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第4节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第4节

作者:梁图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3 15:57:54 来源:免费小说

  三舅不厌其烦地大声地回她:“真的!就是我们桥东村!”

  七月中午的太阳晒得猛,路边的草都给晒蔫了。但她现在心里好像装了台风扇,对着她呼呼呼地吹。

  啊,大太阳晒得好舒服啊!今天的天真蓝啊!云真白啊!

  “嘿嘿嘿~”甥舅二人齐齐傻笑。

  摩托车开了二十多分钟,比平时开得快了一些,拐进村里,静悄悄的。三舅没停在他家门口,而是直奔村长家。

  村长家门口停了五辆摩托车,还有一辆半新的面包车,屋里传出阵阵惊呼声,有几个大嗓门的“哈哈哈”。

  陈今一下车就小跑进去,一看,在市区上班、平时没大事就不回来的几位叔伯都在。

  今天可是工作日呢。

  “陈今回来了,哎呀,你三舅和你说了吧?我们村要拆迁啦!陈今你家房子盖得刚刚好啊,哦哟,那得拿多少钱哦。”陈今家两栋六层的楼拆了能拿得多,说这话的婶子只有一点点羡慕,毕竟她家的楼房不够多,但是她家宅基地大啊!

  还有人懊恼今年没听陈今大舅的话多盖房子,那会儿谁想得到啊,这个拆迁说来就来。

  也不是没人想赶紧回去看看能不能加盖,但村长陈光满把有这些念头的人都给骂了。

  “我看你们是便宜没占够!当拆迁办的人是傻的?原来盖的和新盖的能分不出来?谁别想给我动歪心思!加盖还能加多少?赶紧拆了赶紧拿钱。看看桥西村,我看就是他们加盖太多了,人家才跳过他们选了咱们这,谁要是敢出幺蛾子耽误大家拿钱……”

  陈光满不仅是桥东村的村长,也是这一支陈姓的族长,他发了话,村里的刺头都得给他面子。

  再说了,大家也想早点把拆迁款“落袋为安”,恨不得现在就给打款。

  陈今看了一圈,然后走到三舅和三舅妈旁边,“大舅和二舅他们知道消息了吗?”

  “打电话说了,他们正赶回来呢。”

  三舅妈虽然不像三舅那样傻笑,但眼里的光是blingblingbling的刺眼。

  三舅妈突然收起了笑,拉着陈今往外面走,提醒她道:“这次拆迁除了咱们村,就是那头的木塘村。我问过村长了,桥西村没在拆迁范围里。”

  哈!桥西村居然没拆迁!今早还开村大会搞村饭,高兴早了吧!

  想想在爷爷家听的那些阴阳话,此时她只想叉腰地哈哈大笑:她自己就能给自己买房!

  “我和你说,你家里的证件都给收好,你爸那头的亲戚过来,你就早点躲开。家里那些东西都是你外公外婆和你妈攒着留给你的,刘时笙刚考上大学就嫌弃你妈没文化,老刘家的人都没一个好东西。你的拆迁款要是给他们分一份,你妈都要从地下蹦出来打你。”

  她回来那天,三舅妈劝她去桥西村吃饭时说他们那边拆迁就得过去占一份,但换成是自己村这边拆迁了,三舅妈就不准她让他们占一份了。

  是挺两面人的,但做人嘛,大多都是站自家人的利益那头的。

  陈今自然也是。

  “您放心,我就是一只铁公鸡,肯定不给他们占一分便宜。”

  三舅妈说得没错,她要是敢拿家里拆迁的钱给她爸,她妈说不定真的会气到从地底下蹦出来揍她。

  本来呢,陈刘两家是早早说好了亲事,年纪一到,陈芳和刘时笙就结婚了。结婚第二年,陈芳怀孕,刘时笙因为有个公社书记的姑父而被推荐去外省读工农兵大学。这一去,看到了外面的进步青年,就看不上只有小学文化的陈芳了,还爱上了同校的江子君,回去闹着要离婚。

  刘家人也不做人,不劝着刘时笙扛起自己的责任,反而劝陈芳同意离婚,为了达成目的,刘老太和几个妯娌姑子轮番又骂又哄,陈芳受不了就离婚回娘家去了。但陈家人也不是吃素的,过来打砸了一遍,还要去举报刘时笙,但都被压了下来,还连累了原本在公社上班的大舅。

  不过,事情过了那么多年,大家各过各的互不打扰,也就不像以前一见面就一股火药味。尤其是这几年,刘老头常打电话来叫陈今过去吃饭,家里长辈不想她夹中间为难,见面了也能点个头。当然,她的暴脾气大舅除外。

  不管怎么说,她手里的一分钱都不会给刘时笙!

  村长就知道有拆迁的通知下来了,但具体拆迁的范围和拆迁补偿条例,他都是一概不知的。不像桥西村的村长,这几年净琢磨拆迁补偿是怎么个补偿法。

  拆迁办的人和大舅、二舅是前后脚到的村子。

  哦不止,还有桥西村的村长也跟着来了。

  陈光满麻利地把拆迁办的人给请到了村子中间的祠堂那边去,村里的人自然也是跟着过去。陈今被委任做记录,把拆迁办工作人员说的事项给记下来。

  祠堂原来是个四进的院子,据说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倒塌了大部分,剩下二进院的一间正屋和左边的一间大厢房,都被重新检修过。正屋里供的陈家祖宗,厢房那堆放村里的杂物,大多是些淘汰下来的桌椅。

  祠堂门前的两边有一大块晒场,两边种有大榕树,这些树的年龄和祠堂的年龄差不多。

  都不需要陈光满吩咐,村里的男人自觉地去厢房搬长条板凳和两张桌子出来,从里面翻出来块破布,去附近村民家里拎一桶水过来给擦拆迁办工作人员要坐的桌子,至于村里自己人?大家都不在意凳子脏不脏。

  盯着工作人员手里的文件,都快盯出无数个洞出来了。

  “村里人都来齐了吧?”

  陈光满踩到一块大石头上扫视过去,“有几个在工作的联系不到人,十八户,每户都有人在。”

  “行,每户都有个代表就行。”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拿起几张纸,清了清嗓音,“各位村民同志大家好,我是拆迁办的江为民,下面由我给大家解读关于桥东村拆迁的公告……”

  前面的江主任先是念了一遍公告内容,又把公告内容里的相关事项一条条地给大家解读。例如拆迁范围、拆迁补偿。

  陈今虽然是坐在底下,但陈光满特意让人也给她安排了张桌子,她的笔刷刷刷的,江主任讲一句她就给记一句。

  有些听不明白的,村里人还会举手提问。

  桥东村的人越听越激动,而坐在最后面的桥西村的刘村长和几个桥西村村民,在听到拆迁范围是桥东村和木塘村时,他们的心已经拔凉了。

  开完了会,拆迁办带来的公告就交给了村长。发了公告,明天开始,就会有人过来划拆迁范围的线,组织专家过来进行具体评估。

  一直到拆迁办的人走了,桥东村的人仍像是脚踩棉花似的,飘飘的。

  “哎呀哎呀!”大舅又兴奋又不敢太高调,回到家了才放肆大笑。

  大舅、二舅、三舅家的所有人加上她,都聚到了大舅家里。

  三个舅妈难得有能坐下来聊的共同话题。她和兄弟姐妹们也凑一块说话。

  屋里一连串的“没想啊”“这谁能想到啊”“砸大馅饼了”“哈哈哈”“嘿嘿嘿”。

  接着,大家想到了最关键的事,纷纷让陈今按拆迁办江主任说的赔偿标准估算能拿多少钱。

  大表哥陈永诚搬出张书桌,二表哥陈永信挪来一张凳子,表弟陈永安递来计算器,三表哥陈永飞也手拿一个计算器验算。表姐陈婷和表妹陈嘉像左右护法一样站在陈今身后。

  大舅陈文强最沉不住气,叉着腰凑个脑袋过来。大舅妈何静娴是全场最淡然的,噙着微笑端坐在沙发上。

  二舅陈文华有在气象局喝茶看报多年的养气功夫,悠哉游哉地时不时来看一眼。二舅妈刘娟平时端得住,但现在心里着急,在旁边看了会儿,凑过去把她闺女陈嘉给挤开了。

  三舅陈文康搓着双手等结果,三舅妈韦秀荷笑盈盈地站在一旁看,她识字不多,觉得凑过去也看不出什么来。

  还有大嫂孟琳,想看,但才一岁多的儿子闹腾。

  “这么多?!三妹你没算错?”二舅妈惊喜到破音。

  三表哥哒哒哒地把陈今列出来的数目验算一遍,“可能有点误差,但基本就是这么多。”

  “多少多少?”

  “哎呀,你们倒是直接说个数出来啊!”

  第5章 赔偿

  拆迁补偿的方式不只一种,可以选择全部要现金,要现金的也分一次性给完还是分期给,也可以选择要房,还可以既要房也要钱的。还有户钱、奖励金、装修费、转租费、地上物补偿等等,明目繁多,陈今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与拆迁相关的专业词,估算也只能是按个大概估算。

  像她家,是有两份宅基地证的。一份是她妈离婚回来后在村里立户申请到的宅基地,这块地就是现在的家,还有一份是外公外婆留给她妈的,是一处破旧的老房子,在祠堂再往后走几十米的地方。

  大舅去特区打工挣钱时,三舅和三舅妈也跟着去,大舅妈自己在市区租铺子倒腾特区那边的衣服来卖,而二舅和二舅妈是在市里工作不住家里。当时大舅、三舅家的五个娃留家里,外公外婆身体也不好,都是她妈一个人忙上忙下,外公外婆也是她妈伺候走的,所以说,外公外婆的老房子留给她妈,几个舅和舅妈都没意见。

  这两张宅基地证上的面积都三百平了,要是选择按户口来补偿,她家就她一个,还是算了。她家还有个小卖部,不知道算不算经营性质,隔壁周大婶提问了,江主任说果蔬店算是经营性质,那会提问的人太多,她又忙着做记录,都没来得及问。

  但家里两栋楼都是六层,并不是每层的补偿价都一样,要看是不是合规,这个她就判断不出来了,得拆迁办的人来评估。

  她家的果园还有田地也有补偿,尤其是果园,大半是种了十年以上的荔枝树。这也要看人家评估,她就按低档的来估算。

  七七八八的,一算,她能拿几百平的房子,还有起码上百万的补偿款。

  计算器按得哒哒响,她面上还算淡定,但心里早就忍不住嘿嘿嘿地傻乐了。

  大舅家人多,光人头费也能拿不少。三舅家承包的地多,这也是一大笔。只有二舅家比较少,他们一家三口的户口都不在桥东村,但有块地,是外公外婆在时分家划给他的,就在老屋旁边,那上面就两间土砖屋。

  当时分家,大舅、大舅和她妈跟村里申请的新宅基地,兄妹三个给分到了村头这边,其实要是申请村尾那头,能申请到的宅基地更大一些。毕竟桥东村人少,改开后还有人往几个大都市跑,相对临近的桥西村和木塘村,可以说是地广人稀。

  “呀!亏了!”三舅突然拍了下手,神情懊恼。

  “咋了?”大家纷纷看向三舅。

  “西边那一片种桃树的地没划在拆迁范围里!”三舅哎呀哎呀了几声,“早知道我就不费那个劲折腾了。”

  三舅妈平时没少因为他去倒腾那些桃树给他白眼,现在倒是豁达,安慰他道:“没划就没划,能轮得到咱们拆迁就已经是祖宗保佑了,做人不能太贪心。”

  二舅妈原本有些不高兴的,这时也被三舅妈的话给安慰到了,“是啊,有得拆迁款拿就不错了,做人要知足。”

  说是这么说,她心里还是有点郁闷。

  三兄弟加上外甥女家,四家里就她家能拿到的最少,比起其他三家能拿到的,他们的就是洒洒水。

  “有一块地的补偿也够多了,正好我们想给嘉嘉买套房。”二舅妈说着就笑开了,她就陈嘉一个独生女,去年才考上了南大,家里攒了一笔钱想着先按揭买套离现在单位房近的房子。现在好了,她决定去市区挑个好的小区,买上两套邻着的,以后和女儿离得就近了。或者不要现金补偿,他们置换房子也可以……

  二舅妈说到买房,家里的其他长辈也心动了。

  也就大舅和二舅在市里买了房,二舅家买的单位房,面积小但他家人也少。而大舅也只买了一大一小两套房,小的那套现在给大表哥夫妻住。就是因为大舅拿钱重建了村里的房,不然大舅妈是打算今年再买套房子的。算是阴差阳错赚大便宜了。

  看到陈今列出来的她家的补偿款,表姐陈婷羡慕得都快眼红了。本来大家都能拿到钱挺高兴的,但二婶一句要给陈嘉买房,陈婷就开始想别的。

  姐妹几个,陈嘉是独生女,陈今更是户主,拆迁拿到的都会全给到她们身上。而她家里,上头两个哥哥,也不知道爸妈能给她分多少。

  有些念头一旦起了,就会朝着自己控制不住的方向狂奔。

  在外面上班、打工的,收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都往回赶。桥东村全村现在是一张大馅饼往他们头上砸。

  到了下班的时间,陆续回来的租客也听到了桥东村要拆迁的消息,具体搬迁的消息还没定下来,但估计也就这一两个月的事情了。村里人是高兴了,但他们可就难受了,眼看着别人要发达了,而自己还得重新找房子折腾。他们再租房就得往桥西村或者郊区的民房去,那些地方是离他们上班的地方近了,但租金也贵了一倍,而且环境还比不上桥东村。

  有讲道理自然能理解房东,不讲道理的那些开始试探房东的底线,问不给租了怎么赔偿他们的损失。

  除了大舅家没房子出租的,其他有房子出租的都遇到了想占便宜的无赖。

  从在三舅家吃饭出来,陈今就被家里的租客堵在了半路上。

  “小老板,突然就说要我们搬走,现在可不好找租房啊,怎么都得给赔偿吧?!”一个凶巴巴的男的直接冲了过来,看架势像是要和陈今打架似的。男人身后也跟着十几个人,都是在她家租房的,只有三个跟着起哄,其他人都是跟着,但不说话。

  陈今冷笑了声,什么赔偿不赔偿的。现在才下了搬迁的公告,什么时候搬都没定下来。再说了,他们这租房都没搞什么合同,来租房就是押两个月租金,再每月交租金。

  不就是看她家就剩她一个了,以为她年轻好欺负就想凑过来占便宜?做梦呢!也就是她平时不常在家,村里人也都是夸她聪明、乖巧,才让这些人对她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但凡他们去桥西村打听打听,就知道她“惹事今”的花名不是白来的。

  陈今双手叉腰,“首先,我没说让你们现在搬走。村里谁和你们说现在就搬啊?把人喊出来我看看?其次,你们从现在就可以考虑找新租房了。最后!你们的押金会全数退回,你们这个月内搬走,这个月的租金也给你们退回去,这个月内不搬的就不退,下个月开始,住多少天就收多少天的租金。”

  “你们好些是我们家的老租户了,以前我妈在的时候没少照应你们,有困难交不上房租的还给你们缓一两个月,家里的水果蔬菜也没少送你们,做人可得有良心!别说我做人不厚道,这个月搬走的,我另外给补二十块搬家费。你们自己考虑吧。”

  跟着来的人交头接耳地小声讨论,最开始说话的男的被她说得泄了气,还想再争取,被陈今直接打断,“你想闹事,最好也想想清楚,我们陈家人也不是吃素的!”

  在她家地盘上闹事?今晚就能把人给打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