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误推太子下水以后( 1v1, sc,剧情 > 第61章山河春醒

  本朝明孝皇帝曾颁布《假宁令》,规定元日放假七天,但实际腊月二十官府便会封存官印,要回家过年的官员也会陆续动身启程。所以二十日后,官衙基本不会再处理琐碎事务。

  民间也差不多这个时候开始筹备年节,采买年货,张贴桃符。

  卫府的春联,大都是老家翁写的。因为辞官在家,十分得空,又是个大展笔墨的时候,更不会放过。

  但卫漪嫌父亲的对联太板正老气,不是歌功颂德,就是言情励志,没意思。可她自己又写不好大字,便缠着苏清方给她写。

  苏清方往年也会写些福字让人张贴出去,今年是一点笔墨不想沾了——李羡虽然让她二月初交,可保不准哪天就变卦索要。苏清方觉得现在的李羡阴晴不定,做得出这种事。所以苏清方每天都在抄书。加上她天天跟着大嫂嫂袁氏处理事务,空闲的时间更不多。

  苏清方帮卫漪写好桃符,静候墨干,见还剩一大张红纸,便和卫漪裁了一起剪窗花。

  两人正说笑,岁寒迈着小碎步进来,喜滋滋递给苏清方一封信和一个叁指宽的长木盒,“姑娘,润平公子写信回来了!”

  润平离京一月有余,这是第二次来信。上次是刚在孔雀宫安置不久的时候,来信报平安。

  苏清方喜出望外,忙不迭放下红纸剪刀,拆信读来。

  纸短情长,言道:他在孔雀宫日常修行,宫里道长都对他很好,不必担心。前几日后山的一株老桃树倒了,才晓得已经被蛀空僵死。本要砍了当柴烧,但听说桃木辟邪,他便跟人学了雕刻。然他学艺日短,技术不精,只能雕最简单花纹的木簪。送给姐姐,以祝新年。问母亲安。

  长盒里,躺着一根桃花纹木簪,花纹简单却簪身光滑,想来是雕琢过无数根,取了最好的一支,打磨千万遍,以臻完美。

  四月时,苏润平用那笔钱给苏清方买了一对蝴蝶钗。自从遗失其一,苏清方再没有戴过,后面知道蝴蝶钗的由来,更没戴了。现在同样是簪子,完完全全出自他的双手。其心可鉴。

  苏清方眼眶微红。

  一旁的卫漪连忙安慰:“润平哥哥给姐姐送礼物,姐姐怎么还哭了?”

  苏清方飞速眨了眨眼,把眼泪憋回去,语气却掩不住悲怜,“润平在山上砍柴呢……”

  润平怕她和母亲担心,报喜不报忧,没提自己是怎样修行的,但苏清方还是能从只言片语中读出润平的辛苦。

  他们是血脉相连的姐弟呀。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天各一方过年。

  趁着还有信差往来两地,苏清方赶忙回了一封信,又附了一张剪好的窗花,希望润平不要太孤单冷寂。

  卫府人口众多,除夕夜自是热闹。

  作为卫家主事又是这次风波最大受害者的卫源,对苏氏母女的态度如旧,再加上长公主的帮衬,苏清方在卫家的年,不说逾胜往昔,但绝对没有遭到冷遇。

  只是不知为何,苏清方心头总有那么几分空落,像春溪里的浮萍,随波逐流。

  厅内戏曲咿呀,孩童们却嫌弃唱词枯燥悠长,叁两聚集在院子里放爆竹,一点燃就小狗似的窜开,声响震天。

  苏清方站在绛纱宫灯悬挂的屋檐下,捂着耳朵,不自觉也跟着笑出了声。

  初一,有大朝会。卫源身居六品,不用再像往年一样寅时起来进宫给皇帝拜年,初二自然也不用去朝拜太子。也算一件好事了。

  但该串的门还是要串,是以整个年节也没少奔波。

  苏清方作为女眷,还是外姓女眷,更没亲戚要走,只给长公主、安乐公主、杨少夫人拜了年,当然也特意走了一趟太子府,不过李羡出城了,苏清方便托灵犀转告她来过,随即也出了城。

  茶已敬,琴已学,过年当然也要给老师拜年。

  按照习俗,客人登门拜年、离开都要点爆竹。苏清方刚到松韵茅舍,便闻见一股未消散的硝烟味,笑问:“先生有客至吗?”

  “刚走,”齐松风立时给苏清方也点了一串爆竹欢迎,乐呵呵道,“你们前后脚。”

  鞭炮噼啪,炸得鸡鸭吓跳、羊崽乱叫,咩咩咩。

  苏清方闻得,转头一看,一只小白山羊被拴在柱边,角都没完全长出来,被吓得围着柱子打转,转眼就给自己套牢了。

  苏清方怜爱,上前给羊松绑,“先生什么时候养羊了?”

  齐松风乐道:“前段时间老张家生了个儿子,要老夫帮忙取个名字,刚好家里羊也下崽,就送了只过来。”

  “子孙满堂,六畜蕃息,双喜临门了。”苏清方道,解了拴羊的绳子。但小羊实在不聪明,扒拉着蹄子就是不会自己绕出来,一直在咩咩叫,只能苏清方绕着柱子一圈圈转。

  昔有秦王绕柱躲荆轲,今有她绕柱救山羊。

  拴羊索原是一根根短绳接起来的,有一两丈长。苏清方感觉自己像只拉磨的驴,一直在打转。

  绕到后面,苏清方摸到异于寻常的光滑布料,低头一看,接的竟是一根刺绣纹花的绸缎,沾了尘,显出灰扑的深紫色。

  这是……一品紫金仙鹤团花纹绶带?

  苏清方又扯过一些仔细看了看。

  “进来喝茶吧。”一旁的齐松风顺势邀请道,蔼然可掬。

  苏清方回神,微笑应好,把最后一点绳子绕出来,又把羊拴好,进了屋。

  ***

  从石泉村回来,苏清方算彻底闲下来,剩下的几天一直在和几个卫漪、袁氏摸牌。

  卫漪取笑苏清方:“以前不是说这些动摇心志吗,怎么转性了?”

  “还不兴人变呀,我现在觉得挺有意思的,”说着,苏清方把牌摊开,“胡!”

  卫漪:……新手怎么天天赢?

  虽然她们只是打着玩,没什么赌注,但老是输也委实让人憋屈。

  卫漪抿了抿嘴,同她们一起洗牌,又道:“听说今年上元灯会,皇帝会在朝天门击鼓点灯,与民同乐。清姐姐,你还没赶过上元会吧。我们几个到时候也去看好不好?”

  长嫂袁氏低眉看牌,状似不以为意道:“那人多得,我就不凑热闹了,你们去吧。”

  卫漪憋笑,“别是要同大哥哥一起去吧,就不要我们这群妹妹了……”

  话未说完,被袁氏狠狠踹了一脚,“妮子刁滑,快点嫁出去。”

  “那是万万不能够的。”卫漪得意道。

  ***

  京城分内外,内城又分叁省六部衙门所在的皇城和皇帝居住的宫城,外城则为民居。

  内城与外城之间的正大门,便是朝天门。

  皇帝要在朝天门击鼓点灯,夜市通宵达旦,上元灯会可想而知会多热闹。

  天蒙蒙黑时,苏清方同卫漪一起出门,只见朝天门外乌泱泱全是人,一时也萌生了退意。

  卫漪干笑,“咱们也不是没见过皇帝,要不然别看了?”

  苏清方深以为然,正想退,后面的人已经挤上来,把她们两人冲散。

  苏清方几乎是被裹挟着往前走,直到不能再往前挤为止,夹在人群里,像个扭曲的糍粑。

  苏清方因此被迫看完了皇帝击鼓点灯的全程。

  皇帝身着明黄的盘龙圆领袍,在万众瞩目中登上城楼,旁边跟随着服饰稍暗的杏黄青年。

  隔得太高太远,光线又暗,苏清方根本看不清人脸,但根据站位、身形等等,应该是李羡。

  倒是第一次见他穿这个颜色,又长得挺拔,怪扎眼的。

  “山河春醒!上元安康!”居高临下的皇帝念出元宵祝福,拿起太子捧的鼓锤,振臂一锤,“开市!”

  “开市——”

  “开市——”

  “开市——”

  命令和鼓声经由嗓门洪亮的钟楼士兵一声一声、一下一下传递出去,传递到京城每一个角落。

  众人欢呼。

  喝彩声中,太子掌起孔明灯,皇帝燃亮,携带着对本朝的寄愿,上达天听。

  烟花迸裂,灯会开场。

  ***

  一直到皇帝彻底消失于城楼,百姓才开始往四处散。

  今日不宵禁,大可放开了玩,优哉地玩。

  苏清方终于得了一口喘息之机,被这么推搡拥挤着,额头竟沁出了薄汗。

  真的是抱团取暖了。

  当务之急,是看能不能找到卫漪。

  苏清方想到,沿着朱雀大街一直走。街道两侧,摊贩行商挤得一点缝隙也没有,这边吆喝现做糖人,那边上演西域马戏,不一而足。

  苏清方确为第一次逛上元灯会,也被热闹的节日氛围感染,不一会儿便看花了眼,也不太记得找人之事了。

  “太平观姐姐!”背后突然传来一声童子呼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