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且把年华赠天下 > 第427章

且把年华赠天下 第427章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5:45:56 来源:88小说

呆看着她,又看向石圭,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可能,绝不可能老夫亲自看着它被埋”失神之中,这句话他脱口而出。可不等说完,他像是惊觉不对,又紧张的闭上了嘴巴。

可人都不是傻子,有这几个字便够了。

夏初七一脸腻歪的笑着,盯紧他涨红的老脸。

“说呀,继续说怎么回事儿你是看着它被埋在土地的还是你亲自埋在土里的”

“老夫老夫没有。”

看他还想争辩,赵樽已有不耐,他冷眸一眯。

“来人,把他拿下”

变化发生得太突然,众人根本就没有回过神来。夏初七笑看着老夫子被控制晋军士兵住,一肚子生了孩子后收敛起的恶趣味又上了脑。

她走过去扯了扯胡老夫子的胡须。

“老人家,你是老实交代呢,还是我逼供呢”

老夫子黝黑的脸沉了沉,一咬牙,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似的,重重朝她“呸”了一声。

“士可杀,不可辱哼。晋逆无良,起兵造反,无异于盗寇匪祸,天理难容,会有报应的你们请便吧,要杀要剐,愁听尊便,想让老夫多说一个字,办不到。”

“哦”一声,夏初七笑了。

这老头子太有趣了,嘴上说不吐一个字,却把什么都说了。试想一下,他这副模样结合他的语言,不正是在向世人宣告,石圭有问题么

夏初七憋住笑,一本正经地点头。

“看得出来,老人家是一个有气节的人。”

胡老夫子又是一哼,别开头不理他。

夏初七乐得更厉害了,她绕过去,偏头盯住他,“可你要晓得,气节也该用对地方。而且,有气节之人,最是不惯撒谎骗人的对不对这里可是城隍庙,里头有城隍老爷,这里还有观音大士,你就不怕撒谎闪了舌头”

夏初七发现老夫子的脸,竟微微发红。

看来这确实是一个恪守皇权天道的饱学之士,迂腐人士中的战斗机。对付这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估计也没有用,因为他心底里已经认定赵樽造反就是乱臣贼子,纠正不了。

想了想,她道,“老人家,天不天道,天也不会告诉我们。但我先头说菩萨显灵会说话,也非做假。现在你只问你一个问题,你可以选择不回答,但你定能确认我说的话,是真的。”

胡老夫子盯着她,像是有了倾听之意。

她道:“在我还没有挖出这尊菩萨和石圭之前,你是不是就已经晓得了石圭上有关于晋王谋逆的内容”

胡老夫子一双深陷的眼窝,微微一沉,不说话。

不否认,那便是默认。

人群里议论纷纷,有点脑子的人都猜出来原委了。这么说来,有人故意陷害赵樽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可为什么石圭上头的文字,又突然变了

难道真菩萨显灵

看着包括胡老夫子在内的人们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敬畏,夏初七差一点笑出声来。这种人其实最好对付,只要摸准了他们心底那一把丈量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尺子”,就行了。

她清清嗓子,又道,“老人家,你再想一想,既然你事先已经知道这菩萨手里的石圭写着什么字,为什么它却在见天之后,在你们冤枉晋王之时,变了字眼”

这反问犀利,胡老夫子僵了脖子。

“是一定是你搞了鬼,换了石圭”

“我”夏初七盯着他闪烁不停的眼睛,知道他是在垂死挣扎,不由朗声一笑,“众目睽睽之下,大家看着的,我可没有动过它。再说,这里就这么大块地儿,若是你觉得我们换了石圭,可以仔细查找一番,先前那块石圭哪里去了”

胡老夫子脑袋都想破了,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石圭上的字,会在他眼皮子底变了样子,私心里,也已经相信了是菩萨所为。

看着夏初七,他有些心虚。

“这都是你的人,你要搞鬼,老夫怎查得到”

夏初七冷冷一哼,不再理会他,转过头来,面对围观的人群,振振有词道,“诸位都是有智的善人,不会随便冤枉好人的。你们想一想,有人想利用这位老先生,陷害晋王,可这是在哪里城隍庙啊,他们利用的是谁是菩萨啊菩萨怎会由着这些歹人欺瞒世人,有违公道所以,之前石圭上面的字,是南军搞的鬼。而重新显形的字,确实是菩萨显灵了。”

她的解释合情合理,众人寻思着,纷纷点头。

“是啊,这确实是菩萨在示警啊”

夏初七满意地眯了眯眸,转而看胡老夫子。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可有异议”

胡老夫子喉咙一噎,愣是没有吭出声儿来。

“没话说了吧”

夏初七冷笑一声,又看向沉默的赵樽。

“赵十九,这些人如何处理”

她问的是“这些”,而非这个。元佑有些奇怪,可赵樽却无意外,他扫了扫眼巴巴望住自己的人群,还有那个看似坚强,其实两股颤颤的老头儿,面无表情的脸上,略略有些寒意。

“胡老先生忠君爱国,于社稷而言,是福,而不是罪。只是误信小人谗言,未辨真伪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世间,无人不犯错。容他去吧。”

“啊”的一声轻呼。

赵樽的宽容,引来赞许声无数。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已了的时候,他却突地转头,看向不远处那一名首先挖到菩萨的士兵,眸色一暗,“至于他。潜于我军之中,行叛徒贼子之事,本王便容不得了。来人,给我绑了,就地处决,以儆效尤”

这一回不仅百姓惊了,就连晋军也惊了。

“殿下”

“殿下,王老八他是咱的人啊”

无数人在不明所以的议论,晋军将士似乎也不敢相信日夜相处的人,竟然会是南军的细作,又是冷汗,又是惊疑的看着赵樽,想要知道原因。

那王老八也是“扑通”一声跪地,高喊。

“殿下冤枉啊冤枉”

“怎会冤枉了你”赵樽冷冷低喝,“小六。”

小六从人群中挤了过来,垂着头,递上一只鲤鱼哨子。

“殿下。这是在王老八的枕头里发现的。”

赵樽接过鲤鱼哨子,在雪光的反射下仔细端详了一遍上头精细的纹路,唇角掠过一抹冷笑,“王老八,在你独单单挖到菩萨,兴奋地招呼人过去看时,本王便派人搜查了你的行囊,果然不出所料”

“我”

王老八腿一软,头重重垂下。

“殿下,我无话可说杀了我吧。”

北风似是更大了,风雪也比先前烈了许多。

一出由南军导演的戏码,似乎是落幕了。

人群却安静了下来,等待着另外一出戏的落幕。

赵樽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那胡老夫子说放便真的放了,对一个普通的私塾先生,他不愿意过多计较,惹人非议。而王老八说要处决,自然也得杀在众人惊恐的沉默里,锋利的钢刀砍向了他的脖子,他高大的身子重重倒在地上,汩汩的鲜血流出,与洁白的雪花融在了一起

“抬下去,葬了吧”

一个放,一个杀,恩威并用,骇得人心里又感激,又泛凉。

可事情并没有完,赵樽杀了鸡,自然还得儆猴。

他看着王老八被抬下去的尸体,冷冷扫向晋军将士,轻轻一扬手上的鲤鱼哨子。

“我不管你们加入晋军之前是什么人,是谁的人。但只要你们归属于晋军一天,就归我赵樽所管。一旦发现有人出卖军队,一律按军法处置,斩首不殆。”

沉默了一瞬,突地水井边上一个兵士高呼。

“殿下,王妃,找到了,找到埋的毒药了”

水井边上埋的毒被发现了,再一次证明了夏初七所言非虚。

平白得了晋王和晋王妃好处的老百姓,也懂得感恩,加上他们喝了晋军的药,有了好转,更是打心眼儿里喜欢与尊崇,自然不会忘记为他们宣传事情的原委以及歌功讼德。

于是乎,关于武邑瘟疫之事,另一个版本接踵传入了民间。

而且事涉菩萨显灵,比之上一个版本,更加玄乎,也更加令人敬畏,不敢误传。

夜幕再一次降临在晋军营地,风雪大盛,枯草纷飞。

营里的炉火“噼啪”轻爆着,气候温暖如春,与外间的寒冷俨然两个不同的世界。

夏初七懒洋洋地偎在赵樽的身边,拿着一本书,打着呵欠,似睡非睡。

赵樽低头,指尖点了点她的鼻子,“阿七,石圭之事,你是怎样做到的”

“告诉了你,有啥好处”

“好处自然是有的。”赵樽揽过她的腰身,把她抱过来趴在自己身上,深邃的目光里有某种暖流划过,“比如你一直肖想的事儿,爷今晚便可以成全你。”

肖想的事夏初七脸一红,啐他,“你要不要脸”

赵樽握紧她的手,在自己脸上搓了搓。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呵,你改性子了”

“不”赵樽道,“是阿七你用行动向本王证实了这句话的真实性,以及它存在的必要性。”

夏初七翻个大白眼,默了。

“”

从北平府打到武邑县,差不多三个月了,两个人一直没有同房的机会,赵樽也一如既往的高冷“刻薄”,对她虽然多有额外的关照,但始终让她独自一人独自居住,平素也保持距离。

可她冬天怕冷,晚上便时不时会来纠缠。他无奈推拒了一次又一次,只道营中男儿个个饥荒不饱,血气方刚,想妇人都快想疯了,哪里能做刺激他们的事儿

夏初七晓得他说得有理,但她偶尔也会有逗耍他一番的心思,会故意缠上去,看他着急无奈又挣扎的样子,极是得趣儿。没有想到,这耍猴的却被猴耍了,原来他一直误以为是她想要

恨恨一咬牙,她不由愤懑。

“你想知道呀”

“嗯说”

“混蛋”夏初七哼哼,“休想从我嘴里挖出半个字。”咦,这句话怎么有胡老夫子的即视感。

她愣了愣,果然看见赵樽笑了。

“阿七,你统共说了十三个字。”

“我”夏初七眉头,别开脸,“生气了。”

赵樽看她俏脸通红,似乎真的置上小气了,不由一笑,扳过她的肩膀来,托住她的下巴,低声道,“爷不是想问缘由,而是想说,幸亏我妇聪敏,提前备下后手,不仅没让那人得逞,还反戈一击,把天谴之事,扣回他的头上,干得漂亮。”

鼻翼里“哼哼”着,夏初七翻白眼儿。

“算你识好歹。”

“其实”赵樽盯住她的眼,目光微闪,似有感触,“赵绵泽最大的损失,是失去你。”

夏初七微微一怔,看着他真诚的眼。

“赵十九,你赢了。女人确实喜欢听好的。”

这姑娘是个好哄的,并不会由着性子傲娇过没完。她侧头稳稳坐在赵樽的大腿之上,双臂勾住他的脖子,晶亮的目光一瞬不瞬地看着他,眯眸一笑。

“看在你态度这么友好的分上,我便原谅你了。得,告诉你是怎么回事儿吧。这个东西,我们叫着魔术,不要说当众变一个石圭,便是大变活人,都不成问题。你想想当时的情形,那水井边上可都是我的人你一来,那些人都盯着你去看了,小小障眼法而已,谁也不会注意到。原先的石圭就埋在土里,我是赌了一把,赌那胡老夫子不敢去翻”

赵樽大抵了解“魔术”便是他们说的“变戏法”。

略一思索,他道,“他若去翻怎么办”

“我宰了他。”夏初七目光微凉,像是玩笑,又不像玩笑。

赵樽叹口气,抱紧她,“有道理,可你借用我之人,为何却不事先告诉我”

“告诉了你,哪里能有惊喜”夏初七与他互视一眼,笑得更为娇俏了,“再说了,以你的本事,我说不说不都一样么你脑洞大,猜也猜出来了。”

在这之前,是赵樽说到兰子安为人心思缜密,若是埋毒,不会轻易让人猜出来。当时,夏初七便觉得挖井有风险,说不定是计中计。所以,她提前找了两口别的水井试了一试。

果然,在井边挖出了菩萨,也看见了写字的石圭。

不得不说,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兰子安能够瞒过晋军耳目,做到这般,确实不简单。更不简单的是,他确实设计了一出计中计。

由于晋军严苛的饮水制度,下毒药是药不死晋军的,兰子安比谁都清楚。所以,他以药为饵,以谣言相激,目的便是要引赵樽去挖井边,从而亲自挖出菩萨,坐实他造反背逆于天,受到天责,并以天道正义的公理来指责他,阻止他南下。如此,即便他打了胜仗,也得不到民心。自古“失民心者,失天下”,兰子安非常清楚。

于是夏初七将计就计,当众搞了一出调包计。

先头入营时,元佑还讷闷地问她,“为何不直接把埋在土里的菩萨换了”

夏初七笑得不行,只道,新挖的土,怎么可能与旧土一样再说,在群人面前玩偷龙转凤,让他们坚信是菩萨显灵,岂不是更妙再且,如此一来,还可一石二鸟,把潜伏在晋军中间的“鲤鱼哨子”揪了一个出来,杀一儆百。

在后来的史书上,武邑县瘟疫之事只是寥寥数笔带过,只说赵樽南下夺位,是受天之命,天道所向。

第325章再一年:变

天空黑沉沉一片,即便泉城的灯火一盏连着一盏,闪着十里光华,挂着千种喜气,也被这逼仄之感有些低压。

狂风夹裹着点点雪花,“呼啦啦”刮在大地上,静默着还未吐牙的枯枝在冷风中猛烈地晃动着,如同在野兽的血盆大口中挣扎

建章三年的除夕,便是在大雪纷纷中到来的。

从建章二年到建章三年,一年多的时间,南下的战事一直未停。虽史书上仅有短短几句,但对于亲历这次战争的人来说,却是道不尽的血腥、杀戮与生死。

武邑县“瘟疫”之事在夏初七巧计之下,侥幸过了关。而赵樽“受天之命”,南下清君侧是乃人间正道的传闻,便广泛流于民间,也为晋军的屡战屡胜,以及晋军人马的快速扩张,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建章三年二月。

赵樽令元佑、陈景各率十万大军与南军激战于雄县,胜。尔后,两军在容城,定兴等地数次交锋。

耿三军和兰子安带领下的南军,与当初北平邬成坤领军时,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数次突破晋军防线,尤其定兴城一战中,耿三友射中陈景右臂,若非拉克申率泰安卫精锐骑兵冒险突入阵中,后果不敢想象。

晋军险胜。

然而,在定兴受挫的耿三友不仅没有仓皇败退,反倒率残兵绕到晋军的背后,与兰子安左右夹击,迫使早已排成“掎角之势”的晋军铁三角不得不转道驰援。

此一战,持续两月有余,战况十分激烈,晋军虽然小胜,却也受到了起兵以来最大的一次冲击。

战后,元佑笑言,“人不可貌相”。

当初耿三友在金卫军中,可谓不声不响,老实巴交。谁也没有想到,他随了陈大牛十余年,不仅性子与他有些像,在作战方面,竟也得了陈大牛真传。有勇,且有谋。

晋军定兴险胜后,并没有穷追不舍,而是就地修整。

建章三年四月,南军在耿三友带领下,退击德州。

按理来说,有着庞大国体支持的南军,即便小吃了几回败战,也不应该会一败涂地。但此时,屡屡败仗的消息传入南晏京师,朝廷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臣工们各执己见,他们并不亲见前线的艰难,对赵绵泽任用耿三友为大将军颇有微词,屡上奏疏,要求皇帝撤换耿三友,改派徐文龙征北。

面对朝臣的巨大压力,赵绵泽再一次传诏,派徐文龙率兵三十万,连夜开赴泉城,驰援耿三友。但徐为副,耿为正,赵绵泽仍是固执己见对耿三友抱有信心,甚至传令敕封耿三友为“平晋大将军”。

然而,朝局的复杂多变,会直接影响军中。

实际上也并非人人都是伯乐,都能识得千里马。

当南晏朝廷上的风声传入南军之中,耿三友麾下的多名将领也对他不信,不满。如此一来,使得耿三友每有军令下达,执行命令的力度就不够,行动力也极为迟缓。晋军就此抓住战机,在德州一战中力挫耿三友南军主力。

耿三友再次败了个灰头土脸,在中军帐大发雷霆,高呼“有负圣恩”,气愤得几欲发狂,但面对被整个天下“神化”了的赵樽,他眼看南军兵败如山倒,却无可奈何,无法力挽狂澜,不得不再次逃至泉城。

相比于耿三友的焦躁,兰子安显得沉稳了许多。

在连续数月的激战中,他原本从邬成坤手中接过的二十来万兵马,始终损伤不大,保存了稳固的势力,且一直随了耿三友围点打援,期间有好几个漂亮的辅攻。

建章三年六月,赵樽一鼓作气,连败南军数坐城邑,便亲率十五万晋军,进攻泉城的耿三友。

此时,徐文龙所率三十万兵马,被元佑拖住脚步在章丘,陈景则与兰子安对阵于齐河。一败再败的耿三友深知泉城一战,干系自己在朝廷和在赵绵泽心中的地位。若是再败,除了自刎谢罪,他已无退路。

思虑再三,他连夜造访布政使严守苛,动员他的力量,号召全城百姓防守晋王,并制定了“克晋之策三大条”,发誓要“死守泉城”。

后世史载,其三大条中,最不要脸的便是将洪泰皇帝的画像高悬于城墙之上,当赵樽领兵到泉城城下时,为免打了亲老子的脸,引来天下人谩骂,不得不放弃使用晋军攻城的精锐火器,改为人力强攻。

以血肉之躯对抗坚固的城墙,加上赵樽的投鼠忌器,晋军越战越疲,南军却乘此良势,边修补城墙,边派出小股兵员骚扰晋军,打得极有章法。

泉城一战,赵樽围城三月,久攻不下。

南军士气大振,兰子安趁机派兵切断了晋军粮道,赵樽无奈之下,下达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北撤命令。

徐文龙领兵入泉城,耿三友趁势北伐,收复德州诸地,并屯兵于德州,加固城防,与晋军南北对峙。

泉城大捷,德州收复,振奋了南晏朝廷,那些原本置疑赵绵泽的大臣也闭上嘴。据闻,赵绵泽得到消息开怀大笑,当夜便在宫中大宴臣工,且大肆嘉奖耿三友和南军将领,封耿三友为“平北侯”,并派人将其亲眷接至京师,赐宅赏银无数。

在麟德殿的庆功宴之前,赵绵泽派人至定安侯府,请定安侯陈相与长公主赵如娜夫妇务必赴宴。但晚间,仅有长公主赵如娜一人盛妆赴宴。

席上,她含笑举杯,遥敬赵绵泽,直道“恭喜皇兄觅得良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