,对着身下的坐骑的屁股就是一刀,只见那马一声惨叫,随即便狂飙起来,立刻的落下了身后一直追赶的太原骑兵好一段距离,而霍邑的护城河也已经近在咫尺,只要宋老生能够过了河,那么此次会战的胜利便会毫无价值,此后宋老生会一直坚守不出,利用霍邑的险要地势,将李渊兵马牢牢的牵制于此地。这怎么可以!?

就在宋老生即将踏上护城河上面的浮桥的时候,李世民伸手取下背后的弓箭,弯弓搭箭一箭射出,正中宋老生所骑之马,就见那匹马一头栽下护城河,连带着宋老生一起。

北方的大地雨水不多,许多的城池的护城河都是干的,霍邑也是如此,因此宋老生倒也并没有被水呛到,然而,也因为没有水作为缓冲,一头栽下护城河(其实用壕沟来形容更恰当一些。)的宋老生顿时被摔了个七荤八素,没等到他的意识清醒过来,李渊的部将刘弘基便早已冲上前来,对准宋老生的脑袋便是一刀砍下……

大业十三年八月初,李渊陈兵于霍邑之下,大破守将宋老生于野,宋老生战死,李渊遂取霍邑。至此,关中大地,将在李渊及其大军的面前,再无阻拦。

喜欢大唐风后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唐风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