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且把年华赠天下 > 第263章

且把年华赠天下 第263章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5:45:56 来源:88小说

赵绵泽看他一眼,目光微微一凝,并不吭声,只望向殿中众人。吕华铭与谢长晋对视一眼,上前两步,跪叩道,“殿下,鲁兴国先前已直言,陛下苏醒无望。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依微臣之意,为稳定朝纲,安民之心,皇太孙殿下宜早登大宝。”

他话刚落,诚国公元鸿畴冷哼一声,“这些不忠不孝之言,老夫实在不忍听。吕尚书,陛下染疾,尚未宾天,你半点忧君之心都无,竟让皇太孙登大宝岂非是诅咒陛下不能康愈”

吕华铭老脸一红,低声一斥,“诚国公,陛下龙体不康,此事若是传扬出去,四方小国必定蠢蠢欲动。尤其北狄人狼子野心,若是他们知晓此事,和议是否还能进行北边可会再生不安如果此时国中无君,朝野动荡,岂非于国无益”

“红口白牙,老夫看,狼子野心的是你”

“你,血口喷人”吕华铭骂将回去。

眼看二人就要吵起来,赵绵泽皱起了眉头。

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铺国公东方文轩突然上前道:“诸位,陛下早已放手让太孙主政,传位之心天理昭昭,一件名正言顺之事而已,怎会有违天道”

东方文轩向来中立,极少参与朝中党羽之争,如今在这一场白炽化的争论中,他的话极有分量。时人皆讲究一个“名正言顺”与“天道伦理”,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尤其是一些迂腐的老臣,实际上都是默认了赵绵泽的储君之位的。如今争论的焦点,无非是何时继位而已。

众人争执,赵绵泽一双深邃的眼睛黑沉温和,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们讨论,一时间,竟是看不透他到底藏的什么心思。好一会儿,就在众人为了那个至高之位争论的时候,他却不发表任何意见,只是摆了摆手,冒出一句。

“让贡妃进去为陛下侍疾吧。其余妃嫔让她们都散了。”

这一句八杆子打不着的话,惊了一殿的人。

他们在为他的事情操心,他似是一点也不操心,只想着皇帝的安好赵绵泽一句简单的话,让很多老臣暗自点头。心道:皇太孙果然重孝道也

乾清宫的外面,一阵阵哭声,着实让人恼火。

何承安得了令出去了,看了一眼跪在殿外的妃嫔娘娘们,叹了一声,尖着嗓子道,“皇太孙有言,让贡妃娘娘侍疾,余下的娘娘们,都回去歇了吧。”

声嘶力竭的哭声,戛然而止。

一个“侍疾”的词,让许多妃嫔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那些入宫未有生育的妃嫔。她们跪了这么久,与其说是担心皇帝,不如说是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危。若是皇帝真有一个三长两短,她们没有孩儿的人,大多都要殉葬。

谁愿意去死

侍疾证明皇帝还活着

一个个貌美的妇人抹着眼睛退下了。

贡妃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哭的人。她跪在妃嫔们的前面,听了何承安的话,却也没有吭声,也没有谢恩,只是一个人慢慢走入殿中,那长长的裙裾在风中飘动着,一如既往的华贵。

轻撩垂下的帘子,她看向那个床上躺着的男人,目光淡淡的,竟似没有悲伤。看不出深情,看不出倚赖,也看不出其他,她只是坐在床沿上,替他掖了掖被子,握住了他的手。

“好好睡吧。”

一次生死变故,宫中生生不安,江山更迭迫在眉睫。赵绵泽从乾清宫出来,焦玉便急匆匆走过来,看了一眼他的眼色,急急道:“邬成坤失手,晋王与北狄已抵京师。一刻钟前,金川门守将周正祥来报,北狄使臣与晋王殿下已到城门外”

“饭桶。”

想到赵樽回归,赵绵泽目光骤冷,心中如有虫噬。

北狄的国书昨日已到文华殿,他秘密扣下了,尚未发出。如今在朝堂之上,大多人都还不知赵樽生还的消息。原本他封锁城门,封锁水路,除了安定局势之外,是想把赵樽堵在运河之上的,等这等缓过来,再行它法。

没有想到,他速度倒是快,竟然已到城门下。

一个人也敢回来果然是他的十九叔。

赵绵泽目光一点点变凉,突然的,轻轻一笑,“焦玉,一个死去的人,怎么可能无端端活过来这样虚假的消息,我如何信得依我看,这个中必有猫腻,指不定是北狄人的图谋不轨。”

焦玉一惊,猛地抬头,“殿下您的意思是”

赵绵泽目光浮出一股冷意:“晋王赵樽已殁于阴山,盖棺定论,整个大晏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晓”目光淡淡地瞥过来,他看着焦玉的脸时,眸子阴霾一片,“既然他已经死了,那就死了吧。死了,他还是本宫的皇十九叔,是百姓亘古传颂的大晏战神,威名赫赫的神武大将军王必会让百世称颂,也会在太庙里,享万代子孙的祭奠。”

焦玉慢慢地垂下头来。

“是,属下明白。”

万代祭奠,百世称颂,这些词他自是听得很明白。如今皇帝出了这件事,不可能再醒来,皇太孙继位已成必然。皇太孙成了皇帝,他要让一个死人不能复活,谁又能让他活着

史书上已安案,历史的笔不由赵樽书写。

再英明神武的人,也会慢慢被世人遗忘。

只要赵绵泽登极之后,不开这个口,赵樽即便还活了又能如何他只能是一个死人,一个活着的死人,不可能再恢复他的身份。

冷风一吹,焦玉湿透的身上凉了凉。

考虑了一下,他还是请示,“眼下如何处置”

“还用本宫教你吗”赵绵泽温和的一笑,“焦玉,你跟我这些年,最是清楚我的为人。若不是他这般急着赶回来逼我,我不会想让他死如今,自是容不下他了。”

“是。”焦玉不禁一颤,“殿下这便去办。”

轻轻“嗯”一声,赵绵泽又低低吩咐了他几句,“记住了,务必封锁消息,不能让任何人得知晋王回来过。”

“殿下放心京畿之地尽在掌握。”

“去办吧”赵绵泽摆了摆手,大步向前,眸中一片凌厉。

赵绵泽去了楚茨殿。

他到的时候,已经是过了子时,暴风雨中,门口大红的灯笼,刺了一下他的眼。他没有撑伞,身子已是湿透了一片,看了一眼值守的阿记和卢辉,他低声问了下情况,大步入内。

他到门口时,夏初七已接到通传。

整理好了衣裳,她坐在帐子里,静静等待。

脚步声来得很快,赵绵泽是急匆匆赶来的,可到了她的屋子,他却突地定住了脚步,久久不语,脚上像挂了石块,沉重地挪不动,只看着那垂立的帐幔出神。

外面有烛火,隔着一层帐子,夏初七亦能瞧到他的影子。

静寂一瞬,她问,“找我有事还是棋局解开了”

赵绵泽没有回答,一步一步走近,走到床帐之前,眉头深锁着,慢慢抬起手来,像是要撩开那帐子看一眼她此时是何样的容颜。可那只停顿在半空中,好一会,又无力的垂下。

一阵幽然的凉风中,他低低说,“若你来治,可有把握”

夏初七知道他指的是老皇帝。

向他问了一下鲁兴国的诊断情况,她安静了一瞬,回了两个字。

“一样。”

“真的没有法子”他声音很低。

“于你而言,不是更好”她轻轻一笑。

他没有回答,很久,很久都没有回答。

一片静谧中,烛光拉长了他的影子。

夏初七攥紧双手,心里一凉,突地有一些窒意。

她认识赵绵泽这样久,从来都是不怕他的,不管什么样子的他,从一开始到现在,她就没有紧张过。可这一刻,他的沉默,他低低的呼吸,竟是令她心中的不安加剧,却猜不到他到底作何想法。

这个男人或许才是她需要博弈的真正敌人。

“我若为君,你可愿与我为后”他突然问,声音里并无“为君”的欢喜,沉缓得仿若那寒寺里的钟声,幽然地敲入她的心上,竟让她不知如何回答。

撒谎这样的事,是她的长项,虽然她总说她从不撒谎,可熟悉她的人都知,她嘴里的虚实,就没有一个定分。撒谎骗他,更是容易,可她这一刻,却无法说出违心之言。因为他是认真的,问得非常认真。

“夏楚,过往的一切,是我有愧于你,今后,我愿与你共度,珍惜你,怜爱你,再不让人欺你,我会尽我一切的努力来弥补于你,让你与我共享这一片繁华的江山。你为我布的那个棋局,我不知能否解开。在你心中,我或许永不如十九皇叔,但我会向你证明,我定会做好大晏的皇帝,兴国安邦,让百姓富足,也会做好你的夫君,即便我会有妃嫔无数,但我的心里,从此只你一个,再无别妇。”

一席话他说得很长,也很慎重。

夏初七听着,坐在帐子里,久久没有声息。

“等着做我的皇后吧。”

正如来时一样,他不等她回答,也不给她回答的机会,又一次急匆匆的走了。快得让夏初七很疑惑他突然前来的目的。他的脚步声很快,快得如一个个鼓点敲在她的心里,也让她突然明白他很不安,非常的不安。

她想,这一刻,也无人能够心安。

一个时代的变迁,将由今夜而起,跨入一个新的时代。外间的雷声“劈啪”一声击下来,她拢紧了被子,心里突地一慌。

暴风雨来了

若是赵十九还活着,赵绵泽所做的一切,她都能原谅。可他杀了赵十九,他永远不能理解,他夺去的是她生命之重,她甚至能够原谅她杀掉自己,却不能原谅他杀掉赵十九。

靠在床头上,她慢慢抚上小腹。

“小十九,我们不能原谅”

乾清宫正殿。

赵绵泽坐在椅上,轻轻揉着额头,殿内站了一帮朝中重臣,每个人都在观察他的面色,吕华铭再一次进谏,“殿下,事不宜迟,请殿下继皇帝位”

赵绵泽定定望住众人,眉目深锁,“皇爷爷尚在病中,如今本宫若是继位,岂不是让天下都嘲笑我不孝”

这样的欲拒还迎,识明务的人都明白。

皇太孙需要更多的人响应,一起来为他正名。

谢长晋赶紧上前,“皇太孙天命之身,吾等誓死效忠,请皇太孙继皇帝位”

“请皇太孙继皇帝位。”

殿里彻夜不眠的一干老臣,也纷纷跪地响应。

风云变幻,可宫中局势都在赵绵泽的掌握之中。京师闭城,肃王赵楷在城外,皇后被拦在了城外,北狄使臣一样被拦在了城外。朝中的武将,包括定安侯在内,兵马都布置在边陲之地。如今整个京畿之地的二十万大军,其实全在赵绵泽的掌握之中。他们严阵以待,京师城被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岂有此理,皇帝并未驾崩,哪里提前继位的道理”

以梁国公和诚国公为首的人,则是持反应意见。

正殿里,又一轮的辩论开始了,僵持一片。

可赵绵泽似是并不急切,偶尔还响应几句梁国公徐文龙等人的言论,像是他真的不愿在此时继皇帝之位,惹人非议。他这样的做法,以退为进,让越来越多老臣觉得皇太孙确实可堪大任。

“皇太孙殿下,老奴有一句话说。”

就在这争执不休之时,崔英达突然从殿里走了出来。他看向上座的赵绵泽,通红的目光里,一片红意。他是司礼监的大太监,又是一直陪在皇帝身边的人,他说的话分量自然极重。

众人的目光,都聚在了崔英达身上。

他们都想知道,这个老太监,这会子想说什么。

“诸位臣工,陛下这一阵身子不大好,早就立在遗诏。你们不必再争执,伤陛下的心了。陛下统御大晏这些年,很累了,让他好好歇歇吧。”

“崔公公请直言”

崔英达点点头,不慌不乱走上丹墀,展开了手上的圣旨,高声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受天之命,称帝于乱世之中,二十七年余,敬天法祖,无戏豫之为,恪尽职守,宵衣旰食,不容一丝懈怠。以民丰物阜为己任,以社稷稳固为期许,幸得百姓安闲泰,天下乂安,不辱祖宗之托。为江山国祚长久计,遵祖宗法度,曾选嫡长子柘为皇储,然天收其命,子比朕先殒。余下诸子之中,慎之又慎,皆无属意之人。朕一生自负,吁之海内再无一人比肩,然垂垂老矣,知享天命,身后之事已无遗憾。唯念诸子,恐生事端,今分封各地为王敕封皇二子秦王构于陕,皇三子宁王析虽有忤逆,顾念父子之情,令其大宁就藩皇六子肃王楷于兖州皇十二子安王枢于蜀皇十九子晋王樽死而复还,盖之天念其善,朕心慰之,思之弥久,敕封于北平,为国戍边,勿忘老父垂危之请,切之,切之。诸子诸孙,应兄友弟恭,叔侄修睦,屏弃宿怨,以国之政务为紧要,同心同德,亦望众卿念及朕之厚嘱,竭力辅佐新君,励精图治”

一番长长的叮嘱之后,崔英达歇了一口气。

又一次,他徐徐开口,目光扫向殿中垂首的众人。

“皇太孙绵泽,自幼养于宫中,性厚德懋,仁明孝友,可克承大统,体朕弘扬国势之心。今承天之命,着其即皇帝位。晓谕臣民,布告天下,咸使闻之,毋有所改。”

崔英达念完了,吐出了一口气。

殿中伫立的众人肃穆良久,低低的,抽气一片。

中间长长的帝德和对诸子诸孙和王公大臣的安排,以及皇帝身后之事的处理,都不及那一句“晋王死而复生”来得震撼人心。

晋王殿下竟然还活着

他竟然还活着,如今又在何处

殿中的众人面面相觑,如遭雷劈,小心议论起来。

一直未有说话的元佑,几乎是猛地一下抬起头来,看向了赵绵泽的脸,心里凉了一片。若非这一句圣旨,大多数的朝臣都不会知晓此事,包括他。

“晋王还活着,皇太孙可晓此事”

元佑虽然在军中任职,可他向来是一个不问国事的闲散小公爷,大多数时候不管政务。如今这声色俱厉的一句问题,却是问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每一个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落在了赵绵泽的身上。

赵绵泽瞄了元佑一眼,声音幽然:“文华殿昨日接到的北狄国书,国书上称,十九皇叔还活着,但到底是否是本人,如今还未确定。昨日本宫正待布告此事,御景亭便出了事,一时着急,还未派人前往核实。”

冷风绕绕,殿内一片沉寂。

虽是北狄国书,可到底是不是赵樽本人,确实无法肯定。赵绵泽这一番话极是有理,再一次引起众臣的点头称是。

墙头草处处皆有,他们的附合,一点也不奇怪。元佑扫他们一眼,唇角一翘,凉凉地笑了。若是皇帝没有颁布这一道圣旨,那么已经死了几个月的晋王殿下,到底还能不能“死而复生”恐怕只有赵绵泽一人知道了。

“敢问皇太孙,如今他人在何处臣愿前去,一探真假。”

赵绵泽似是没想到他会这般步步紧逼,声音略略一沉。

“先前接到禀报,官船已至应天府埠外十里”

“皇太孙殿下”吕华铭突地冷哼一声,瞄了元佑一眼,正色道:“陛下的圣旨已毕,如今好像不是追究晋王真假的时机难道诸位臣工都没有听见,陛下的圣旨上说,承天之命,着皇太孙即皇帝位吗”

说罢,他不管旁人,二话不说,与谢长晋、兰子安以及一干与赵绵泽亲厚的东宫辅臣一起,纷纷跪地,重重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道道山呼万岁的声音,庄重肃穆。

这一批最先拜倒的人,都是赵绵泽一党。其余人审时度势,目光再一次看向了崔英达。崔英达抿着嘴唇,将圣旨呈上,自己亦是跪在了赵绵泽面前,叩头口呼“万岁”。

余下众人,默然一瞬,只好齐刷刷跪倒在地。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余音绕梁,久久回荡在乾清宫里,不止于耳。

虽然赵绵泽还未有登基大典,但圣旨已下,“天命所归”已成实事。一条御极之路上,不管倒下了多少人,不管流了多少的鲜血,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只要一个人踏上了权力的巅峰,永远会有人无数人俯首称臣。

一个雷雨之夜,尘埃终于缓缓落地。

赵绵泽端坐在主位上,一张轮廓俊俏的脸上,有几丝灯火映出来的阴霾之色。他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众臣,唇角缓缓一勾。

“众卿平身。”

“谢陛下”

一个历史的转折时刻,就这样悄然来临,在众人的意料之外,也在情意之中。殿外的惊雷声声,闪电阵阵,“噼啪”作响,像是在迎接新的帝王诞生,也像是在为金川门外的一代将星呜冤不平。

一步之差,只迟了一步,历史便会走向不同的转折。

众臣散去,赵绵泽单独留住了正要离去的崔英达。

“崔公公,皇爷爷可还有旁的话交代”

崔英达看着他,“陛下的话,一切都在旨意中。”分封晋王与北平就藩,令他叔侄修睦,以国事为紧要。意思非常的清楚,是让他称帝之后不要与赵樽为难。

赵绵泽抿嘴片刻,点了点头,崔英达又补充一句。

“陛下也留有一道旨意给晋王。”

“什么旨意”赵绵泽微微一惊。

崔英达垂下眸子,“如今不可说。”

第196章两两相望,深情意长

“报”

金川门口,一名侍卫冒着倾盆的大雨快马飞驰而来。头盔上,马鬃上,全是雨水。

“周将军,宫里急令。”

他翻身下马,跑入城门的守备屋子。

一刻钟后,紧闭了整整一日一夜的金川门打开了。“咔嚓”声里,旗幡飘飞,一群佩刀着甲的将士冲了出去,看向不远处的十来名北狄人,为首将军高声道。

“我乃大晏金川门守将周正祥,得闻北狄使臣还在埠外十里,你等到底何许人胆敢冒充使臣和晋王殿下。来人,给本将拿下,羁押审讯。”

赵樽一动不动,冷冷看他。

阿古则是双目圆瞪,不可置信的吼道。

“你们要做甚我等有关防勘合”

很显然没有人愿意听他解释,或者说不论他怎样解释,根本就是惘然。不等他说完,周正祥手一挥,在一句“拿人”的低吼中,一群黑压压的兵卒潮水一般涌了过来。

“他娘的”

阿古强抑住心中的怒火,看向赵樽。

“晋王,情况不妙,我们先撤”

赵樽没有回头,也不回答,只冷冷看着前方那一扇洞开的城门,缓缓抚上腰间佩刀,“唰”一声钢刀出鞘,一双黝黑的眸子,带着一种死亡的肃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