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医师 > 第三十五章 来信

医师 第三十五章 来信

作者:草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2:17:30 来源:88小说

和护士长的交流,让田路对纯粹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产生了一些质疑。一整天的时间,他都泡在血液净化室的病房内,看着一**的病人上机,治疗,下机,然后下一波病人踩着点儿进入透析室,护士们重复着一样的工作:给机器消毒,上机,治疗,下机。。。。。。

整整一天,让田路发现了许多不合理,或者说不合乎规范的地方。

就拿田路觉得最重要的无菌操作来说,护士门很多时候操作的随意性都比较大,基本上没有一个人能够严格的按照规范来执行,对她们来说,似乎更多的是考虑方便、快捷,能够尽快的完成一个病人的操作流程。但是按照田路的计算,如果真正的严格操作的话,每个护士最多也就只能负责一到两名病人,像现在这样的工作量,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

越观察到后来,田路就越茫然了:严格的规范操作,还是按照实际情况来完成治疗,这两者之间到底哪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呢?

书上的规范和现实的随意,田路本能的认为书上才是正确的,但是临床中沉重的工作压力,却又让他觉得如果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的话,以现有的人手是不可能完成所有病人的治疗的,这让指责这些勤劳的护士成为了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缺少阅历的田路,很难明白问题的根源所在,他只能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简单的归结于医院没有给配上足够数量的护士,但是他却怎么都想不通,现在每年护理学院毕业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就不能多招聘一些护士来帮忙呢?

护士长的一番话,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他在临床工作若干年后才会恍然大悟,但是至少在目前,他只能把这个疑问深深的埋在了心底了。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田路却还是在这短短的一天中就喜欢上了这个血液透析室。

一个个的病人来到这里,就像到了家里一样随意,而护士们对待病人的态度也和医生们不同,尤其是那几个岁数比较大护士,操作时和病人随意的聊着天,互相打趣,就像来的是一个个老朋友一样,尽心尽力的照顾着这些病人。

这种温馨而有平和的气氛,让刚刚经历了急诊科的紧张与淡漠的田路,格外的喜欢!

大多数病人都上了一定的岁数,五十岁以上的占了绝大多数,但是也有一些是很年轻的,有的甚至只有三十岁左右。田路也是在问了护士长之后才知道,这些年轻的基本都是刚刚透析不久,最多也就一两年,但是那些岁数大的,很多是透析了六七年的,甚至有十年之久的!

越是年轻,透析时间越短的病人,来的时候就越是沉默,除了和护士必要的沟通之外,长达数个小时的治疗期间就是一个人默默的躺在床上,目光呆滞的看着天花板。而越是年纪大,透析时间长的病人,表现的就越是轻松,和护士们说笑,和病友们交流,或者一个人看书看报,哼着谁也听不清楚的小曲儿,就像在家里一样。

田路想不明白,每周两三次的透析,每次数个小时,这些病人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他们怎么就能做到如此的怡然自得?

对于田路的疑问,护士长的回答也是异常的简单:“这些病人基本都需要肾移植才能脱离苦海,不过能够等到肾源的,毕竟是少数。很多刚开始透析的时候,忧心工作,忧心家庭,忧心肾源,天天都黑着一张脸,但是熬过了几年之后,发现怎么熬都是熬的时候,也就习惯了,放开了,人自然也就轻松了。”

“用他们的话说,也就是认命了!”

护士长最后淡淡一句话,给田路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接连实习的两个科室,急诊科和肾内科的透析室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突发伤害和突发疾病,往往最注重的是抢救的及时和正确的应对,只要符合了这两点,很多病人都是能够救回的。但是这个透析室里的病人,却基本都是些慢性病,很多除了肾移植之外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靠常年的透析维持下去。

而这种维持,在田路看来就是一种煎熬!

默默的看着,静静的思考着,田路用一双眼睛和一双耳朵,观察着系统中绝对学不到的东西。。。。。。

急诊,肾内,传染病,儿科,呼吸,心内,消化,神内,大五上学期的实习生活,就在这些内科科室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每一个科室,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不同的病人,需要医生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应对。可惜的是,基本上都只是刚刚了解一个大概,科室的实习便结束了,而且在老师们对实习生们的不信任下,能够自己动手的机会很少,田路只能靠一双眼睛和一双耳朵去慢慢的积累着经验。

实际上,就田路个人的感觉而言,除了急诊和呼吸之外,其他的科室的主任包括带教老师们,对五年制的实习生都不太重视,与对八年制的态度有天壤之别,而很多学生为了考研,逃课、逃班也是家常便饭,包括冯林和叶兰两人,就经常的请假或者逃班,在他们看来,实习远不如去准备考试来得重要。这种现象,就更加让老师们不信任实习生了。

与其他人不同,对于实习,田路投入了百分之一百的努力!

多看,多听,多问,田路把这些实习的真言贯彻的淋漓尽致,哪怕是遇到了一个很不耐烦的带教老师,他也能厚着脸皮找到科室里的其他医生,提出一个有一个的问题,为此,他甚至不惜减少了系统学习的时间,主动的帮医生们打杂,陪着值夜班,为的就是能更全方位的了解医生的临床工作。

半年的实习,也让田路生出了很多感触。

首先,医生们的工作确实很辛苦,比如神内的门诊,田路就去了两次,给一位副主任做助手,负责叫号,安排病人,并在医生问诊的时候旁听。往往一个上午的门诊下来,到了十二点那位医生还有好几个病人没有看完,只能加班继续,连饭都吃不上。

但是同样的,田路对医生的某些作为也很难接受:明明应该继续进一步做检查的病人,医生给出的只是轻描淡写的安慰和一堆药品;而有些年纪大的病人除了药物之外,明明更需要详细的生活方式指导,但是却同样只是得到了聊聊的几句交代。

田路想不明白。

年轻的他,和前面透析室的事情一样,想不明白。他不懂得医疗资源的缺乏,也不懂得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所以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检查就需要病人等上一个月,甚至数月之久;更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医生一天要看那么多的病人,让他们很多时候只能草草的结束问询和诊断!他只看到,很多病人千里迢迢的从外地赶来,却得不到最好的诊断和治疗,要么抱着一线希望继续花费着金钱,要么,就只能绝望的回去或者赶往下一家大医院。

不过,渐渐的,田路终于明白了一位老师在无意中发出的感慨:在国内,往往面临的是一流的设备,二流的医生,三流的病人!

作为岭南省最好的医院之一,附一的设备绝对可以算的上是和国际接轨了,各种各样的先进仪器,往往都是国内最先引进的医院之一,单论起硬件设备而言,确实称得上一流!。

但是医生们的水平,却很难让人满意。

即使是附一,医生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一些应该规范的诊疗流程,往往也被医生习惯性的忽视。就好像在儿科实习的时候,田路就惊讶的看到,对待新生儿黄疸,医生们并没有遵循常规的观察和鉴别,就直接给小宝宝们用上了最好的抗生素!

在这种时候,往往也是田路最感觉迷茫的时候。

一方面,他知道这种治疗方案并不正确,至少在确认是病因之前就盲目的治疗是不可取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也有些理解这些医生们的苦衷。

现实中医疗环境的恶劣,让医生们本能的选择了最保险,也最有利于医院的策略。就像新生儿黄疸这种问题,有可能是生理性,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但是很多时候是难以确定的,必须要等待,但是往往新生儿家长们是最没有耐心的家属,一旦是病理性的黄疸,而医生为了确诊耽搁了时间,就会遭到非难了。

其他科室也是一样,在网上,在新闻上,这些年时不时的都能听到医生被打,被杀的消息,附一院也经常遇到医疗纠纷,大批的家属或者医闹折腾不休,让人头疼无比。所以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医疗纠纷,医生们很多时候都是抱着小心无大错的心理,过度医疗现象比比皆是。

但是理解并不等于接受。

小小的实习生心中,对于现在医疗制度和现状渐渐的产生了一丝怀疑。

至于说三流的病人,这倒不是一句歧视或者嘲笑的话,而是那位老师对于现实的一种感慨。在内科的实习过程中,田路见到了各型各色的病人,有穷的,有富的,有年轻的,有老的,但是到了医院,大多数病人给田路的印象是:来的实在太晚了!

简单的感冒变成了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早期发现的肿瘤硬生生的拖到了晚期,田路甚至见过一些病人,身上的瘤子明显已经大到让人惊骇的地步才来就诊!这些情况最开始的时候都让他惊诧莫名:很多病,只要每年做体检,或者有了轻微症状之后立刻就诊的话,是可以得到控制的,预后也非常好,甚至可以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但是病人往往会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会到医院来就诊,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直到后来,见得多了,听得多了,田路自然也就慢慢的明白了:贫穷,健康知识的缺乏,医疗体系的不完善,都能成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而这些事情,远远不是一个人,或者说一家医院可以解决的了的!

迷茫。

这是田路在实习当中得到最多的感受。

如果说在实习之前他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的话,在实习过程当中,他所见到,所听到的,却让他对很多东西都产生了怀疑。

就在这不解的迷茫之中,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田路在这学期最后一个实习科室:神经内科实习的时候,从遥远的大洋彼岸,送来了一封他期待已久的信件。

想尽快写完实习对主角的影响,但是没有控制好,写的太急了,感觉很差,不过不想断更,凑合发布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