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十四年猎诡人(全五册) > 第三十四章《第一册》(34)

  戏子

  2009年,我接到黄婆婆的电话,说她的一个故人的儿子在江津遇到怪事,找她帮忙。

  她年纪大了不能去,希望我能代替她去看看,并且不收钱。前辈有吩咐,我哪里敢不从,电话里联系了她古人的儿子,便直接赶了过去。

  我对江津并不熟悉,对这个地方的印象也比较肤浅,小时候特别爱吃江津米花糖泡牛奶,长大了时不时也整点江津老白干。

  仅此而已,而且在我的印象中,江津就好像小时候看的那部电视剧《哈儿师长》,

  老旧的城,狭窄的街道,直到去了才发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早已将这座小城变得非常美丽。

  到江津后,先四处找吃的,满足了食欲后,才去了客户家。这个男人50多岁的样子,头发秃了一半,穿着短裤,赤脚,裸上身,重庆人的洒脱本性。

  他说他姓刘,是个退休的会计,我正惊讶于50多岁就退休,他告诉我他身体不好,提前病退。他的女儿在浙江上大学,老婆在学校教书,他们全家把老母亲接到家里一起住,这个老母亲,就是黄婆婆口中的故人。

  我坐着跟刘先生和他母亲聊了一会,话题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黄婆婆的陈年旧事,随后才开始询问这次事情的具体情况,刘先生50多了,他母亲看样子快80岁了,而我也就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不用猜我也能看出他们眼里的质疑,并非质疑黄婆婆的介绍,而是质疑介绍来的我,是不是真能帮上忙。

  刘先生跟我说,由于他退休,就留在家照顾家里,早上出去打打拳,然后就去买菜回家。老母亲岁数大了,腿脚什么的都不方便,就在家里逗逗小狗,然后看电视打发时间,偶尔还会出去社区里跟人打打麻将。

  但是从上个月开始,家里就出现了怪事。家里的电器尤其是电视机,开始莫名其妙地发生一系列怪异现象,本来一家人好好的在看电视,电视节目却突然开始跳台,一路跳,最后定格在戏曲频道。

  就像是有人拿着电视遥控在按一样,最犀利的是,有时候好像按过了头,还会回按回来,最后还是停在戏曲频道。

  最初一家人认为是电视遥控出了问题,或者电视机,但是请了维修人员来检查以后发现,什么问题都没有,顶多是有点接触不良。

  就让他们一家人用那种塑料布把遥控包一下。这么一来,电视是不会跳台了,但是却非常不好按了,于是没多久,就把塑料布给取了下来,取下来的当天,这奇怪的现象又一次发生。

  最奇怪的时候,连续好几个晚上关了电视,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后发现电视自己无缘无故的开着,频道依然是戏曲频道。

  再次打电话维修还是没有结果,家里人也没多往灵异方面去想,直到有一天夜里,刘先生还没睡熟,听见电视机打开的声音,然后他就走到客厅看,除了惯见的跳台然后停在戏曲频道外,他还隐隐约约听到了一种近在咫尺的、拉二胡的声音。

  这一来,一家人才真的吓到了,才彻底想到,家里可能是闹鬼了。

  刘先生的母亲年轻的时候多少和这类事情也算略有接触,按照她所知的方法,将家里的镜子卸下,然后在玄关正对的那面墙上挂上,还去外边请了八卦阵,门口还放了个小香炉,每天都把香灰洒在进门的地毯上。

  但是这么做以后,事情也依然不见好转,而且每天都能在地毯上发现一些脚印。无可奈何下,只得找到黄婆婆帮忙,于是也就有了我的江津之行。

  我听得很奇怪,虽然我知道灵魂的频率和我们活人是不同的,所以它们能够很轻易的影响身边的一些点破频率,例如灯泡,例如电视机。

  如果是一个爱看电视,尤其是爱看戏剧的鬼来说,想要让电视换台,根本就不是难事,可关键是这鬼也算太调皮了吧。

  我细问了刘先生这件事发生的时间,2009年9月2号,对比着一算,农历7月14日。

  民间有句话:七月半鬼乱窜。每年农历的7月14至7月16日,是为“鬼节”,相传这几天是地府门大开,很多鬼就蹿到人间,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于是很多家长都会在每年这个时间段叮嘱自己的孩子晚上别出门,害怕被鬼缠上。

  而其实我想说的是,七月半的确是一年当中“道”最阴的时候,而阴是相对于阳的,并不是说鬼会很多,而是相对其他时候更容易被发现罢了,就像欧洲杯,我喜欢德国队,但他的比赛时间总算在凌晨2点45,所以不管我多喜欢德国队,我在12点的那场比赛里始终是看不到的。

  听完刘先生说的,我请他打开电视,想见识见识这奇怪的自动跳台,奈何等了很久,都没有动静。

  然后我起身去看了看门口的香灰,也什么异常都没有,于是我当晚在江津住下,准备第二天一早去他家。

  原本他们留我住他们家,我还是拒绝了,一方面我不太习惯借宿别人家,另一方面,我算是个睡觉相当没有原则的人,当瞌睡遇到枕头,不到早晨我是绝对不醒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连早饭也没吃就去了他家。一进他们家门,就看到电视里正在唱戏,而且是看了无数次,都快要能背出台词的包公断案。我看了看地上的香灰,的确有些脚印。奇怪的是看得出来不止一个“鬼”,有穿布鞋的,有打赤脚的,还有绣花鞋,而且每种脚印,都只有左脚。

  而且脚印的方向朝着门内,这说明这几只鬼还在屋内。用罗盘证实,的确还在。虽然没有靠近,怕惊扰到灵魂,但我始终感觉电视对面的沙发上,是不是并排坐着那么几个正在看包公断案的鬼,而这时刘先生的母亲也坐在那个沙发上,我不愿再继续深想,已经有点不寒而栗。

  我小声告诉刘先生,希望他能够让他母亲暂时先别坐在沙发上。我说家里现在有东西,能不能让你母亲先去邻居家呆一天。他答应了。送他母亲去了邻居家后,刘先生自愿提出跟我一起调查。

  我先前就一直在想,这个小区大概是新建了没多少年,会不会是开建的时候动到谁的坟了,于是我打算跟他一起了解一下,经过一些查找,发现他所在的这个小区修建在2004年,在那之前,这里也是商民混合区,而在刘先生的那栋房子正好以前是一座养老院。

  这无疑是个很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开始打听这个养老院搬迁到哪里了,最终在江津嘉陵江以北找到了那个之前在那里的敬老院,基于尊重,名字我就不说了。

  敬老院是在一个商品楼的裙楼里,坐电梯上了5楼,刚好是中午,许多老人开始午睡,于是看门人也在铁门边打瞌睡,这种铁门让我有种受耻辱的感觉,难不成每次那些老人的孩子来看自己的父母,还像是要探监似的?由于我是个大龄愤青,所以我故意提高声音喊了一声:“老师!麻烦你开哈门撒!”

  他显然被我这突如其来的一喊惊着了,不耐烦地给我们开了门,当我们走进去以后,他又迅速地把门给关上,不知道到底是在防止别人进去,还是防止别人出来。在前台的护工站问了问,得知以前在老地址的时候,总共有40多位老人,期间陆陆续续因病走了一些,有些是送到医院后去世的,有些是不声不响死在自己的床上。

  然后护工害怕我是记者,还笑着说,这个人嘛,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我没工夫和她扯这么些,就直接开始打听,当我问到她是否记得有一个特别爱听戏的老人,是不是也去世了。护工告诉我,这里的老人除了打麻将就是看戏,当我请求她替我翻阅先前住在这里的,被子女接走或是去世的老人里,有没有让她印象特别深刻的老人。

  护工说,他们给老人建档都是分了房间的,只有记得房间号才能查阅得到,当她一说完,刘先生在我身后冷不丁冒出一句:“3-1”。

  我这才回忆起来,刘先生家的门号是3-1,如此说来,刘先生可能是觉得那些鬼是先前敬老院的3-1的老人,也许是去世了,但是没有离开,所以就按照门号找到了他家里。

  护工查了查,说,3-1之前住过一个姓沈的老人,很喜欢看戏,还喜欢拉二胡,但是在搬迁之前半年就去世了,这个老人生前患有老年痴呆症,说话糊里糊涂,但是豁达乐观,闹起脾气来就像个小孩子,听话起来又很听话,他还在世的那段时间,隔壁房间的老人都爱到他房间里去看电视。

  不用问了,一定是戏曲频道。我再问那个护工,是不是有别的喜欢去他房间看电视的老人也有去世了的,她再查了查,却说没有。我问起这个沈大爷的情况,护工说这个沈大爷是孤寡老人,老伴死得早,独子又常年在沿海做生意,自己父亲死了10多天以后才回来办手续。

  所以死的时候都是养老院垫付的丧葬费,一群养老院的老朋友给他送别,这很残忍,因为那些老人,仿佛都看到了自己死去时的场景。

  事情虽然还有疑问,但是至少是清楚了乱按电视的那个鬼魂就是生前住在3-1的沈大爷。现在唯一的疑问,另外的那个几个鬼是哪里来的。我原本也没打算考虑这么多,除了在心里默默鄙视下这个沈大爷的儿子外,就寻思着在屋里结个阵,然后安静地送老人和另外几个鬼魂离开得了。

  于是当我们再次回到刘先生家里,电视依然开着,罗盘上看来,那几只鬼还在屋里,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我在屋里拉好红线以后,就丢了点米和土,以此试探沈大爷他们几个是否怀有敌意,他们很安静,安静得好像我根本不存在。于是我大着胆子开始给这群鬼魂带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竟一个都不肯离开。

  我也遇到过一些很有个性不肯合作的鬼魂,但那种不合作通常伴随着反抗和伤害,而这几个鬼魂却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好像只是单纯的不想离开,不想去属于他们更美好的世界,就好像一个人在钓鱼,你去叫他走,他转过头来对你摆一个嘘的手势,然后挥手摇头,好像在说,你自己玩去吧这没你什么事。

  尝试了很多方法,始终带不走他们。我只好求助黄婆婆,求告诉了黄婆婆沈大爷的死亡日期,请她替我走个阴。几个小时候,黄婆婆回电话,

  她说她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了。黄婆婆说话语速原本就慢,在我遇到挫折时候,她更慢吞吞地告诉我结果,更是让我着急。她说按电视的那个的确就是沈大爷,不过另外还有3个,却是七月半开始流窜到这附近的鬼魂,出于好奇才每天来跟沈大爷一起看戏。她说她走阴问了沈大爷,他觉得自己儿子算是白养了,自己都死了几年了骨灰还在殡仪馆存着,而且自己并不留恋世间的任何人,唯独放不下就是好这出戏剧。于是黄婆婆问我是不是能了却下沈大爷的心愿。

  黄婆婆说他岁数大了,有时候走阴不敢走得太深,因为也害怕会回不来。不过黄婆婆说的这些,我知道已经足够了,毕竟她请我帮忙,我总不能帮倒忙。当下我便跟刘先生一合计,刘先生是本地人,我请他到当地找个川剧戏班,因为重庆地区川剧还算正宗,找个唱得好点的,来家里唱一个独段子,也算是了却老人的一个夙愿。

  我则根据黄婆婆走阴说的地方,去了殡仪馆。在服务台查到了沈大爷的骨灰格编号,继而查到了每年续费、留在殡仪馆的联系电话,遗憾的是这个电话竟然也不是沈大爷儿子的,而是沈大爷儿子的一个哥们,对于这样的儿子,我当真是恨得咬牙切齿,好像他有很多父母,人去世了,孤零零的存在骨灰堂,连给老人买个墓地的时间也不肯挤出来,还年年托朋友续费,这样的儿子还真是白养了。

  好在通过他儿子的哥们,我也查到了他儿子的电话。给他儿子打电话的时候,老实说,我也是强压着火气,毕竟我并没有说话的立场,我只是语气平淡地告诉了他实情,例如他父亲现在阴魂不散,耗在人家屋子里了,例如当时去世的时候,一群老人都在说这个儿子不孝,例如我告诉他入土为安的重要性,否则老人缠住你一辈子。

  不管他是相信了也好,害怕了也好,事后一段时间我也确实听说了,老人的骨灰被他儿子带走,安葬进了墓地。

  回到刘先生家以后,他正等着我回来呢。我告诉那个戏班师傅,请他清唱几段。近距离听戏,也算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我这种深受崔健和beyond感染的年轻人是不会懂的。唱完后,刘先生付了钱,送走了戏班师傅。

  我猜想老人现在也算是如了愿,于是继续尝试着带路,这次我明显感觉到他们已经释然,安静地跟着我走了。

  收拾好屋里的一切以后,我和刘先生把他母亲从邻居家里带了回来。我对他母亲说,奶奶,你很幸运你有个好儿子。因为我知道,至少眼前的这个老人,不会和沈大爷一般凄凉。

  而那种凄凉,不是孤独,也不是绝望,而是寒到心里的无奈和悲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