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 第265章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第265章

作者:长亭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2 15:19:47 来源:免费小说

  顾文彬虽然脑子简单,做事蠢了点,但对于顾通判这个爹,他还是十分关心的。最起码是个有孝心的人,不算泯灭良心。

  顾通判听到他认错,心里好受了一点。

  “进来吧。”他道。

  顾文彬听到后赶紧推门进去,老老实实站在他爹面前,准备挨打挨骂。

  可没想到他爹不仅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反而道:“今日你的一言一行,皆是我这个当爹的过错。”

  顾文彬听得一头雾水,怎么就是他爹的错了?

  “爹,你不要什么错都往自己身上揽。今天、今天确实是我做得不对。可那也是因为您之前总是夸宋声,我都觉得他才是您儿子,我是个捡来的。”

  “我夸他,是希望你能向他学习。看到同龄人比你优秀,你应该升起一股好胜心,奋起直追,而不应该看到别人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而心生嫉妒和愤恨。”

  顾文彬撇了撇嘴,道:“我知道。一直以来,你都想让我好好读书,成为一个端方君子。可是爹,有时候那些话听多了,我心里也会难受的。”

  谁想整天听自个儿的亲爹把别人家孩子的优秀挂在嘴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张口就是你,瞅瞅人家谁谁谁,会干什么,能干什么,有多么优秀,再看看你,能有别人一半优秀,我就知足了。

  这种话听久了就会生起一种自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情况,反正顾文彬有这种感觉。

  他知道自己不聪明,读书上面也赶不上别人,但如果他爹换一种方法,督促他好好努力,也许今日他就不会找宋声茬,还当着知府大人的面说出那些话,丢他爹的脸了。

  第084章 第 84 章(捉虫)

  这边宋声刚想逛逛书铺, 又被刚才的那个老爷搭话了。

  杨知府平日里公务繁忙,今天忙完之后难得有空出来转转,碰巧看到这么一个行事端方的学子, 忍不住想跟他多聊两句。

  松石书铺很大,里面还有专门为学子们看书借阅的地方, 杨知府寻了个座位坐下, 道:“刚才听闻你自称宋声?那我就叫你宋学子吧。”

  宋声点点头,看这位老爷像是还有话跟他聊,他道:“叫我宋声便好。不知老爷怎么称呼?”

  “我姓杨,叫我杨叔就行。”

  “杨叔。”

  “看你刚才思维敏捷, 言辞凿凿, 而且有理有据, 能看得出,你是个脑子灵活的书生。”

  “杨叔过奖了。”

  “正巧, 我这里有一事, 想跟你聊聊。”

  “杨叔请说。”

  “假如有一位高权重之人喜吃牛肉, 且还是吃嫩肉。可朝廷有法度,是禁止杀牛的。除却病牛,只有即将老死的牛。偏偏碍于这人的身份,这又上告不得,又不能违反朝廷法度,若是你, 你会怎么做?”

  宋声静静思考了一下, 说道:“既然无法上告, 又没办法做这个杀牛的人, 那就只剩一个字了,拖。”

  “拖?”

  “对, 既然左右为难,那不如就往后拖一拖。现在是农闲的时候,若是到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需要更耕牛的时候,这人还要坚持吃牛肉,那就可以上告了。”

  杨知府抿唇微思,倒也是。有时候拖字诀还是很管用的,农忙的时候吃牛肉,和农闲的时候可是大不一样的。

  农忙的时候还要吃牛肉,做这些杀牛的活,那就是有伤天合,影响百姓们耕种。景朝对于农耕可是很重视的,每年春耕的时候都会派皇子到地方上进劝课农桑,可以想见是很重视农耕的。

  陈王喜吃嫩牛肉,早已有人上奏禀告皇帝了。但皇帝却把折子压下了,也不知是偏袒这个儿子,还是另有打算。

  若说是偏袒,他们宛平府城这块儿地处偏北,并不是个好去处,把封地落在这块,是哪门子的偏袒,谁都说不上来。

  但之前陈王动用许多人力兴建宫殿,也是得到了皇上的允准的。这么一来,看着倒也是有几分偏袒的。

  所以底下的人也摸不着是什么情况,陈王现下就住在这府城中,平白给他这个知府增加了许多压力。

  杨知府许久没跟年轻人聊天,就多跟宋声聊了会儿。一直到他离开,宋声都不知道他的身份。

  宋声今天来书铺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书,结果到了之后,一直到现在都没好好逛一逛这个书铺。

  现下终于有空了,准备看看周边这几个架子上都放着什么书。

  一旁的盛博文过来小声说道:“这个顾文彬可真是个不讲理的人,他竟然是顾通判的儿子,真令人难以相信顾通判会有这么一个儿子。”

  刚才顾文彬找碴的时候盛博文想帮着宋声说话,可还没轮到他开口,宋声就自己把话怼回去了。他也是头一次见识到宋声这么会怼人的一面。

  宋声回了他两句悄悄话,便去找书了。

  书架子上的书不少,他转了一圈才发现,这书铺里的书,是可以借阅的。

  不过不能带走,可以留在书铺里随便抄,都是免费的。抄好的书还可以留在书铺卖掉,也能挣一些钱。

  想起之前课堂上夫子说的那几本书,让他们有条件的话都读一读,大多是一些经史典籍。他在这里看到了好几本,不过都是手抄本,听说是因为书籍珍贵,印刷本很少,能够传阅下来都是靠手抄。

  宋声挑了两本有用的,都是手抄本。手抄本要比印刷本便宜许多,一本印刷本能卖二两银子,而这手抄本能便宜一半,一两银子就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