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红楼]林家太子妃 > [清穿 红楼]林家太子妃 第108节

[清穿+红楼]林家太子妃 [清穿 红楼]林家太子妃 第108节

作者:玫瑰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09:25:45 来源:免费小说

  胤礽、大阿哥和贾琏听薛蝌描绘的世界之大,见闻之奇,不由地心向往之。

  如果不是被林默涵强制拽走,他们三个还不知要再拉着薛蝌问东问西多久,就这一路都还嘟囔着“这些好地方居然不是大清的,看来还是得好好练兵多出去打仗啊……”

  宝琴这些日子就留在了薛宅,岫烟怀有身孕,她照顾的同时也想着多多陪在兄嫂身边,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光。

  当然,这期间从海外运回的货物都被林默涵带着人手大致清点安置了一番。

  待薛蝌休整完毕,便来亲自处置这些货物。

  先是紧着些最稀罕的东西送进宫里,不论如何都得先让康熙满意,后续才能更好地实施计划。

  其次便是捡些漂亮合用的送给亲朋好友,比如一些欧洲贵族们用的香水、做衣裳的料子,岫烟甚至还带回来好几箱美丽的裙子,让几个小姑娘们见了都兴奋不已。

  再有便是林默涵心心念念的东西了。

  比如,薛蝌真的带回来五门大炮,甚至还顺便将一位匠人全家都带了回来,被大阿哥和贾琏第一时间连人带炮要走了,最近这些时日都蹲在工部研究这个。

  除此之外最令林默涵满意的就是纺织机了,她直接请来康熙亲眼瞧一瞧织布的速度,结果也在她的预料之中,康熙大为震惊之余,同样把研究这种机器的事情交给了工部来办。

  因为这件事情,薛蝌甚至还被康熙直接召见详谈。

  薛蝌只好把将剩下的货物放到林家和薛家的铺子里售卖的事情交给两位妹妹处理,自己接到传召后一刻不不敢耽搁就进宫面圣了。

  他先是把三年海外的见闻细细地说了一番,康熙本就对这些事情很感兴趣,不然也不会允许传教士进宫来教授他一些西洋知识,只是没有想到他学的那些东西居然会间接地创造出如此精巧之物。

  瞧着康熙大为惊奇的样子,薛蝌趁热打铁把之前与林默涵商议好的话说了出来:“启禀皇上,草民一路西行,发现诸国虽然远不如我大清物阜民丰,乃是人杰地灵的上国,但是蛮夷亦有其可取之处,诸如纺织机、大炮等都是匠人们的奇思妙想创造出来的。而我大清的匠人们又何其多,论起真本事来必定不必西洋人差,却并没有出现这样精巧的器物,草民斗胆猜测,这与西洋匠人们大多读过书且受重视不无关系……”

  说到这里,薛蝌作为商人便不好再开口了。

  胤礽接着说道:“如若我大清也下些力气,好好培养这些匠人们,想来也会有不输于纺织机这等惊世器物被创造出来,届时我大清自然依旧能够走在西洋诸国的前方。皇阿玛,即便只是些新鲜玩意儿,我大清也绝不能比不上列国啊。”

  其实康熙在见到纺织机的超级速度后,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但是后续推广起来却也有许多问题,比如江南的纺织工定然会大批失业,且制造出这般多的布匹,是否会引起价格变贱等等,这些都是他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好好思量的。

  而胤礽在来之前自然也考虑过,其实林默涵给出的答案也很简单,就是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已经传入大清的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只有粮食足够多才能保证人口的增加,再有就是在沿海多开几个港口,加大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这些纺织机生产出来的布匹,最好能够销至海外。

  如果康熙以前因为海盗猖獗有关闭沿海的想法,那么如今这样令人眼馋心动的庞大利益摆在眼前,再加上有林默涵、大阿哥和贾琏等可用的武将增多,区区海盗倒是不足为惧了。

  简而言之,虽有风险,而如今的大清已有足够重量级的底牌来应对了。

  但这毕竟乃国之大计,康熙也不能头脑一热就拍板决定,接下来还要召集大臣进宫商谈。

  薛蝌自然是要在场的,大阿哥和贾琏以及一干武将,山东、浙闽、两广总督和相关大臣也被紧急召来京城,在亲眼见到西洋大炮的威力后,大家一致认为要提高重视,日后必须要先于西洋拥有此等大杀器。

  令大家惊喜的是,薛蝌不仅带回了制造大炮的匠人,他甚至带回来一个天团,涉及到造船、航海、天象、医术、数理乃至绘画和音律都有囊括在内,大家吵了几天几夜才定下这些人的最终去处。

  造船和航海的匠人们都被沿海各省要走了,其余人等一律留在京城充当特殊夫子。

  除了医士直接入太医院外,其余夫子们先在宫里开一轮课,教授对象乃是康熙本人和皇子公主们,然后逐渐吸纳些宗室贵族,等到一年以后就会被安排到工部去,或是亲自动手搞些太子妃所说的“实验”,或是将自己的本事传授给大清的工匠们。

  等这些种子先撒下去,按照林默涵的提议,日后还要设立专门的“研究院”和配套的“工厂”,以便将这些东西转化为大清的国之重器。

  至于薛蝌,按照康熙的意思,则是让他休整一年后再次扬帆出海,只是这回便不再是商人的身份了,而是代表大清官方。

  康熙在理藩院专设欧罗巴翻译房,薛蝌则挂在此衙门名下,并特赐为额外侍郎,日后主要负责为大清培养出海人才。

  薛家上下亦是十分高兴,薛蝌出海虽然辛苦,但是此番获得了官身,薛家不必再担忧朝不保夕,且往后的荣华富贵数之不尽,他们自然兴奋不已。

  林默涵瞧着一切都在朝着她设想的方向走,心中也十分地期待。

  只要大清能够打开国门,频繁与世界接触,事事不落于人,想来总有不一样的结局。

  感受到系统传来的积分“蹭蹭”上涨的消息,林默涵便知道这条路她没有走错。

  至于她这些时日,则是忙着翻译薛蝌带回来的书籍。

  是的,薛蝌按照林墨涵的吩咐,在西洋各国大肆购买各类书籍,此次一并带了回来。

  林墨涵抚摸着这些她耳熟能详的经典,笑的十分开心。

  等到薛蝌下次再出去,就可以让他把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璀璨精华也带到世界的大舞台上,给他们亿点点震撼。

  虽然她本人以及系统都十分地精通这些文字,然而凭空翻译出来也实在太不好解释了,于是便让薛蝌请来一位匠人的妻子来教授她洋文。

  一同听课的还有黛玉、菀凝和大公主。

  不过大公主这课听到一半就出嫁了,林默涵想了想,叮嘱她到科尔沁后可以想办法学一下罗刹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历史。

  大公主知道太子妃的眼光谋略绝非凡人,便将这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日后当真为胤褆征战罗刹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大公主,林默涵再次感叹黛玉神仙妃子之聪慧绝伦,这些小小洋文根本难不倒她,在菀凝还在怪异发音和为了几个字母顺序而头疼的时候,黛玉已经学的像模像样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此事菀凝还是被荣妃骂了一顿,觉得她不务正业,没有尽到福晋的责任。

  但是这一次三阿哥破天荒地没有应和自己额娘的话,反而开始对她刮目相看,因为他也对这些海外的书籍十分地感兴趣,只是学起来十分困难,远不及菀凝的速度,只好等着林墨涵带人做出译本后仔细研读。

  菀凝则依旧瞧不上三阿哥这幅德行,只是沉浸在繁复的学习当中,说来这里面她最感兴趣的乃是西洋医术,正被一些神奇的学问所吸引,根本没空理会三阿哥的示好。

  转眼又是一年,黛玉已经能够得心应手地单独翻译书籍了,并尝试着写下了一本《欧罗巴语》,旨在教授西洋语言,这个名字还是林默涵给起的,主要追求一个简单明了。

  想到这些译本和书籍上日后都会标记着“林黛玉译(著)”,林默涵就激动到久久难以入眠。

  黛玉啊黛玉,你的聪慧和勤奋,终将使你青史有名,后人提起你亦将推崇不已。

  第135章 大结局

  三年后。

  恰逢贾敏的生辰,今日的林家热闹非凡。

  林墨涵和黛玉携着各自的夫君,荣国府的女眷们也都带着家人们过府贺寿。

  除了她们之外,还有已经成为年家少夫人的丹珮,和薛家众人。

  如今大清贵族的宴席之上,已然出现了许多与往昔不同的新鲜事物。

  比如,今日所用的酒杯全部出自于琉璃厂烧造的玻璃杯,宴饮所用的酒水甚至还有西洋的红色葡萄酒。

  除了照旧传了戏班子外,京中还出现了一个西洋乐团也被请来了林府,采用的全部都是大清从未见过的乐器,倒是能让大家都听个新鲜。

  林默涵与黛玉还用钢琴为贾敏合奏了一首欢快明朗的小调,老母亲感动的差点热泪盈眶。

  如此热闹喜庆的宴会,倒是显的素来爱说爱笑的王熙凤格外地沉默了些。

  不过这也不能怪她,半年前贾琏跟着大阿哥去了倭国征战,虽说传来的都是好消息,但是夫妻二人成婚之后很少分开这么久,担心之余也难免饱尝思念之苦。

  林默涵也劝了许多次,最后还是说到“表哥在外为国征战自然是光耀门楣之事,然而嫂子也同样是个女英雄,咱们的育婴堂和纺织厂可都离不得嫂子”时,王熙凤才算真正地打起精神。

  荣国府如今已经没什么需要她操心的了,自年前探春也出嫁之后,她就把管家之事全权托付给了李纨和惜春。

  诚如太子妃所说,她如今的的肩上已经不再是一家一府,还担着外头许多人的生计。

  她与贾琏虽然夫妇一体,却各有各的任务和使命需要完成,就算不在同一战场,但是所做的事情都很重要。

  在太子和太子妃的主持之下,大清如今兴建了许多新的场所,每日的大事小情没有一千也得上百件,其琐碎繁杂都需要个脑子好用的人去理清楚。

  王熙凤在这方面自然是个中高手,当仁不让地被委以重任。

  除此之外,她甚至还发掘了好几位同她一样一身本事,且得到家人支持的夫人们一同出来协助林默涵。

  这些夫人基本都不是当家的主母或者少奶奶,日常用不着她们出面理事,凭白一身的本事没处去使。

  原本已经做好了一生都蹉跎在后宅之中,可能今日与妯娌打嘴仗,明日与姑嫂争用度,要么就是管着自家小院里的丈夫小妾和一大堆子女们的准备了,虽然这些都好没意思,可世上绝大多数的女子都是这样度过的。

  幸而太子妃站了出来,在她手下做事不但能提升自己的名声身份,最要紧的是能让她们真正感到自己是个顶顶有用之材。

  能有大展身手的舞台,谁还稀罕在家中那一亩三分地去争些个针头线脑,再则她们在外头做的这些利国利民之事也能给家中带来荣光,这日子过的不可谓不痛快,于是越来越多的富有才干的女子开始加入她们了。

  自打薛蝌带回来的东西经由林默涵之手真正得到重视之后,康熙考虑再三终于决定取消海禁,不但如此还开始大肆与海外进行贸易,并且于一年前再次组织船队前往西洋,只不过这次不再是商队,而是代表大清朝廷,他们的任务也不仅仅只是开展贸易了。

  薛蝌自然是需要跟随船队出行的,毕竟由他作为向导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他这次除了向导之外,还有一项重任便是培养接班人。

  海外虽好,但是他终究不想让妻子跟着自己一直漂泊,也放心不下小妹。

  留在大清,他照旧可以为出海相关事宜效力,就像宝钗一样,依托薛家的商网将太子妃做出来的新奇玩意儿和最新思潮带到大清每一片土地,各方都能得到巨大的利益。

  因着海边常有倭寇骚扰,令人烦不胜烦,康熙一怒之下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先派了一个小分队前去倭国给点警告顺便摸摸具体情况,在听说那里有着非常丰富的金银矿藏后毫不犹豫地派大阿哥带兵前去征讨了。

  常与大阿哥切磋的贾琏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顺便还把卢大雷也带走了。

  两年前卢大雷在贾琏的指导之下也终于喜提武状元的功名,林如海和贾敏十分干脆地放了他们家的奴籍,大手一挥给了两间铺子并一处三进的宅子让他们出去自立门户了。

  王熙凤听说后,倒是十分地为平儿感到高兴,送去不少贵重的东西祝贺。

  想来随着卢大雷的日渐出息,再加上林、贾两家的扶持,卢家也能渐渐地在京城站稳脚跟了。

  带出来的徒弟个个都这般地出息,林默涵自然也很高兴,除了卢大雷外,黄月也有了自己想走的路。

  黄月在公主学堂与四公主结缘,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后来选择跟着四公主一起去了蒙古。

  她一身武艺并不逊色于大雷,可惜尽管林墨涵女战神的威名传遍了大清上下,这里却依旧没有黄月施展身手的土壤。

  林墨涵目前也做不到把一个女子安排到军中任职,不管黄月是多么地优秀。

  但是四公主可以。

  她是所有公主里面最有胸襟和谋略之人,嫁去蒙古才是她的人生肆意绽放的开始。

  与大公主一样,她所谋甚大,黄月这样的好友和得力帮手正是她梦寐以求的。

  而黄月亦是十分欣赏四公主的人格魅力和展现出来的能力,于是再三思量后,决定走出一条非同寻常之路。

  这片土地上身怀武艺的女子绝非只有她与太子妃二人,她愿意身先士卒,竭尽所能哪怕客死他乡,也要为后来者闯出一条通向活出自我的道路。

  北上那日,林墨涵跟着送亲的队伍一直把她送到城外,又精心准备了很多趁手的武器和药材,她知道历史上的“海蚌公主”在蒙古闯出了一片多么令人敬佩的天空,所以由衷地为黄月的未来感到开心。

  既然并不甘心于一生平庸,那就为你波澜壮阔的征途再添助力吧。

  黄月知道太子妃和林家会将她的父母家人照顾的很好,毫无后顾之忧地奔赴了自己认定的未来。

  林府的宴会热闹了整整一日,众人倒是很想多玩乐几天,奈何实在都太忙了。

  在林默涵的建议之下,康熙下旨于国子监设立了一所创新孵化中心,负责人乃是老九胤瑭,她需要尽快把胤瑭培训成一个合格的掌舵人。

  林默涵原本以为老九除了长得漂亮外,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擅长做生意了。

  谁知惊喜总是突然降临,这小子既能创文字还能造战车,居然是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发明小天才。

  于是,原本准备带着十弟跟着八哥厮混的漂亮老九还没来得及大干一场,就被林默涵提溜出来干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