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冲,冲出去……”
0000人的骑兵,在10000人的火枪兵的集火击下退回到城门附近。一时之间受伤的人发出了凄惨的号叫,已经被挟裹在军中的贺齐拼命挤过去,到了赵旭的身边。
“旭爷,我带着弟兄们冲了几次,也没有冲过去。”
此刻的贺齐中了一弹,倘若不是赵旭赏给他的将军铠,只怕贺齐就没有命回来见赵旭了。看着贺齐胸部中的一弹,赵旭不敢想象,倘若被击中了没有背心铠的地方,贺齐会是个什么模样。
“不若如此,你便坐到大车上去吧,那样的话也能休息一时……”
虽然贺齐被阿扎姆.突兰沙苏丹手下的枪弹击伤,而且赵旭对他也关心倍至。但他心中已经确定,将来这片大地的主人,必然非那位三娘的亲孙子赵伏波莫属。那么现在,既然他因为受伤,不能轻易逃脱,那么就只好做为赵旭身边的卧底。不过事情没有绝望之前,他还有一线希望。
“旭爷,我还能打,不若让我去后队督军,也许……”
倘若赵旭应允了,后面那一万骑兵里的军官,可是只会听他贺齐的。到了那儿,也许就可以与前面的火枪兵合作起来,把赵旭抓住。然而赵旭的回答却令他失望了。
“不,不必了,你只躺在大车里,外面的枪弹也伤你不到,我来亲自带队冲锋!”
是的,赵旭要亲自带队冲锋了,不但如此他大略重新组织了一下败退下来的骑兵,而且把后面的另外10000名骑兵调到前面来。这一次,赵旭如同受伤了的孤狼那样,打算奋力一搏了。
“跟我冲,冲出去就有希望!”
“跟我冲”这句话一出口,士兵们再度感受到了最初攻击勃撒罗时的情景。那时对于勃撒罗城墙上的血战,赵旭同样是身先士卒,因而士气大振才一举夺下勃撒罗的。这在交战双方武器装备处于同一个水准,或者说相差不大的时候,有着极大的作用。
但历史告诉我们的是,当双方的武器装备处于两个时代绝对不相同的水准时,那样战争的结局几乎是一定的。比方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波兰军队对付德队的坦克时,比方说在伊拉克战争里美军对付伊拉克军队。那完全是因为作战装备科技含量不同,而导致的完全两个时代的作战手法下的战争。
赵旭身旁的骑兵很快就赶过了他,甚至他们很快就超越到他的前面。这一次多达17000名骑兵的冲锋,就算是前面有10000名火枪兵,依然不可能再阻挡这如同雪崩一样的作战。
然而,还是那句话,世事无绝对。
赵旭带着他的骑兵发动了绝死的冲锋,奔雷样的马蹄也感染着他的心心脏,进行大战那种带着一点点快意的战栗正在充斥他的全身。这时天空里突然间亮了起来,那种闪光对于赵旭实在是太熟悉了。天空里突然之间出现了一排什么东西,仿佛在天空一只巨大大利爪撕破了天空的皮肤,留下了血红的印子。
赵旭知道那是什么,可是他此刻在10000多骑兵的挟裹下,根本是身不由己。那些“划破”天空的东西,是赵伏波曾经装备过的“飞燕iii型弩炮”出的炮弹,赵旭甚至因为赛因汗拔都的描述,已经造出了相似的底部排气炮弹。但他的“雨点炮”出的炮弹,远不如“飞燕iii型弩炮”的炮弹程远。
此刻当他在队形紧密的骑兵之中向前冲锋时,面对那些炮弹他不由一把裹紧了身上来自华夏岛的黑披风。他倒不是指望这些生蚕丝与玻璃丝的织物能够挡得住弹片,而是说那些正在飞过天空的炮弹给他来来了恐惧。
可是其他的骑兵并不知道飞来的是什么,他们举着刀,奔向前面那一个个由1250人组成的“月牙阵”。虽然前面的骑兵知道,他们有有可能会在那些枪弹的打击下死去,但现在勃撒罗城中响起的枪炮声已经告诉他们——没有退路了。因此,他们只好高举着战刀,用另外一侧的盾牌护住自己的身体,希望这些盾牌能够挡得住那些火枪的击。
这些盾牌是赵旭拿来给前面的士兵壮胆的,虽然他也很怀疑这些包着铁皮,不过是一些复全材料的盾牌能起多大用处。但它们都来自于华夏岛,这就让赵旭对它们有了信心。
然而,仅人惊叹的是,那些划破了天空的炮弹,并没有落到后面的骑兵身上。相反,他们在步兵的前面筑起了一道死亡的防线。
猛烈的爆炸声里,比火的炮弹响亮100倍。tnt装的威力,自然比起火要大得多。只不过以这时世界上各国的生产能力,告诉他们tnt的配方,他们也没有能力进行大量生产。阿扎姆.突兰沙苏丹手下用的“飞燕iii型弩炮”的炮弹,直接来源于华夏岛的库存。
因为所有的炮弹都需要消耗,吃下了几乎所有“飞燕iii型弩炮”的阿扎姆.突兰沙苏丹,也就得到了所有的库存炮弹。所以说,阿扎姆.突兰沙苏丹看起来有点傻,甚至对赵伏波的忠诚都达到了无耻的程度。然而,这也说明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的人。
无论再快的马、无论盾牌、铁甲,在那些“飞燕iii型弩炮”击出来的炮弹下,根本什么也不是。他们不过是倒在炮火下的尸体,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说,就只能被称为是“炮灰”。
然而,10000多人的骑兵一起进行紧密队形的冲锋,仅仅只靠火炮的阻止,往往会显得薄弱一些。因此当骑兵们闯进程之后,他们面前的火枪步兵们开火了。一队接着一队,一排接着一排。5队火枪步兵组成的阵形,使它们可以形成连续火力,在这样的火力打击下,赵旭的逃跑之路被切断了!
“完了,我要死在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