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 > 第11节

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 第11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3 15:58:11 来源:免费小说

  “兄长,我这有一笔大买卖,你做与不做?”

  曹操:“?”

  还有这等好事?

  第14章

  如今瓷器工坊已经生产出一批漂亮的白瓷,曹德就缺一个机会将这些好看的宝贝推到世家们面前。

  再好的东西,也得有展示的机会,才会有人上门买啊。

  而他哥如今打了胜战,可不就是好机会嘛。

  他哥,曹操,如今的兖州最大军阀,眼下打了一场胜战,可不得举办场庆功宴乐一乐?可不得将这兖州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请来聚一聚?

  曹德积极游说他哥搞场庆功宴,举办隆重些,多邀请点人。

  曹德义正言辞,“如今大家同为兖州之人,那便是一家人!一荣俱荣,这种好事怎么能不上下同庆?”

  曹操与夏侯渊面面相觑。

  就打了这种小仗还还要上下同庆?

  关键是那些世家会把他们当一家人?

  这帐内人数众多,基本上都是曹操的谋士与武将,在曹营中都是大佬级别的人物,曹德往人堆里扫视一圈,然后眼睛一亮,径直朝其中一个人物走去。

  只见这人虽是文士打扮,却身形高大魁梧,一身正气,等曹德走过去时,尚且不及人家胸高。

  曹德:“……”没事,他可以仰头。

  曹德拉着此人之手,情真意切地道,“想必这便是公台兄吧,我时常听家兄提及你,言及公台兄为人刚直,心有大义,吾对兄台仰慕已久……”

  曹操:“?”他什么时候在家中如此大赞公台了,不过阿疾所言也不假,公台此人确实性情刚直而有道义。

  账内旁人见此,都忍俊不禁,他们心知眼前这个半大的儿郎乃主公幼弟,早先便听闻此子机敏多智,今日一见,确实颇有不凡。只是他年岁尚幼,而陈公台身高八尺有余,其子都已经娶妻生子,没想到今日却要被一个半大娃娃拉着称兄道弟。

  不过陈公台本人,也就是陈宫,对此却是接受良好,听到曹德上来就是一顿夸,又是提及主公在家中对自己多次夸赞,心中是又惊又喜,没想到主公对他竟是如此看重。

  陈宫开口谦虚两句,“担不得小郎君如此看重……”

  曹德却不给对方多说的机会,而是目光真挚地道,“听闻兄台平日好博弈,今有一副白釉瓷围棋,随后便让人取来赠与公台兄。”

  陈宫很想说,自己并不爱下棋,但是对着对方诚恳的目光,罢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而等曹勇小心翼翼捧着那副白釉瓷棋盘进来时,帷帐内众人原本漫不经心的笑意都敛去,目光停放在那色泽洁白的棋盘上。

  怎会有如此白亮的棋盘,难道是以白玉制成?但很快他们自己就先否定这般猜测,玉质温润,而这围棋虽未亲手触之,但见其色泽便知其剔透。

  陈宫原本不过是不忍驳了曹德的面子才应下,此刻见着这白釉瓷棋盘,也甚是惊艳,忍不住伸手拾起一颗漆黑如墨的棋子放在棋盘上。

  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清脆如磬。

  曹德继续道,“公台兄得此棋盘,莫忘了与好友切磋切磋,若有胜绩,小弟也为之高兴。”

  他这番话一出,一旁静默不语的荀彧眸光一闪,眼中了然。

  没错,曹德特地送这么好看的围棋给陈宫,是抱有目的的,就是为了宣传他的瓷器工坊。

  这个陈宫身份颇为特殊,他是兖州东郡人士,而且出身名门,与兖州士林关系十分融洽。不仅如此,陈宫对他哥也曾提供很大帮助,当初兖州刺史刘岱挂了后,就是陈宫带头迎接他哥来当兖州牧。

  虽然目前陈宫对他哥不错,不过以后也会因为一个叫做边让的家伙背叛他哥。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如今尚未发生,陈宫目前还是全心全意为他哥谋划的贴心智士。

  既然陈宫与这兖州的士林关系都不错,那若是有他出面在这些士林中宣传宣传,曹德的瓷器工坊哪里还缺顾客,而送给陈宫的白釉瓷围棋就是一个宣传的道具。

  曹德让亲哥来举办庆功宴,为的也是宣传他的瓷器工坊。如今他生产出来的第一批瓷器,全都是餐具,等到那些世家大族前来赴宴,见着他们曹家这精美白净的瓷器,难道会不心动?

  要知道这些世家才是最赶时髦的人。

  在曹德一番解释下,帷帐中众人都明白了他的打算,他们虽不通行商之事,但也认为其法可行。况且,虽不知这小郎君是如何寻得这般手艺匠人,但若真的能生产出这样精美的瓷器,便是世家大族,也会趋之若鹜吧。

  而陈宫得知曹德打算,心里一个念头浮起,自从主公入主兖州之后,便与兖州一些世家冲突不断,若是这次的庆功宴能将两方人马集聚一室共商大事,说不定会冰释前嫌。

  曹操并不看好阿疾的打算,那些世家对他成见颇深,只怕连这庆功宴都不会过来,又怎么会出资求购,而对此,陈宫则是站出来表示,“主公放心,只等这庆功宴日子定下,给各家的请帖便由属下亲自送去。”

  陈宫作为这兖州士林的翘楚,若由他出面下帖,即便这些世家不愿与曹操为伍,也会过来露个面再离去,见自己的谋士与幼弟都兴致勃勃,曹操没再多言。

  等到众人散去,曹德却没有走,曹操见他磨磨蹭蹭的似乎是有话说,就招手让他上前来,“何时变得这么扭捏,有话直说便是。”

  曹德清了清嗓子,开口老气横秋道,“哥,等到那日那些家伙说话不好听,你便想着他们不过是来送钱财的……”

  看着幼弟苦口婆心的样子,曹操心底发笑,阿疾真是多虑了,倘若真能从这些世家手中挖出一笔钱财来,那便是看在钱财的份上他也能多忍让一二。

  陈宫回去后,果真如他所言,亲自前往兖州几位世家中,邀请他们同往曹军的庆功宴。

  对此,各世家自是反应不一。有人鄙夷曹氏出身不堪,耻于为伍。有些则是碍于陈宫面子,只好应承下来。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分明格外厌恶曹操,却打算亲自前往这趟庆功宴。

  “不过是赢了一场小小的胜仗罢了,便如此骄矜不凡,待我等前往,必要杀杀其锐气。”此人一开口,便引得身边诸位士子附和。

  他们都是兖州世家子,如今也都受邀前往曹军的庆功宴,方才开口之人为边让,此人极善辩论与辞赋,年轻时便名声在外,当年便是大将军何进都对其十分钦慕,不仅任命他为官还多次提拔。

  而边让此人,极为看不上曹操为人,偏生他又与陈宫为好友。如今虽应下邀约,却不是去把酒甚欢,而是早早决定要给对方一个下马威。

  一旁士子同仇敌忾,这兖州之地自来是他们家族说了算,这曹孟德不过是宦官之后,养兵弄权,还想坐拥兖州,他们这些兖州人可不会同意。

  庆功宴是定在曹宅,这日曹氏仆妇天不亮便开始忙碌,早早备下宴席上所需的食材,而管事们则检查宴席所用的器具是否都准备齐全,他们知晓这次来自家的客人中不少为世家,这些家族都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最看重礼仪,可不能叫人家看轻了。

  而不管他们如何准备,等到了时辰,曹军几位将领与谋士都已经落座,这兖州的几位世家士子才姗姗来迟。曹德坐在他大侄子旁边,瞧了瞧上首他哥脸色不见喜怒,就赶紧使了个眼色给一旁的陈宫。

  作为中间人,陈宫赶紧拉着这些人入座。

  等人都到齐,宴席也就开始了,曹军几位将士与谋士都纷纷开口,恭贺此次作仗取胜,曹操举杯,与麾下诸位共饮。

  曹德又觑了一眼坐在大厅另一侧的士子群体,一个个都充耳未闻,反而是高谈阔论夸赞着其中一位士子所写辞赋。

  没事,早就料到这些人不会太给面子,如今都在掌握之中,曹德见已经开宴,站起身对着门外候着的仆妇作了个手势。

  一群丫鬟端着食盒鱼贯而入,陆续停留在诸位宾客面前,将食盒中之物呈在食案上。

  “咦?”

  一直高谈阔论的几位士子如今才注意到不同之处,这呈装饭食之物竟白净如镜,这似玉非玉之物究竟是何物?

  甚至连饭著也是如此,其中一位士子没忍住,伸手执起饭箸夹食白盘中之食,他方一伸手便想起此举不妥,果不其然,身侧坐着的同伴目光纷纷落在自己身上。

  此人心中苦笑,但等手握起饭箸之时,他眼里出现讶然,无暇顾及同伴们的心情,而是垂眸好奇地望着手中之物,为了不失体面,他只得用手中饭箸夹起盘中之物。

  然而饭箸轻触白盘时发出轻微又十分清脆的声响。

  这竟然是瓷器?

  这人又暗自摇头,也不对,他家中也有青瓷,青瓷之声沉闷,可比不得这声音悦耳。

  倒是他的同伴之人中,有人惊呼出声,“这是白瓷?”

  士子们都朝这出声之人望去,难不成他认识这曹家之物?

  第15章

  出声之人脸色讪讪,他平日颇爱棋艺,前几日听闻陈公台得了一与众不同的围棋,立马就兴致勃勃地前往一观。

  也正是见识了陈公台的白釉瓷围棋,他才觉得今日曹家宴客时的食器颇为眼熟,方才他顾及着身旁好友,没敢多看。如今怀疑这宴上的碗筷皆是白瓷所制,再也忍不住,跃跃欲试拿起食案上的饭箸。

  果真是白瓷,触手便觉得冰凉透骨,顿感心痛,真是暴殄天物,这般好东西,怎么就用来作盛放汤羹的容器,其色光洁,若是用来配茶汤,倒是相宜。

  其声清脆而韵长,若是制成乐器想必也极美。

  不过片刻功夫,这士子就立马想出这白瓷的多种妙用,恨不得立刻赏玩起来。

  “不过如此。”边让轻哼出声,这白瓷虽白净无暇,但他家还珍藏了不少玉器,其中也有白玉盘与饭箸,只是从来不会用其来盛油浊之物。

  “果真是宦官之后,污浊之流!”

  在场之人纷纷脸色大变,就连坐在边让身旁的士林之辈,都深吸了一口气才稳住心绪。他们时常与边让一起抨击曹孟德,自然是听过比这更难听的言语,只是眼下他们还在对方地盘上呢,当着主人的面就开口嘲讽,即便是他们看不上曹孟德,也忍不住心虚起来。

  曹德自然也听到这人声音,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人,即刻便认出此人应该就是边让,顿时恨得牙痒痒。

  他对边让此人,早就有所耳闻,听闻是个名士,如今很受时人追捧,不过他哥一向与名士这个群体不对付,在日后更是会砍掉多个名士,而这边让便是头一个。

  许是名士都有点个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恃才傲物、不慕权贵,喜欢点评天下人物,而这些点评中,对他哥的抨击是最多的。

  曹德觉得这个张狂无礼的家伙被砍掉一点也不可惜,只是边让之死,让他哥在士林中的名声彻底扫地,甚至陈宫也因这件事背叛他哥,带着兖州一大帮人投靠了吕布,他哥的事业差点彻底崩盘歇菜,之后虽然重新拿回兖州,但是也走在了砍名士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看着此刻还在嘲讽他哥的边让,曹德吸气,虽然这家伙头铁,但是自己却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亲哥砍掉,当即便开口,“早就听闻兖州边让极善辩论,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只是……”

  突然冒出一个小儿打断自己的话,边让皱了皱眉头,闻声望去,却见到这小儿坐在曹氏子弟当中,只当是曹家一小辈,他倒要听听这曹家小儿能讲出什么来。

  这在场之人都眼露兴趣,目光纷纷投向曹德身上,而被众人这般注视着,曹德却是一点也不怵,气定神闲开口,“先生也是饱读诗书,焉不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1,可见自古英雄不问出路,况且我祖父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反而举贤荐能……”

  没错,曹德特地去了解了一下自家的祖父,准确说是养祖父,曹腾是他爹曹嵩的养父,但其实也是存在血缘关系的,除去名义上的父子名分外,曹腾也是曹嵩的叔父。曹德了解完曹腾一生履历后,十分惊叹,觉得这就是个牛人。

  曹家能有今日,首先要感谢的便是曹腾创造出来的政治环境,原先的曹家不过出生乡野,但因曹腾自幼入宫当了宦官,凭着自身努力不仅当了大长秋还封了侯,然后曹家满门都跟着崛起,除了他爹曹嵩外,曹腾其他的几个侄子也纷纷成为地方豪族,曹腾大哥曹褒成了颍川太守,弟弟曹鼎成了吴郡太守,侄子曹炽成了长水校尉,曹洪则任寿春县长,而曹仁就是曹炽之子。

  曹家靠着曹腾一人,直接改变了阶级出身,实现了从乡野农民到地方豪族的跨越。这听着很离谱,但又不那么离谱,不仅仅是曹家,世家当官也同样靠举荐,在这一个缺乏正规选官途径的社会,门第几乎成了做官的唯一途径。

  曹腾虽是宦官,但名声并不差,相反,他甚至还有不错的好名声,甚至称得上廉洁贤能。但在这几乎由世家把控的政治网中,曹家以宦官之后的身份突围,这便是士林攻讦的根源,尤其是从桓灵二帝以来,宦官与士林争权相斗,曹家这样的出身就更难在清流中立足。

  但曹德可不管这些,反正大家都是关系户,就大哥别笑二哥。而且世家中无能之辈也多得是,还有什么道理笑话别人?靠着自己那高贵门第与出身吗?他曹德第一个不服!

  曹德用眼瞅了瞅边让,见这家伙还是一副清高自傲模样,实在是好气啊,他没忍住,“听闻先生曾出任九江太守……”

  边让十分傲然,“确有此事。”他当年写出一篇《章华赋》,名噪一时,便是大将军何进都征辟他为令史,之后又多番高升,担任九江太守。

  边让十分淡然模样,以他的家世与才学,这些都不足挂齿。

  曹德脸上带着笑意,“但是我听闻自各地战乱,先生便弃官归乡……”

  边让脸色一僵,但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眼前这小儿让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就听曹德继续道,“可见先生自己也深知,自己无法胜任其职,既然如此,就该有能者居之,无能者让之。如今汉室倾颓,百姓困顿,而我兄长生逢其时,又心怀大义、情系百姓……”

  边让、兖州众士林:“?”

  若不是见这曹家小儿满脸认真,他们都要以为这小子是在同他们说笑。

  然而曹德却是很严肃,在他看来,兄长就是结束这乱世之人,可不就是心怀大义。

  边让忍不住开口讥讽,“听闻贵兄长曾言道宁可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其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