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且把年华赠天下 > 第135章

且把年华赠天下 第135章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5:45:56 来源:88小说

来了了没有来,你想要想要与我先斩后奏,生米做成了熟饭,就不怕发生什么变故了,是也不是”

赵樽眸子一眯,咳嗽一声,“阿七你真敢想”

难道不是夏初七瞪着他,肠子都气得要打结了,“那你啥意思”

赵樽面色古怪,想是憋着笑意,叹了一声,“爷是看你情绪不稳,这才好心相询。若是阿七实在等不及了,生米煮成熟饭也不是不行,只不过,爷煮饭,可是要收费的,阿七你有银子么”

靠,还要不要脸了

看着这个腹黑又傲娇的家伙,夏初七华丽丽的黑了脸。

“爷,你可以稍稍羞耻一下吗”

北边出了大事了,朝堂上更是风雨不定。

大晏与北狄的战争,几十年来从未停歇。从洪泰帝登基以来,这些年,一战再战,战了又战,虽然北狄已经被逼出了大晏的国土,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北狄的游牧民族生存环境恶劣,不南下也不成。所以这些年来,北狄人不停骚扰大晏边境,烽火不断。

如今更不得了,北狄太子哈萨尔居然有本事勾引一名大晏将领,十五万人投敌那是什么效果不仅如此,他还能成功的封锁消息,利用大晏朝堂大肆庆功的机会,一连夺下大晏数城,并且还借了洪泰帝的圣旨,让陶经武收编了大晏庆州各地方军,这简直就是给洪泰帝的奇耻大辱。

这一次,不会再有人讨论“战”与“不战”。

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已经在所难免。

只不过在战之前,洪泰帝还有一件事要做。

等谨身殿的人都退下去了,他单独召见了锦衣卫大都督东方青玄。

“说吧,怎么回事”

洪泰帝语气很是生硬。锦衣卫的情报组织遍及大晏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是庆州府与开平府那边也不乏锦衣卫的人,如今陶经武通敌叛国这么大的事,居然被瞒得死死的,要不是晏二鬼拼死回京来报,他还睡在自己的梦中,等待着他的军队凯旋。

东方青玄没有马上回答,殿内的火光映在他妖冶的面孔上,多添了一种传说中鬼魅般的妖艳色彩。他微微一阖眼,上前拱手,单膝跪地。

“陛下,臣有罪。”

洪泰帝冷冷一哼,“这么大的事,你怎么给朕交代”

东方青玄抬起头来,面色不变,轻轻击了一下手掌。

“带上来。”

很快,一行锦衣卫抬了一个又一个穿在尸袋里的尸体进入了谨身殿,粗略一数,足足有十几个之多,那一股子浓重的血腥味儿,把空气里原本的淡淡熏香都冲淡了。

东方青玄走过去,拉开第一个尸袋,指着第一具尸体。

“陛下,锦衣卫庆州所千户葛永寿。”

洪泰帝面色一变。

东方青玄慢吞吞地起身,又走向第二具尸体。

“陛下,锦衣卫永平所千户蓝弘扬。”

洪泰帝半眯起的眸子,锐利了几分。东方青玄没有看他,一身红袍的影子,在灯光下如同最为艳丽的一只鬼魅,又轻轻地飘向了第三具尸体。

“陛下,锦衣卫庆州所百户甘宜春。”

指一个,念一个,念完一个,又指一个。等东方青玄把一个个的尸体指认完了,又才回过头来,慢悠悠地跪在地下,一张白皙俊美的面孔上略显苍白,语气里带着几分沉痛的情绪。

“哈萨尔是一个精明的敌手,在陶经武通敌叛国之前,他们已经布好了棋子,杀害了锦衣卫在庆州府、永平府的人。微臣身处京师,一直以为前方风平浪静,却不知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微臣得到消息,看到他们的尸体,悲痛之余,深感渎职不查,罪不可恕,请求陛下责罚。”

洪泰帝老眼微阖,挥手让那些人把尸体都抬下去了,这才轻轻拿起案桌上的一只茶盏,喝了一口,微微一笑。

“青玄,这些年来,朕待你如何待你东方家如何”

东方青玄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陛下待青玄亲如己出,待东方家更是恩重如山。”

洪泰帝握着茶盏的手一紧,眼皮抬了眼,“你心里有数就好。青玄,你身上虽然流着一半蒙族人的血,可朕却从未因此怀疑过你,一直委以重任。这几年,你执掌锦衣卫也为朕做了不少事,朕记着你的功劳,但你也千万不要辜负了朕对你的期望。”

“臣谢主隆恩。”

殿下冷风吹得火烛摇曳。

两个人静默了片刻,洪泰帝重重叹了一声。

“你在京师,朕也在京师。你成了聋子,朕也就成了瞎子。这件事你有疏忽大意,朕也有责任,就不追究了,往后要是再出这样的差池,朕可就饶不得你了”

东方青玄眼皮微抬,“谢陛下。”

洪泰帝“嗯”了一声,看他一眼,慢悠悠地又问,“如今与北狄这一战是非打不可了。依你看,朕派谁领兵北伐比较好”

东方青玄默了一下,语气轻缓地说,“定安侯有勇有谋,曾几次深入漠北与北狄军交手,擅长打北狄的骑兵,如今他又领金卫军事务。臣以为,定安侯领兵北伐最合适不过。”

洪泰帝点了点头,阖了下眼皮,轻轻吹了一下茶面的水。

“陈大牛很不错,朕一直看好他。可是,单单只有他还不够,朕不想再耗下去了。这些年,我大晏与北狄打来打去,打得民心不安,国库难以充盈,把朕的年岁也打老了。这一次,朕要彻底拔去北狄在北边的滋扰。一战结束,打残他们,至少要保三十年和平。”

东方青玄凤眸一眯,“陛下您的意思是”

洪泰帝看着他,微微挑眉道,“打北狄,还得老十九啊。朕准备让老十九与陈大牛分兵合击,杀北狄蛮子一个片甲不留,让他们龟缩回他们的老巢去,马蹄再也不敢南下。”

听着洪泰帝咬牙切齿的声音,东方青玄微微一愣。

“可是陛下,晋王殿下就要大婚了”

“家事重要,还是国事重要”冷冷瞄他一眼,洪泰帝放下手中茶盏,不等东方青玄再说话,转头对崔英达说。

“传旨下去,让老十九和定安侯来见朕。”

第113章一根手指头

暮色深浓。

定安侯府的深宅大院里,赵如娜倚在榻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中的书本,脑子里却一直在回想夏初七今日告诉她的那些话。人一走了神,视线不知不觉凝固。

“侧夫人”

一道轻唤拉回了她的神思,面前站着的人是刘婆子。

“老夫人有请。”

入侯府有些日子了,可除了晨昏定省之外,她与老夫人之间并无交集。如今老夫人找她去,她自然不能不去。如梦初醒一般,她起身整理好衣裙,领了绿儿一同出了屋。上房里,定安侯储的老夫人吴氏和她的嫂子曾氏正坐在一处叙话。赵如娜进去屈膝请了安,曾氏冷哼一声,瘪了瘪嘴,老太太却是皱着眉叹了一声。

“你坐吧。”

赵如娜侧着身子,虚坐在椅上,“老夫人找妾身有事”

吴氏看着她,低声问:“大牛这些日子,都没有回来过”

她来问她,她又问谁去赵如娜想了想,只是点头,没有吭声。

见状,曾氏却是笑了,看着老太太道:“娘,看来啊,您想抱孙子的想法得落空了。哎,俺大牛兄弟也真是可怜,纳了个妾室,还不如不要呢,如今家也回不得,整日在军营里冷锅冷灶的熬着,何时才是个头啊更可怜是俺那弟媳妇儿,享福的日子没落着,就那么去了,白白让人”

“你闭嘴”

赵如娜不动声色,老太太却有些听不下去了,呵斥了曾氏,才又转过脸来,笑着说:“郡主,俺知道你是金枝玉叶。可如今你既入得俺这家门儿,就是俺家大牛的人了。俺这老太婆原也不想管,可你说说,你爷们儿多久不回家了俺也没见你着个急,想个法子,你到底怎生打算的,与俺说说”

他不回府,脚不都长在他的身上吗

赵如娜苦笑一下,垂着眼皮,不紧不慢。

“许是军务繁忙,不得空闲吧。”

曾氏又是一哼,插嘴讥笑,说话时胸前一对肉脯子直颤悠,“哟,果然是知书达理的大家千金,啥叫军务繁忙不得空闲呀说得可真好听。要不是为了躲你,俺大牛兄弟会整日里住在营房里他老爹老娘这都来了,他能不想多孝顺孝顺什么人啦”

一个太过无害的人,总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一开始曾氏还有些忌惮赵如娜这个东宫出来的郡主,可相处了一些日子下来,见她没架子,不摆谱,待人谦和,反倒是越来越不把她放在眼里了。端着大嫂的架子,愣是把她当成小妾看,见面不是讽就是刺。

赵如娜看她一眼,从容坦然。

“自古妇人不问国事,不问夫君的正事。所以,侯爷的事,妾身也是不便多问。”

她回答得有条有理,却十分淡漠。曾氏被噎了一下不吭声儿了,老太太微微一愣,对她的话却不怎么认可,“你说得那些大道理,俺也不懂。俺就想说,爷们儿是你的,俺这老太婆也不好管太多,大牛他是个犟眼子,但不是不懂得孝顺爹娘的孩子。这里有俺亲自烙的饼,家乡的口味,是大牛爱吃的,你带到营里去给他。”

看了一眼桌上放着的烙饼,赵如娜微微一愣。

“是,老夫人。”

老太太瞄了她一眼,意有所指地又道:“今晚上,你也甭回来了。”

赵如娜听得这话,拿饼的手顿住了。

老太太眼皮儿翻了翻,念叨念叨,“你也别怪俺多事,俺明说了吧,俺不是为了你,是为了俺早点抱上孙子。俺的儿子俺了解,他没什么歪心思,这么些年也没个相好的姑娘,郡主你这么个水葱似的大闺女跟了俺儿子,他不亏。去吧,俺的大孙子靠你了”

脸颊有些烫,赵如娜却没有再辩解,接过刘婆子递来的一包烙饼,垂头躬身,应了一声“是”,便退出了上房。

回屋换了一身衣裳,套了辆马车,她领着绿儿就出了定安侯府。一路上,夜风轻拂,她却有些迷茫。这世上,究竟有几个女人是为了自己而活着想到这个,她几乎下意识的就想起了景宜郡主。

赵如娜打心眼儿里羡慕她,洒脱,自由自在,不肯受人约束。她就像那关不住的鸟,在笼子外面飞来飞去,与她隔着笼子讲话。而她自己,就是笼子里面的那里鸟,永远飞不出那金丝笼,就连那笼中的一小块地的安宁都不可得。

从京师城去京郊驻军营地,要走好长一段路。

赵如娜捂着烙饼,刚从马车上跳下来,就听营房门口有人低喝。

“做什么的”

绿儿挂着笑,赶紧上前,“兵爷,这是咱定安侯府的侧夫人,来给侯爷送东西。”

那兵士愣了愣,正准备让人进去禀报,营房里头就突然传来一阵马嘶声。很快便见几个人策马过来,那速度极快,像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要去办。大门的栅栏拉开了,立在马上的人,可不正是陈大牛。

“大晚上的,堵在这里做甚”

那门卫低头,拱手回禀:“将军,是侧夫人。”

陈大牛猛地侧过眸子来,这才看见立在马车下面的赵如娜,愣了一瞬,他使劲儿端正了一下挂着红缨的头盔,清了清嗓子,才问她。

“你,找俺有事”

这是自打那天的洞房之夜后,两个人第一次见面,还是在这样一个黑不溜秋的地方,尽管有营中火把,可却看不太清对方的表情。不过赵如娜也庆幸有了夜色的掩护,不会让他看出自己的尴尬来。

向前走了几步,她福了福身,淡淡地回答。

“侯爷,老夫人让妾身给您送了几个烙饼来。”

陈大牛又清了下嗓子,才板着脸侧过头去,声色俱厉地喊躲在他背后,憋着劲儿“哧哧”发笑的副将。

“耿三儿,给俺收下来。”

“好嘞”耿三友答着,又瞄向了赵如娜,“嫂子,里头歇一会儿”

赵如娜心跳加快,抬头看着他夜幕下的侧脸,似乎还能看见他下巴上一层青幽幽的胡茬。她甚至也记得那胡茬很是扎人,扎在她的肌肤上,脖子上,有些刺挠挠的痒。她知道他长得不难看,可他不爱修边幅,说话粗声粗气,待人也是一样,那手粗糙得握住她,都想是火钳夹人似的,生痛生痛

“嫂子,请”

耿三友似笑非笑的促狭,把她拉回了神儿来。想到夏初七的话,想到老太太的嘱托,她抿了抿唇,正准备抬步,却见陈大牛瞪了耿三友一眼,低低说出一句。

“营房里都是爷们儿,不方便。你先回去,给俺娘说,俺明儿回去看她。”

赵如娜庆幸自己那只脚没有迈出去,要不然多丢人

她来自皇室,自有她的骄傲。

虽然她不知道是不是天底下的男人和女人成了婚都是这样,可她看出来他极是不耐烦了,也不再多说什么,反正烙饼送了,她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不是她不愿意留下来,是他不让她留下来。

“是,侯爷,妾身这就回去。”

陈大牛看她一眼,又喝,“耿三,派人送夫人回府。”

赵如娜递上烙饼,“不必了,妾身这有马车,原路返回就是。”说罢她没有看他,径直调头上了马车,在车夫的“驭”声里,马车轮子骨碌碌转动着离开了。

耿三友垫了垫烙饼,挤眉弄眼的笑,“大牛你也真是,嫂子人都来了,你又何必赶人家走真是搞不懂你,这么俏的媳妇儿不睡,留着看啊”

“滚”陈大牛扯了把缰绳,低吼了一声,这才发觉自己嗓子干哑得紧,脊背上有汗,“营里的事交给你了,俺得入宫去,陛下紧急召见。这战,要打起来了”

“大牛,烙饼来一个先”

陈大牛接过烙饼,“驾”了一声儿,策马奔了出去。可烙饼咬在嘴里,他才发现这么一路过来,饼子还是热乎乎的,一点儿都没有凉。停下了咀嚼,他不由望了一眼马车的方向,又埋头啃了一口烙饼,觉得身上很是舒坦。

赵如娜听见了他从马车边上策马而过的声音,不过她没有撩开帘子去看。不珍视她的人,她没有必要太过在乎。日子怎么过都是过,这样更好。

马车里点着一盏桐油灯,灰暗的光线,映着她白生生的脸,一路到定安侯府都没有变过。就在马车停在侯府大门,那车夫驭马离开的时候,她刚刚踏了一级侯府大门的台阶,就听得墙角有人喊了一声“菁华”。

熟悉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她不想理会,可那人又喊了一声。害怕他的喊声引起旁人的注意,到时候没事都惹出事儿来,她瞥头看了一眼绿儿,嘱咐她守在外面,这才四处看了看,走了过去。

“你怎会在这里这里是定安侯府。”

顾怀看见她很是激动,一把将她拽入墙角大树的阴影里。赵如娜这才发现,他手里挎了一个大包袱,语气有些焦急。

“菁华,我问小厮说你出去了,在这里等了你好久。”

“你找我做什么”

“菁华,这些日子我吃不香,睡不着,每日都想你。我想好了,我愿意跟你一起走。从此海角天涯,我们再也不用分开了。”

赵如娜心里一惊,不轻不重地甩开他的手。

“早做什么去了如今迟了。”

“菁华”顾怀拔高了一点声音,又抓住她。

“你这是做什么”赵如娜低喝了他一声,“这里是侯府,你是怕人家不知道我与你的事,还是你怕我日子太好过了顾怀,实话告诉你,我是喜欢过你,可从我入定安侯府那天起,我便是他的人了,你我再无相干。以后你不要来找我,即便遇见,也麻烦你叫我郡主。”

说罢不等顾怀吭声,她扯开他的手,提着裙裾转身就要走,可顾怀却上来死死拽住她,声音满是痴恋,“菁华,对不住,那天都是我不好。我现在真的都想好了,什么都不顾了,为了你,做什么都可以,你跟我走吧,我们现在就走”

赵如娜眼睛有些热,死死抠着他的手。

“放开我。我说,迟了。你不要再缠着我,要不然”

她话没说完,突然听见绿儿“啊”的轻喊了一声儿,她正准备询问出了什么事儿,一道黑影从树上跳了下来,紧跟着又是一道。耳边风声掠过,她便被人扼住了嘴巴,那抵在脖上凉凉的东西,正是一把匕首。

“侧夫人,跟我们走一趟。”

赵如娜嘴巴被捂着,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那顾怀吓得身子颤抖着,不住拱手讨饶,“你们,你们是什么人放开她,放开”

那黑影低低一笑,“有意思,定安侯的侧夫人夜会情人。兄弟们,一并带走”

“你们放开我,放开我”顾怀声音有些发颤,刚喊出一句,脖子一痛,就被人打晕在地上。赵如娜看着两个黑衣人扛起了他,又捡起了他落在地上的包袱,狠狠一闭眼。

从此她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乾清宫暖阁里,洪泰帝为漏夜前来的赵樽和陈大牛赐了座。

“都是自家人,不必客套,坐下说话。”

皇帝赐坐,那是恩典。两个人谢了恩,在下首坐定。崔英达殷勤地躬着身子上了茶,等幽香的茶气弥漫在了大殿中,洪泰帝的手才从茶盖上抬起,摸了摸嘴角,笑着叹气。

“朕啊真是老了,一有点儿事情,就着急上火。这不,嘴和舌头都冒泡了,哎”

崔英达抬起头,懂事地笑着附和,“十九爷,您甭怪老奴多一句嘴。陛下这身子骨,真是一日不如一日结实,老奴这厢着急啊,可怎么劝都劝不住,陛下日夜操劳,不把事情解决喽,不把奏折看完喽,就是不肯歇着。哎,十九爷你今儿来了,得多多劝劝陛下才是。”

“崔英达”洪泰帝瞪了他一眼,“在朕的面前,什么时候轮到你来多嘴了还不滚下去。”

崔英达“哎”了一声,扇了一下嘴巴。

“是是是,老奴多嘴了,老奴外头候着去。”

这样精彩的双簧,赵樽又怎会看不懂

拿起茶盏的白玉盖子,他在手里弹了弹,又轻轻放下,在茶盖与茶盏撞击出来的清脆响声儿里,他目光淡淡的看过去。

“父皇龙体要紧,朝中的事,自有朝中众臣为您分担,不必上火。”

洪泰帝重重一叹,摇了摇头,“要是都像老十九你这样就好了。”末了,像是想到了什么,他咳了两声,看着赵樽,又看了看陈大牛,拍了拍案几上厚厚的奏折,“看看这些朕睡得着吗豆子大点事,也要朕来做主,真是白养活他们了。”

殿内一片安静,没有人回答。

洪泰帝扫视一眼,接着道,“老十九,陈相,朕为什么急着召你们来,你们心里应当有数了。想我大晏兵强马壮,国力昌隆,何时吃过这样的哑巴亏可如今事情出了,朕以为,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