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君,少爷他是卯时三刻起来的,辰时一刻和小虎一同出门的。”夏天说得很详细,努力的回想着今日上午发生的事情:“是陈主簿家的马车来接的,一同下乡的还有陈主簿以及周捕头、曾捕快。”
“他们是穿官服去的吗?”
“不是,都是常服。少爷带出门的常服,多是葛布。”
程哥儿垂眸,他大概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了,哑着嗓子说:“我想用膳了。”
..
此时被程哥儿惦记的许泽平已经出了岭北县城,到达了岭北县下面的第一大贫镇小满镇。
岭北将近十万人口,有一百九十五个村,许泽平算了算平均人口,差不多一个村五百人,按五人一户算,也就是一个村一百户。
当然这只是许泽平算的平均数,不为实数。
老县令政务倦怠,人口户籍登记也有很多是不实的。
这主要还是跟重男轻女有很大的原因啊!
从岭北这严重的阶级观念以及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讯息来看,不难看出一些苗头。
许泽平的第二步计划便是等到经济安稳下来,他要来一次大的人口普查,将岭北县真的人口数量统计出来。
岭北的镇落划分还是按照传统,三十个村为一镇。
岭北共有七个镇:大吉、大利、大喜、大顺、小吉、小利以及小满。
其中大吉镇算是最为富庶,每年人口都有递增,将近有两万人口。
小满最穷,据人口宗卷记载,不到八千人。
小满镇年年都有人冻死饿死,去年将近折损了百八十人。
“灵小子,你还好吧?”
因为下雨,马车只能够停在镇上。
许泽平想要查看小满镇的良田的情况,只能够披着蓑衣下到村镇来看。
陈灵他们又不放心许泽平一人下乡,自然都是纷纷要跟上。
走到半路,许泽平看着脸色苍白的陈灵,不禁发问。
陈灵摆了摆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县令大人的体力这么好,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了,都还气定神闲。
他快要撑不住了:“大、大人..大哥,我得缓一缓。”
他们下乡是隐藏了身份来的,陈灵说道一半突然想起了这茬。
“天色很黑了,看着架势,等下可能会下暴雨。”许泽平隐约能够看到前面有人烟了,“灵小子,坚持一下,前面就是村庄了。”
陈灵看向周捕头,“周叔,搭把手。”
最后陈灵靠着周捕头,他们在暴雨到来之际,躲到了一户农人的屋檐下。
他们运气还算好,刚到农人的屋檐下,就霹雳吧啦的暴雨淋淋。
叩叩叩
许泽平敲起了院门,等到一个老伯撑着拐杖来开门时,许泽平露出了一抹和善的笑容:“老伯,我们几兄弟是来小满镇游玩的,不小心迷了路,可否容我们进来歇歇脚?”
王老头看着许泽平与陈灵一副书生打扮,再看看身后的周强与曾龙这人高马壮的模样,约莫猜得出应该是富贵人家出来的,他后退了两步:“进来吧,只是我这里可没有什么好招待你们的。”
“哎,谢谢老伯了。”
第247章 青云路47
“天气怪冷的,来灶屋烤烤火吧。”王老头拄着拐杖打着油纸伞走在前头,许泽平四人慢悠悠的跟在他后面。
许泽平看着不大的小院,虽说小,但收拾的很干净。
成堆的木柴被堆积在灶屋外头,袅袅的青烟从烟囱飘入混黑的高空。
“老头子,是谁来了?”一个穿着破旧袄子的老太从灶房中探出头来,见着王老头跟着四个年轻汉子,惊恐的缩了缩身子,又将脑袋缩了回去。
“老婆子年轻时候,有些不好的遭遇,就害怕生人。”王老头将半掩的灶屋门推开,先一步跨进去。
许泽平听着王老头这话,若有所思,不好的遭遇?
随后四人一前一后脱了蓑衣,跟着王老头进了灶屋。
王老头坐在灶门烧火,王老太沉默的低头切着土豆,将三个土豆切成了两半,放到蒸笼中去蒸...
而许泽平四人各自找了个小凳子,围着灶台烤火,将烧火的王老头拥护在最中央。
土豆是高产食物,按理来说,只要好好育苗、小满镇是应该不会出现饿死的情况。
许泽平仗着自己的视力好,瞄了一眼王老太切成两半的土豆,额,不大,只有婴儿拳头大小。
“老伯,灶屋外的那些木柴够你们过冬吗?”许泽平懂得利用自己的皮相好,讨巧的露出了长辈们最喜欢的笑容。
“那木柴啊?”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王老头看着许泽平那乖顺的笑容,自然也不好冷着人:“那是远远不够的,年轻人,我们这里很冷的,过了十月份温度就猛然下降,缸子里的水都会结冰的。”
“过了十月份就开始大降温了?”许泽平看过宗卷记载,自然晓得岭北是怎么个情况,正常是九月初或者是中旬开始冷,十月开始大降温,一直到第二年三四月份开始回春。
也正是这样的情况,五月份才能够水稻育苗,六月份才开始插秧,七八月份秧苗开始成熟收割。
回春的时间太晚、寒冷的时间又太早,让他们只能够收种早稻,中稻和晚稻根本就来不及种植。
南方早稻成熟的时间是七月上中旬、中稻是九月中下旬、晚稻是十月上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