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首辅的屠户悍妻 > 首辅的屠户悍妻 第59节

首辅的屠户悍妻 首辅的屠户悍妻 第59节

作者:风过水无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04:38:20 来源:免费小说

  壮汉脖子上架着蹭亮的大砍刀,敢怒不敢言,瓮声瓮气道:“今儿咱们兄弟遇到硬茬子,认栽,小娘子要问什么只管问就是了。”

  姜椿毫不客气地来了个疑问三连:“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来红叶县地界?为什么要干劫道的勾当?”

  壮汉乖乖回道:“我们是兖州府邱野县东照镇前七里沟村的村民,今夏麦收时,突然闹了蝗灾,地里颗粒无收。

  好在去岁收成好,家家户户多少有点存粮,俭省着吃也勉强能活。

  好容易挨到豆子成熟,以为能接上茬了,谁知那该死的蝗虫又来了……

  村里人没了活路,只能结伴来齐州府逃荒。

  我们先到的府城,但府城不许流民进城,府尹也不管我们死活,我们在城门口挨了几日,见逃难的人越聚拢越多,就想到下面的县城找个活路。

  结果县城也都一个德性,既不许咱们进城讨饭,也不赈灾施粥。

  咱们这一路上只能靠吃树皮野菜撑饥,来到红叶县地界后村里的老人孩子实在撑不下去了,咱们只好学土匪劫道,看能不能弄点银钱买点米给他们吃。

  没想到头一回出山,就遇到小娘子这样的高人……”

  姜椿听着听着,突然恍然大悟。

  她这个作者,竟然连饥荒这茬儿都给忘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她,当初为了凸显宋时桉这个美强惨男配的“惨”,在宋时桉回忆过往的时候,她只粗略地提过一嘴饥荒的事情。

  【荤油做的菜肴他吃不得,只能吃粗糙的黑面馒头就芥菜头咸菜,偏还遇上闹饥荒,连黑面馒头都只能吃半个……】

  齐州府近几年风调雨顺,村人种的麦子跟黄豆都多收了好几斗,以致于她压根就没这上头想。

  感情这饥荒不是缘于齐州府,而是受了兖州府的牵连。

  兖州府缺粮,粮商们势必就会来齐州府买粮,齐州府的粮价就会节节升高。

  加上不少难民前来齐州府逃荒,这些人并非都跟眼前这帮村民一样一穷二白,有不少人是带着家财上路的。

  这些人在齐州府买粮过活,也会加剧齐州府的粮食危机。

  对于齐州府的百姓来说,如果家中没有足够存粮或者存款,处境也不会比齐州府的难民好到哪里去,一样没粮糊口。

  姜椿收回大砍刀,轻哼一声:“你们是可怜,但被你们劫道的人就不可怜吗?

  别再干这些伤天害理的勾当了,我们县太爷是个有本事的,你们且去城外等几日,没准他会想法子赈灾施粥。

  要是等几日等不到赈灾施粥,你们再去下一个县城讨活路不迟。”

  她伸手从钱袋里掏出一串钱,丢到那壮汉面前,说道:“这一百文你拿去买米,够那些老人小孩撑几日了。

  至于你们,一个个人高马大的,该去周边村镇做工做工,该挖野菜挖野菜,总不至于饿死就是了。”

  说完,她将大砍刀往肩上一抗,转头往骡车走去。

  壮汉盯着那一串钱好一会子,这才从趴着改为跪着,冲着姜椿的背影“砰砰砰”地磕了三个头。

  红着眼眶说道:“女菩萨大恩大德,我替村里的老人小孩谢谢您了,您好人必定有好报!”

  姜椿头也没回地摆摆手:“行了,都别躺尸了,赶紧把路让开,别耽误我赶路。”

  一帮人又是搀扶又是拖拽,很快将路面给清空。

  姜椿跳上车辕,挥动鞭子,驾着骡车很快就离开了这里。

  是否赈灾施粥是朝廷官员的事情,跟她这个屁民关系不大。

  她肯拿出来一百文给他们,也是看在路边草丛里那几个躲躲闪闪的小屁孩的份儿上罢了。

  她当然可以拿出来更多,旁的不说,上回在钱庄打卡签到得到的那三两金子还在她的系统仓库里呢。

  但有句话叫救急不救穷。

  他们这帮人只是先头部队,后面会有更多的难民来到红叶县,她能帮助一村人,还能帮助十村人,百村人?

  而且就算帮他们一村人,也后患无穷,必定会被其他难民盯上。

  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人都要没活路了,还怕铤而走险?

  最最关键的是,她凭啥要帮这一村曾经打劫过自己的人?

  如果不是自己力气大,还有武器防身,今儿栽了的可就是她。

  她又不是圣母,怎可能不记仇?

  不过,她也没白“受惊”一场,至少她知道了饥荒这茬。

  所以抵达红叶镇后,她直奔邱家粮店,对掌柜说道:“给我来五袋麦子、五袋粟谷以及五袋黄豆。”

  掌柜姓祁,当然认识这位与东家有亲的表姑娘,笑呵呵道:“表姑娘又帮村人捎粮食呢?”

  姜椿叹了口气,无奈道:“他们见我家买了新骡车,个个凑热闹似的让我捎粮食,这几天估计都不得消停。”

  祁掌柜以为她这是变着法儿地炫耀自家买了新骡车,忙伸长脖子朝外瞅,一惊一乍地夸赞道:“哎哟,这骡子膘肥体壮,是头好骡子!骡车木料也扎实,用个十来年肯定不成问题。”

  姜椿做得意状,笑得十分小人得志:“那是,我家不买骡车就罢了,买当然要买最好的!”

  祁掌柜连忙又是一连串地恭维。

  两人插科打诨闲聊了一会子,店里伙计就将姜椿要的粮食从后头仓库里搬过来了。

  祁掌柜挨个解开麻袋,让姜椿检查成色。

  姜椿大略看了看,笑道:“都是自家人,我相信祁掌柜不会坑我的。”

  祁掌柜笑呵呵道:“东家屡次交待表姑娘来了要好生招待,我哪敢坑表姑娘?”

  他亲自将每只麻袋过称。

  粮店为了记数方便,一麻袋就是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五十斤左右。

  但粮食存放久了,多少都会折秤,所以有人成袋买粮的话,祁掌柜都会重新过一遍称,当场将缺少的斤两补上。

  过称完毕后,祁掌柜回到柜台后,拿过算盘,开始算账:“麦子一石八钱银子,五石就是四两银子;粟谷一石四钱二厘,五石就是二两一钱银子;黄豆一石四钱银子,五石就是二两银子。

  合计共八两一钱银子,表姑娘是自家人,给您抹去一钱,给八两银子就成。”

  姜椿干脆利落地付了账。

  得亏她今儿进城要买的东西太多,又摸不准鹿皮靴的价格,索性将家里的三十两银子存款全带上了,不然这会子就得厚着脸皮赊账。

  伙计才要抗麻袋包出去给她装车,被姜椿给制止了。

  骡车上已经装了一千斤石炭,再装上这十五麻袋两千多斤的粮食,走得还是土路,骡子很可能拉不动。

  她对祁掌柜笑道:“骡车已拉了不少东西,我先回村卸下,然后再回来拉粮食。”

  祁掌柜自然满口同意。

  于是姜椿驾车回大柳树村,将装石炭的麻袋拎进柴房,连跟宋时桉打招呼都没顾上,就急匆匆返回镇上,把买好的粮食给拉了回来。

  将这些粮食全扔进粮囤,将两个粮囤全填满后,她总算放松地舒了一口气。

  姜家在西河边有三亩上田,一亩上田出产的麦子,交完粮税后剩一石多点,三亩地剩三石半。

  这点粮食,也就够他们一家三口吃两个月。

  主要是姜椿能吃,姜河每天吃一斤面,她吃两斤,而宋时桉,撑死也就吃半斤。

  而面粉的出面率在七成左右,等于说他家一天就消耗五斤左右的麦子,一个月正好一石。

  一年就是十二石。

  姜河之前趁着新麦下来旧麦便宜,已经囤了十石麦子在粮囤里。

  今儿姜椿又买了五石麦子跟五石粟谷,吃到明年这时候应该问题不大。

  到时夏收跟秋收都结束了,饥荒的问题想必能缓解了。

  她写文还是比较严谨的,要是饥荒持续一年还不结束,那宋时桉这个不受待见的赘婿哪里还能吃上半个黑面馒头,只怕早被饿死了。

  不过保险起见,趁着大批难民还未到达红叶县地界,她这几日还是会陆续再采买些粮食回来,这也是她方才在祁掌柜跟前得瑟新骡车的缘故。

  宋时桉早就从窗户的通风口瞧见姜椿了,见她甩着手上的水走进西屋来,立时抬袖挡在炕桌前,嘴里轻斥道:“你赶紧拿布巾擦擦手,别乱甩,仔细打湿了我的画。”

  姜椿晓得轻重,卢正衡送来的那些物什金贵得很,可不敢随便浪费,闻言她立时退出去,拿布巾擦干手后这才重新走进西屋。

  宋时桉搁下画笔,抬眼看向姜椿,皱眉问道:“你进进出出的,在折腾什么呢?”

  姜椿往炕沿上一坐,叹了口气,将路上遇到的事情说与他听。

  宋时桉听完后,立时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关切地询问道:“你没伤着哪里?”

  虽然这个可能性比较小,但乍然听到她被一群手持棍棒的人拦住,他心里还是忍不住咯噔了一下。

  姜椿摆摆手,无所谓地说道:“他们一帮乌合之众,连近身都近不了,怎可能伤到我?”

  她力气大,把大砍刀舞得密不透风,棍棒都给他们削成好几截。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宋时桉松了一口气,这才收起神色,严肃道:“一年两次蝗灾,这可不是小事儿,朝廷不拨款赈灾,相邻州府又只扫自己门前雪,灾民食不果腹,眼瞅着要入冬……

  不光粮价会飞涨,世道只怕也会不太平,你以后没大事还是不要往县城跑了。”

  这家伙竟然第一时间就想到囤粮,可见是个嗅觉敏锐的,脑瓜子也不是一般的聪明。

  姜椿点了下头:“嗯,反正该买的基本都买全了,近日就不去县城了,等过两个月你的药吃完了我再去。”

  说着,她从袖子里掏出块布帕,将布帕打开,拿起里头的银簪,在宋时桉跟前摇晃了几下。

  嘴里笑嘻嘻地问道:“我给夫君买的银簪,好看?”

  银簪轻晃,带动簪头坠着的一颗葫芦吊坠也跟着晃动。

  宋时桉嘴角抽了抽,白她一眼,无语道:“这簪坠着吊坠,是女簪样式。”

  姜椿立时反驳道:“胡说,谁规定只有女簪才可以带吊坠?簪子这样的死物,本不分男女,端看谁戴罢了。”

  她踢掉鞋子爬上炕,跪坐在炕桌边,伸手抽掉宋时桉头上的木簪。

  宋时桉今儿才刚洗过头发,木簪一被抽掉,他满头的乌发立时披散下来,落了他满肩,还铺散了半炕。

  宋时桉:“……”

  就知道她买银簪回来后会做怪,所以他艰难地点燃柴禾烧了一大锅水,用皂角水洗了个头。

  姜椿绕过炕桌,跪坐到他身后,拿手指梳理好他的头发,然后用银簪替他重新挽了个髻。

  发髻乌黑,银簪雪亮,下头坠着的小葫芦随着他脑袋的动作轻轻晃动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