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 > 第48节

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 第48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3 15:58:11 来源:免费小说

  这防护墙极高,他们在外头根本就看不见军中营寨究竟是何模样,也见不着里面的兵卒,心里的畏惧就去掉了三分。而那日曹石与里正说完此事后,就再无音讯了,原本不太乐意的村民,这下反而有些坐不住。

  他们原先对安居巷里的住户各种挑刺,听闻安居巷里的住民原先都是流民,本就是外来户,也不知是否有田产,如何放心将女儿嫁过去?

  但等此事没有了下声后,他们又反而着急起来,安居巷的住民虽说是流民,不一定有田产,但是他们都能在工坊做工,每月都有工钱可拿。更何况如今这年景,灾年不断,战乱频发,不少良地都荒置了,靠着种地来过活,可比不得在工坊里来得安稳。

  最重要是,安居巷背后有曹小郎君做依靠,旁人都不敢欺辱。

  这半个多月里,曹石没再过问附近庄子上的里正们,庄户们反而心里不安起来,生怕相亲大会不再举办了。

  如今曹石得知这附近庄子上的女子多数都愿意与他们安居巷的男子结为夫妻,便知这就是时机成熟,当即将此事禀报于曹德。

  “甚好,那便在半月之后,让他们来安居巷集市上一逛。”

  曹石闻言,先是一愣,等反应过来后眼睛微亮,“小郎君打算在半月后开集市?”

  哪怕他生性老成,此刻也忍不住为开集市一事欢喜,毕竟以曹石的年岁,也是从未见识过赶集,只听曹阿婆提过,赶集那日是极热闹的,集市上什么东西都能买到。

  但是这几年各地的集市基本都关了,人们日子过得艰难,连口粮都攒不下,更别提逛集市,这也是曹石无缘见集市的缘由。

  曹德矜持颔首,这个主意他也是思虑一番才拿定下来,先前安居巷里的居民都议论庙会一事,他也是有所耳闻,只是如今安居巷里没有寺庙道观,便以开集市来相亲,反正集市那日热闹,想必也不会输庙会多少。

  曹石见状,赶紧问道,“小郎君,我想将阿婆接过来……”

  曹阿婆向来爱热闹,庙会、集市等地从不错过,但这些年却一直闷在家里哪里也没去,如今小郎君要开集市,那日安居巷里男男女女都不少,必然十分热闹,曹石立刻就想将阿婆接来,一起热闹一番。

  “可,你自己安排便是。”曹德叮嘱道,“集市一事记得通知下去,到时候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可前来安居巷,既可以逛逛集市,也可以摆摊兜售……”

  曹德想在安居巷开集市一事,并不是突发奇想,先前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就预留出一片商业区,留出不少铺面,不过如今都是闲置的,而除了铺面外,摊位就更多了。

  这次开集市,自然是将地址定在那些流动摊位处,等到那日,不仅是这附近庄子上的男女老少可以来摆摊,安居巷里的男女老少同样也可以,而这样热闹的场景最是让人放松下来。

  曹德想得极好,到时候年轻男女走在街头,许是就看对眼了,成就一对好姻缘。

  曹石连连点头,很是赞同。

  他虽不太懂男女之事,但小郎君此举,可比他听到居民们议论的要靠谱多了,到时候集市一开,有所属意的男女便可自行上前搭话,倒是省了他们不少事,若当真要安排一对对的相亲,那才是耗时又耗力,还不一定能成。

  “小郎君,属下这就将集市一事通知下去。”

  “嗯,记得让他们好生准备。”

  而安居巷的居民们得知要开集市,面面相觑,最后却是想着,那街市上的摊位可不多啊,若是他们都想摆摊,哪里够分啊?

  第63章

  曹德当初为安居巷规划设计时,特地划分出一片商业区,建了不少铺子,不过如今都是空的,而除了铺子外,还有不少流动摊位,但是安居巷人口这般多,周边庄子上的村户等到赶集那日也会前来摆摊,摊位肯定是不够用的。

  这事若是处理不好,指不定大好的日子里纠纷不断。

  曹德沉吟片刻,很快就拿定注意,“既如此,那就将摊位划一半给庄户,你去安排一下,给底下庄子分名额……”

  安居巷与庄户们各占一半的摊位,到时候抓阄决定摊位的使用权,就各凭运气。

  曹石点头,“此举甚好。”转头就将这事安排下去。

  而曹德只将那些流动摊位拿出让居民和村民们摆摊,至于那些还空着的店铺,他则是另有打算。

  曹勇每次从降卒营送钱来时,还带了不少货物过来,曹德打算在安居巷也开几个铺子,只当是降卒营的分铺。只是降卒营在兖州那边生意一向不错,工坊里产出的货物总是供不应求,若是还要再供应安居巷这边的铺子,那肯定是忙不过来。

  最好的法子就是在许都再开几个工坊,多生产一些货物。

  好在他如今还有不少人可以用,曹太公先前给了他五千壮力,曹德建琉璃坊只用了五百人,如今剩下的人基本都被送进了工程队,去给他哥修城墙。

  等城墙修得差不多,就可以将其中一部分人力抽调去新的工坊。

  曹德心里有了想法,立马就将将这些事情安排起来,虽说如今曹军营寨外围的城墙还没完工,但可以先将几个工坊厂房建起来,如今有了水泥坊,又有现成的施工队,想要盖房建厂都很方便,曹德抓紧时间画图纸。

  这次的集市不仅仅可以让安居巷的年轻男女与周边庄子上的百姓进行通婚,对即将要兴建的工坊来说,也是个极好的招工机会。

  曹德沉吟片刻,考虑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庄子上的百姓来城里招工,又在工坊里预留出一片区域,给他们建员工宿舍,这样进城务工的百姓也能有个落脚安歇之地。

  曹德这边画图纸、安排建筑队施工,而曹石也将集市摊位之事安排起来,这周边几个庄子也是有大有小,有些百姓多,有些却是要少一半,不过安排摊位一事,曹石是根据各个庄子的人口比例来的,人多的庄子能分到的摊位自然也就多些。

  安居巷居然要开集市,不少庄户们得知这消息都有些许意动,而曹石又往各个村落里正家里跑了一趟,很快这些庄户们便知晓安居巷不仅是要开集市,甚至还会准备不少摊位,而他们这样的寻常百姓也是可以,不过得看抓阄时的手气!

  当下原本还犹豫不决的百姓,瞬间都变了态度,各个都兴冲冲赶到里正家,盼着自己能运气好,也抽中一个摊位,到时候就将自家地里种的瓜果拿去一卖,赚几个大钱买肉回来,全家都能开荤。

  也有不少人心里嘀咕,安居巷周边有好些个庄子,即便摊位再多,只怕各个庄子也只能分上三五个,哪能人人都有这样好的运道,只怕多数人都是陪衬。

  但其实几个庄子的里正其实都心有成算,虽然曹石大人与他们说要抓阄来决定摊位一事,但在临走之前也交代了他们,抓阄虽决定了摊位的使用权,但是旁的庄户想要卖的东西也是可以寄放到摊位上,到时候付一两个大钱,便是双赢的好事。

  等庄户们找到里正家中,一听还有这好事,原本还有些不安的村民心里都踏实不少,如此一来,他们虽少赚了几个大钱,但也是有好处的,还可以趁此在集市上好生逛逛。

  当下有不少村民七嘴八舌提意见,既然庄子上分到了三五个摊位,那就该好生安排一下,专门用来卖小菜的、卖粮食蛋肉的、卖布匹手帕的,可以安排到不同的摊位上。

  村民们七嘴八舌提议,原先还相互别苗头的几人,如今得知可以一起摆摊赚钱,纷纷变了想法,都劲朝一处使,想让他们得东西能卖得好些,毕竟这周边可是有好几个庄子呢,要想拔得头筹,可不能再起内讧。

  而等到了集市这日,曹德特地邀杨夫人与曹太公一起来出游。

  自黄巾起义以来,各地民不聊生,百姓连吃饱肚子都不易,集市、庙会就更少之又少,而杨夫人与曹太公之前东躲西藏,也许久未曾参与过这般热闹的场景,故而对曹德的邀约,欣然前往。

  等到这一日,安居巷的居民早早就起来,弄了点膳食垫了肚子就准备去摊位,甚至有不少人家连膳食都未曾准备,这样难得热闹的好日子,打算一家几口都去街市上吃口热乎的。

  因着曹德要开集市,在还没等到这一日时,街市上就已经一日比一日热闹,不少婆媳二人合伙在街头支个小摊,卖些吃食或茶水,虽不能赚得钵满盆满,但好歹也能有几个铜板子的利润。

  等到集市这日,生意就更加好了。

  安居巷的居民如今多是在曹德的工坊做工,有着稳定的月钱,这一日又是难得地放松游玩之日,不少人早早起来都没开火,就等着在街头尝尝小时,就连曹德也是如此。

  虽说曹宅的厨子各个都有一技之长,厨艺水平甚是高湛,但偶尔尝尝外头的小吃,也有不一样滋味,曹德每日都要来安居巷处理事物,对这些阿阿婆大娘们的手艺差不多都有数。今日既然带了杨夫人与曹太公出来,他特地去一家手艺还不错的阿婆那里买了麻饼与豆汁。

  “快来尝尝,她家的手艺虽比不得大厨,但也有几分独特之处!”

  杨夫人半信半疑接过,先是尝了一口豆汁,眉头紧紧皱起,曹德还当她是不喜欢这味道,没想到杨夫人却道,“这豆汁尝着,竟有几分肖似我阿母的手艺……”

  曹太公转头看了杨夫人一眼,她母亲早就过世了。

  眼看亲娘怅然若失起来,曹德连忙开口,“咱们再去前头看看,还有不少新鲜玩意呢!”

  曹德没有瞎说,对于这次集市,但凡有些手艺的都准备要施展一下。曹德与杨夫人、曹太公在街头,见着不少年轻小伙支摊,摊子上摆着木雕、石刻,瞧着技术,应是自己亲手做的。不止是年轻后生如此,也有不少女子摆了摊,卖的却是自己纳的鞋底、缝制好的衣裳。

  这些年轻的男女三三两两摆摊,却不是在曹德分配的摊位上,而是找了比较安静偏僻的模样,小伙子大姑娘都是羞答答模样,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没过一会儿,就有年岁相近的男女走上前去搭话。

  等日头上来,集市上行人逐渐多了起来,曹德拉着亲娘与老爹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还能见到曹石临时安排出来的治安队,不过在这一日,众人都心情激动,哪里会有人不长眼在今日闹事。

  杨夫人望着年轻男女双双成对,眼里流露出几分欣赏,“这集市办得不错,日后可以定期举办一次。”

  曹德点头,虽说他原是为了解决安居巷众多男性的婚姻大事,但显然这样热闹的集市,不仅仅是男女约会的好时机,也是给了居民们偶尔放松的机会,也能让这附近的庄户们跟着赚些钱财,目前来看,甚是不错。

  而曹太公则是慢悠悠晃到另一边街道上开着的铺子里,如今这些铺子尚未对外出租,全都在曹德名下,曹德也没让它们空着,先前曹勇送来的货物,基本上都能在店铺里瞧见。

  曹德与杨夫人跟了过来,原先他还以为这些铺子生意不会太好,毕竟安居巷里的居民没什么积蓄,而附近的庄户更买不起,但是他没有料到,铺子里竟然还有不少人。

  不过定睛一看,能进铺子里的人,基本上都衣着料子明显比外头的庄户与安居巷本地居民要好不少,瞧着是大户人家的仆从。

  “估计是城中不少人家得了消息,今日派家丁过来打探一二。”曹太公不过扫了这些人一眼,差不多就将其中内情猜得一清二楚。

  如今的许都可今非昔比,虽然当初天子出逃颇为狼狈,但是满朝文武大臣们却还是拖家带口地跟随一起迁往这许都,如今城里住了不少贵女太太,也有不少勋贵高官之子,各个都是不差钱的人。

  而这些不离不弃跟随天子的大臣们,却是要比兖州的世家们更忌惮曹操,自然对曹德所开的集市也上心几分,不少人都派了眼线前来,将今日之事细细记下,只等回去就禀报给各自家主。

  不过此刻在铺子里一掷千金之人,并不是这些朝臣们派出来的眼前,多是城中的贵女郎君。他们早就听闻兖州降卒营里有不少商铺,里面卖的各种东西都是旁处所没有的,甚至还有各地的流商都会带着稀奇货物前去,只可惜兖州甚远,他们远不能及。

  但如今安居巷却是离许都甚近,故而有不少贵女、儿郎们得了消息,就让人备了马车,特地前来。而等见着铺子里摆着的各项稀奇物件,他们更是觉得不枉此行。

  如今安居巷既然已有琉璃坊,曹德就不吝于此,特地让工匠在几个铺子里打造了玻璃柜,一些比较昂贵的香粉、瓷器,便都是呈放在玻璃柜中。

  不过这些玻璃柜却造型十分好看,曹德特地仿造前世见过的博古架,摆放得错落雅致,甚至有的外型还是呈现花瓣形状。

  而如今琉璃坊已经能烧制彩色琉璃,香粉铺子里粉色琉璃柜,让不少贵女瞬间眼睛一亮,只觉得这些架子、柜子反而比香粉更吸引她们。

  第64章

  曹德寻了不少手艺精巧的工匠,不仅仅是可烧制出彩色琉璃,还能烧制出各种精巧的小物件,像是讨巧卖乖的小动物,不仅那些年轻小姑娘们喜欢,就连杨夫人进了铺子后见了,也是爱不释手。

  “娘若是希望,之后让阿石再送一些进府里给你挑选。”曹德见着杨夫人对这些琉璃物件欢喜模样,出口提议道。

  如今这些铺子都是为了集市开张而收拾出来,准备得仓促,还有好多物件都被呈放上来呢,既然他娘喜欢,曹德将此事记下,只等此次回去后就让管事们带着工坊里精美物件上门。

  杨夫人没有推辞,点点头,“如此甚好,到时候我与你嫂子宴客时,就拿这些物件来招待小姑娘……”她话并未说完,瞟了一眼眼前长身玉立的儿子,将未尽之意暂且收住,但眼波转动间,显然是有旁的打算。

  曹德并未留意到杨夫人脸上神情异样,他不过是带着亲娘与老爹在各个铺子里逛了一圈,顺势给二人买了一些还不错的物件,除了给杨夫人买的琉璃饰品外,给亲爹买了几幅山水画,曹德差不多就将几个铺子生意状况摸清。

  竟是比他一开始预想得要好太多。

  曹德这次开集市,原本就不是奔着赚钱而来,在集市上瞧见不少年轻男女成双成对,显然是好事将近,那他的目的就已经达成一半,而除此之外,几个贴了招工告示的工坊都陆陆续续收到这附近庄户前来报名,届时安居巷里又会增多不少人手。

  而铺子里的盈利则是在曹德意料之外,那日集市上几间铺子里呈放上来的物品,基本上全都售空,包括原先被杨夫人不喜的琉璃镜,这让曹德的钱袋鼓了不少,短期内可以不用愁为工人们发工钱了。

  在集市结束后,如曹德所料那般,安居巷里连着好几日都在办喜事,迎娶新娘,不过也有这安居巷的姑娘看上了附近的庄户小伙,再嫁到附近庄子上后,带着夫婿回到安居巷工坊一起做工,只等农忙时再回去忙地里的活儿,这样赚的就比旁人多不少。

  这样半农半工的小家庭有不少,眼见他们将日子越过越好,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庄户都会在农闲时进安居巷做工,他们专挑计件的工坊做活,干多少活拿多少工钱,虽比不得长期做工划算,但好在来去自由。而有些庄户家里儿子生得多,家中田地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伺弄,干脆就将其中一两个儿子送到工坊里,还能节省不少口粮。

  曹德先前派去寻找棉花的人手也陆续回来,这些人是分了好几批拨出去,离得近的已经送了不少棉花种子回来,曹德对棉花很是重视,特地甄选了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农来种植,他还寻了几个从边疆过来的种棉之人,就是为了确保这些棉花能如愿长成。

  另一边,他找了不少木匠,专门生产改良版的纺纱机、织布机。只等棉花培育种植起来后,随时都可以招工开纺纱坊、织布坊。

  而曹德在忙着种棉花、造工具时,杨夫人也没有闲着。

  原先丁夫人为曹昂相看姑娘时,杨夫人望之心痒难耐,早就想为自己儿子也寻个媳妇回来,但彼时曹德年岁不大,又整日见不到身影,杨夫人顶多就是念叨几次。但近两年,曹德身量拔高,远非昔日小豆丁模样,杨夫人每日见着聪慧矫健的儿子,想要为他说一门亲事的想法就愈发强烈。

  曹德原先还不知晓他娘的打算,但杨夫人每次在家招待小姑娘们时,都将他喊回去,次数多了,曹德也猜到一些,一开始还是很不敢相信,他如今才十四五岁,而那些被请上门的小姑娘年岁就更小了,这如何能成家?

  更何况,曹德可不想要父母包办的婚姻,他还是想找一个能与他兴趣相投的人相伴一生。

  “娘,你不用为我操心这些……”曹德连忙劝阻亲娘,他见杨夫人一脸跃跃欲试,并不想轻易放弃模样,咬咬牙,决定要“祸水东引”,当即开口道,“娘若是真想为人说亲,不妨考虑一下勇大哥,他年岁可是比我还大不少呢,如今还孤寡一人呢!”

  经草得到这么一提醒,杨夫人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顿时懊恼道,“还真是如此,怎么将阿勇给忘了,他如今都二十好几了吧……”

  曹勇可是与曹昂年岁相近,而如今曹昂都娶了媳妇好些年,曹勇的亲事却至今没人过问。

  曹德见他娘果真是起了心思,立马趁热打铁道,“勇大哥爹娘早逝,家中也无甚长辈……他向来对爹很敬重,每次见到您也是十分守礼,娘也该为人家寻摸一二……”

  杨夫人很是认同,等曹德讲完后,已将曹勇的婚姻大事当做自己的首要任务,曹德见此,不由擦了擦额头上冒出来的虚汗。

  正所谓“死贫道不死道友”,与其他被杨夫人安排相亲,曹德毫不客气地将曹勇给祭了出来。

  只是他没想到,他这口气还是松早了,再杨夫人说完这番话后,转而就对着儿子保证道,“阿疾你放心,以你如今的名望和才智,定能寻到更好的,等为娘替阿勇相看完姑娘,就会给你安排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