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七绝乱 > 第一章:仙山琥珀

七绝乱 第一章:仙山琥珀

作者:白麟朔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7:18:36 来源:免费小说

  序

  漫漫天地,沧桑变迁,是为集万千之造化,形成一界人间,化出世间万物。人间自古有三川之水,五岳之峰,将广袤大地划为九州。

  于是人征四方,有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又不知过了多久,其间各族相争,分分合合,直至七百年前,有一秦武帝一扫**,统一九州,建立统一的大帝国秦,国号庆安,建国之年即为庆安元年。

  但好景不长,秦王以兵治国,刑律苛严,残酷不堪,各地民间在秦武帝归天不久,便纷纷起义,各方诸侯乘机纷纷谋反,最终于庆安158年,秦都西京被破,秦皇战死,秦公子退回先秦发源之地,史称“后秦”。

  八路诸侯被阻于虎牢关前,最终退兵,各自为政,建立了另七国,即是:重若、赵、燕、蜀、楚、景、应,加上西南蛮荒之国“念”,九州便依照三川五岳的地界划分为九个王国。

  九国间纷争不断,偶有一国奋起强盛,往往遭多国抵抗,互相制约,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史称“战国”时期。近年来战事略少,大部分国家都在修养生息,但隐藏在表面的和平下,暗流涌动,一触即发。

  第一章:仙山琥珀

  秦渊感觉全身一个激灵,仿佛僵直很久的身子突然能动了,他顿时睁开的眼睛醒了过来。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片灿烂却不耀眼的白光,四根像是玉质的白色柱子拔地而且直通天际云间,雾气云烟在柱间飘动,虽是白天,却不见太阳,头顶上群星闪耀,一钩月牙挂于天边。

  “这里是哪儿啊,我不是死了吧?”秦渊身边传来一个年轻却很浑厚的声音,

  他转头一看,原来自己身边七七八八的或躺或坐还有数人,都是年少的男女,刚刚说话的是他身边一个已坐身起来,正拿手摸着后脑,身材壮硕高大的少年。

  秦渊正待搭腔,较远处坐身起来的一个少年已说道:“绝非所谓死后之地,我已看过,我们仅有七人,都是十岁到十八岁之间,九州之内每日所死之人数千,绝不可能仅我们几人。”

  秦渊不禁打量了一下他,那名少年年约十五六岁,面若白玉,长发髻,别了个北方公子常见的发辫,有着让女子也羞愧的倾国之貌,穿着洁白的劲装,项戴玉玦,腰别宝剑,无论一带一饰,皆是富贵。

  “你这女人一样的男人,倒也算讲的有理。”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从旁跳出,秦渊看去,只见一个身着浅绿色舞衣的小女孩已经站起身来,单手插腰笑嘻嘻的说道。

  这个小女孩美得惊人,无论五官身段皆如金雕玉琢一般,年仅十一二岁,看表情语气却似挺老成的。她见秦渊在看她,对他微微一笑道:“我叫朔青凌,你们叫什么啊?我好像除了名字,以前的事什么都不记得了。“

  听她这么一说,秦渊不禁回想一下,果然,好像自己刚刚出生一般,除了记得自己叫秦渊,其他往事一片空白,毫无印象。

  “我叫客绝!”先前那个粗壮的少年翻身起来,自顾自的活动了一下手脚道:“奇怪,我也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在下秦渊。”秦渊也站起身来,其他人也相继站了起来,这才看清,这是一个大得看不到边的平台,四周无边无际,地面是一块块的玉石所筑,玉石呈半透明状,隐约看到玉石下方有一些光华流动。

  刚刚睁眼就看到白光方向有四根通天石柱,石柱间有一行可数十人并行的石阶通往云雾之中,看不到去处。

  其他人各自看了几眼,秦渊注意到除了自己、客绝、白衣公子、朔青凌外尚有三人:一个是比较瘦弱的俊美少年,除了脸有些苍白外几乎可以与那白衣公子媲美;第二个是个眼睛很大很亮的小男孩,秀气非凡,和朔青凌一般大小,最后一个是个目露凶光的黑衣少年,相貌有些丑陋,从刚刚开始便把手握在背后一柄长刀上,好像随时要动手杀人一般。

  瘦弱少年与黑衣少年一言不发,只是警惕的四下观看。

  大眼男孩跑到石柱边,有趣的敲打了一番,他过去大家才看出石柱原有数丈之粗,走近看如一面石墙。

  那白衣公子信口说道:“这柱这地,绝非人间所有,莫非我等到了仙境?”

  客绝没有理会他,走到秦渊面前道:“嘿,小子,听你口音看你衣着,应国人吧?”

  秦渊一愣,才发现只要不具体到身边发生的事,一些人间的情况他还是记得的,他听客绝口音,也听出来是应国人,也不禁看了一下自己的服饰,顿时无言,自己穿的仅是几块勉强遮体的破布,幸好还算干净,并非满身泥污,这简直是典型的应国人打扮啊,秦渊顿时对客绝有些好感,点头称是。

  听到他们的对话,白衣公子眉头微皱,向旁移了两步,不再看他们。

  小女孩朔青凌一蹦一跳到二人身边,一手拍着秦渊的肩膀道:“我应该是赵国的舞姬啦。”

  一巴掌让秦渊肩膀一沉,险些脱臼,没想到一个小女孩手劲这大得吓人,顿时心想:不止是舞姬这么简单吧……不过她语气很友好,秦渊颇为喜欢。

  正在此时,一个人影出现在石阶高处,从云雾中缓缓走了下来,众人听到脚步声远远传来,不禁都向石阶迎了过去,和已走到石阶下的大眼男孩站到了一起,只有白衣公子与黑衣少年刻意的远离了众人一点,似不愿与众人为伍。瘦弱少年全程一言不发,不过看众人的眼神还算和善。

  之间人影走近,是一个手执竹简的高健老者,他穿着宽大的白袍,上身露着胸膛健壮却不突出的肌肉,白袍无风自动,袖角似云织霞编一般,不断地消散、聚合,他赤着双脚,却又清晰地脚步声。

  老者有着棱角分明的脸颊,尺来长的白须微动,却无一道皱纹,秦渊感觉完全看不清老者的相貌,好像老者的五官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但又分明没有变化。

  老者低头环视了七人一眼,口中吐道:“喏!”

  秦渊只觉着时间一下子变慢了一样,老者口中吐出的声音如一道波纹向众人扩散开来,顿时手脚身体像被和意识抽离开,完全不听使唤了,膝头一软,跪伏在地,全身颤抖不已,再看其他人,皆跪伏于地,满脸震慑之色。

  秦渊心道:这便是神仙了啊,果然有大神通,可用无形之力使人折服啊。

  那白衣公子嘴唇发抖地道:“凡间幼子,不识仙驾,万望仙长恕罪。”

  其他人听他一说,都纷纷拜罪,大家都不笨,已隐约猜到一些始末,他们本应是凡间九州之民,不知什么缘由,来到此仙界,见到此神仙一般的人物,自当尊拜绝无坏处。

  老者面上无任何情绪颜色,淡淡地道:“吾乃仙师元律,奉天道法旨,招凡间极至聪慧绝伦之子,赴仙山-琥珀,欲传汝天下之绝学,汝等可在此勤学五载后,归返人间。”

  那白衣公子与那黑衣少年毫不迟疑,立即以额叩地道:“徒儿拜见师尊。”那虔诚劲儿,让秦渊感到有些好笑,不过他终归没有笑出声来,心想:这怕是真的是仙山了,看我这打扮,在人间估计也没有好日子过,这里看来也不错,呆几年也好,只是这什么都不记得了有点奇怪。

  秦渊正待也拜师了,那大眼男孩却已昂头,用清脆的童音问道:“敢问仙师,可能教我等腾云驾雾之法呢?”

  元律很平静的看着他道:“不能。”

  大眼男孩接着问道:“可有长生不老之道呢?”

  元律毫无不悦,答道:“凡人无不老之道,只有延年益寿之法。”

  大眼男孩抿了抿嘴道:“那有拔山之力,搅海之功否?”

  元律再答:“不能,以凡人之躯,绝无此力。”

  大眼男孩正待再问,朔青凌却回头打断了他:“你这个小子,着实无理,仙师刚已说过,我等学的是天下之绝学,而非仙道神通,我等本是人间凡民,怎该奢望无德而成仙,无功而得道,枉你还是人间绝顶聪慧之人,该打!”

  大眼男孩吐了吐舌头道:“问问嘛,仙师定不会生气的。”

  客绝此时已跪的笔直,拱手道:“敢问仙师,何谓天下之绝学?”

  元律道:“我门下有七门绝学。”说着挥了挥手中的竹简,众人感觉眼前一黑,膝下一空,全身似从高空坠落,四周景色骤变,本是那玉台仙阁,一转眼却已似到了人间,黄沙万里,风卷苍龙,一派大漠风光。

  众人前方升起一片黄石山崖,一座巨大宏伟黑色坚城央立其中,城墙足有数十丈高,雕塔林立,旗帜万千,好不雄壮。

  城侧高崖飞涧,鹰隼难越。城前深渊护城,三座十数丈高的城门耸立城中央,门前刀阵钢栏,映日闪耀,城墙脚下暗关隐隐,草丛中尽是铡脚暗雷,护城河前是扎营布阵之地,前后左右遥相呼应。

  土堡箭壕星罗棋布,兵卒之间挡马飞车,各类器械,不计其数,直看得众人心惊胆寒,此等坚城,天下绝无仅有。

  元律的声音忽从天间传来:“我门下绝学之一,名曰工学,学此道,可寻矿锻兵,依山引水,平地建城,机关巧器,无所不能!”

  刚刚说完,众人后方忽然传来震天彻地的军吼,众人回头一看,只见漫天的黄沙烟尘中已出现一支雄军,似从天边延至眼前,漫山遍野,怕有数十万之众。其军盔甲森然,刀剑寒光四射,军容极整,无一人乱阵。军前将旗成片,指挥井井有条,排兵纵横有序,纵是这数十万之众,行军却如一人一马,进退自如。

  中央是巨盾、弓弩、长矛、斩马,两侧有重骑、金车、长刀、巨标,军中楼车数百,弩机数千,卷石火龙,样样齐全。

  雄军万众齐步,直震得地荡山摇,威势之大让众人手脚发凉,几欲软倒。白衣公子与黑衣少年看此军容,眼睛睁得老大,惊羡不已。

  雄军行至千丈之外,立时停下,顿时毫无声息,只有狂风卷沙呼啸于前。

  元律的声音再次响起:“绝学之二,名曰兵家,此道又谓之杀伐道,学此道可行军布阵,攻城略地,纵横天下。”

  话音刚落,那雄军已再次前进,开始攻城,骑军从左右军冲锋,冲向城前守军,中军齐步前行,护着攻城器械向城前进发。众人夹在两军之间,顿时色变,这两军冲杀之下,七人岂不是被碾成肉泥么。忽然眼前一黑,众人全身一空,在回过神来,已然身处在那城边的高崖之上,向山下看去,正好能全观那两军冲杀,攻守之况。

  防守之军也是不弱,不停变化阵势,用守城器械杀伤敌军,不失有两侧骑兵来援,屡屡退敌,中军各种机弩长弓,各有来往,看得众人一阵恍惚,众人这仅一炷香时间,山下却已厮杀数天,城前守军死伤殆尽,攻城之军也损伤严重,但仍有一二十万,依然阵势井然。

  众人正想看清两军形势,周遭景色已变,转眼间众人已在城内,只见城内军士四动,来回忙碌,却见一将藏一密卷于暗处读后揉毁。不一会儿众人又到了城中宫内,有文臣收拾财宝欲走,有贵族准备谋反投敌,有王子还在勾心斗角相残,有妃嫔还在浓妆艳抹争宠,直看得众人摇头叹息,唏嘘不已。

  转眼众人到了正殿皇帝座前,那皇帝肥胖丑陋不堪,仍在饮酒作乐,身边谗臣细语,不时让这皇帝放纵大笑。

  有一白衣剑客跪于座前,被十数名兵士围住,那剑客丝毫不惧,正在慷慨陈词,似在直言进谏,却听不到在说什么。

  空中元律说道:“绝学之三,权谋,此道有攻心与归心二门,攻心之门可以玲珑周旋,乱政离间,归心之门可使天下归心,万民爱戴。”

  众人中白衣少年闻言面露喜色,眼中光华闪动,客绝与朔青凌却面露不屑。黑衣少年、瘦弱少年与那大眼男孩均面露无趣。

  秦渊心道:此等诡变阴损之道,不学也罢。

  此时殿中跪倒的白衣剑客似进谏不成,奋然起身,一扭身,手中已多了把雪白的宝剑,那几个兵士哪里可挡其锋芒,被那剑客一闪一出已杀伤数人,转眼剑客已到了殿门前,回头高喊了点什么随即起身消失不见了。

  众人正在愕然,眼前一花,又回到了城外大漠风烟之中,这次却是在攻城军军中大帐之前。

  大帐前数百帐伞围成一圈,席地罩出一个大堂,其中一金甲主帅端坐正中,数十将领围坐两旁,正在讨论。

  大堂中央地面上有两张数丈见方的图纸,一为地图,只见图上山川路石,林木溪谷,无不精确超凡。另一张为星图,那上面群星走向,风云所指,似天衍神算,怎不叫人啧啧称奇。

  那金甲主帅座前有一老者不停地在星图、地图上指点,主帅不住点头,七人虽听不到说的什么,但也猜到,老者应是随军法师(古官职),传闻各国都有法师护国,他们洞察天机,周掌风云,知山河起发之道,懂星辰周转之情,极为神秘,而此时正向主帅献计出谋。

  元律在空中道:“绝学之四,谓之易天,学此道至深,可知星辰变化之奥,山河棋布之妙,天地造化,皆可一一演算而出。

  秦渊心道:原来以前听说的什么呼风唤雨,排山倒海,都只是懂此易天之道,我若学会这个,到了人间去骗骗那官宦王公,倒也轻巧嘿嘿。

  白衣公子心中却是凛然,此道若用的机合,却可有鬼神莫测之功,足以扭转战局,平定天下。

  正在此时,一道白光从天而降,竟那白衣剑客,只见他如天神一般落在大堂中央的地图上,宝剑直指金甲主帅。

  周围数十将领,数百兵卒震惊不已,“噔”的全拔出刀剑围了上来。

  白衣剑客手握宝剑,冲向那金甲主帅,那锋芒,如同青龙出水,白虎出枷。众人只见那白色的剑光被他笼罩全身,要知此大帐中诸将领无不是沙场奋战多年,骁勇超人之士,在此白衣剑客面前,来挡之人竟无一合之将,或被他斩断颈项,或被他踢倒滚爬,只几拍合之间,白衣剑客已杀至金甲主帅面前。

  那主帅岂是等闲,翻手已握得一支黑铁蟒纹乌金枪,下座与那白衣剑客战成一团,众人虽或有习武之人,但哪看得清那高超的武艺,一招一式无不欲穿心斩项,一剑一枪无不是精妙绝伦,看得七人忘了呼吸,闭了口鼻,心脏随着兵器交击之声隆隆跳动。

  那二人周身完全被笼罩在刀光剑影之中,一旁的兵将哪能得以近身,但兵卒越来越多,无数强弓硬弩皆已弯弓搭箭,拉成满月,只待二人稍稍分开便可将那白衣剑客万箭穿心。

  这边七人站在不远处,周遭兵将却像丝毫看不到他们,想是那仙法之故。

  白衣剑客越打越快,不愿缠斗,那金甲主帅却依靠枪杆之长,守得密不透风。

  正当众人看得快要窒息之时,骤变已生,那白衣剑客眼中尽是坚毅奋然之色,竟任由金甲主帅的长枪刺入左肩,贯背而出,左手一把抓住枪杆,瞬间已到那金甲主帅近前,一剑夹着风哨之声,刺向那主帅的眉心。

  “叮!”的一声脆响,众人看去,那主帅情急之中,低头用他那厚重的金盔挡住了剑锋,那金盔相必也不是凡物,如此风雷电掣之剑竟不得入。

  白衣剑客却未再攻,“刷!”地一声搁开金甲主帅的双手,一窜身,让那长枪从后肩飞出,自己在那金甲主帅怀里一转一跃,飞身而起,向大帐外跳去。周遭兵卒哪敢迟疑,乱箭齐发,但哪有那白衣剑客的踪影了。

  七人面面相觑,正在震惊那白衣剑客武艺之高,又在叹息他功败垂成。

  正在此时,那主帅突然跪倒,趴伏在地上已成碎片的星图上,“嘣!”的一声,头上那虎面双翼金盔竟崩成碎片,再看那主帅,伏地之面早已血肉模糊,就连后脑,都在涌着鲜血,已然毙命。

  看到此处,七人心中久久难复,原来那剑客的剑身未入,但剑气却早已透进金盔,此等武艺真如传说故事一般。

  这时周遭的军营开始模糊,元律的身影竟出现在众人身边,只听他淡然道:“绝艺之五,谓之武道,又名曰自强之道,学此道可铸凡人极致之躯,运超凡脱俗之力,仗剑九州,天下无敌,百万军中亦可取敌将首级。”

  客绝双眼瞪得老大,跪伏在元律面前,高声道:“弟子愿修习武道!”

  黑衣少年随后跪伏,这才说了他第一句话:“弟子肖承愿习武道,望师尊成全!”众人这才知他叫做肖承。

  元律却没有看向他们,却对一旁咧嘴笑着的大眼男孩道:“汝不想学此绝艺吗?”

  大眼男孩哈哈笑道:“且看看这最后两门绝艺是什么吧。”

  元律点了点头,向地上跪伏的二人挥挥手,客绝与肖承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托起,站起身来,秦渊看向他们,见他们脸色略为尴尬。

  周遭景色开始旋转,不一会儿,众人一定神,发现早已不在那大漠之中,周遭已是青山绿水,脚下是半尺长的青翠细草,头上是湛蓝如水的艳阳青天,细云飘动,处处鸟语花香,举目奇花异草。

  一个黄衫少女背着一个小竹篓,手执小药锄,正在一个小山坡上采药,一曲清亮悠扬的山歌从她口中唱出,响彻山谷,众人虽听不清唱的是什么,但无不觉得,这定是今生听到的最美的声音了。

  众人正陶醉在歌声之中,歌声却戛然而止,那黄衫少女一声惊呼,丢了药锄,向山下跑去,众人看向山下。之间一匹白马从谷外缓行而入,马背上伏着一人,一动不动,仔细一看,竟是那万军丛中击杀主帅的白衣剑客,他似是伤的极重,背后尚有数支断箭,白马半个身躯尽染鲜血,也不知是他的还是被他斩杀之人的。

  那黄衫少女武艺应也不弱,只见她几个起伏纵跃,转眼已到了山下白马身边,一指点在白衣剑客项间,虽离得甚远,众人依然清晰看到她从腰间囊中倒出一些花白之物,放在白衣剑客颈项、左肩。

  众人不明其意,看向元律,元律却无解释的意思,那大眼男孩却道:“啊,我知道了,她定是个用毒的行家,先是用那血斓蜘蛛咬了那个剑客,用蛛毒让他生息全无,全身血液停流,来稳住伤势,又用其他毒物让他伤口麻痹,以便以后的救治。”

  众人恍然大悟,秦渊心想:这个小孩懂的倒不少。

  元律招了招手,向另一个山头走去,示意众人随他而行,倒未再施神通。

  虽景色怡人,可路却不好走,秦渊看向元律的赤脚,怕他被砾石硬草割伤,才发现元律几乎双脚不着地,只是拇指尖轻触草叶即可飘身而起,不禁啧啧称奇。

  那白衣公子与肖承紧随在元律身后,不曾回头看过其他人。客绝其次,朔青凌与那大眼男孩走在一起,不时斗嘴,倒也好笑,只有那瘦弱少年走在最后,秦渊回头一看,只见他满脸苍白,口唇无色,气喘嘘嘘,似是站都站不稳了,忙跑过去扶住了他。

  “小心啊!”秦渊把他的手臂挽在自己肩上。

  “多谢。”瘦弱少年向秦渊微微一笑,随即咳嗽起来。

  秦渊心想:这个公子怕是自幼重病了,倒也可怜,虽话不多,还算和气,不像那白衣公子和肖承一般冷漠谄媚。

  “我应是燕国人了。”他们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秦渊这才知道他叫做白慕容。只见他似有些闷热的拉开衣领,秦渊一眼看去,才看清他穿着很厚的衣衫,只是太过瘦弱,外面看不真切。白慕容外衣内竟是白色兽毛制成的内衣,价值不菲,虽秦渊不识那远在东北的燕国服饰衣色,但想也只有北方的官家公子才穿的起这样的衣衫了,只是虽是艳阳厚衣下,白慕容却手脚冰凉。

  “我应是自幼染病,体弱,劳烦你了。”白慕容一边走一边叹息道。似是对秦渊那也是很瘦小却还算结实的体格有些羡慕。

  “白兄切莫担忧,我们已身在仙山,定有仙丹妙药,可以治好你的。”秦渊安慰他道,白慕容点了点头。

  约行了十来里山路,便见山头有几间草庐,两道炊烟从庐中升起,那全身染血的白马已放缰在庐边,食着青草,马身上也有数道刀伤箭痕,都已被涂上了药膏。

  草庐门是闭着的,但窗户却撑着,元律带着诸人行至床边,透窗看去,那白衣剑客已被脱去衣裤,躺在两张木桌拼起的台子上,这么一看吓了众人一跳。那剑客肩头业已溃烂,乌黑一片,另在胸膛小腹、腰间各有一道重创,皆伤及内脏,手臂、大腿更是体无完肤,他面无血色,业已昏睡过去,微微气息似有似无。

  大眼男孩说道:“这等伤势,凡间医术,定不可挽回生机,且看这仙界医术如何。”

  那剑客身周立着三人,除了那黄衫少女外,另有一褐衣老者和一蓝衣老者,只见他们言语了数句,再微微争论,便互相点了点头各自转身拿出一只木盒,已黄衫少女的木盒最大,蓝衣老者的次之,褐衣老者的最小。

  黄衫少女打开木盒,只见里面色彩斑斓,一格一格尽是活的毒物蛇蝎蛛蜈样样齐全各自蠕动,看得诸人背上发麻。黄衫少女略一思索,即赤手从盒中挑出一只两根筷子粗细的红纹小蛇,用那小蛇绕剑客脖子一周后,让小蛇咬住他颈项的血脉上,又拿出一只小夹子把蛇头固定住。

  那蓝衣老者从盒子中拿出数种不知名的果子、草药,转身道草庐一角坐下,那里全是捣、碾、磨等制药工具。

  褐衣老者的盒子里尽是针石之类,还有七八把各种样式的小刀,应是切腐刮骨只用。

  此三人各施手段,或是用毒麻痹,或是用毒虫吸取淤血,或是施针刺穴,或是切腐缝合,或是喂药送浆,看得众人也似入神,只觉一炷香的时间,三位医者却已在草庐中忙了五日,日夜不休,期间不停有小童从山下送来药、饭,皆是见所未见之食,再看那剑客,已醒转过来。

  大眼男孩赞叹道:“神乎其技啊,师尊,这是否便是那第六门绝艺-医道了?”

  元律道:“此乃绝学之六-命理,包罗医术、药理、养气、烹食、农作等数类技艺,学之可长生益寿,百病不扰、百毒不侵。”

  众人点头称是,大眼男孩不再搭腔,似在思索。

  秦渊心想:这个学来倒是不错,既可以强身祛病,也可施药救人。

  白慕容也有些动容,秦渊道:“白兄你看,此等命理之道,定可让你好转起来。”白慕容感激的看着秦渊点了点头。

  接着,众人只觉的天旋地转,虽只是几个呼吸,草庐内却已过去了数月,那白衣剑客已可下床行走,周身之伤已已痊愈。

  这一日,黄衫少女上山采药而去,白衣剑客独自行至屋外,拔出长剑,活动了一下筋骨,舞起剑来,直舞得剑光万千映日流动,历目皆是青芒,

  众人中白衣公子拍手赞道:“好剑法,估计这九州之中,纵是那赵国的常信在此,也难望其项背。”

  朔青凌听了冷哼一声道:“你这无礼之徒,不去说你那重若天魂宫的宋封,却来说我赵国的常将军。”

  白衣公子眉头一皱道:“常信乃是匹夫之勇,岂可比的我重若的剑宗大人。”

  朔青凌正待反驳,客绝却已道:“不对,这剑法隐隐含有凶戾之气,并非他先前所使的剑法。”

  秦渊仔细看去,虽看不清那一招一式,但见那白衣剑客满面通红,面目狰狞,血脉喷张,握剑之手紧绷,已成乌黑之色,剑法也越使越慢,不成章法,但剑剑威势倍增。

  大眼男孩喃喃道:“莫非那治伤之毒未尽,伤了脑袋了?”

  客绝皱眉道:“非也,恐怕他是觉得先前受伤是因为功力不够,欲突破那至高境界,却走火入魔了。”

  秦渊未学过武艺,茫然不懂得问道:“何谓走火入魔?”

  客绝一边看着那白衣剑客如疯似癫的舞着长剑,一边耐心的解释道:“又叫心魔,习武之路万千,习至深处已明这万千之周理,便须修心,此时极难突破,便望走那捷径,放纵心性,忘记一切道法约束,即可极快的提升功力,武者常说的被剑驾驭便是指心魔。其实那是什么个状况,我也不太懂啦。”

  秦渊隐约有些懂了,便道:“就像有万千之力在手,却要忍住去握住水流,若忍住心性在握水之中提升劲力便心更坚韧,若忍不住了,便迷失本心,沉醉在宣泄那万千之力中了。”

  客绝道:“你也说的有些理解。”说着拍了拍秦渊的肩膀。

  元律看了二人一眼,不置可否,闭上了双眼。

  众人看那剑客,已愈加疯狂,飞身而起,化为一道白光在草庐上下一窜,竟硬生生将数间草庐拆成碎片,众人慌忙让开,虽心知他看不到他们,但仍被吓得不轻。

  白衣剑客一转身纵跃,已在下山的路上,转眼失去了踪影。

  元律轻点手中的竹简,众人感觉一阵翻腾,却已到了山下的一个小村庄村口之处,众人定了定神,向村内看去,那场景,不禁让众人震慑恐惧不已。

  放眼看去无一完物,树断房倒,尸横遍野,无论老幼妇孺尽被杀戮,碎肢断臂、头颅内脏散落各处,本应是那绿树荫下逍遥人家,却已成人间地狱,全村上下无一幸免。

  那白衣剑客已状如恶鬼,披头散发,**上身,浑身尽是血污,像是从血池中捞出来的一般,手中长剑也在滴血。

  那黄衫少女正立在剑客身前数丈处,木盒竹筐早已丢在一旁,手中仅有一只竹笛,满面悲伤地看着那白衣剑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