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七绝乱 > 第三十七章 挑灯夜读

七绝乱 第三十七章 挑灯夜读

作者:白麟朔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7:18:36 来源:免费小说

  一顿鲜美可口的饭食过后,水如烟和楚风还有骑羊的两个童子便动手收拾。

  这时诸人才知道两个童子换做思平,思安,都是公孙尚收留的应国孤儿,而其他练字的童子倒都大有来头,皆是各国权贵子弟;

  而砍柴叔,唤做常猛,更是来历非凡,乃是赵**神常信的亲弟弟,更是让诸人咋舌,只是不知为何在此甘愿做公孙尚的护院。

  悠然自得的品过香茶,公孙尚大手一挥道:“掌灯!”

  众童子皆喏,一齐动手,将餐桌板凳什么的挪开,在厅堂四周柱子上挂上十数盏油灯,顿时照的如同白昼。

  另有童子抬过来一大筐竹简、帛书、甚至还有一叠子纸书,要知道,天下九州,只有蜀国产纸,是故对于其他诸国来说,书籍大多还是竹简,而权贵则用帛书,纸书乃是稀罕物,但其文字承载能力却远高于竹简,薄薄的一本纸书,写成竹简却有十几斤重。

  公孙尚见诸童子垫上竹席,就地而坐,对秦渊道:“每日晚膳后,乃我庄中夜读之时,汝等若愿可于旁听。”

  成化首先叫道:“俺还是出去练练拳吧!”便一溜烟跑了,秦渊不禁莞尔,心知他定是去寻常猛请教去了。楚风显然也是除了医术和武艺,其他东西也是兴趣全无,也跟着跑了。

  赵雨拱手躬身道:“赵雨奉家父之命,一则看望先生,二则也想向先生请教兵法。”

  公孙尚看了赵云一眼道:“顺康的儿子,倒也不算太差劲,只是老夫教授,天马行空,从不拘于是兵法还是文章,汝若静心,必有所得,只是汝父如今心头之虑,该不是兵法吧,也罢,留汝三月。”

  赵雨忙伏身拜谢。

  水如烟也很感兴趣的道:“老先生该不会不收女徒弟吧。”要知道,如今的宗礼,女子是不得拜师学艺的。

  公孙尚摆摆手道:“无妨,老夫门下,俗礼全免。”

  见诸人坐罢,公孙尚随手从筐子里拿了一本竹简道:“今日说胜败,”顿了一顿道:“有败,方有胜,先圣有云:小人败于惰,君子败于傲,何义?楚英,汝解之。”

  那约有十六七岁的楚国小少爷挺起身来道:“是说,没有才德的人会因懒惰招致失败,有才德的人会因骄傲招致失败。”

  公孙尚摆摆手,问赵雨道:“赵雨你且说来。”

  赵雨也挺起身来道:“兵法有云,骄兵必败,又有云,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应乃同理。”

  公孙尚点头道:“举一而反三,方为学也,秦小子,你又有何解?”

  秦渊吐了口气道:“人何分君子小人,学则勿惰,行则不骄,万事万人皆如此也。”

  刚说完,有一个小童却道:“人自当要分君子小人,难道无君无臣,应国人便是如此不分优劣,不分正邪么?”

  秦渊看向公孙尚,只见公孙尚淡然道:“这是景国左相霍连之子霍旋,老夫门下,畅所欲言,汝若不服,尽管相辩,只是切勿动手,如若动手,老夫便要唤常猛了。”

  秦渊知道景国左相霍连正是主张从应国买奴隶,为景国西面修筑长城的人,乃是应国百姓的生死仇人,公孙尚的意思是让他不要迁怒于霍旋。

  秦渊点点头道:“才德有高低,出身却不应有贵贱,诸国都轻贱我应国人,却不知若无我应国民夫为景国修筑长城,景国怎挡得住念国大军,若无应国每年进贡的血汗口粮,楚国怎耗得起三年五战,水涝干旱?

  等应国人死光了的那一天,我倒要看景国楚国的贵人战死之尸是否比应国人齐全,饿死之人是否比应国人文雅。”

  那霍旋顿时哑口无言,公孙尚道:“汝且回去思考几日,如若不服,他日再辩,吾等继续说胜败,”他顿了一顿道:“古语有云,以勇胜斗,以智胜役,以德胜天下,楚英,汝且解来~”

  楚英应声道:“说的是,两军对垒,以勇猛取胜;两国交战,以智谋取胜;若要平天下,则要以德行取胜。”

  公孙尚问赵雨道:“赵雨汝觉得然否?”

  赵雨思索片刻道:“赵雨以为,智勇双全,方可笑傲沙场。”

  公孙尚笑道:“痴儿~”又转向秦渊道:“汝每有异解,但且说来。”

  秦渊挠挠头道:“前两句窃以为然也,最后一句,我以为,以法平天下方是正道。”

  公孙尚眼前一亮,还未发话,霍旋已道:“诸国皆有法,为何不见平天下,秦国更以刑重著称,为何反倒葬送江山,退居一隅。”

  秦渊正色道:“汝之见解,便知汝言之法,乃是不公不平之法,刑不上大夫,罚不及王公,只知道鱼肉百姓,吃着百姓种的粮食,穿着百姓织的布帛,却对百姓严加刑罚,先秦正是因为严刑暴政对民,方招致败亡。

  吾言之法,却是大公无私之法,王子庶民同罪,执权自律,待民信义,民可告官,官可谏王,如此能不天下归心?”这正是秦渊从元律那学来的权谋之学的第三章归心,前两章攻心、诛心秦渊却不屑学之的。

  霍旋正待反驳,公孙尚却对他摆摆手,自己问道:“如若汝所言,王子庶民同罪,那王上是否有罪,是否与民同罪?”

  秦渊滔滔不绝的道:“王本是人,是人便有错,错重便有罪,自然同罪!”

  楚英道:“王上乃承天之命,不可以凡人视之!汝妄言罪君,按律当斩!”

  秦渊不禁哈哈大笑道:“汝之楚王上十代本是秦之臣,上二十代本是殷之民,何况如今楚王是谁汝楚国尚且搞不清楚,何来承天之命?笑死我也!”

  楚英顿时语塞,面色涨红,恨不得上前与这一身破破烂烂的应国贱民肉搏。

  公孙尚对楚英道:“老夫早有言之,入我门中,汝再非王子,他也非少爷,平起平坐,勿再多言,他日吾等论贵贱,再行争辩。”又对秦渊道:“如王上杀一民,同律亦斩之,岂不是朝纲天天震荡,天下大乱?”

  秦渊坦然道:“如若王上杀民亦斩,王上还会随意杀民么?法本是震慑,并非为罚而生,前秦有刑曰,射王苑之鹿律腰斩,便是为罚而生,非法也。”

  公孙尚击掌道:“言虽空泛,却亦有新意,如何实施暂且不谈,吾等继续言胜败,汝等来自六国,可知汝之国胜在何处,败于何处么?”

  楚英昂首道:“我楚国尚文风,百姓皆学礼数诗文,以文才取胜一,二则有三江天险,立于不败之地,三则有五谷、草药、海盐,能自给自足,更有海盐商贸遍及九州,四则有明君良将,正值盛世…….”

  公孙尚不耐烦的道:“胜在何处无须多言,且看你可知楚之败?”

  楚英顿时吞吞吐吐的道:“楚败……败于南楚古瀚妄图尊大,篡位谋逆,使楚分为南北……”

  公孙尚打断楚英道:“老夫早有云,先言败,方有胜,老夫代汝说吧,楚一败虚华俗礼,不重生产,达官贵人只知道舞文弄墨,不思进取、不思造福于民;

  二败自从古瀚称王后,北楚为防武官谋反,遂以文官统兵,弄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如何不败,堂堂王族八万兵马打不过燕国小小一个天兵山庄,若不是卫卓那小子还算争气,古瀚早就踏平了《悦春城》。

  三败于南楚古瀚常年依赖应国的钱粮,甚至常年派兵将冒充马贼来应抢掠,满脑子诛杀萧后统一楚国,鼠目寸光,迟早败亡。

  四败于全国兵马,七成乃水军,是故自保有余,进取不足,三江天险既是强盾,也是牢笼,还要老夫继续说下去么?”

  楚英拜在地上道:“楚英受教,楚英受教。”

  公孙尚手指霍旋道:“汝之景国,一败于守旧,礼节守旧倒也罢了,如今满天下骑兵都短打劲装,唯景国宽衣大袍,还美其名曰军仪,岂不是笑煞旁人;

  二败于闭关自守,如今天下,赵国、秦国、重若、就连燕国都有上千的学子四处求学,上千的剑客四处游历,唯景国连一百都不到,燕国的机关弩已能射五百步,景国的长弓劲弩才能射三百步,近一百多年,赵国的军械每五年更新一次,景国二十年三十年的兵刃还在用,如何不败;

  三败于长城,每年有四五万民夫死在长城上,景国人竟以为长城乃一劳永逸,殊不知只要给老夫五万兵马,长城必破,汝莫不服,回去问问你们景国的景超,嘿嘿,”

  公孙尚冷笑一声道:“好不容易出了个还有点样子的将军,竟因为打碎了景王赐的个破烂壶,就削去了军职,回家种田,汝让老夫说什么好呢?”

  霍旋满脸通红,无地自容,与楚英一样拜倒在地,不敢说话。

  公孙尚又问秦渊道:“汝有何见解?”

  秦渊正色道:“先生所言,一针见血,秦渊拜服,以我所见,应国一败官贪民愚,未战先怯;二败官府无信,不得民心;三败外懦内厉,鱼肉百姓;四败漠视山民,不知团结;五败土肥水丰,适得其反。”

  公孙尚拿手中竹简敲打着竹椅的扶手道:“为何土肥水丰,却适得其反?”

  秦渊道:“先秦起于旱地,便是寻常年月不遇大旱,一亩地,也才能收三百斤稻谷,若是遇旱,颗粒无收,是故先秦子民,坚毅刻苦,野心重重,每个先秦人都想杀到南方,夺取土地,

  而应国正好相反,地处东南,土肥水丰,就算是洛江水患,洪水过后也留下更为肥沃的土地,一亩地能收六百斤粮食,试问有哪个应国人想杀到北方,去和先秦的人去抢那只能收三百斤稻谷的土地?是故适得其反。”

  公孙尚沉吟片刻,突然哈哈大笑,指着秦渊道:“你这个小子,快快向老夫行大礼,如若不收汝做关门弟子,老夫定死不瞑目也。”

  秦渊一楞,公孙尚又道:“今后山庄的厨房也全权由你掌管,这帮毛头小子,随你怎么支用,他奶奶的,竟烧的比赵宫廷宴还要美味……”

  诸人面面相觑,谁想得到三朝宰相的公孙尚竟口吐粗言,霍旋更是嫉恨的瞪着秦渊,却不知还是不自觉的舔了舔嘴唇,好像刚喝的鹿肉汤还有回味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