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 > 第118章

[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 第118章

作者:春山有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2 17:31:34 来源:免费小说

  包括文中的“是北国的清秋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或各国诗文的anthology”,许多论家也认为有凑字数之嫌。

  稿子催得急,灵感告罄了,凑点字数,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楚棠讲到最后,自己没忍住先笑了起来,然而水镜下的众人纷纷表示:啊这……真的有人这样解读文章吗?

  “为情造文,怎会是为了蝇头小利凑字数?!这些论断简直侮辱我等文士!”

  “就是!此议论深而精,用在此处就如锦上添花,那些论家懂什么?”

  许多文士纷纷怒了,觉得这个说法过于草率,好在楚棠接着讲了:

  【当然,这种解释写在试卷上是不会得分的,也不太庄重。我们来浅浅分析一下。

  郁达夫是个文人,古典文学修养颇深,他的对秋的眷恋和悲凉的美学趣味,其实都带着很深的文人雅致,哪怕后面他写了蟋蟀耗子、都市闲人,他的雅趣仍然占了大头。

  文人,或者说名家的写景散文,若想与寻常人之作区分开来,大多会采用的一个手段是议论,在议论中展现深度。

  比如说课本中有过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宋人都爱说理,王安石也一样,他和弟弟还有朋友一起去爬山,记游之余还要在后面加一段“……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发表一下旅游感悟。

  郁达夫在这里加入一段议论,恰恰是一种典型的文人之笔。他以古起笔,再谈到西方文学,就是要说明,世界各国对秋都有一种独特的情怀,而最深沉的秋味,只有在中国的北平才感受得出来,再次回扣“故都的秋”的题旨。】

  这个解释看起来就正常多了嘛!刚刚还义愤填膺的文士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被提到的王安石面不改色:一草一木皆有感,这才是文人本色,有什么值得说的吗?

  再次看到王安石的名字出现在水镜上宋神宗同样颇为满意,王先生果然是大才!而内宫里的曹太后不屑地冷哼一声,《游褒禅山记》写得一定不如《赤壁赋》。

  唐朝。

  韩愈回味着王安石的那句话,虽然寥寥几笔,然而流畅精益、文从字顺,与连篇累牍的骈文截然不同,倒是和他提倡的古文颇为相似,细读之下还更为平易,当下便喜欢上了三分。

  “我便说,古文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他神情振奋地铺纸,准备给柳宗元修书一封,再详细阐释自己的古文主张,时下文风,该变了。

  北宋。

  苏辙道:“楚姑娘说宋人爱说理,不知兄长的《赤壁赋》是否也有说理之句。”

  苏轼状似认真地想了想,道:“或许是略论了几句曹操的败亡之理?”他觉得自己还是很喜欢议论古今的,名字都叫赤壁赋了,一定会写到赤壁之战的吧?

  “说来,我新近读史书略有所感,构思了一篇《始皇论》,待写成之后,再与你品鉴。”

  苏辙一喜:“甚好!那便坐等拜读兄长大作了。”

  【但其实仔细来看,郁达夫这段话颇有些疏漏,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古典诗文中,秋的情调都不尽然是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比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又比如苏轼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还比如这两首。】楚棠没有再念,而是将文字放了出来,众人一齐感兴趣地抬头去看。

  “《浪淘沙·北戴河》,这是一首词?北戴河又是何地?”

  带着疑惑,大家慢慢品读起来。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奉天殿。

  朱元璋猛然一惊:“这是那个人写的词!”

  楚棠虽然没有明说,但词中的气势,还有末尾那句“换了人间”都非常熟悉,俨然是那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翻版!

  太极宫。

  李世民也被这首词给摄住了:“大雨落幽燕,则雨有铺天盖地之势,笼罩幽燕之地。滔天白浪翻涌,似与雨相接,更见水天茫茫、河浪莽莽之势。只这一句,便是压倒所有写秋的诗篇,此人气势何其磅礴!”

  他继续往下读:……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当年曹操跃马扬鞭,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之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想来便是化用其句,但萧瑟秋风恰似当年,人间已然变换一新……”

  李世民说不下去了,他和朱元璋想到了同一个问题:换新天、换人间,后世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才会让人写出这样的惊人之句?!

  帝王个个心惊,文人学士则为这首词中蕴含的气势所震惊。

  长安别院,李白吟咏再三,赞叹不已。时人多赞他的诗发想无端,如滔滔江河,可眼前这首气势之磅礴、眼界之开阔,简直是亘古未有!

  他狠狠灌下一碗酒:“何时焉得有如此词人!”

  极为擅长怀古诗词的刘禹锡看到“往事越千年”之句时直接瞳孔微张,沧桑之变是怀古之笔中老生常谈的话题,他也有“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