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了卫所不到一个月,关北那边发生了叛乱。”
说起这个叛乱之事,可都还与许家有千丝万缕的瓜葛。许松林出任万利州知州,在任期上也是兢兢业业,算的上是位为国为民的好官员了。
也是这么位好官员,发现了挑起关北内乱的导火线。
朝廷上稍微聪明一点的官员都知道万利州,是单独划分出来平衡关北与西北势力的。
关北府以游牧业为主,偏生关北省草场优渥的地带位于西北府;而西北府又看不起关北府这些混血杂种,所以两府之间的关系很僵。
关北以游牧业为主究其原因也是与他们文化发源有关,关北地理环境艰苦、是风吹日晒的平原,降雨不多,农耕成活率很低。
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够饲养牛羊生畜。
在大景朝建立以前,关北的百姓其实是跟着游牧悍匪混的。
跟着游牧悍匪混的时候,虽说没有跟着杀伤抢掠,但也没有阻拦过游牧族进入关北省....
加之关北百姓还时常与游牧族联姻,这就让关北省其他府的百姓对他们厌恶至极!
大景朝建立以后,不知是何原因,关北府的百姓又倒戈到了大景朝这边,迅速的与游牧族划清了界限,一心一意的向着大景朝。
文武帝见关北府的百姓如此的上道,就将他们又收复了回来,将分到了关北省,称之为关北府。
大景朝建立之初,政权也不算稳固,游牧族可没少发起战争,在关北省浑水摸鱼。
这让文武帝对游牧族恨得牙痒痒,也曾御驾亲征,但始终没能够敲碎这游牧族的贼窝。
为了彻底敲碎游牧族的贼窝,文武帝不仅派重兵镇守关北省,更是下令禁止与游牧百姓通商!!
这条禁令从文武帝传承到盛安帝这里,一直都没有废除过。
而这次内乱的导火索,也正是与这条禁令有关。
许泽博考中秀才,许松林收到消息自是大喜,虽然不能够当场庆贺,但在万利州的他还是摆了几桌流水席邀请相近之人一同欢庆。
也正是这场流水宴,许松林的夫人收到了一件华美的淡棕狐皮坎肩,得了精美喜爱的物件,许松林的夫人难免会向许松林炫耀。
起初摸到这狐皮坎肩,许松林还不以为意。
但是仔细一看,他就发现了大麻烦!这是沙狐皮。
关北省可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没有沙漠,所以根本不会存在沙狐这种罕见的皮子。
他的思绪在高速盘旋着,能够有沙狐皮子的只可能是游牧族。众观万利州的宗卷记载,他看到了游牧族的领地内,有一块沙漠地。
所以这沙狐坎肩哪儿得来的不言而喻。
“这坎肩是谁送上来的?!”
瞧着许松林吓人的神色,许松林的夫人哪里还敢炫耀,赶紧说出了这沙狐皮子的来历。
许松林听着是万利州一富商送上来的,心里就起了一个念头,不能够打草惊蛇!连忙上书,将这一事情上报给了辽北巡抚。
北辽巡抚可是圣人的心腹,只要自己上报上去了,自己也算是抱到了一条大腿。
而这件事远没有许松林想的那么简单,他以为只是寻常的商户走私,实际上是关北、西北两府知府的联合走私!!
北辽巡抚拿到这个结果时,都气笑了。
圣人为了他们两府争斗之事,耗尽了心血。
他们倒好,明面上水火不容、暗地里却是联合一起走私皮子粮食这些货物,养活着游牧那些贼匪!!
为了平息这场乱子,上京八百里加急抽调卫所将士前往关北镇压这些内贼。
而身为千户长的陈凯旋也是其中一员。
第188章 继续无题【修改一下】
北辽巡抚能够成为圣人的心腹,自是有两把刷子的。
关北省局势微妙,他就不相信单凭关北、西北两府知府这样的文臣敢联合起来走私?
北辽巡抚抽茧剥丝,果然在他穷追不舍的暗查下,抓到了他们与各自所在的千户卫的猫腻!
更重要是连带关北省都卫所都是不干净的,北辽巡抚气的心脏都要炸开了。但是他还是按捺住自己的怒火,一直等到圣上抽调过来的一万卫兵全部抵达都城卫所他才发动平叛。
事实上这场平叛并不容北辽巡抚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因为关北、西北两府千户所卫兵不但叛变、还联合起来放了游牧族人进入了关北....
这场战争打的十分的惨烈,整整三个月,才胜了这场战争,将游牧族的钉子全部拔出。
陈凯旋脸上的这道长疤也是在最后一战中,与游牧族三王子恶斗留下来的。
游牧族三王子的实力不凡,一手长枪耍得是虎虎生威。
陈凯旋擅长使长刀,两人交手也算是不分伯仲,生死一战,谁也不曾留后手。
陈凯旋佯装不敌露出了自己的弱点,诱敌猛攻,趁机斩杀了游牧三王子的头颅,而他自己就是毁了这张脸。
值得庆幸的是,他立了大功。
凭借游牧族三王子的头颅,他直接从一个小小的千户长升到了指挥佥事。
他叔父驰骋沙场那么多年,才爬到正三品指挥使,而他竟然短短一年的时间,从一名小伍长,升迁到了正四品的指挥佥事。
陈凯旋理不清这背后的利益纠葛,但心里清楚与陈家的爵位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