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土匪搞基建 > 第627章

穿成土匪搞基建 第627章

作者:妄别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3:40:32 来源:免费小说

  “不是因为它多,而是因为它是黑色,比其他颜色吸热。”

  “颜色还有吸不吸热的区别?”秦绥之也不是头一次从周肆嘴里听到一些奇怪的知识,每每说到都让秦公子大开眼界。

  “自然有,白色是最不吸热的颜色,不过白色现在多用于丧葬,不是什么好兆头的颜色。”把黄袍换成黑袍礼部的人还能接受,因为黑色历来也都是贵人穿的,但要是把黄袍换成白袍,那礼部多半要上吊表示拒绝。

  “看来以后夏日要多穿白色的衣裳,可惜不能制白色的官服。”现在朝中最多的是底层官吏,而底层官吏不会一直待在衙门,要经常上山下乡走动,白色虽然不吸热,却也不耐脏。

  官服讲究洁净,洗多了还容易坏,到时候难免要他们自己掏钱去官家织坊订购新官服。

  “也许以后做官都不用穿官服呢。”

  “那应该要很久以后了。”至少秦绥之认为他有生之年看不到。

  “陛下,君后,时辰到了。”许粽在外面提醒,就知道每回大当家和秦公子独处都有说不完的话,正事都耽误了。

  “知道了。”周肆磨磨唧唧换上黑色的冕服,比想象中要凉快一些,多半和制作冕服的布匹有关系。。

  “是冰蚕丝。”秦绥之夏日的衣裳多是冰蚕丝裁的,因此一摸就摸出来。

  “可惜好材料总是珍贵的,每年冰蚕丝的产量要是能提高,用来制官服也是不错的。”周肆此言相当的财大气粗,就说以前黑熊寨富庶的时候,库房里的冰蚕丝也不过几匹,只够给秦绥之裁衣裳的。

  “比起冰蚕丝,还是推广给各地用冰块更好。”冰蚕丝要是能轻易提高产量那些商人早就办到了。

  “以前不可以,现在可以,大燕北邙打下来,硝石矿便多了。”硝石矿南边很少,大燕之前用硝石都是从北邙购买的,现在周肆把北面全打下来,硝石上的确阔绰许多。

  “但冰块还是不便宜,若是能降到几文钱,民间该再不会苦夏了。”当然这话也不绝对,现在依旧有位几文钱斤斤计较的人家。

  “那为夫还得继续努力。”指望硝石没辙,但是有生之年能够用上电,夏日的确能够更好过。

  “如此,我便要等一等夫君马到成功那一日。”

  说着二人走出殿内,大齐帝王将要登基了。

  ——————————

  渔阳。

  京城那边举办登基大典的消息已经传到渔阳这边了,不少黑熊寨老人可惜没能见证大当家登基,不过就是在京城,估计也不是人人都能看到。

  大燕皇帝举行什么祭典,京中百姓多半也只能看到皇帝的车驾,看不到祭典真正举行的模样。

  大当家此举也不过是昭告天下,大齐立国,从今往后史书也要翻篇了,自然能观礼的也只是少数。

  “说起来咱们大当家好像还没说年号的事。”皇帝登基过后都会改年号,也是让百姓知道当今执政的到底是哪个皇帝。

  “怎么你们没看上期邸报,上头说了以后不取年号了,大当家准备重整过往历史,从大统一那一年算起,以后只有多少多少年。”

  有做工汉子夜里休息的时候还会拿起邸报读一读,上头的震惊体数年如一日的吸引他们这老百姓的眼睛。

  “不取年号了?这……”头一回听说这个事的汉子眼睛瞪的老大,因为这事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啊。

  “是不取了,照我看不取也好,你瞧咱们,便是认了字也不晓得开天辟地过后距今多少年,甚至糊涂些的,你问他大燕国祚多少年他都算不出来了,以后都用几几年代替年号,咱们一听也知道据那大统一时代过了多少年。”

  以前他们是不会想年号的事,上头的皇帝改年号他们只管听了就是,现在有几分见识了,看到邸报上介绍其他朝代复杂的年号,一时间还真算不出个所以然来。

  “就是,有的皇帝还喜欢在位时改年号,改来改去,我都不晓得他到底当了多少年皇帝。”不是读书人哪个会去记那玩意,要不是茶楼说书先生讲故事的时候给他们科普,估摸着他们连出生前的事都一问三不知。

  “唉,这北面还没见开茶楼的,咱们虽然赶工期但上头也还是照例一月有两天假,以往还能去茶楼听听说书先生说书,到了渔阳倒是连个耍的地头都没有了。”

  “渔阳城内到处都在修房子修路,便是修好了茶楼,整日里黄土飞扬的,那说书先生的嗓子都要被堵了,哪里还敢说书哦。”

  “这倒是,我只想快快把渔阳城修好,我手里也有几个子,加上这回做工的工钱,说不准我还能在渔阳买套房,到时候把鹿鸣府的一家老小接过来,咱们也从穷乡僻壤住到皇城根了。”

  过来做工的师傅或多或少都打着在渔阳落户的主意,没法,晓得他们亲手一砖一瓦搭建的渔阳城什么模样,很少有人还能再回从前的地方过日子。

  这人么,自然是要往高处走的。

  “能不能落户还是一回事呢,渔阳定都,原本国都京城的百姓估摸着也要过来,渔阳能容纳百万来人,可全国有多少人,户籍必然是轻易落不下来的。”不说平民百姓了,这南境当官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想落户在渔阳。

  更不说渔阳还兴修学府,但凡想要家里孩子有出息的,都要把孩子送到渔阳读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