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红楼]林家太子妃 > [清穿 红楼]林家太子妃 第97节

[清穿+红楼]林家太子妃 [清穿 红楼]林家太子妃 第97节

作者:玫瑰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09:25:45 来源:免费小说

  这次在准噶尔作战,贾琏表现的十分突出,不仅在一众护卫康熙的侍卫中脱颖而出,显得格外神勇,还帮着林默涵训出了不少立下功劳的士兵,康熙多次龙颜大悦,都夸赞贾家后继有人,这次回京之后更透露给胤礽有意将他再往上提拔一番。

  林默涵便是提前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众人,反正应该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也好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贾敏立刻便说道:“这果然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母亲知道了定然高兴,凤丫头你也算是慢慢熬出来了。”

  众人又都互相恭贺一番,毓庆宫里言笑晏晏,充满着欢乐之声。

  第120章 畅言

  众人在毓庆宫里玩乐到很晚才散,只是黛玉舍不得姐姐,当晚便留宿了。

  夜里,刚刚为了老婆而舌战群儒的太子殿下只能幽怨地独守空房,而他心心念念的太子妃正与妹妹说话。

  此时月色正好,高高地挂在灰白的云间,温柔地散发着浅黄色的光。

  姐妹二人还如同小时候一般,亲密地临窗而坐,紫兰贴心地为她们准备了些好克化的食物,黛玉已经饮了好几杯自酿的梅子酒,便有些飘飘然。

  她面色呈现一片好看的酡红,仿佛夕照晚霞将褪未褪之时那般令人陶醉,她看着自己的姐姐半响后,说道:“咱们两个自小一起长大,你出嫁前咱们从未分开过一时半刻,我是这世上最了解姐姐的人,不知为何有时候真的觉得你不像是这里的人。”

  林墨涵心中一愣,感叹黛玉不愧是心比比干多一窍的神仙妹妹。

  还未等林默涵说些什么,只听黛玉接着说道:“但是不管姐姐曾经有何奇遇,黛玉都只认你是我自娘胎中就亲亲密密在一起亲人,亦是我愿意追随一生的榜样。所以姐姐,今日我虽然没有如同嫂子那般对你大夸特夸,但在我心里你是世上最完美的女人,这一点你要清楚。”

  黛玉说起这些话时,仿佛有些不满地噘着嘴巴,似是在为白日里没有抢在王熙凤之前夸她姐而感到懊恼。

  林默涵发现了妹妹的小心思,连忙保证道:“姐姐心里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从小到大我与你形影不离了,任谁也比不得咱们亲姐妹之间的情谊。”

  黛玉听完这话才开心了些,继续说道:“所以姐姐,你以后打算要带着凤嫂嫂做什么呀?不管做什么可千万都不能越过我去。别以为我没有发现,那会子你瞧着凤嫂嫂的眼睛亮的吓人,就像终于让你给等到了这么一个人似的。”

  林墨涵突然有些哭笑不得,同时被黛玉这细腻的心思所折服,在那般热闹的时候都能敏锐地发现她的心里在想什么。

  于是,林默涵连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妹妹,黛玉听完后亦是眼前一亮,要说清高孤傲,黛玉当属红楼第一人了,她又对那些臭男人讨厌的很,自身不愿被他们小瞧了去。

  且在闺阁之中也见识了不少厉害的人物,林默涵自是不用说,王熙凤的管理之才、三春的诗才画才棋才等等都让黛玉觉得比那些男人们都要强上许多,可偏偏却不得尽情地施展。

  所以听到林默涵有这样的想法,黛玉的心情很是激动,姐妹两个又商量了些日后该如何去做的具体细节,直到很晚才睡去。

  第二日一早,林默涵又收到了月盈、菀凝、淑容和丹珮递来的帖子,只问她哪天能有空,大家想一起进来瞧瞧她。

  林默涵最近几日都清闲的很,毓庆宫本来就被海嬷嬷和紫兰打理的妥妥帖帖,一般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都不会来烦她。于是立马便请人去几家回话,定在了两日后于毓庆宫小聚。

  于是,黛玉就又跟着姐姐住了几日,等着其他姐妹们的到来。

  几人许久未见,第一件事自然是要问彼此的平安,言谈间又不免说起林默涵在战场上发生的趣事和太子爷对她的维护,为他们两人之间的“绝美爱情”很是感慨了一番后,便迫不及待地分享起自己最近发生的事情。

  丹珮第一个说起了自己的好消息,她于两月前刚刚定好了亲事,对方乃是李佳氏族长夫人的娘家侄儿,家中虽是中等门第,但是他身为嫡长,不但长的高大俊朗,人也很是争气。

  他是同贾琏一届的武进士出身,现在已经在京西大营谋得了一个职位,前途一片光明。

  最难得的是对方的婆母是个如假包换的慈和之人,且对丹珮相当满意,将来不用为婆媳矛盾而困扰。

  原本这样的亲事也轮不上丹珮这个并不得父亲看中的女儿,只是她顶着林家义女的身份,便一下子入了族长夫人的眼,在与她接触了几次之后更加满意,极力地促成了这桩婚事。

  丹珮的终身有了着落,大家都很替她高兴,纷纷恭喜她。

  林墨涵瞧着丹珮的脸上全是羞涩和期待,显然是对这门亲事十分地满意,心中的担忧也终于放下。

  只是毕竟事关丹珮的终身,为了谨慎起见,林墨涵还是提议让贾琏找个机会再去将那人好好了解一番,若果真是个好的,便让丹珮风风光光地嫁了过去,日后自有太子等人的提携,丹珮将来做个诰命夫人也是板上钉钉了。

  丹珮自然无有不肯的,她明白林墨涵的好意,红着脸谢过了她。

  至于菀凝和淑容二人的大婚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准备当中,只是她二人与未来的夫婿和婆母之间的关系依旧还有很长一步路要走。

  菀凝更是直言道:“前些日子太皇太后的孝期一过,荣妃娘娘就给三阿哥赐下了两名宫女,反正我是无论如何也推不了这门婚事了。我也不盼着他能像太子爷待林姐姐这般待我,左右我当好这个三福晋,不给董鄂氏丢人也就是了。”

  众人听完菀凝这番话,无奈的同时又觉得非常地理解赞同。

  在座的除了未婚的黛玉和丹珮两人外,都是要嫁入皇家的。

  若说和其他人家结亲,她们若有什么不满尚且能让娘家人上门去讨个说法,但对上皇室,除非阿哥们实在混蛋,做出了猪狗不如乃至人神共愤之事,否则所有细细碎碎的委屈都需要她们自己咽下去,甚至为了所有人的名声,她们不可往外声张。

  若非见过太子是如何维护林默涵的,她们认为那些原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回头再看竟觉得有很大的不合理。

  比如说,若换了旁的阿哥,是万万做不到太子这般的心胸和专情的。

  别人不知道毓庆宫里的两位格格都从未侍寝过,但她们心里却是清楚的。

  她们虽然对林默涵羡慕万分,却也明白她的本事是自己万万学不来的。

  人生能得这样一个好友常相见,已是幸运万分了。

  林默涵听完菀凝话后,心里也挺不是滋味,但她也知道这天下的夫妻感情平淡也是常态,她也不能按着荣妃和三阿哥的头让他们对菀凝亲热起来,但是有一点她倒是可以保证,说道:“日后三阿哥若是敢对不住你,我定会帮你讨回公道。”

  这话往菀凝“扑哧”一笑,上来摇着她的胳膊,说道:“那可太好了,任凭他们母子再厉害,也抵不过我这靠山太强大。”

  淑容也笑了,说道:“这话说的很是,前儿个我来见佟佳贵妃,提起林姐姐时便连娘娘也是满口称赞的,还说我运气好,一早儿就入了太子妃的眼,凭着四阿哥与太子爷的交情,日后定然会尊重我。甚至还破天荒地告诉我,让我日后在面对永和宫那位的刁难时不必过于忍气吞声,若有不满直接告诉她便是,这话我虽然不敢应下,但总觉得贵妃娘娘是因着林姐姐才愿意高看我一眼的。”

  佟佳贵妃这个人因为出身高贵的缘故,有着十足的傲气,这后宫里皇上的嫔妃她是一个也瞧不上的,连带着外头的那些贵女们一般也都没什么亲近之意。

  她的心里只有自己从小就爱慕的表哥皇上,抛开林默涵这次立下的功业本就令同为女子的贵妃敬佩不说,便是只让她的表哥带着大胜的消息风光无限地回京这一点,就足够佟佳贵妃对林默涵满意了。

  佟佳贵妃与林默涵一直以来都相安无事,佟佳贵妃本就觉得她还算识趣,和宫里那些矫揉造作的女人不一样,又加之康熙对林默涵这个儿媳妇显然十分地满意,佟佳贵妃便也勉强将她当做一个比较讨喜的小辈了。

  因此她认为与林默涵走得近的淑容应当也不会让她讨厌,康熙离京之后便觉宫里长日无聊,贵妃闲暇时便也时常将人召进宫来说会子话,淑容为人虽然刻板了点,但胜在不呱噪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性子着实对了佟佳贵妃的胃口,终于肯给她些好脸色了。

  因此,淑容这回也算是因着林默涵被佟佳贵妃爱屋及乌了。

  月盈至今还住在宫里,消息总是灵通一些,接着说道:“说起永和宫那位,自从上次皇上整顿了内务府后便再也不如以前得宠了,宫里的人向来都是捧高踩低的,何况内务府里没了乌雅氏的人,我瞧着她如今门庭冷落,差点连妃位的体面都维持不住了。若是日后再传出苛待儿媳的名声,只怕更加令皇上不喜了。所以淑容啊,你这好日子还真全拜你林姐姐所赐。”

  众人一想还真是如此,毕竟就连内务府被端的起因就是林墨涵在毓庆宫里惩治金嬷嬷,连带着凌普和内务府的豪奴们都被拔出了泥,自此之后大伤元气。

  佟佳贵妃当初也趁势收拾了不少乌雅氏的人,康熙知道包衣们的所作所为之后愤怒异常,根本连见都不想再见德妃,永和宫可不就一落千丈,再也不复当年的荣耀了。

  若非看在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面子上,只怕康熙早就一同将德妃给处理了。

  如今德妃不得圣宠,又没了底气,倒是对四阿哥的态度好了许多,连带着对淑容也不再横挑鼻子竖挑眼了,担也只不过是稍微好了一些,婆媳二人见面气氛依旧十分地冷淡,但仅凭婆婆势弱这一点也足够淑容把心放下许多了。

  淑容也不成想兜兜转转到最后竟是她这个两层婆婆的人日子先好过了起来,说道:“我自然是十分感激林姐姐的,日后姐姐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谁敢再说姐姐的不是,我第一个站出来骂他!”

  林默涵笑着说道:“哎呦喂,能让咱们一向最守规矩的淑容放出这样的豪言壮语来可真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啊,这话我可记在心里了,将来若是你四福晋敢不兑现,瞧我不揭了你的皮。”

  淑容连忙保证道:“好姐姐,你也用不着来揭我的皮,只往佟佳贵妃那里告上一状,我这日子呀,可就难过了。”

  这般活泼的淑容实在少见,众人一时之间都忍不住地轮番打趣她,笑笑闹闹好不快活。

  淑容实在顶不住,抓住一旁月盈的胳膊说道:“好姐姐,只说我们了,如今大阿哥终于回京,姐姐快说说你开不开心?”

  月盈不料突然引火上身,笑着说道:“好你个死丫头,居然来笑话我,我这就告诉你,自然是开心的很!你们不知道,大爷回来后瞧见女儿高兴的都找不着北了,不住地说要亲自教导她,把她培养成咱们大清第二个女英雄。我那好婆婆听见这话之后脸都绿了,不满地嘟囔了几句,被我们爷听见后,母子二人大吵了一架。最后爷拉着我就走了,回去还说惠妃深宫妇人见识短浅,不可听信她的废话,女儿该如何教养由他说了算。”

  “大阿哥可是京里有名的倔脾气,出去了一趟竟连惠妃娘娘都敢顶撞了,不过要我说他顶的好,咱们谁不羡慕林姐姐这样的人生啊,只可惜不能从长一回,不然我也自小就习武,好跟着阿玛出去挣个军功,看那个整日都附庸风雅的弱书生还敢不敢对我不客气!”菀凝快人快语,畅想着用武力值将喜爱读书三阿哥狠狠地压制下去的美好生活。

  大阿哥在战场上对林默涵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敬佩到无以加复,正是雄心壮志地想要跟随她的脚步,将来好为大清开疆阔土的时候。

  因为林默涵的足够强大,大阿哥丝毫不觉得女子上战场有什么不妥,在他心里,只要能打赢胜仗,不管是男是女都是他胤褆要学习的榜样。

  而他又恰好得了这么一个宝贝闺女,自然而然地就生出了这样的心思。

  且月盈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她设法将惠妃在女儿出生时的所作所为通过别人的嘴告诉了胤褆,这更加惹得大阿哥对女儿心疼不已,坚定了让他女儿好好学本事,将来闯出个名堂让惠妃刮目相看的决心。

  月盈才不在意惠妃会不会对女儿的态度改观,正如林默涵之前劝她的,女儿将来的一切都由她来照顾,她是彻底对惠妃死心了。

  不过此事到了这里还不算完,大阿哥已经火速去康熙面前请旨,想要出宫开府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老娘和媳妇之间怕是已经有了很大的矛盾,所谓远香近臭,为了大家都好,他还是带着妻女出宫去住吧。

  以康熙对后宫的掌控力度,自然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尤其在听说惠妃对他的嫡长孙女嫌弃至此后,心里恼怒的很,他当初就知道这女人心思不正,不会养好孩子,才把老大放到了宫外去养,如今瞧来果然没有错怪她。

  于是康熙爽快地同意了胤褆的要求,如今内务府已经开始着手办理此事了。

  月盈这几日的心情都相当不错,等出了宫她就自由了。

  大家听到这里都十分地高兴,纷纷对月盈恭喜了起来。

  黛玉笑着说道:“几位姐姐还真是各有各的不易啊,好在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以后大家常聚在一起说说话,便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也很快就能忘之脑后了。”

  这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她们在林默涵这里说的话都是在外头打死都不敢提一句的,不论是编排未来婆婆、丈夫还是家里那些破事儿,都是这个时代多不允许的,若叫别人听见,只怕够她们难堪地去死好几回了。

  但是在林默涵这里就是能卸下一切心防地畅所欲言,在这宫里总算也是有了让她们觉得温暖的所在。

  第121章 升官

  等林默涵终于与亲友们会完面,胤礽很是缠了她几日。

  其实他回京之后空闲的时间也很少,但是为了能够挤出时间多与林默涵相处,他只好暗自加快办事的效率,康熙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也心疼儿子过于劳累,便趁机放了点水,让儿子能多留在毓庆宫里待着。

  于是胤礽次次都借着要林默涵指导他习武的名义让她离不得自己半步,期间但凡有个小伤小痛,哪怕只是轻轻地破了一层油皮,也要特地跑到林默涵的面前展示伤口,然后眼巴巴地瞧着她。

  每每这个时候林默涵都只能深深地叹上一口气,然后认命地拿起药膏子亲自帮他处理伤口。

  罢了,都是取悦她的手段而已。

  这期间,除了黏着自己的涵姐姐外,胤礽也没有闲着。

  关于黛玉为林默涵写传之事,胤礽算是与她想到一块儿了。

  在与林如海商量之后,他直接派人去了江南,天下文风最盛之地,宣传林默涵的功绩并安排人带头写了很多赞美她的诗篇。

  这些全是溢美之词的华章雅句之中有不少都是由林如海亲自贡献的,当歌颂对象是女儿时他简直是文思泉涌,不消片刻就写了厚厚的一大沓儿。

  然后拿起胤礽写好的诗句挑剔地看了半响,几乎每一篇都提笔修改了,太子殿下在老丈人的不满气压中冷汗直流,在拿起小舅子林赫瑾所作的诗篇看过之后,更加羞愧不已。

  林家到底是什么文曲星转世,个个都这般有文采,连他这个自小就被大儒教导的太子爷都自叹不如。

  林如海为政扬州之时的官声相当不错,他在那里经营多年,留下不少人脉,当年林家的下人们至今还有不少留在那里,而且林家的铺子依旧在江南开的红红火火,想要为林默涵造势不是什么难事儿。

  在胤礽的刻意引导之下,江南各地渐渐地传出了不少夸赞林默涵的诗作,即使有一二不和谐的声音也很快就被胤礽的人给按下去了。

  而京城周围开始流传起好几则关于林默涵战场杀敌的故事,不用说自是出于黛玉之手。

  这些小故事几经润色,通篇采用白话写成,全然没有晦涩难懂之处,且制造了各种悬疑与碰撞,十分抓人眼球儿,将林默涵与敌军对战之时的神勇写的活灵活现。

  后来,黛玉干脆出了一本故事集,里面不光有林默涵的事迹,还囊括了古往今来许多巾帼英雄的丰功伟绩,都被她一一地整理了出来罗列在册。

  为了能让这些册子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黛玉将价钱定的极低,只要五文钱就可以买上这么一本印制精美的书籍。

  黛玉也不是没有想过将这些书免费送出去,只是历来人性深处总是会对免费得到的东西不加珍惜,所以无论如何得到这本册子的人多少都要付出些代价。

  京中但凡有官身在的人家都已知道林默涵的事迹和康熙对此事的态度,再加上胤礽的当众维护,他们根本不敢对林默涵有丝毫的不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