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土匪搞基建 > 第202章

穿成土匪搞基建 第202章

作者:妄别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3:40:32 来源:免费小说

  “大当家放心,红叶村地还是有,光是我名下能耕作的地就有三十亩。”赵力在村里这些年,既然是教村民种棉花自家肯定也是要种的,不过他和夫郞就两个人,三十亩地打理起来已经算吃力的,忙的时候还要请村里人帮忙。

  “我爹还带了几个善耕作的生番回来,到时候我会把他们送到你这里,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多跟他们交流。”

  “好。”赵力说着把大当家一行人带到了自个儿家门口,如今他家里正有许多娘子郎君在,同他夫郞学认字,现在越发冷起来,地里事也不多,这得空来认字的人也越来越多。

  “学习班的人过来讲过规矩还说日后的工坊招收人,也要看人是否识字,会认字的便优先录取,听到这有许多娘子郎君也一改先头觉着认字可有可无的念头,趁着天冷便带了家里孩子一块过来,由我夫郞教识字。”赵力知道大当家也关注村里人认字的进度,便将村里人对认字的转变娓娓道来。

  说实在话,教认字这事短时间看不出成效,且村里的娘子郎君多也吃的不好,脑子自然转不快,有心学也时常今日学明日忘,进度缓慢。

  这也是常事,赵力自个儿就深有体会,刚上山那会儿,因为时常饿肚子脑子不大灵光,认字速度同村里娘子郎君差不多,等后头吃饱了饭,又有奖励在前面钓着,那认字速度就跟骑了千里马一样。

  “认字是好事,你也多留意,要是村里有伶俐的人,无论是儿郎还是娘子郎君都可以往上报。”真要等人认完字再拉去做事,无疑是拖慢进度,一个村里少的几十户,多的几百户,总归还是有几个聪明人在,到时候可以先叫人进桥头县学习处理事务,毕竟这会他也不光只要用笔头的文职,能说会道,做事麻利的人也能任不少杂物。

  “这个我之后会留意。”要说村里伶俐的人,那成年的都排不上号,还得是小孩儿最聪明,就单单是认字,成年的娘子郎君一天十个字记下来都吃力,可小孩子一旦认真起来,二十个都能记得,隔天一问不说全记住,也能记住八成。

  交代完事,周肆打红叶村回来,发现了一件事,眼下无论是儿郎还是娘子郎君都想着进工坊挣钱,不说白日,就是一个月都不见得有几个回来的时候,现如今家里个个都养着少说两个孩子,大多都是爷奶带,少数家里没老人的,有能撑起家的大孩子在,便让大孩子带小孩子。

  这样下去可不成,这些小孩子因为还没来记得培养,可塑性很强,就跟山寨书院里的孩子一样,日后出来都能做大事,别的不说认字会算盘,都比一般人要强了。

  “山下也是时候建个学院了。”按照如今读书花销,肯定没几个人能供的起孩子念书,但黑熊寨已经把纸的成本打下来了,在城外修的工厂里就有一间是纸坊,和红糖坊合作,利用甘蔗渣,稻草等底价便宜的原材料造纸,完全供应的上一个县城的孩子认字。

  眼下印刷术也早就成熟,大燕一朝雕版印刷都能开铺子接活,朝廷也出邸报,只是那玩意在京城随处见着,到南境这些贫穷偏远的地儿,只有地方官会收到朝廷送过来的邸报。

  雕版印刷印书已经够了,但像邸报这类东西具有时效性,用雕版就显得浪费了,只是活字印刷如今还有很大缺陷,不说活字印刷排版需要工人识字,就是活字印刷的木活字和泥活字,报废率过高,拉低使用效率,铜活字又太贵,只能往铅活字靠拢。

  墨也不能用现有的墨,但适用于印刷的油墨周肆一点相关储备知识都没有,可以说要发展成体系的活字印刷无异于从零开始,不过好在桥头县拿下过来,四面八方的人都往桥头县聚拢,人一多人才出现的概率也会增大,也是时候再招募一些工匠。

  如果能攻破活字印刷的困境,无论是发布政令,还是兴文化,甚至说打舆论战都有莫大的好处。

  “把县里的书生给我找过来。”周肆一个吩咐,下面自然有专门的人办事。

  桥头县的书生没几个,县学都荒废了,自然别指望着桥头县的文化有多兴盛,整个祁州,原先也就鹿鸣府好一些,有个大儒在的山水书院。

  不过要说没有书生也不可能,就是平民百姓没钱供孩子认字,在县里做买卖的富户总是有的,只是一般也不会让家里所有孩子认字。

  到底在这个穷乡僻壤之地寻个能教认字的先生贵,商人也没法参加科举,家里嫡子学了字继承家业,庶子么,到时候分点家产寻个活即可,免得认了字还闹个家宅不宁。

  眼下县里认字的大部分是进了学习班,一旦县里有新的政策出来,就要走街串巷,上山下乡给县里的百姓传达。

  书生么,也有几个,这会大当家要书生,可不就把县里能算的上读书人的书生都给拉了过来,连街上那个已经上了年纪摆摊给人写信的写字老先生都给拉了过来,才叫屋子显得不那么空荡。

  “大当家,叫我等过来可是要做什么事?”为首的是个老先生,跟杨夫子的年纪差不多,不过人就比杨夫子圆滑,半点没有读书人的迂腐,就是谄媚气多了些,秦襄这些读书人不是很看得上对方,毕竟人的学识也不怎么样,顶多给人当个开蒙先生,再高深的便不成了。

  “我想在县里开办所书院。”小孩子入书院读书,也方便了家长有时间做活,一举两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