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试探性的问道:“这话本子很火?”
“火啊!”张逍林见许泽平生了兴趣,连忙搭茬:“最近博文私底下都传疯了,唉,也不知道平安先生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最近常青书坊掌柜的都急上火了。”
也不是没有人仿着平安先生的话本,但总是写不出平安先生的那个味道来。
第179章 江南游33
许泽平下意识瞄了一眼压在最底下的稿子,他安抚的说道:“放下吧,不出七天,你喜欢的话本子一定会更新的。”
许泽平是九月上旬的旬假在常青书坊投了稿子的,虽说准备了良久,也打探了多个地方的行情,但稿子能否火起来,他其实心底也是没有底的。
去投稿子的路上,他还是怀着最初的想法,不求大火,只求一点润笔费,能够养活自己。
家中带来的银两以及赏荷宴得来的白银,许泽平心里是有个盘算,他想留下来给程哥儿添妆。
虽说日后的管家权定是交到程哥儿的手中,但多给予他一些银两,便是多给予他一分底气。
阿爹阿娘再好,同程哥儿之间还是隔了些的。
当然投稿时,心中没底归没底,同书坊掌柜谈及润稿费时,他还是没有一点心软。
在将初稿递给书坊掌柜时,他可是仔细观摩他的神色,一丝小变化都没有错过。故而将他眼中闪过的那一丝小惊艳,抓的死死的!
从前或许许泽平的文笔确实很差,甚至是写作文都难以编出一篇出彩的的,但是经过这些年的磨砺,他早就不可小觑了。
加之不同于大景朝话本子的情节设定,自是让书坊掌柜眼前一亮。
书坊掌柜知道眼前这话本子定会大火,但瞧着许泽平的生面孔,便知他是个新手!
饶是许泽平在镇定,他也能够观摩出眼前书生微微发颤的手背:“书生郎,你这话本子虽说新奇,但你是个毫无根基的新手,想必这话本子上架,我们书坊也是要做很大的努力,才能够帮你推销出去的。”
寻常的新手,听到这话定是要焦急万分。
但是许泽平却没有,他老神在在的看向掌柜:“那按照掌柜的话,是什么意思?”
听着许泽平这淡淡的嗓音,徐掌柜话头一顿,看来这书生郎是个不好忽悠的。他继续说道:“按我的意思,就买断吧!瞧着你也不容易,我以五两银子买断一卷,你交上来一卷,我便现结你五两银子。”
在徐掌柜的盘算中,五两银子已经够金州城绝大部分人家舒舒服服过上一个月了。
只要这书生郎勤快一点,一月交上三卷,日后定是吃喝不愁。
哪想到许泽平冷笑一声,径直从徐掌柜的手里抽出了话稿子:“掌柜儿,小生乃是与你诚心做生意,你仅如此的忽悠于我!你可知,小生若是不是真心喜好写这话本子,就凭小生的一副墨宝就可在这金州城卖上数十两银子?”
说罢,许泽平就要拂袖离去。
许泽平这话虽说有些许的吹牛,但这话也是半真半假的。
赏荷宴事关两省青年才俊的名次之争,不管是教育界、还是官商界都是相当关注,自打许泽平夺得魁首后,名声当然大燥!
谁人不知道这届赏荷宴的魁首,是来自东湘省的小天才?
不过舞象之年,连斩东湘童子三试案首,取得小三元及第的美称!
短短三日,许泽平的名声就传遍江南两省。
不少的江南才子从江南各地而来,就是为了一睹许泽平的风采,与他一较高下。
只不过许泽平是个不爱出风头的,每每都是拒了这些人的请求,安静的藏在博文书院中默默吸收自己未知的知识。
或许正是如此,许泽平在江南才子的心目中越发的显得神秘。
偶然之下,许泽平赏荷宴上的策论流入江南,众人皆被他的那一手馆阁体所惊艳!
世人皆说应考的馆阁体呆板、恪守成规,毫无读书人的风骨。
可是那乌黑方正的一笔一划何尝不道尽书生郎的风骨?
字如其人,君子端方、风华藏于礼。
见不到许泽平其人,他们便开始追逐许泽平的墨宝,甚至开出了天价,百两只求许泽平的一方墨宝。
听闻此传闻,许泽平也不由的摇头,还真是得不到最烧心。
徐掌柜听着书生郎硬气的话语以及挺直的背脊,那不明白自己这是遇到硬茬子了?连忙追了上去,将许泽平拦在书坊门口:“哎哎哎,书生郎,是小的有眼无珠,有话咱们好好说,做生意最讲究的就是和气生财不是?”
许泽平心底软和了下来,面上还是生硬,他冷哼一声,“这句和气生财,是不是对于你来说太讽刺了?”
徐掌柜那能够不知道话头已经有周旋的余地了,连忙迎着许泽平入了书坊的贵客室,奉上了好茶相待:“还不知道书生郎,您的名讳?”
“小生姓许,名上泽、下平。”
许、泽、平,徐掌柜在心底默念一遍,只觉得很是耳熟 ,他在仔细观摩许泽平的年纪,随即反应过来了,当即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原来是许秀才,当真是小人的有眼无珠啊!”
现如今的金州城又有几人不识许泽平?
年少有为,容貌出众,正正是风流好儿郎!
百闻不如一见,今日徐掌柜得见,眉目清朗、眼神果敢坚毅,果然是个风华绝代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