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饥荒年间我家古井通现代 > 第601章

饥荒年间我家古井通现代 第601章

作者:丫丫燕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2 16:29:41 来源:免费小说

  负责在京城卖私盐的就是崔家的人,倘若真的被监察部的人知道了,那崔家?

  崔正白镇定了下来。

  “应该不是为了江南的事情。”

  “是三房的老爷派人找育儿堂的麻烦,被监察部的人查出来了,监察部的人上门捉拿三老爷,家里的人不让,所以?”

  “育儿堂不是皇后在管着吗,老宅的人是想要用皇后威胁皇帝?”

  随从没有说话。

  崔正白忍不住发怒,“糊涂,即便是我刚来京城,也知道陛下十分的看重皇后娘娘,他们怎么敢去育儿堂闹事?”

  “家里人也是没有办法了,只能出此下策。”

  崔正白猛然想到了什么,感慨道:“怪不得!”

  怪不得礼亲王他们好巧不巧的选择在今天闹事,倘若陛下迫于宗族的压力宽恕了裕亲王等人,崔家就可以趁机让三房的人出来了。

  崔家,谢家?

  “等等,谢家有人来京城了吗?”

  随从突然拍了拍脑袋,“小的就说有什么事情忘记了,小的正想跟您说呢,谢桉树来京城了。”

  崔正白着实怔了一下,梦馨姑娘的手一顿,弹错了几个音,以为不会有人发现,继续若无其事的弹奏。

  “他不是在青州吗,怎么来京城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三日前到的,谢家的人并没有对外宣传,好像不想让人知道谢桉树来京城了一样,我也是听老宅的人闲话的时候说起的,听说谢桉树似乎受伤了。”

  崔正白眉头皱的更紧了,受伤了?

  崔家在江南的动作不如其他家,之所以能够有一席之地,多亏了崔家会调教女儿,单单是崔家的话,崔正白不是很担心,即便出事了,也顶多是几个人有事而已,牵扯不到主体。

  第521章 民脂民膏

  可是谢家就不一样了,这些年来谢家背地里做了什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崔家的大姑娘是谢家的长媳,两家关系匪浅,多年来一直通婚,利益早就牵扯不开了。

  “回老宅。”

  随从去备车,崔正白放下了一锭金子,“梦馨姑娘,在下有些事情要去处理,改日再来听姑娘弹琵琶。”

  “公子慢走。”

  崔正白顿了顿,受了梦馨半礼,将人搀扶了起来,“梦馨姑娘是不是太累了,中间有两处曲子似乎弹错了!”

  梦馨脸皮抽动了两下,莞尔一笑,“许是最近乏累了,多谢公子关心。”

  崔正白笑着点头,离开了房间。

  目送着崔家的马车走远了,梦馨打开了衣柜来到了隔壁的密室,“大人,谢桉树进京了。”

  孙铭放下了桃花酿,闻言点了点头,“谢桉树三日前到的,他来的时候我们的人就知道了,你放心答应你的事情,监察部不会食言的。”

  梦馨眼眶发红,“当年我弟弟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有大好的前途,谁知竟然被谢桉树看上了,强行带回府中,回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一处好地方,父亲母亲在报官的路上也死了,若不是我当时在学艺怕是也惨遭毒手,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忘记报仇,如今终于有机会了,多谢大人。”

  孙铭打量着梦馨的脸,“你也是可怜的人,事成之后监察部会给你安排新的身份,到时候你就可以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了。”

  “一定要离开吗?”

  梦馨扑闪着那双莹润如蜜水般的眸子,欲言又止。

  孙铭耳根发红,移开了视线,“最好离开,否则一旦让谢家的人发现你会有危险。”

  梦馨摇头,上前两步,“我不怕危险,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京城生活,去了别的地方我也不习惯。”

  孙铭轻咳一声,“也好,你若是改变了主意随时来找我。”

  “多谢孙大人,孙大人今夜可要留在彩云阁?”

  “不了。”

  梦馨目送着孙铭离去,转身又恢复了标志的笑容,对点她的客人含情脉脉,喜笑颜开。

  隔天早朝,洛廷烨同意了刑部对裕亲王的处罚,只着重处罚了主犯,妻儿并没有受到牵连,不过被勒令离开京城,三世不得回京城。

  朝臣们都夸陛下英明。

  接下来,朝堂上难得没有吵架的事情,就连各部向户部申请各种经费的事,户部都难得大方的答应了。

  武尚书一身轻松,连带着身后的户部官员都神清气爽,很有没有这么畅快的花钱了,有钱的感觉真不错啊!

  紧接着,就是筹备秋闱考试的事情了,一共举办三场考试,每一场都至关重要,今年取用的人是往年的一倍,进士取用五十人,明经取用三百人。

  可是说是本朝开创一来,选用的明经最多的一次,不少读书人都来赶来的京城,全京城都满了,商家趁机坐地起价。

  洛廷烨下令让京兆府整治不良风气,姜苗也让人将育儿堂多余的房间收拾了出来,就连新育儿堂能够住人的房间也收拾了出来,供给外地的考生居住。

  胡祭酒见状也让国子学将学生宿舍空出来几间。

  各地方的考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京城的热闹氛围,尤其是陛下惩治客栈欺客的行为,激发了不少学子的想学之心,都想要在今年取得好成绩。

  民间的学子尚且如此的积极向上,国子学的学生也不甘落后。

  洛廷烨也没有想到自己无意识的举动尽然激发了大晋的向学之风,尤其是礼部印刷的有拼音的书籍,深受学子们的追捧,学习拼音也成为了外地考生来京城的必学项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