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 > 第46节

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 第46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3 15:58:11 来源:免费小说

  但也有不少人是更喜欢这安居巷的日子,至少一家人能在此处吃饱肚子,而且做了工便会有工钱,如今曹石大人都给他们记了账呢,只等丰收后就分钱。

  安居巷的居民都眼巴巴地盼着分钱,这安居巷都建了数月,但地里的庄稼都还并未丰收,工人们生产出来的水泥与红砖也都还堆积在厂房里,他们原以为还要等上好长一段时间才有钱能拿到手。

  不曾想降卒营曹勇带着人运了几车的钱过来,曹德直接下令先将安居巷居民们的工钱发放下去,要想羊儿跑,必须得给羊儿吃草。

  尤其是这安居巷的居民都是后来搬迁的,彼此间的信任感很重要,哪怕曹石并未向他汇报此事,但曹德已经留意到这一阵子安居巷里人心浮动,此番将工钱发放给他们,也是有安抚人心之意。

  “是属下考虑不周全。”曹石自责道,他只当这安居巷的居民是降卒营里的老人,却不想这些人初来乍到,仍是人心惶惶,若不是小郎君及时察觉,只怕会是要生事。

  曹德倒是没有怪他,反而还安慰了一句,“无妨,如今这安居巷也并无大碍,好生历练着,之后就老练起来了。”他对曹石还是很看重的,不管是曹石还是曹勇,都是他亲信,等历练出来后,日后能独当一面,曹德才有更多精力去做旁的事物。

  曹勇此时也安慰了曹石一句,“多跟小郎君学着些,等处理得多了,自然就通透了。”他语意中还是有几分骄傲,曹勇年少时曾被曹太公点评有勇无谋,并非是读书的料子,不过他也不在意,反而是自请去当了小郎君的护卫,如今反而学到不少东西,整个人的沉静下来。

  如今曹德身居许都,兖州那边的生意都是全盘交给曹勇来看管,虽然曹德与曹操等人离开了兖州,但是降卒营依旧是热闹之地,各地的商贩仍会带着粮食与钱财前往此处。

  曹德觉得这次可以让曹勇带一些琉璃镜回去,许是也能卖上一些钱财,倒是眼镜有些麻烦,需要线下调试,但这也不难,只要训练出一个会调试度数的新人来,让曹勇将新人与眼镜一同打包回去,就可在兖州稳定发展客户。

  而望远镜可用于军事,曹德虽又制造出十来个,甚至其中有几个质量与性能都远超过当初献给曹操的那个,但一想到它们的用途,曹德觉得此物若是落在敌军手中,许是就成了对方重伤他们曹军大的利器,曹德觉得还不如将其都交给曹操,反正他名下生意多,不差这么一门。

  而除了转交给曹勇,让他带回兖州的琉璃镜与眼镜外,曹勇也有旁的物件要递交给曹德,这还是曹勇先前前来许都时特地留下的任务。

  “小郎君,我按照您的吩咐,与各地的行商都打听过,果真寻来了您想要的花卉。”

  曹勇说着,就掏出一小包花种来,但却量不多,“这是从边疆过来的行商带来的,据他描述,此花本是域外之花,不知何时被带到他家乡,以前也是不曾见过,好似这两年才看到,但也并不多,我已经叮嘱过,让他之后再带些过来……”

  曹德要找的花卉正是棉花,他原先托曹勇派人去寻,本就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如今当真寻到,却是意外之喜。

  他原先都想着,若是没寻到这棉花,他就直接去商城兑换,只是作物种子在系统商城里一想价格不低,而依曹德如今地身家,想要兑换棉花,还不知道要攒到什么时候,如今看到曹勇居然真的寻来了棉花种子,可不就是意外之喜么。

  曹德接过装着花种的锦囊,仔细查看一番,然后郑重地看向曹勇,“既然边疆那边已经有这棉花,那等你回去,就派一支队伍去探寻,看能不能带回更多。”

  虽说曹勇之前已经吩咐那行商再多带些棉花种子过来,但是还远远不够,若是想要生产出大批的棉花来,寻到的棉花种子要越多越好。

  不管是降卒营的居民,还是安居巷的流民住户,基本上家家户户的女眷都会纺织,曹德原先就想过,有些妇女虽然体力弱,不能去工坊里干体力活,但是却可以建一个纺织坊,专门招纺织好手。

  不过如今女子纺织,主要用的都是丝麻,而用丝麻织成的布,御寒效果却是甚微,在冬日里,人们更多的用皮裘,穷一些人家用羊皮、狗皮,而若是连后者都置办不起的,那冬日就要受罪了,甚至可能会被冻死。

  曹家虽不缺皮革,但是曹德在抱着围脖烤火时,还是很想要棉花。

  北地的冬日极其寒冷,每年都会有人被冻死,而若是有棉花,制成暖和的棉衣、棉被,许是能救活不少人。

  旁的不说,至少不该让军中的将士们缺少寒衣作战,即便是再强壮的人,也抵挡不住寒冻侵袭。

  不过曹德也没想到竟这么顺利就将棉花种子寻到,他前世时听闻过棉花在很早时就已经出现在国内,只是早期的时候都只当观赏花卉。

  第60章

  如今虽找来了棉花种子,但是数量少,想要大规模种植却是不行。

  曹德只得继续派人出去寻找,而锦囊里为数不多的种子也被他交给善于侍弄花卉的花农,尽量多培植一些棉花出来。

  “可派些人手去西域那边,往天竺那个方向去寻。”

  棉花产于印度河流域,而自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以来,这条商道上就一直有行商,只是黄巾军起义以来,往来的行商减少了许多,但只要商道还在,派出一些人手很快就能将棉花种子带回来。

  曹勇有些迟疑,“虽然营地里每日都会有流民前来投奔,但这些新来的住民都尚未适应下来……”

  所以眼下降卒营里得用的还是先前老手,可随着各地的流商前来贩运货资,营地的人手尚且不够用,而要抽调人手去西域的话,肯定是要选精干得用之人。

  见曹勇一脸苦色,曹德沉吟半晌道,“既如此,不如花重金雇佣商队,将此事交予他们,倒是能省下不少人力。”

  虽然如今战乱,各地兵祸不断,但只要钱给到位,不怕找不到愿意的商队。

  曹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睛微亮,“小郎君言之有理,这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曹德微抬下巴,嗯哼一声,又道,“既让已雇佣商队,那便让他们带上一些货物,卖到天竺那边去……”

  将降卒营的瓷器、香粉、细盐以及安居巷的琉璃镜等物都带上,运送到西域卖上一些钱,然后用这些钱再在当地多买些香料,最好是香料种子,以后在他们本土找气候合适的地方播种。

  如今市面上的香料堪比黄金,稍稍一些便要好些钱,即便是财大气粗的曹德,有时候也会为花钱买香料而肉疼,偏生他爱吃烧烤炸串,总是要撒上一些香料,这味道才够正。

  曹勇同样是烤肉爱好者,此刻听闻曹德之意,很是意外,“那些域外香料也能在咱们大汉种出来吗?”

  “只要气候适合,自然就可以。”

  他们这北方气候破冷,水热条件不一定能行,但先将种子买回来,到时候等他哥将这天下打下来,就可以在南方找寻合适的地方播种,到时候就实现香料自由。

  曹勇闻言心神驰往,恨不得立刻插翅回降卒营着手安排此事。

  但曹德还是叮嘱他,“棉花一事尤为重要,万事要以此为先。”

  香料再好,也只是用来满足口腹的,甚至如今这北方还不一定能种植,但是棉花就不一样了,这是真的能救人命的必需品,尤其是他们屯军北方,更是要保障将士们的棉服。

  曹勇闻言,脸上神情一肃,“小郎君放心,属下必定将这事办好。”

  曹德点头,等曹勇离开后,他让曹石寻几个木匠来。

  虽然如今棉花种植还没搞起来,但是却可以先将纺纱机改良一下。

  曹德先前在家中,也见过杨夫人纺纱,用的事单锭手摇纺车,纺纱的速度比较慢,但其纱锭转速却比较快,杨夫人纺纱时,时常会因为捻度速度过大而导致细纱崩断,这样的纺纱机更不适合纺棉纱。

  而曹德找来木匠改良的纺纱机,却是参考了黄道婆改良后的纺纱机,又借鉴了西方近代的珍妮机,一下子就将纺纱技术提高了好几倍。

  木匠们都是做惯了木活的老把式,起先听曹德讲要改动时,都眉头皱紧,欲言又止地看向曹德,但到底是畏惧其身份,不敢多说,只是心底都在犯嘀咕。

  他们做了这么多年木活,各种家具都制作过,对纺纱机也是十分熟悉,如今见了曹德才这么大岁数,只当这个小郎是在胡闹,一个个都在心里叫苦。

  曹德似乎看出他们心中所想,还安慰了他们一句,“放心,只管按照我所说的去改,定是不成问题。”

  他这么一说,几个木匠心里压力反而更大,他们可不看好这纺纱机能改成功,但除了听曹小郎的,他们也别无二法。

  曹德当然是信心十足,他这改良技术可是直接参考成功例子,基本上是万无一失。而除了纺纱机外,他还让那个工匠打造另外两样机器,一个是脚踏式织机,另一个则是轧棉机,这两者都是黄道婆研发改良出来的,与他现在所在的时空隔了一千来年,在技术上是绝对的领先。

  这轧棉机是用来给棉花进行棉絮分离的,若是手剖去籽,则是费时费力,而通过轧棉机先用搅车轧棉籽,然后可用长弓弹棉花,使其蓬松起。

  虽然这棉花还没安排种植下去,但是曹德已经提前将要用到的工具让工匠先造出来,只等棉花种植出来,就可以随时安排生产。只不过这脚踏式织机与轧棉机曹德并没有详细图纸,只是给工匠们提供了一个方向,估计要些时日才能将其制造出。

  曹德在将纺纱机等事交给工匠后,就着手安排建房一事,为此他摩拳擦掌,特地画了一张城市建造地图,对安居巷进行区域功能划分。

  这次建房,是以水泥、沙子、红砖为主要材料,等房屋建造好,至少要维持个几十年,为了日后的城市市容市貌,曹德觉得一开始就做好区域划分很重要,将住宅区划在一片区域,而工坊则是与其相隔一段距离,除此外,还要划出商业区。

  虽然如今安居巷的整体人口、繁荣程度,都比不上降卒营,但曹德却是信心满满,安居巷可是在许都城外,这可是天子脚下,日后定会繁荣起来的。况且他还在不断招纳人手,总而言之,曹德对安居巷未来的发展持很乐观的态度,为此还特地划出一片开阔的商业区,只等日后在这里开满铺子。

  而除此外,他还做了学校、广场、娱乐瓦舍等功能区划分。以安居巷如今的大小,自然是装不下这么多功能区,曹德决定先扩张一下安居巷范围,将暂时用不到的功能区先空着,等日后再慢慢建设。

  等画好图纸后,曹德找上曹石,二人兴冲冲安排建房一事,材料早就已经准备好,人手也是现成的,随时都可以开工。

  安居巷的流民们早就听闻小郎君要给他们建水泥房,只是此事迟迟没有落实下来,众人心里都不敢再当真。反正小郎君先前已经给他们发放了工钱,大多数的十分满足,只想着之后做工要多使点劲,多拿些工分,到时候就能分到更多的工钱了。

  没想到如今小郎君果真要给他们建房,安居巷里顿时欢声一片。

  这些流民就是建房的现成人手,这房子本就是为他们建造的,而这些流民早就眼巴巴盼着能赶紧住进水泥房,故而等到开工时,没有一个偷懒的,只恨不得不能日夜兼工,早日将属于自己的房子建造出来。

  而曹德虽是给这些流民建房子,但是却是给工钱的,甚至还让安居巷里几个婶子做饭,每日建饭的工人都会供饭一顿。

  这更是让他们鼓足干劲,能拿着工钱建自己的房子,上哪儿找这么好的美事,他们生怕懒惰了些,否则自个儿心里就过意不去。

  众人在这热火朝天的劳动中,不过三个月时间,安居巷就已经建出一排排漂亮平整的水泥平房,还自带一个小院子,可以在里头种种菜。水泥平房建得平整整齐,平时还可以再屋顶上晾晒粮食,夏日时还能上去纳凉。

  这些水泥平房就是安排给流民们的民宅,因为郊外土地宽敞,房子都建得开阔,等这些民宅一完工,曹德没多拖延,直接给流民安排住处,安居巷里热闹得仿佛是在过年。

  不过曹德只给了他们一日时间搬运,等众人搬完后,还需要继续上工,将这安居巷的排水道、地面都用水泥修缮一遍,这样下雨时,安居巷里就不会泥点子满腿,更不会到处都是积水。

  如今安居巷的流民在搬进新屋后,更是对曹德十分信服,况且遇上下雨时,他们也深受其害,如今得知曹德要为他们修路、修排水管,各个都拍胸膛保证会好好干。

  而曹德对修路之事也是早有打算,原先在降卒营时,降卒们家家户户都养了不少家禽,不少人家还是散养,地面上自然会有各种鸡禽留下的污物,再遇上雨水,曹德有时候见了只想转身就走。

  而到了这安居巷,虽说眼下流民们日子过得比不上降卒们,养的鸡禽也比较少,但是这些人的卫生情况同样不比前者,曹德只能让曹石多花些精力在这方面,势必要让安居巷里的住户各个都洁净自好起来。

  为此,曹德在这次城市建设上,建了好些个公共澡堂和茅房,又下令凡是逮到街头如厕者,直接罚钱。双管齐下,安居巷明显要比原先洁净不少。

  而修路与排水沟不过一个月光景便都完成,此时的安居巷已经焕然一新,流民们日日待在这里,都会时常感叹两句,他们自己也万万想不到不过四五个月时间,就让此处改头换面,如今他们的安居巷瞧着可都不输许都城中,而这都是他们自己建造出来的,一想到这儿,众人心里就万分骄傲。

  因着他们这次干活麻利,小郎君褒奖他们,决定要去买一些果苗回来,到时候挨家挨户都会有,就种在自家院子里,等过些年他们就可以摘自家的果子吃了。

  而此时曹军也从宛城凯旋归来,因张绣的主动投降,他们几乎是没损耗多少兵力,就将宛城拿下。

  故而这些曹军在归来路上,都很是兴奋,只等回到营寨就庆祝一二,但等见到他们隔壁的安居巷时,顿时就傻眼了。

  第61章

  曹军的营寨与安居巷相邻,虽说曹操治军严谨,寻常人都不得踏入军营当中,但是这些兵卒却是对安居巷了如指掌,甚至还时常带着铜子来安居巷这边的小贩摊上买点早茶吃。

  可如今,他们不过出去征战数月,归来时就发现隔壁安居巷大变样,原先杂乱不堪的大棚全都拆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规划的水泥平房,挨家挨户都自带小院子,如今里面还种着细细的果苗和一块不大的菜圃。

  而这安居巷里的路道也全被翻修一遍,平整结实,焕然一新,几个半大的孩子街头巷尾跑来跑去,欢声笑语打闹声惹来爹娘嗔怒,但是道路上路过之人却是会心一笑,竟是一派祥和。

  曹军兵卒望着眼前景象,都是一愣,他们这才觉得,不仅是安居巷的房屋大变样,就连那些流民也和原先不大一样,原本脸上干瘦枯瘪,如今不少人都长了些肉,气色一好,人看着都丰盈不少。

  他们再转头看看自己的军营,原先很是威风霸气的军寨,竟在焕然一新的安居巷对比下,显得很是陈留,这更让曹军兵卒看着眼热。

  不过他们也清楚,不管是曹公还是荀先生,都严整军纪,不让士兵们养出安逸享乐之气,定是不会让他们住上这般好的房子,不过许是可以将他们的练武场翻修一遍?

  安居巷都是用水泥铺路,虽然这些兵卒尚且不知水泥为何物,但是看着地面平整结实,也不像他们军寨里的沙场上尘土飞扬,顿时羡慕,这么漂亮的路面,让他们看了都想直接躺上去,若是在上面比试练武,那肯定更得劲。

  当下不少兵卒心里都生了主意,他们是行伍之人,吃苦耐劳惯了,但是可以将家中婆娘孩子接过来,就在安居巷里安家,不仅可以照顾一二,而且还听说小郎君在此又开了不少工坊,他们的婆娘许是也能进去做工赚点口粮,家里的小子和闺女都送进学堂读书学本事,将来不愁没出路!

  曹德并不知因他将安居巷上上下下都整顿一遍,又为此地引来了不少人气,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流民都慕名而来,眼下他得知他哥从宛城出征回来,立马兴冲冲就找过去,还戴上了十来个望远镜,都是他哥在出征前留下的订单。

  他找到曹操这边时,曹军兵卒正回营安顿,而曹操则是在营帐中与谋士武将共商之后事宜。

  因着这次宛城之战,他们并没有费多少兵力,张绣就举众投降,曹操在欢喜之余,又觉得还可趁此再奋力往东与袁术一战。

  曹操不喜袁术已久,此人虽出身名门,但不修法度、奢姿无厌,以抄掠百姓为资,割据淮南。在兴平元年之时,袁术攻徐州,彼时与刘备相持,两方互有胜败,之后因吕布夺取徐州,袁术也趁机占领了广陵等地。而在兴平二年,因曹操率军至武平,此次外出遭到袁术不去追杀,因属下秦邵冒名顶替,曹操才逃过一劫,此事便已让曹操怀恨在心。

  更何况今岁,袁术竟自居为舜之后,僭号天子,竟在寿春称帝,广置公卿百官,又设祭坛,纳妃嫔数百人,人人罗绮丽装,曹操认为以此征兆,必是袁术自取灭亡之时,正好趁此时机出兵,拿下寿春等地。

  荀彧赞同,“袁术僭越称帝,主公此番师出有名,若是筹谋得当,却是可为。”

  而荀攸悠悠道,“若是此举能一把攻下袁术,那徐州之地自是不日可取,主公届时便可报昔日吕布之旧怨。”

  曹操眸光微暗,他可没将吕布此人忘记,当初趁着他与陶谦对战,竟占据了兖州,如今逃窜到徐州,但曹操心里一直打算将其斩杀方能解恨,此刻荀攸所言,恰好说中他心事。

  他要杀吕布,也不仅仅是旧怨,更是为了徐州。

  恰好此时,门帐外一小兵来报,“小郎君求见。”

  众人看向曹操,竟都有些迫切之意,曹操颔首,“传他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