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 第101章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第101章

作者:长亭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2 15:19:47 来源:免费小说

  此时乙班的陈夫子正在合计丙班的试卷,一边翻看一边说道:“许兄,你们班上的学子这次策论答的怎么样呀?”

  许夫子就是丙班的夫子,也就是宋声他们班上的夫子。

  只见许夫子摇了摇头,一脸恨铁不成钢的道:“太差劲了,有的东西都教很多遍了,就是不会融会贯通,还有那个文章,写的真是一团糟,我看了都生气。”

  陈夫子一听他这么说,顿时眉开眼笑起来,“哎呀,听到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还以为只有我那班上的学子写的文章让人生气。”

  俩人虽然关系好,但一人带一个班,多少有些互相比着不服输的意味。

  陈夫子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着丙班的策论,道:“许兄,这次的策论题目,你是不是出的太难了?看你们班上的学子答的也不大好啊!”

  他话刚说完,就翻到了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策论。

  “咦?这是哪个学子写的?”

  第041章 第 41 章

  学子们写的策论卷头都有名字和班级, 虽然这只是一次学堂大考,不是正式的科举,但依旧把卷头的名字等信息用纸糊住了, 这也是为了模拟科举考试的氛围。

  陈夫子没有立刻翻开卷头的名字,而是顺着这篇策论往下看。

  这篇策论其实文笔算不上好, 但胜在切题角度新颖, 行文论述逻辑有条理,有理有据,让人眼前一亮。

  策论的主题是盐铁,不论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还是从百姓的利益出发, 哪方面切题论述都可。

  但因为文章是写给考官们看的, 为官者大都是心中有家国大义的, 所以从家国方面的利益出发切题论述的学子很多。

  但陈夫子看到的这一篇这不太一样,因为这篇策论开头便写道:日月不并名, 冰碳不容器。

  后面接着说的却是前朝与现在两个朝代的不同。

  所以这句话意在隐喻不同的时期, 要用不同的策略治国。互相矛盾的理论, 不能同时用。

  景朝和前朝不同,前朝百姓赋税苛重,若盐铁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私营贩卖,百姓的买盐铁的开销是要低一些。若是由国家来进行专营,那么这价格便会高上许多,百姓更苦不堪言。因此从侧面来讲, 这时候的盐铁私营从表面上看确实对百姓有裨益。

  而景朝开国后便休养生息, 百姓们赋税减半, 压力要比前朝的时候少许多, 情况自然是不一样的。

  陈夫子觉得这个切题的方式很新颖,一开始并没有择其一方而入, 而是将两方进行比较。

  他又往下接着看,中间又写道: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彩,食必梁肉。亡农工之苦,有阡陌之得,而不佐国家之急。

  前朝盐铁私营的时候,许多老百姓都去贩盐贩铁,从中获得不少私利。

  获利一多,男人就不再想着种地了,女人也不再专心养蚕织布,一门心思去贩盐贩铁,仍旧吃得好,穿得好。

  然而日子一长,种地的人屈指可数。那些还余下的种地的农夫们,心里只想着田地的收成,根本不会关心国家财政如何,国库是否充裕。

  如此一来,大多数因贩卖盐铁一道的百姓们会加入小商小贩做生意,能很快富裕起来,但国家财政来源稀少,长此以往难以支撑,而后很快瓦解,进而百姓流离失所,结果与想象中的好日子背道而驰。

  国家要想财政富裕,万不可能向百姓加重赋税,所以只能从一些商贾富人以及世家大族身上入手。

  从他们手中夺回一部分工商业的经营权,可以充作国家财政来源的一部分,而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盐铁。

  将盐矿铁矿把控到国家的手里,把丰厚的盐铁利润从商人士族转移到国家,然后给百姓减免赋税,减轻负担,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官营的盐铁。

  quot;是以用度不足,故兴盐铁,以佐边费。quot;这就是盐铁官营的动机。

  而后几十年,盐铁官营的好处慢慢显现出来,国家逐渐富足,恰恰佐证了这一措施的好处。

  结尾处又引用了儒家贤良文学论述了对富国与富民的认识,点名盐铁官营实属必然。

  陈夫子看完这篇策论,忍不住夸道:“好!好!好!这论述的角度实过于刁钻,但却让人眼前一亮,中间还列举了前朝不少事例,来佐证官营的利大于弊。许兄,这位学子实是个可造之材呀!”

  许夫子心里有数,知道这篇策论是谁写的,他当时看到的时候也觉得很惊艳,但在老友面前,他是一向保持低调谦虚的。

  许夫子叹了口气,说道:“好什么好,你不如看看他的诗赋和文章,能把我气个半死。”

  陈夫子依言朝着后面的诗赋和文章看去。

  这文章写的太过于口语化,之乎者也的地方用的都很少。对比着刚才的策论来看,确实差强人意。

  但整体来看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通篇看过之后,他觉得此人十分擅长用论语来写文章。

  比如中间那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用的就恰到好处。

  这文章一看就感觉写的生疏,但却给人一种虽然在练字初级,但已经出现笔锋和笔骨,只要假以时日,精雕细琢,勤学苦练,日后必能进步斐然。

  陈夫子宽慰道:“你就知足吧,这文章我看着已经很不错了,比我们班的几个小崽子强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