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 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第479节

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第479节

作者:平行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3 16:58:37 来源:免费小说

  听到伍优的话,庆言也是一愣。

  对啊,我也不是君子啊。

  下一瞬,庆言立马反应过来。这都哪跟哪啊,这都聊到哪里去了,话题扯远了。

  庆言也不继续在这个话题与众人纠结,继续和众人说到正事之上。

  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要保住潞州郡下辖各县的百姓过冬的口粮。

  要知道,刚才为了清空葛家的粮仓,十辆马车装满了居然还有四分之一的粮食没有运回去。

  可想而知,这杀千刀的葛东究竟屯了多少粮食。

  如果这些粮食投入市场的话,那上峰县的粮价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可这葛东宁可把这些粮食吞在粮仓之中,也不愿开仓放粮来赈济灾民。

  现在被庆言用近乎羞辱的方式来对待,也是他罪有应得。

  庆言拿出大吴的地图,展开查看起来,眼下这种情况,他觉得有必要复盘一下自己知道庭前燕的所有事端。

  自己最开始接触到庭前燕这个组织的时候,是当初在贡品被劫案的时候。

  当时庭前燕的叛军打算在京都外拦截使团队伍,只可惜还是锦衣卫的高手逃走。

  而当庆言接手这个案子后,大量陈年旧案被庆言查出,这才揭开庭前燕布局的一角。

  之后,庆言肩负皇命,带领众人前往东皇郡彻查当年上官云锦之事的真相。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这才揭开隐藏在庐湖县瓮城之中,庭前燕私造甲胄的隐秘。

  而这个这件事情,已经进行了整整十三年之久。

  在庆言敏感的神经之下,十三年这个时间很是敏感。

  十三年前,怀真帝就是那年登上皇帝的宝座。

  但是,当时的怀真帝这个皇帝当的并不轻松。当时大齐朝廷时局动荡,内忧外患,这才让庭前燕有了可乘之机。

  好在怀真帝手段过人,通过雷霆手段掌控住了大齐朝堂,这才让庭前燕没了可乘之机只得暗中潜伏。

  但是,当年的怀真帝虽然掌握住了大齐朝堂,但是对偏远地区的掌控还是有些有些薄弱。

  京都地处大齐中部富庶之地,而对于北方的郡县,就比如东皇郡、牡丹郡,亦或者地处北方的溪宁郡,以及晋山郡。

  等等,晋山郡!

  一时间,庆言脑海中的一根弦猛然崩断,之前想不通的一些地方豁然贯通。

  大量信息一股脑的灌进了庆言的脑海之中。

  这时的庆言体内一股强大的能量向四周震荡开来。

  强大的能量涟漪震荡开来,让身旁几人神情突然严肃起来。

  “怎么了?”

  几人走到庆言跟前,异口同声的问道。

  庆言压制内心的兴奋感觉,压低声道:“你们记不记得大齐铸造甲胄所需的材料来自哪里?”

  大齐众人跟在庆言身边这么久了,自然知晓。

  这次反而是跟在庆言身边时间最短的伍优率先答道。

  “东皇郡的铁矿,牡丹郡的秘银粉末,以及晋山郡的锆石作为燃料。”

  听到伍优的回答,庆言挑了挑眉。

  “不错,但是我们查庭前燕这么久,可这晋山郡的存在存在感却很低,几乎没有被提及过,就像与这件事无关一般。”

  说着,庆言拿出一张大齐的地图,与大齐的地图拼接在一起。

  两张地图拼接在一起,天元大陆大部分版图都被囊括其中。

  庆言伸手指了指紧挨着溪宁郡的晋山郡。

  “现在看来,这晋山郡被庭前燕隐藏的可够深的了。”

  听到庆言的话,众人并没有接话,准备听庆言要说他的发现。

  “我之前一直就在推测,庭前燕的叛军放在北漠郡,却始终没搞懂为何要放在大吴,而非大齐境内。”

  “结合了所有因素后,我心中有了答案。”

  说着,庆言取出炭笔,在大齐三郡写下锻造甲胄所需相应的的材料。

  “虽然说,晋山郡东皇、牡丹两郡一个天南一个地北,但是他们之间却是由四海河连接,只要利用趸船走漕运的话,能省去不少麻烦。”

  说着,庆言的手在地图上,顺着四海河的方向划过。

  “当时我带人去了翁城,虽然瓮城的人都被抓了,但他们制作好的甲胄却没见到多少。”

  “运走这些甲胄,走陆运的话,人吃马嚼的话,肯定少不了进城补给,那无异于增加暴露的风险。”

  庆言手指顺着四海河的轮廓,等庆言手指指到了晋山郡的方向。

  就在这时,庆言的手突然一抖,心中如同被丢下一块巨石一般。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切就说的通了。

  第621章 地下河

  看着突然不说话的庆言,众人都是一愣。

  这怎么还能说着说着就停了呢?众人都开始思考了,庆言这是不是要思考的事情太多了,把他脑子给烧坏了。

  “四海河的流向,是从东皇郡,横跨整个大齐,最后到达晋山郡,然后横贯整个晋山郡,然后流经溪宁郡,最后汇入大海之中。”

  听到庆言的话,众人一脑门子的问号,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原本庆言不是说甲胄的事吗?怎么突然给他们介绍起四海河了?

  庆言说话实在有些太过跳脱了,让他们也有些搞不懂庆言的思维了。

  庆言,大抵是病了。

  这样的想法,出现在众人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看着众人怪异的目光,庆言给众人解释起来。

  “你看四海河的流向经过晋山郡,此处正好是大齐和大吴相交的横断山脉。”

  说着,指引着众人的目光,看向横断山脉的地方。

  看到众人的目光聚集在横断山脉的地方,庆言继续说道。

  “相比较于晋山郡水源丰富不同,和晋山郡毗邻横断山脉的潞州、漠北两郡而言,这里的水源却极为稀少,但是这里为何这里曾经会出现一条交朝河的河流?”

  要知道,想要形成一条河流的条件需要的就是一个较高的地理位置,以及大量的降水,亦或者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

  很显然,潞州、北漠两郡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但是这条从横断山脉而来的朝河,又是如何而来?

  而当两国的题图拼接到了一起,庆言顿时想通了一切。

  要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永远是人力不可及的,而人类还在为为开山碎石而苦恼之际,殊不知在人类的脚下,大自然已经创造出遍布世界的地下河。

  如果庆言所猜测的不假的话,之前那条朝河,应该就是四海河的一条分支。

  晋山郡的地势要高于北漠郡,这才通过大自然的伟力,形成了一条横穿横断山脉的地下河。

  最终那条地下河在北漠郡一侧的横断山脉流出,形成了曾经赖以生存的朝河。

  当庆言给众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的时候,众人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但是他们却还是不明白,这一切和庭前燕又有什么关系。

  “五十年前,一场地震之后,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朝河直接断流,追根溯源的话,就是大概率是因为晋山郡受到地震的影响,导致四海河给朝河提供水源的地下河直接被堵死,这才导致朝河断流。”

  很快,庆言的设想得到了伍优的证实。

  “正如你推测的那般,当年的晋山郡的确发生了很强的地动,当时的晋山郡死伤无数,导致遍地灾民,前朝皇室不作为,导致了朝廷彻底走向了灭亡。”

  听到这里,庆言眉头挑了挑。

  没想到,当年的地震还促使大齐登上历史的舞台。

  “我的推测就是,这些年庭前燕在庐湖县瓮城生产的甲胄,通过水路运往晋山郡。”

  “而我现在怀疑,在晋山郡中有着一条暗道,可以从那里直达大吴的北漠郡!”

  “庭前燕豢养的叛军,以及生产的甲胄就是通过暗道来到北漠郡。”

  听到庆言的话,却被始终沉默的司徒渊否认。

  “不可能,横断山脉的岩石质地很是坚硬,想要通过人力来挖掘出一条暗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是要运送货物的话,宽高要达到一丈宽才行。”司徒渊笃定说道。

  听到司徒渊笃定的说法,庆言赞成的点了点头。

  “你说的在理,但是在我的设想中这条暗道并非全部依赖人力,而是借助别的力量。”庆言故作神秘说道。

  听到庆言的话,众人异口同声道:“别的力量?”

  庆言颔首。

  “老天爷的力量。”

  “因为晋山郡地震的原因,导致四海河给朝河提供水源的地下河断流,想来那地下河的通道应该没有被完全破坏,只要他们顺着当初的地下河清理出来,那不就是一条直达北漠郡的暗道吗?”

  说到这里,众人顿时脸色一变。

  庆言的这种说法是完全行得通的,要知道不少地下溶洞别说供人行走了,就算让几十人同时行走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只是有些地方地方可能太过狭窄,就需要人为开凿了。

  这么做起来,虽然会有些费时费事,但是以庭前燕暗中行事的风格,这个方法无疑是最合适的。

  因为北漠郡地广人稀、物资匮乏等恶劣因素,更有利于庭前燕的发展。

  这种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银两加上北漠郡郡王的支持来豢养叛军,足以给庭前燕带来发展的温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