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且把年华赠天下 > 第452章

且把年华赠天下 第452章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5:45:56 来源:88小说

隔了一座山的另外一边,重新为她修建了一座陵墓。接着,风光大葬了他的亲生父母。

生时贡妃与洪泰爷做不成夫妻,死后却可长眠于地下。

做为儿子,赵樽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

他们能在九泉之下,应当不会再重演悲苦,只剩欢愉了。

接管大晏内政之后,赵樽还做了一件事下旨遣散了赵绵泽的后宫中人。没有子嗣的妃嫔也无须依祖制规矩为建章帝生殉,而是送返母家,那些与京师事件有牵连的宫人,在经过甄别之后,也有一部分被遣送出宫,这些宫女太监们,在宫中里蝼蛄般苟活着,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踏出红墙那一日,对赵樽自是三跪九叩感恩戴德。

受了恩惠,有个小太监便透露了一个消息。

一个他先前打死都不敢乱说的消息。

他说,金川门事变时,他曾亲眼看见一群人进了太庙,为首之人,被众人簇拥着,虽然身着禁卫服饰,长得却像极了建章帝。那小太监曾在正心殿外伺候过,虽然没有像张四哈那般近身伺候过皇帝,但也看过他不少回,自是不会认错。

“再说,长得那么好看的禁军,奴才从未见过。”

那个小太监如是说。

对这样的理由,丙一哭笑不得。

“难道小爷我长得不好看看”

嗔怨完了小太监,丙一向赵樽请旨,以修缮太庙为由,在里面小心翼翼的搜查。终于在赵氏祖宗的灵位下方,发现了一个极为隐蔽的秘道。

秘道通往宫外,尘封许久的台阶上,有凌乱的脚印。

很显然,赵绵泽确实已经由此逃生。接下来的几日,禁卫军几乎把整个京师城都翻转了过来,挨家挨户的搜查寻找,仍是没有找到赵绵泽的踪迹。

另外,后宫登记在册的妃嫔中,没了踪影的人,还有顾贵人阿娇。

建章帝死于金川门之事,已经广为流传,赵樽自然不会去纠正。他暗中派人寻找赵绵泽,同时屠诛了建章帝的一干幕僚与奸佞之臣,应天府有不服朝廷管制的下辖官吏,也尽数缉拿下狱。

喧闹了许久的宫闱大事,终于落下帷幕。

建章帝到底死了没死,也无人再敢追究。

一朝天子一朝臣,改天换日的京师,迎来了新的气象。

安定民心,捉拿赵绵泽余党,每一件事,赵樽都做得雷厉风行,井井有条。若不是每个午夜梦回里都能看见长寿宫那一盏永远不会熄灭的孤灯,恐怕没有人会知道他几乎夜不能寐。孤灯长夜,几多悲苦。

建章四年十一月十八。

宜斋醮,赴任,启钻,除服,纳畜,祭祀。

钦天监言,是一个百无禁忌的大吉日。

寅时,天未见亮,赵樽身着隆重的帝王冕服,于南郊祭天,具卤簿导从,诣太庙,奉上册宝,追尊洪泰帝曰“元圣睿文孝武端毅钦安显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追谥贡妃孝慈皇太后,抵告社稷,再着衮冕御奉天殿,行登极礼仪,告祭礼成,即皇帝位,改元永禄,大赦天下。

次日,永禄帝升奉天殿,颁发数道圣旨。

其一,大肆擢升功臣,以元佑与陈景为首的晋军将领,皆有封赏,陈景被封为广武侯,领从一品宣武将军衔,食禄二千五百石。元佑本有爵位在身,没有赘加,却被赏了宠姬十余名,据说他差点当场吐血。陈大牛与晏二鬼身在京畿之地,组织后备军力,打开金川门,迎入晋军,也是大功,皆有不薄的封赏。除之,为了安抚藩王,稳定局势,赵樽将被赵绵泽削藩的诸亲王予以了旧封。

其二,为洪泰朝受冤的魏国公和韩国公平反昭雪。除了他们两家,但凡魏国公案涉及的人,都按冤案处理,给家眷和后人予以补偿优待。至于老魏国公夏廷赣,在南下之战中,劝降兰子安,让晋军过淮水,直入京师畅通无阻,更是功不可没,领吏部尚书一职,专授太子太傅。

其三,册立晋王妃夏氏为皇后。

圣旨云,“朕惟天之命躬于社稷,安外定邦,亦遵乾坤之道咨尔夏氏初七,魏国公夏廷赣次女,有清柔雅倩之貌,有和顺恭懿之德,济朕于贫窭,扶朕于繁难,数之七载与朕琴瑟和鸣,莫不相欢。今朕钦承大统,宜先正其位,今特遣使持节奉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承祀于庙,母仪天下,正位中宫”

魏国公家里,人人皆知只有一女,名唤夏楚。

如今圣旨上来了个次女,众人皆哗然。

可皇帝便是皇帝,他说老魏国公有次女,老魏国公也说他有次女,那便是有次女,谁又敢说人家没有次女

无数的眼睛都盯着魏国公府,觉得这门楣显赫的好事,到他家了。

但谁也没有想到,赵樽会宠爱魏国公次女到那般程度。

登基不过三日,赵樽再次颁布了一道震惊天下的圣旨。

“皇后夏氏毓秀勋门,贞淑端懿,宜室宜家,乃女德典范,朕孜孜以求也,今社稷无忧,朕承情之所致,定于礼度之外,享夫妻百年之和,特颁旨废黜祖制,六宫不设妃嫔,惟皇后一人尔。”

废黜六宫这样的举动,往上面数了无数代都没有人这么干过。

圣旨一出,惊天动地,不仅朝野哗然,全天下都在担忧。

皇帝的家事便是臣子的家世,便是国事。皇帝不设妃嫔,比让臣子不准娶媳妇儿还要让他们惶恐紧张,那雪片似的奏疏,一道一道飞往了赵樽的御案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古至今说起,道理是各有各的不同。

但赵樽却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

他说,这宫中吃穿用度都需要银子,开销太大,不设妃嫔,就可以裁减宫人,节约用度,可能省下一大笔银两来发展军务,办学办医,还可提高官员俸禄

也不知到底是他的虎威慑住了众臣,还是“提高俸禄”的诱惑力实在太大,除了几个咬着牛筋不认怂的老臣,天天泪流满面的“跪请”,大多数人都默认了他不合常理的举动。

毕竟从洪泰朝来,朝臣的俸禄就极低,好些无法捞到油水的官吏,甚至入不敷出。说到底,皇帝的家务事,其实不如他家的事重要。更何况,赵樽是什么人相处这么些日子,他们都明白了。简单四个字说一不二。

谁若和他做对,没好下场。

不过,圣旨被默认了,可执行却有些难度。

三不五时的,仍有女子被送入后宫。

可她们大多见不到皇帝的面儿,第二日又被送了出去,徒惹了笑话。几次三番之后,在京师民众的议论声里,便有了些异样的猜忌,有人说老魏国公夏廷赣助了今上夺位,皇帝便许了他,让他家闺女独得荣宠,尤其现在皇长子还小,若是今上再纳妃嫔再生子嗣,对皇长子的位置便会有威胁,到时候宫中又将腥风血雨,从夺储大战中走过来的赵樽,肯定不喜这样的结果。当然,除之之外,还有两种更为荒唐的说法。

第一,皇帝有龙阳之癖,分明就不嗜女色。

第二,皇帝在南下的战事中,伤了龙根,早已不能人事。

众说纷纭,版本不一。可不论旁人说什么,夏氏一族从洪泰二十三年抄家灭族到如今,终是爬到了大晏朝权利的巅峰。不仅夏廷赣乃朝中重臣,便是夏常也水涨船高,擢升为都察院正二品左都御史。

外面风言风语不断,但赵樽充耳不闻。他继位后,极为勤政,达到了连洪泰帝都没有的新高度。除去每日在长寿宫相陪夏初七的时间,他大多时候都在署理政务。慢慢的,臣子们发现了,新帝除了对待女色之事上比较固执之外,其余方面,他其实也可以广纳谏言,不仅如此,他也给予了臣子们最大的福利待遇。渐渐的,流言平息了下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赵樽做了皇帝,对朝政的弊端那是一件又一件的变,大刀阔斧的砍。

就在废黜六宫之事不久,他又刮起了一阵旋风。

大晏朝没有中书行省,只有六部协同,政务上基本全靠皇帝一人处理,不仅皇帝累,权力平衡方便也不完善。但老臣子们完全不知他们的新皇帝究竟从哪里来的奇思妙想,竟然要设立“内阁制”。虽然那是一套极为完整的政务体系,但很明显,这样会削弱皇权,究竟利大还是弊大,历朝历代都没有人尝试过。总之,臣子们快被新帝整疯了。

奉天殿上,每日上演着唇枪舌剑,仍是没有结论。

就连老国公夏廷赣都不赞成这什么“内阁制”。

如今,人人都在传夏氏外戚权势过盛,他本该恭顺着皇帝的时候,却偏生要与皇帝作对。说白了,皇帝不忌惮他,他自己反倒忌惮上了自己。

这日退朝,他没有离去,跟着赵樽入了御书房。

“陛下”夏廷赣看着赵樽面无表情的脸,“老臣有话”

赵樽坐在御案后面,看着他,不说话,只眼神示意他开口。

看着他冷漠孤傲的身姿,夏廷赣历经三朝,久历沙场,心里却有些发悚,迟疑良久,才拱了一揖,硬着头皮道,“老臣有两件事要说。第一,皇后娘娘凤体违和,无法为陛下传承宗嗣,陛下正当年纪,实在不必这般守着,老臣心里揪揪然,心有愧疚”

赵樽拧眉,“炔儿不是朕的儿子,不能承继宗嗣”

他冷言冷语的反问,极有力度,夏廷赣心惊肉跳,赶紧屈膝跪下。

“老臣不敢,老臣只是”

“老岳丈”赵樽放下手上的笔,淡淡打断他,“你不必再说了。如今诸事皆已理顺,明日朕便会遣人前往北平接宝音回京,朕有一子一女,便是大幸,何来宗嗣无望之叹”

一句“老岳丈”,让夏廷赣伏地的头颅垂得更低了。

“老臣能体会圣心,可百姓不能体,群臣不能体,史官也不能体陛下历尽艰辛,方才建下这不朽的伟业,怎可因为私德遭人非议”

“私德”

赵樽脸上黯淡,轻轻垂下眼睑。

“人死了,旁人说甚,哪需管他”

夏廷赣为了他的事,急得心肺都快着火了,闻言,重重磕了个头,沉声道,“陛下,废黜六宫此乃一,那内阁制乃是其二,万万不可啊,削弱君权无异于自掘坟墓”

大抵是找不到什么词来辩驳了,夏廷赣连“自掘坟墓”这样的词都大胆的用上了。可赵樽似是无所谓,看着伏跪磕头的老头子,他冷着脸,终是慢慢走过去,蹲身扶起他,“岳父,若是阿七看见我这般待您,定要骂我不孝了。我是皇帝,也是您的女婿。”

被他扶上椅子坐着,夏廷赣屁股上像长了针,哪里敢正坐

先前在北平他对赵樽的嫌隙,早已随着赵樽对夏初七和魏国公府的厚待散去了。如今看着这个女婿,他只有怜悯与心疼,想着他过得这日子,他不由老泪纵横,“陛下深情厚义,只可怜我那女儿,没有福分如今生死不知,却耽误了陛下,这让老臣一族便是死,也担待不起啊。”

赵樽低头,看着袖口上的金龙纹。

“她没死。”

他说得极慢,像在陈述,更像是在给自己信心。

“陛下,老臣可不可以”

夏廷赣话没说完,赵樽便打断了他。

“不可以,便是炔儿,也不得探视。”

他死死盯着夏廷赣,一字一顿说得戾气极重,也毫无商量的余地。夏廷赣微微一愣,抬起大袖,抹了抹眼泪,不再提让皇帝生气的事了。赵樽目光微冷,慢慢转过身,端起案上郑二宝刚沏的茶水,轻抿一口,眼皮儿久久不抬。

“老岳丈,内阁制只是开始,很快朕便会下旨迁都。”

“迁都”夏廷赣头皮都麻了,“迁哪儿”

“北平。”赵樽淡淡回答。

夏廷赣老脸微僵,整个人都呆了。

这皇帝屁股还没坐热,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

废黜六宫,组建内阁,迁都北平,哪样不是震古烁今的大事可他却干得这么坦然,这么斩钉截铁,根本不容任何人反驳。

他在发愣,赵樽脸上却掠过一抹凉色。

“迁都北平,得重建宫殿。朕想在建宫扩殿的同时,修建帝后陵寝。”

“啊”夏廷赣这回连哭都哭不出了。

他吃惊地看着赵樽,讷讷道,“陛下,这些都是大事,得一件一件办。”

“朕怕她等不及了”像是自言自语般低喃了一句,赵樽像是醒过了神儿,放冷了轻柔的目光,抬头看向夏廷赣,淡淡道,“岳父,你得在朝堂上支持朕。”

“是,陛下”

夏廷赣心里叹口气,默默地退了下去。

从他叩首到离开,赵樽都未再抬头,他似是没有察觉,仍然看着那盏水波微荡的茶水,愣神了好一会儿,方才伸手削瘦不少的手指,从御案下的抽屉里拿出一个线装小本来。

那是李邈交给他的,说是阿七怀着炔儿的时候写下的。

抚着小册子的封皮,他手指轻柔,声音也软。

“阿七,咱们的儿子,叫赵炔。好听吗”

“不好听是吧但我也无法。这名是宗人府与钦天监那帮人推算出来的,拟了好长一串名单,我看着都累。依我的意思,不如像你说的,叫个铁蛋狗剩二狗子还好养活些”

“你看,做皇帝并没有什么好的,是不是”

自言自语地对着小册子说了几句,他唇角又牵开。

“你到底要与爷别扭到什么时候到底要多久才会回来”

他用的“回来”,不是“醒来”。

郑二宝过来续水,看他入神的样子,心疼得撇了撇嘴又退出去了。

那本小册子在赵樽身边放了许久,他每日里都会抚摸它,细细观看封皮,想阿七会在里面写些什么,想她写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但是,他却从来不打开,更不看里面的内容。

郑二宝不懂,不懂他为什么这么古怪。

好些时候,他都觉得他家爷中邪了。

有一次,他真的偷偷去找了道常法师,要为他家爷驱邪。

可道常和尚比他家爷还要神神叨叨,说了一些他听不懂的话,便他把赶了出来。

郑二宝觉得再这般下去,他家主子没疯,他肯定得疯了。

赵樽并没有看见进来的郑二宝,也没有看见出去的郑二宝,他的整个思绪都被小册子上的幽香吸引着。愣了一会,他把本子放好,拿过奏疏批阅了几本,又揉起了额头。

御书房里,风起,风过,一片冷寂。

他像是心绪不太好,放下奏疏,走出御书房,去了长寿宫。

幽幽的灯火,闪着昏暗的光芒。长寿宫的光线不太好,但他已经习惯了,每日里都会从这里走进去,看他的阿七。便是没有灯火,他摸黑也能走到她的面前。因为她,便是他每日醒来,还能活下去的指引光源。

冰室里温度很低。

在这个季节,似乎也比外面冷了许多。

屋子中间,大团大团的鲜花簇拥中,是一个用整块坚冰精雕而成的冰棺。

冰棺里,香气阵阵,隐隐有鲜花和中药的味道飘过,棺底静静躺着一个女人。她面目清晰如昨,琼鼻、细眉、粉唇,没有半分变化,精致的五官像是上了一层细白的釉色。光滑,细腻,芙蓉色花软缎的轻薄宫装下,还有半截若隐若现的锁骨,弧线优美,气色极好,早已不像是生病之体,仿倒像是刚刚睡着了。

在冰室里护理的太医看他进来,请了安,都识趣地退了出去。

他们都知道,皇帝不喜欢旁人打扰他与皇后交谈。

赵樽坐在圆杌上,静静看她闭合的睫毛。

“阿七,我今天不太好。”

叹口气,他没有与她讲面对满朝文武的无奈,也没有对她讲连老岳丈都不能理解的郁结,更没有讲她不在的这些日子,他有多么的孤独。只是淡定的告诉她宫里宫外的事。比如乌仁潇潇醒转了,身体也好了很多,就是不爱说话,整日沉闷。元佑数次要见她,非说有表妹在,就会有法子了。比如赵如娜与陈大牛也好几次要到长寿宫来看她,比如炔儿常常梦里惊厥,哭闹不休,那些不懂事的奶娘也说,孩子是想念亲娘了,最好让他见见。比如东方青玄那个无理取闹的人,几次三番要见她,被他阻止后,竟然夜闯长寿宫,被他打了出去。比如宝音就要从北平返京了,比如他要迁都北平,要重建皇城,还要为他们死后的陵寝大兴土木了

“这些日子发生了很多热闹,你没瞧见热闹,还整日被我关在这里,辛苦吃药,是不是很委屈”

这是神色平淡的赵樽。

“你说你真的会有法子相助元佑吗我看他,也是可怜。”

这是微带叹息的赵樽。

“你上次为我准备的头风药,到底放在哪里了呢”

这是开始想念的赵樽。

“你再不回来,爷把金库钥匙藏起来了,你可就没银子了。”

这是想要激将的赵樽。

“你说我堂堂一国之君,连个暖床的妇人都没有,是不是很可怜”

这是准备卖萌的赵樽。

“御膳房的厨子做的菜,越来越难吃了,比起阿七做的,实在差之甚远。朕在想,要不要干脆砍了他们的脑袋,再换一批人好了。”

这是撒娇威胁的赵樽。

“宝音要是回来了,要来见阿娘,我可怎么应付你知道的,旁人我都有法子,唯独咱的闺女,就是一个老天派来折磨我的恶魔。”

这是六神无主的赵樽。

红烛融化,如同泪滴,烛身一截一截的短了下去。赵樽依旧在慢慢的说着,情绪很平静,就像在为孩子讲故事的父亲。夏初七似乎也在静静的倾诉,不动,不语,如画中的人儿,看得到,摸得到,却隔在云端。

“阿七”

终于,赵樽说完抿紧了唇。

他低头,静静凝视着她倾姿国色的容颜。

慢慢的,慢慢的伸手过去,捞起她来,紧紧搂在怀里。

“阿七,其实,我是想你了。”

“阿七,我真的想你了。”

“阿七,我想你了。”

“阿七,我真的想你了。”

“阿七,我想你了。”

“阿七,我真的想你了。”

“阿七,我想你了。”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请金佛为媒,为我鉴证:我赵樽与楚七情投意合,今日欲结为夫妇。从此,夫妻同心,生死与共若违此誓,天诛地灭,永世不得超生。”

“阿七,不要害怕。若只得一人生还,何不一起赴死”

“阿七长大了,该换新鞋了”

“阿七,爷又骗了你。”

“阿七,我会一直在奈何桥上,等着你,你好好活着,活够一辈子再来找我。我一直在。”

夏初七头痛欲裂,脑袋上就像被人扎了个紧箍咒似的,疼重难忍,身子也虚弱不堪,似是无力支撑,想睡觉,要安安静静的睡觉,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