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在阴冷厂督身边吃香喝辣 > 第489章

我在阴冷厂督身边吃香喝辣 第489章

作者:秀木成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0 18:37:34 来源:免费小说

  因为不欲引起不必要的注目,大书房内只点了一支蜡烛,灯盏放在楠木大书案上,一灯如豆,无声中有种沉沉的凛然。

  裴玄素一直斜倚在太师椅靠背上听着,到蔺卓卿一个个说出名字,他慢慢坐直身。

  冯维写好了,迅速摘抄了两份,将名单呈于裴玄素的面前。

  裴玄素拿起那张薄薄的纸笺,垂眸一目十行,他终于拿到了这份名单的!

  目前太初宫获得的两条线索,在西去和水闸查探之间,他毫不犹豫选择西去。

  至于这二十多人,分布五关三所和距东都千里之外的西边边疆,徐景昌那边已经先行一步了,剩下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并且不能打草惊蛇,一击不中,后患马上就会凸显。

  所有最好一矢中的。

  裴玄素取出抽屉的军册扔给冯维,冯维伏案快速对照,把蔺卓卿所述和现今有了职位、服役地点有变化的将领重新标注。

  裴玄素则将徐系、蔺系、霍系的将领分别按昔年派系用小勾和横线标分出来。

  很快一目了然。

  徐景昌现今到了哪里?他又已经说服了谁?目前时间尚短,肯定跑不了几处。

  那接下来,东宫的人还准备带他去找谁?

  选谁,他才能迎头遇上徐景昌,一击即中地捕获他的行踪和轨迹呢?

  徐景昌在沈星的前世里,他后来死了,但观明太子种种迹象,很可能原来就不打算杀他的——很可能是因为楚淳风。甚至后来弄出一出暗阁被太初宫声讨,东宫不得不把人交出来,明正典刑的戏码。都可能是明太子看在楚淳风的面子上,给徐妙仪的一个明面上的事变交代。

  不过徐妙仪本来已经是强弩之末,一下子承受不住,直接吐血而亡了。

  裴玄素猜了一个**不离十。

  目前,徐景昌必然已经在西去帮助明太子收复这些最后徐系将领的路上了。

  这期间肯定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故,才导致明太子改了主意,要了徐景昌的命。

  裴玄素必须跟上徐景昌,赶上这场变故!

  他有预感,这场变故必然让他对这个靖陵计划有进一步的大进展!

  在此时此刻这个局势之中,这个进展,很可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个,很明显的,沈星前世徐家家变几乎死绝了根本原因,就藏在这个变故里面了!

  徐系将领足有十几人,那究竟选谁,才能跟上和徐景昌迎头碰上,跟上他呢?

  距离、脚程、人物重要程度,从而判断徐景昌的行走轨迹,这影响裴玄素选择的因素非常之多。

  裴玄素垂眸盯着这十几个人名。他已经和沈星反覆讨论过,也和沈星手上的部分徐家旧势力如岳肇等京营将领私下多次通信。裴玄素一贯走一步看三步,多方准备,在关键时刻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裴玄素对这些徐系将领的履历和生平、亲属、性格等都已经很了解,他斟酌着,先圈了几个人。

  最后,他选中一个西疆边军的,位于西边三大营之中的什山关大营中的指挥佥事,叫黄幸屡的中年将领。

  这个黄幸屡,今天四十五岁,正是一个将领最黄金的年龄。他昔年是沈星祖父魏国公的心腹大将之一,幼年是被魏国公从战乱中救起,放进残兵村养大,对魏国公徐家感情极深忠心耿耿。

  但他这人脾气相当耿介,蔺卓卿也提过几次,是个暴脾气的固执之人,和倒向东宫的那些同袍有颇多矛盾不和的之处。他妻子早逝,没有续娶,并且他在七年前突然把老母和幼子送回老家,连培养都不培养了,不管不理,孑然一身的样子。

  ——七年前,正是蔺卓卿开始察觉,身边的父兄亲信将领们开始有人出现微妙变化的时候。

  裴玄素垂眸思忖,再三比较,最后不再迟疑,他选中了这个黄幸屡。

  蔺卓卿一直半靠坐在一边,他看着,见裴玄素圈的都是徐系的人,他不禁冷嗤一声。

  沈星的紧张,跑进跑出,还有徐芳他们轮着换班的着紧关注,蔺卓卿当然知道大概是为什么?

  他不禁端详了裴玄素一眼,这个眉目冰冷城府极深一身苍蓝蟒袍描金黑披威势摄人的阴柔权宦。

  蔺卓卿觉得可笑,裴玄素这个这样经历的人,一个残缺打入泥泞九死一生连身体都酷刑侮辱性不完整的人,到了今时今日他居然还会相信真情?

  裴玄素冷冷瞥了蔺卓卿一眼,那冷冰冰看死人一般的眼神,蔺卓卿一下子噤声,顷刻收回嗤笑表情。

  裴玄素冷哼一声。

  个中原因不足让蔺卓卿道。

  他选择徐系,当然不不仅仅因为徐家。唯有裴玄素屹立不倒,他身后的一切才有可能,他和沈星的才会有将来。

  当然,徐家也很重要。

  一箭双雕。两样都要紧,但这并不是什么互相冲突的东西。

  裴玄素选中了徐幸屡之后,吩咐冯维:“去准备,我们大概明早就会离京!”

  冯维应了一声,仔细收拾好桌上的军册和名单,叠好放在裴玄素左手侧,领命快步去了。

  裴玄素往后靠坐在太师椅上,他抬目瞥向蔺卓卿,吩咐道:“稍后,你要招供的,除去浔江的消息,其他的大体不变。”

  “至于浔江,就改为沅水,其余说辞不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