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第6节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第6节

作者:半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2 14:48:55 来源:免费小说

  许小华回头,发现是已经四五天没和她说过话的方小萍,也不开口,就静静地望着这人。

  “小华,我先前……真是脑子懵了,才……才会做出诬陷你的事来,其实……其实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家里来信……说给我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对方要五十块钱,我家里还差一点,我听说你哥升了连长,于是……于是就鬼迷心窍,一时没有转过弯来。”

  方小萍打了一肚子的草稿,可临到头,对上许小华平静的仿佛看穿一切的眼神,又不由嗫嚅的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来,磕磕绊绊地说完,发现许小华还是面无表情的样子。

  心里有点发凉,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小华,你能原谅我吗?”

  许小华摇头,“你原本可以光明正大的和我们说,我们如果有能力的话,可能会帮你凑,但是你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要牺牲掉我,你知道,我是无辜的,你和崔敏甚至预备拿我哥的前途来威胁我,恕我无法原谅。”

  她觉得方小萍很可笑,作恶的时候,也没见她可怜旁人一分一毫,反而是事情败露后,竟假惺惺地来祈求她这个受害者的原谅。

  这样的人,短时间内能醒悟过来吗?许小华持怀疑的态度,她甚至觉得,就是这一次的道歉,方小萍也是有目的而为之。

  她不会原谅,也无法原谅。

  她没有犯任何错,凭什么要用她的前途、她的人生,来为别人的私欲买单。

  许小华转头朝秦晓东道:“表哥,我们走吧!”

  方小萍追着喊了两声,“小华,你帮帮我,小华,你可以帮我的,小华!”

  然而许小华似乎并没听到,这些话完全消散在了冬日的寒风中。

  火车缓缓地启动,许小华印象里,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坐过这种绿皮火车,秦羽望了下手表,和女儿道:“现在是下午三点,我们大概明早七点能到京市,我中午给家里那边打了电话,你奶奶说,已经把你的房间收拾出来了。”

  许小华微微笑道:“我好像还记得一点奶奶,我手里拿着一根冰糖葫芦,她说我咳嗽还没好,只准舔一舔。”

  许是女儿描述的这个场景,过于温馨和可爱,秦羽脸上也染了一点笑意,“你小时候最贪嘴,你大伯又爱带你买吃的,我们拦都拦不住,只能让你少吃一点。”

  许小华趁机问起许呦呦的事,“大伯家的堂姐是不是比我大好几岁,她应该已经工作了吧?”

  “是,大七岁呢,今年刚从京市大学毕业,进了中央党报,在单位很受重视,”顿了一下,秦羽忍不住叮嘱道:“小宝,你不用紧张,如果和大伯家一起住不习惯,妈妈就带你搬出去。”

  许小华摇头道:“您不用担心,我适应能力比较强。”既然已经踏上了前往京市的火车,她自然也做好了面对女主的准备。

  昨晚没怎么睡,随着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许小华很快就有了困意。

  她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和一个小哥哥从狗洞里爬出来,俩个人身上都灰扑扑的,小哥哥拉着她的手道:“小花花,我们得跑快点,一会坏人就追来了。”

  他们还没跑几步,院子里就真的有人追出来了,小哥哥和她道:“小花花你朝前面跑,前面就是火车站,我把人引开就去找你。”说完,他回头朝反方向跑了过去。

  小女孩一边跑,一边哭,等过了马路,跑到火车站里面,乌泱泱的人,她不知道该找谁,就站在那里哭,嘴里喊着“妈妈”、“哥哥”,一直到天黑,哥哥都没有来。

  许小华醒来的时候,发现窗外已经黑了下来,旁边的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睡着了,在车厢里晕黄的灯光下,衬得母亲的面容越发憔悴和疲倦。

  许小华想,这十一年里,她因为高烧而没有了过往的记忆,所以不存在念母的痛苦,而她的妈妈却是实实在在地这四千多个日夜里,日也煎熬,夜也煎熬。

  而原书里,至少在1973年女技术员许小华和吴庆军离婚之前,妈妈怕是都不知道她的女儿在哪里。

  秦羽醒来的时候,就发现女儿盯着自己走神,轻轻喊了声,“小宝,你醒了?”

  “妈妈。”

  秦羽愣了一下,怀疑是自己听错了,忙问道:“小宝,你饿不饿?我去给你买份盒饭吧?今天有红烧肉和鸡块,你想吃哪一个?”

  许小华望着她道:“妈妈,我不是很饿,一个馒头就可以了。”

  秦羽瞬时泪如雨下,望着女儿想笑,可是眼泪却像决堤了一样,怎么都忍不住。

  许小华抬手给她擦眼泪,“妈妈,我好像又记起了一点小时候的事,我发烧的时候,你用额头贴着我的脸,急得直哭,问怎么还不退烧。”她想,如果自己没有走丢,她的妈妈该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

  一旁的秦晓东看得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出声道:“姑姑,我去买饭吧,你和妹妹在这坐一会。”

  秦晓东买了一份红烧肉饭,两个细面馒头,让妹妹先吃一点,许小华尝了一块肉,就没敢多吃。

  秦羽以为她是觉得味道不好,劝了两句道:“火车上条件比较简陋,你多吃两口,不然夜里饿肚子。”

  对面的一位六十左右的奶奶,看得直皱眉头,忍不住嘀咕道:“红烧肉还嫌不好吃,多少人一年到头,都闻不到个肉味。”

  许小华只得和妈妈道:“学校里的饭菜没什么油荤,我怕吃多了,肚子不舒服。”

  秦羽万没想到是这个原因,一时哑然,把饭推给了侄子,和女儿一人分了一个馒头。心里暗自打定主意,等回了京市,要好好给女儿做几顿饭。

  上午七点钟,三个人下了火车。

  许小华站在出站口,环顾着这个在她梦里出现过的地方,十来年,火车站的变化并不大。十一年前,她从这里离开了京市,十一年后,她又出现在了这个地方。

  “小羽,小羽!”沈凤仪看到小儿媳真带着一个女孩子出来,心跳似乎都漏了一拍,忙大声地呼唤着儿媳的名字,身旁的林姐道:“沈姨,你看,这孩子和小羽长得真像,仔细看的话,眉眼间还有些九思的影子呢!”

  沈凤仪激动地点头道:“是,是,这是小如,一点没错,和小时候一样好看。”

  他们家走失了十一年的孩子,终于回来了!

  沈凤仪完全没注意到,胡同里叶家的孙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她身旁,望着那个站在秦羽身旁的小女孩,眼里不禁也泛上来一点泪意。

  第009章

  出站口的人群熙熙攘攘的,秦羽牵着女儿的手,往婆婆那边去,和女儿道:“穿灰色对襟大袄的是你奶奶,本来是要和我一起去接你的,出发当天发了高烧,老人家以前很疼你的。旁边的是林姨,在我们家帮工有十一年了。”

  许小华算了一下,这位林姨大概是她走丢后,才来的。

  三人到了沈凤仪跟前,尚未站定,老太太的双手就抓住了许小华的胳膊,左看看右看看,本来想问她的腿怎么了,未及开口,目光又触及到她脖颈上正结痂的伤口,眼泪瞬时又涌了出来,嘴里只念叨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许小华对奶奶尚有一点模糊的记忆,现在看到她,只觉得很亲切,笑着喊了一声:“奶奶!”

  她小起来很好看,脸上有两个小小的梨涡,和老太太记忆里的孙女一模一样,老太太立即应了一声,眼泪也跟着滚落,抬起右手,轻轻摩挲着许小华的脸,哽噎着道:“乖小宝儿,奶奶终于又看到你了!”

  旁边的秦羽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从婆婆到大伯,没有不疼小如的。以前她还为此嘟囔过几句,说全家都太惯着小如,让这孩子调皮捣蛋起来,没个怕的。

  你说拿棍子揍她,小宝儿还笑嘻嘻地问:“什么棍子,妈妈我给你拿啊!”

  那个小无赖的样子,真是看得人又好气又好笑。

  你要真作势要揍她,她撒着脚丫子,满院子跑,一边喊着“奶奶救命,伯伯快救救我啊!”

  这么多年,一想起这孩子,她心里就跟刀绞了一样,好在现在找回来了。以后,谁也别想再欺负她的孩子,谁都不行!

  秦羽劝了婆婆几句,末了道:“妈,小宝儿腿还伤着,我们早些回去吧!”老太太抹了眼泪,对小华道:“走,咱们回家,奶奶给你炖了筒骨汤,一会用高汤给你下面条好不好?”

  “谢谢奶奶!”

  老人家轻轻捏了下孙女的脸,含泪笑道:“跟小时候一样俊,奶奶就知道,你长大了,肯定是个俊姑娘。就是有点瘦,没有小时候肉乎。”

  又和孙女道:“想吃什么,就告诉奶奶,奶奶的手艺可好了,以前我在厨房忙活的时候,你啊,就搬着个小凳子在我旁边,每次馋的都要流口水。”

  秦羽也跟着笑道:“妈,在火车上,小如还和我说,她小时候咳嗽,想吃糖葫芦,你和她说,冰糖葫芦只准舔一舔,不准咬。”

  老太太闻言,愣了一瞬,眼睛不由又红了起来,这话确实像她说的,难为这孩子竟然还记得她。

  转身和秦晓东道:“晓东,这回你也辛苦了,陪你姑姑跑了几天,今天中午吃了午饭再回学校吧?你姑父不在家,你给凑个数,咱们也吃个团圆饭。”

  见晓东应下来,老太太紧紧地握着孙女的手道:“小宝儿,奶奶带你回家!”

  一行人去坐公交车的时候,秦晓东似有所感一样,一回头,就发现身后跟着一个17、8岁的男孩子,一直朝小表妹看,那表情像是认识一样,心里有些奇怪,想着小表妹刚回来,应该没有认识的人才对?

  等上了公交,见那男孩子没有跟上来,秦晓东也就当是自己多想了。

  而公交站台上的叶恒,一直看着公交车开远,才忍不住摸了下胸口,觉得胸膛热乎乎的,心脏正在有力地跳动着,他才真的确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小花花真的重新回来了。

  多年以来的愧疚,似乎在这一刻,才稍微不那么让人喘不过气来。

  火车站到白云胡同,要坐半小时的公交车,等到胡同口的时候,不知道谁喊了一声:“许家孩子回来了!”

  胡同里忽然就冒出来很多人,有的手上还拿着菜篮子,有的干脆就是握着一颗大白菜,还有拿着锅铲的,显然都在忙着做早饭呢,听到动静都跑出来看。

  看到沈凤仪和秦羽真带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回来,都忍不住感慨道:“哎呀,真回来了!”

  “是啊,丢了这么多年,竟然还能找回来,看来小秦的福气在后头呢!”

  “长得和她妈妈真像,也有点像爸爸。”

  “还有点小时候的影子,你看,这孩子笑起来,还有一对小梨涡,甜的人心都化了。”

  “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吧,看着瘦得慌,这回来了,可得好好补一补。”

  ……

  沈凤仪一面应着,一面笑融融地道:“孩子今天刚回来,改明儿带你们家去串串门,大家伙儿也认识一下,以后在外面看见了,可得帮着我家看顾一点,别给这附近的皮孩子欺负了去。”

  “那肯定,回家我就叮嘱我孙子去!”说这话的正是叶家老太太,她此时尚没有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她家孙子不仅在胡同这一块把许小华盯得紧紧的,就是人前脚去东北当技术员,他也后脚跟着过去念大学了。

  沈凤仪在这一带的人缘很好。抗战之前,她家就住这一块儿,邻居们有些是几十年的老熟人,有些是建国后搬来的,大家也相处了十来年,沈凤仪平时待人接物都和和气气的,有什么小矛盾,一般也不会太和人计较。

  沈家在胡同左边第三户,林姐刚上去敲门,里头就有女声应道:“来了,来了,是妈和小羽回来了吧?”

  开门的是曹云霞,皮鞋踩在院子里的石板上,一阵“哒哒”的声音,她今天穿着一身墨绿色的九成新的羊毛大衣,黑色的裤子和同色的皮鞋,头发挽了一个发髻在脑后。

  整个人看起来神采奕奕的,小华想,妈妈还说大伯母身体不好,需要常年静养,这样子看着可不像是个药罐子。

  她看曹云霞的时候,曹云霞也在打量她。

  身上一件灰色袄子,袖口都磨得发白,不起眼的地方,还摞着好几个补丁。黑色的棉裤松松垮垮的,看着像是旧衣服改的,脸色一看就有些营养不良,头发也乱糟糟的,像枯草一样,脖子上和腿上还带着伤。

  这也就是现在建国十多年了,没有逃荒的,不然曹云霞真以为,这孩子是从山沟里出来讨饭的。

  唯一让曹云霞另眼相看的,是这孩子胆子够大,似乎不惧人,自己打量她的时候,她就大大方方地站在那里,任她看,丝毫没有畏缩、害怕、不自在的样子。

  曹云霞微微笑道:“长得和你妈妈可真像,孩子快进来吧!今儿早上真冷,林姐你帮忙泡杯热牛奶,让孩子先暖和一下。”

  又和许小华道:“哦,你大伯出去买东西了,你姐姐在家里等了好一会儿……”

  听堂姐在等着她,许小华迈脚进来就朝屋里看了一眼,却没看到人,心里正奇怪着,就听伯母又接着道:“她昨晚赶稿子没睡好,我见她困得直打哈欠,让她回房补个觉去了!现在估计正睡得熟呢,这么大的动静也没见她应声,我去把她喊起来。”

  老太太忙摆手道:“算了,给呦呦多睡一会吧!她们姐妹后面,有的是时间。”虽然心里有点不高兴大孙女的做派,但是又觉得,自己可能看到小宝儿,就有失偏颇了些,大孙女这一向确实忙得连轴转,一时困乏也是能理解的。

  转身握着小孙女的手道:“走,奶奶带你去你房间看看。回头你自己再看看,要不要添置些什么东西,钱和票你都不用操心,奶奶去胡同里给你凑,准给你凑齐全。”

  许家这个房子是老太太夫妇俩,年轻时候置办的,一进的院子,中间是客厅,左边两间正房,分别是老太太和许怀安夫妇俩住着,右边一间正房,住的是许九思夫妻俩,孩子们都住两边的耳房,是以,许小华的房间和许呦呦的房间隔得挺远。

  房间里有一个双开门的衣柜,一张新书桌,一个半人高的小书柜,里头是各式样的小人书,和记忆里的一样。许小华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小书柜,和奶奶、妈妈道:“我还记得这个小书柜,”指着左边柜腿内侧的地方道:“我小时候还在这里刻了一朵小花。”

  老太太伸手摸了一下,确实摸到了一个四五瓣的小花朵,笑道:“肯定是你偷偷拿了小刀刻的,我们可不准你玩小刀,你这孩子,小时候真是调皮捣蛋。”

  曹云霞的眼睛微微闪了一下,这姑娘一进屋,就能准确地指认家具暗处的特征,以后谁能说她是冒牌的?也不知道这姑娘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但是无疑这一出,彻底打消了老太太对她身份的顾虑。

  曹云霞压根没有想到,从第一面看到许小华,老太太就确认这是她的小孙女。这孩子一生下来,除了秦羽,就她带的最多,很多小表情和习惯,老人家早就摸透了。

  老太太又拉着小孙女到衣柜边道:“我给你买了两块布,想着等你回来,量了尺寸,就给你做衣服,你看看喜不喜欢……”

  正说着,院子外头传来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妈妈,是妹妹回来了吗?”“妹妹”两个字,她喊得极为好听,似乎真是自幼唤着的称呼,让人一听就感到亲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