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家中太温馨了,让他差点将正事给忘记了。
小半个时辰过后,许泽平夫夫来到了县衙一堂,跪下迎接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岭北县令许泽平,为官清廉,政绩斐然。
一为大景造出海盐,使得百姓用盐便捷。
二为大景清算隐田...
三为岭北百姓开渠引水、鼓励农田养鱼...
特加封广南省长南知府,黄马褂加身,以示皇恩,钦赐。
这道圣旨详细介绍了许泽平这些年的政绩,从国家到地方,所做之事,盛安帝皆有阐明,以此公正,眼前这文官之位绝对是以实力得来的。
从正七品县令到正四品知府,连升六级,足以见得盛安帝对眼前文官的看重。
许泽平千想万想,也只当圣人会给他升为从五品知州,因为只有五品文官才能够给其夫郎申请诰命。
却没有想到,盛安帝大手一挥,直接将他升为了正四品知府!
要知道正四品知府,已经是地方上的高官了!
再进一步不是三品京官就是地方布政司使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可以说是权利的中心了。
“许大人,傻眼了?”黄司正清了清嗓子,“还不快快接旨?”
许泽平猛然回过神来,他直起腰杆,上前接旨:“微臣接旨。”
杨县丞等人跪在身后,听到这道圣人,忍不住的抹了抹眼泪,他们既是为许大人感到喜悦,也是为分离感到难过,这道任命文书一下。
许大人最多在岭北呆上半个月,等到新任县令一到,许大人就要动身前往广南省了。
广南与岭北,一南一北,若是没有意外,他们也终将此生不复相见了。
共事一场,岭北县衙这些官吏真的很喜欢这个清正廉明、有勇有谋的县令大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长南知府许泽平赤诚清正、简在帝心。
其夫郎程安意孝瑾恭贤、爱护地方百姓....
破格赠尔为四品恭人,赐尔朝服以示皇恩浩荡。
钦赐。
这道圣旨夸赞了程哥儿的孝顺贤惠,又赞誉了他与商户共创私塾的无私,故而才能够破格被封为四品恭人。
这里为何会说破格呢?
因为许泽平其母只是五品宜人,大景以孝治天下,按理来说,程哥儿的等级不宜高过许林氏,但念在他为地方做贡献,故而破格提拔。
“臣夫接旨。”
程哥儿恭敬起身,谦卑的接过圣旨。
在黄司正递过圣旨那一刻,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程哥儿,只觉得这夫郎极为的眼熟,尤其是那一双眼睛。
但因为眼前之人乃是朝廷命夫郎,他也不敢多打量,立马收回了眼神。
在圣旨宣读过后,黄司正提了辞行,他其实是九月初三就带着圣旨到达岭北县的。
现如今圣旨和官员铭牌、文书这些都已经交给许泽平,他自然也不好在逗留。
许泽平心知黄司正深受圣人倚重,自然也不好多留,就客气的将他送到了县城之外。
“许大人,您是不是要离开我们岭北县了?”
正当送别完黄司正之后,许泽平掉头往县衙走的时候,一群百姓围了过来。
许泽平看着一双双追问的眼神,含笑的说道:“你们哪里听来的谣传?没有的事。”
从前许泽平是考虑过万人伞,但是真的相处下来,他却不想利用百姓们的真心了。
许泽平镇定的糊弄着这些城中百姓,然后淡定的回到了县衙。
尽管许泽平不承认他要升迁走了,但是许县令要离开岭北的消息终究是传开了...
新任县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剩下的这段时间,许泽平也没有焦躁,每天都是认真的到县衙上值。
他将人口普查的结果,一一修正。
七个镇中,有两个镇的黄册有问题,这两个镇分别是:小满镇和小吉镇。
小吉镇和小满镇是一模一样的问题,都是镇级黄册有记录,到达县级黄册就没有记载了。
只不过小吉镇黑户户籍没有小满镇这么多,仅一百三十户。
通过名对户籍信息以及陈主簿的详情调查,这一百三十户黑户也是由盛安七年五十口黑户分家衍生出来的...
而这五十口黑户的户主,也都是服徭役回来的。
通过人口黄册以及鱼鳞册,许泽平推算出,他们这些年贪污农税的银子应该是五千到一万两。
十五年的任期,为贪污这点银子落得性命不保,许泽平不知道黄县令是悲哀还是愚蠢?
流民一事既然上报给了阿兄,那这普查之事...许泽平思索了片刻,还是书写了一封信给辽北州徐知州,至于决断就等新县令上任,让他和徐知州一起来处理。
也算是给后来的接任者,一个站稳脚跟的由头。
九月二十日巳时,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停在了岭北县衙的门口。
许泽平一听衙役说新县令到了,他也是热情迎接了上去,只见一道熟悉的身影立在了县衙大门口。
许泽平欣喜的出声,“阿岩!”
高岩亦是热情的相拥了上来,他麦色的肌肤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远之,见到我惊不惊喜?”
许泽平拍了拍他的肩膀:“臭小子,要来岭北也不告诉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