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上医疗水平跟不上,一旦有突发情况,有良心的家庭可能会卖田产来渡过危及。
没有良心的,或许就会卖儿卖女。
.....
想法很多,腹稿也充足,许泽平也是按照习惯,现在草稿纸上写上一遍,然后润色誊写到答卷上去。
皇天无亲,惟徳是辅;民气无常,惟惠之怀.....
许泽平先是引用【尚书】中的话,巴拉巴拉的夸赞一番文武帝,随即转入正题。
他写的认真,自没有注意到悄无声息走到他身边的欧阳绪。
欧阳绪看到他写的策论,十分的满意,总算不是通体华丽实际上没有半点作用的文章了。
田产固定、百姓婚嫁、添丁进口,皆是时常...
许泽平从文武帝分封田产开始叙述,指出了其不足之地,且女子哥儿皆是吃饭的嘴,他们也是需要粮食供给的。
到商户买卖田产,莫不声息的占用田产。
再到田地贫瘠、水稻产量不足...
最后到天有不测风云,天灾**,都是经济在提够,若是经济跟不上,就只有变卖家产。
最后总结,要发展经济。
飘飘洒洒的写完以后,许泽平竟然发现半个时辰已经过去了。
此刻,他才注意到努力俯身在看自己草稿纸的欧阳师兄。
他刚准备扭扭脖子,见此为了形象,只能够保证端正。只是他还没有发话,欧阳绪先发言了:“许秀才,你这字还需得练练。”
许泽平打草稿,一般只讲究快速,故而字迹基本上都是很潦草。
“山长,我这字的别名,行草。”
行草?
他又不是没有见过。
尽是个大忽悠!
欧阳绪见许泽平这讨巧的笑容,摸了摸鼻子,转身就走了,真懒得跟这个泼皮说话。
许泽平观另外几名读书郎在认认真真的写策论,也不敢耽误时间,他稍微的揉了下自己的脖子,抿了一口茶水,就开始提笔书写答题。
他边写边想,其实这个策论他也没有多少底拿到高分,因为见证过柳繁续信手拈来的诗句,他真正认识到了江南才子的风华正茂。
比起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才子,自己也算是从头开始,但终究是半吊子还是会掺杂着一些自己的个人小问题。
但是到评审员打分的时候,他傻眼了,他竟然是平均最高的。
“第一位学子是施同学,请各位先生亮出你们的分数。”
“邓讲书,7.6分。”
“贺教谕,7.2分。
....."
除去一个最低分6分,一个最高分8.5分,最后平均分是7.5分。
“第二位学子是柳同学,请各位先生亮出你们的分。”
“贺教谕,5.8分。
邓讲书,5.5分。
.....”
除去最高7分,最低5.5分,平均得分6.1分。听到柳繁续的平均得分,许泽平都傻眼了,怎么回事。
许泽平的文章被压在了最后宣布,一个个念下来,除去施华上了7分以上,余下的都只有6分左右,甚至还有5.9分的。
施华7.5分。
柳繁续6.1分。
张逍林6.8分。
游陆生6.2分。
简 书5.9分。
看到五人的分数,许泽平的心都悬起来了,怎么会?柳繁续怎么都只有6.1分?
是不是他的太少了,所以没有脸念了?
“最后是我们的许学子,我个人比较看好的文章,现在由各位先生打分。”
“第一个亮出分数的,是贺教谕,满分!”
“第二个是岑讲学,9.8分。”
....
六位评审员除去贺教谕的满分之外,余下竟然没有一位低于9.5分的,最后除去最高满分,最低9.6分,许泽平的平均分是9.8分!!
听欧阳绪念完分数以后,许泽平都傻眼了,这太看得起他了吧?
"老朽知道你们的看法很多,文章我已经让人在誊写了,等到今日比赛结束,我会粘贴到红榜栏上,你们可自行前往观摩。"欧阳绪的声音很响亮,“我们书生读书为的是治国安邦,而非那些浮夸鸡毛的歌颂,多体验一些民生,了解百姓的生活,莫要沉醉在锦衣玉食的生活中。”
欧阳绪这话就差指名道姓了,这些学子之所以会的很低的分数,便是不了解真正的民生,策论空白无力,基本都是套用华丽的空壳。
怕是下田都不曾下过一次。
第167章 江南游21
许泽平在心里算着分数,施华第一场获得2积分,第二场获得7.5积分,现如今总分9.5分。
柳繁续1 6.1 总分7.1分。
张逍林0 6.8 总分6.8分。
简书 1 5.9 总分6.9分
游陆生0 6.2 总分6.2分
至于自己是2 9.8 总分11.8分。
许泽平算完以后心里就有数了,第三场飞花令即使自己一分都没有,也不会淘汰自己。
今日比赛是六进四,当然了为了总的排名比赛,能够多拿一分也是可以的。
作诗不是他的强项,若是飞花令不要求是自己做的诗句,那他还有一比的机会。若是要求自己作的诗句,嗯,他就完了。
哦,对了,许泽平突然想起第三场的规则,是两两双方出题。
他心里一乐,有底了。
“第三场,飞花令。”
“请第一组,施华与陆游生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