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第242节

  小华道:“不用客气,孩子没吓到就好。”

  温钰摸了摸儿子的头,见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了,又问小华道:“许同志,你是调回京市了吗?那徐庆元是不是也回来了?”

  小华点头,“是,他现在在科学研究院上班。”

  温钰似乎并不意外,“徐同志确实很有才干,先前来我们厂当工人委实是大材小用了。”顿了下,又道:“有件事,我一直很想和徐同志道个歉。”

  小华懵了一下,“什么?”

  温钰就把当年自己因看好他,而为难他的事,简单说了一下,末了道:“我那时候思想比较幼稚,想着对徐同志要求高些,他可能会觉出我与其他人的不同来。”这话说出来,温钰自己都觉得有些难为情。

  但是年轻的时候,她确实是这么想的。

  温钰说到这里,有些歉意地问道:“许同志,你懂我在说什么吗?”

  小华点头,“我想我大概明白了。”这位女同志看上了庆元,为了引起他的注意,而在工作上为难他。

  听懂了以后,更觉不可思议。

  就听温钰接着道:“后来文化`革命来了,那十年里,我也战战兢兢地过日子,生怕给人挑出什么刺来,才开始明白徐庆元被我针对时的心情,我心里很抱歉。”后来她仔细想了一下,徐庆元当时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会喜欢她,那才见怪了。

  小华摇头道:“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我想庆元大概也不记得了。”

  温钰嘴唇微微动了下,猛然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有道歉的机会。

  对一个不记得这件事的人来说,她的道歉甚至是奇怪、引人发笑的。

  小华道:“温同志,我家人还在等我,我先过去了。”

  温钰点点头,看着许小华走远了,才带着儿子离开商场。

  晚上,小华回家,问徐庆元,还认不认识温钰?

  徐庆元想了一下,问道:“石油厂的温钰?你还认识吗?我已经不记得她长什么样子了?”

  小华道:“还认识,我今天就这么回人家的,说你不记得了。”又问道:“庆元哥,你当时知道温钰为什么针对你吗?”

  庆元点点头,“隐约听我当时的室友说了一点,但不是很有兴趣,平时尽量避免碰面。”

  小华有些讶异地道:“你怎么一点没和我说?”

  庆元回道:“不是什么大事,她所谓的针对,也就是多给我分一点活,对我工作上要求更严苛、细致些,我大体能应付过来。”

  小华轻声道:“庆元哥,你那几年真是不容易。”毕业前夕,家里出事,本来留校或者去做研究的人,成了京郊石油厂的原油化验工。当个工人,还要被领导有目的性地针对。

  小华道:“早知道的话,我今天不给她帮忙了。”

  庆元见小华还有些不平的样子,笑道:“算了,都过去了。与其为过往而不平,还不如迈步走近新生活,小华,你月底不是要参加丹麦的技术交流大会吗?好好准备。”

  小华听他提起这个,想起艾大姐说的话来,她们已经耽搁了十来年的光阴,以后的时间,应该多留给自己和梦想。想到这里,小华立即起身去看书了。

  5月25日,丹麦土壤和农业技术展览会在京市举办,小华一早就跟着艾大姐过去,展台布置的很好,小华一眼看过去,dds公司的展台非常显眼,忙过去询问了两句。

  对方展台上是一位叫艾莎的女同志,年纪和许小华差不多大,见小华英语很流利,笑问她是哪个单位的?

  小华道:“我以前是春市食品厂的工程师,现在在京大学习。”

  艾莎问道:“进修?那你有没有兴趣去我们公司考察下?你们国家将组建一个考察团去我们国家。”

  小华忙道:“我已经接到了轻工业部的邀请,”又问道:“小姐,你为什么要邀请我过去?”

  艾莎望着她笑道:“因为你问的问题很专业,比如我们的渗出器、糖汁清净系统、煮糖方法等,这都是我们这次预备交流的问题,说明你来之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缓了一下,又道:“许小姐,我也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方不方便为我解惑?”

  艾莎提出了华国的“加工原糖情况”,“我总觉得你们的糖口感与我们国家的不一样,我在想是材料的问题,还是加工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准备一份报告,到时候我们在会议上一起交流下。”

  小华有些为难地道:“可是技术交流会在两天后,我怕来不及。”

  艾莎微微挑了眉,“你难道不参加去丹麦的考察团吗?”

  小华笑道:“参加的。”

  艾莎朝她握手道:“许小姐,我很期待。”

  小华也握住了她的手,“谢谢,我也很期待。”

  第212章

  从展会上回来, 小华就搜集资料写《华国建国后加工原糖的情况》,经过和艾雁华、华厚元、钱东耀等人的讨论,文章最后确定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散装原糖的运输、保管及计量;

  二、工艺流程和热力方案;

  三、提高加工量和降低工艺损失的主要做法;

  四、几个问题的讨论。

  整个6月, 小华都在写论文,其中工艺里的清净流程、煮糖流程和工艺指标,各个糖厂都不一样, 她最后问询艾大姐的意见, 以春市糖厂和京市糖厂来举例。

  文章定稿, 足有十页,小华觉得自己脑子像被挖空了一样。艾雁华帮忙提了一点修辞上的意见, 然后和她道:“小华, 我看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你还是拿给叶景深看下,这毕竟是官方组织的出国交流。”

  小华知道,这是经历特殊时代的后遗症, 不敢说话, 害怕说话。

  艾大姐这么一说,她也担心真有什么顾忌的,这是1978年。

  第二天就带着稿子去了轻工业部食品局,叶景深听说她的来意,接过稿子认真看了一下,末了道:“写的挺好, 我看着问题不大, 就是其中的技术数据, 你有和艾雁华他们商讨吗?”

  “有, 其中春市糖厂的部分数据,还是艾同志提供的。”

  叶景深点点头, “那就行,我们这边高考断了十二年,很多年轻人都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学术训练,可能不知道,做学术报告,写的好不好倒是次要,最紧要的是要遵守学术规范,每一个纸上的数据都得是真实存在的,不能瞎编乱造。”

  小华愣了下,万想不到叶主任担心的点是这个,一再保证她的数据都是有据可查的。

  叶景深微微笑道:“我刚看了下,有些数据不经过调查,确实查不出来,我相信你这篇稿子问题不大。”又严肃地道:“小许,这是我们轻工业局第一次组织考察团去丹麦,你是里面最年轻的代表,好好学习,说不准过几年带队过去的就是你了。”

  “谢谢您的鼓励。”

  叶景深点点头,“回去好好准备,还有一周,你们就得出发了。”

  从轻工业部出来,小华回了学校宿舍,收拾行李。

  李芯麦问她道:“小华,你暑假不留校吗?我们几个暑假都不准备回去。”

  小华想了一下,把她要去丹麦考察制糖工业的事说了,“等回来后,估计还得写报告,就等开学再来了。”

  杨小钰有些羡慕地道:“小华姐,你这真好,又上学又能工作,等毕业了,你分配去的单位肯定比我们好很多。”

  小华道:“小钰,这些路你迟早也要走的,我不过是占着比你年龄大的便宜,”说到这里,又笑道:“仔细想,这个‘便宜’大可不要的。”

  大家都跟着笑起来,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陈琦真道:“小华姐,你要不说,我都不知道你比我们大几岁,你脸上看着可一点儿也不显。”

  小华笑道:“谢谢妹妹们夸奖,等我从国外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糖果。”

  大家都说好。

  等小华提着行李走了,陈琦真还有些羡慕地道:“小华姐的性格真好,人也能干,她就是不考大学,大概在原单位也能得到重用,不愁前途的。”

  李芯麦道:“她爸妈都是知识分子,大概是希望唯一的女儿考大学的,小华自己也努力,你看她这一学期,每天忙忙碌碌的,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想,她对自己应该是有更高的要求。”

  李芯麦又问道:“琦真,陈小琦那边的处理结果出来了没?”

  陈琦真点头,“出来了,陈小琦的爱人赵占元是我们那教育局的,他联系了我们村长,截取了我的录取通知书,让陈小琦去派出所改了名字,然后将她的学籍、照片、出生年月全部换成我的。”

  缓了一下,又道:“如果不是学校这边找到了我,他们现在估计已经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把我的户籍都迁走了。”

  杨小钰惊了一下,“那如果户口都迁走,你怎么办?”

  陈琦真摇头,“大概就一辈子待在农村了。”或者是嫁给那个鳏夫。

  李芯麦拍拍她肩膀道:“别怕,事情都过去了,你现在已经是华大的学生了。”

  陈绮真点头,“陈小琦说是被判了三年,赵占元是主谋,被判了五年。”

  杨小钰道:“这夫妻俩的前途是没了,刚才应该和小华姐说的,她也可恨陈小琦了。”

  小华一到家,也知道了陈小琦夫妻俩被判刑的事,是东来堂叔打的电话。

  “小华,陈小琦被判刑,她妈妈情绪有些极端,非说是你让她女儿坐牢的,一定要报复你,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知会你一声比较好。”

  小华回道:“谢谢东来叔,我知道了。”

  等挂了电话,小华就把这件事和家里人说了,秦羽道:“别的我倒不担心,就是担心小星星,上次出了一回事,可把我吓坏了。”

  沈凤仪也道:“是啊,包兰蓉是知道我们家地址的,小华过几天就要去丹麦,真出了事,她在外头都要急死。”

  艾雁华笑道:“那我们换个住处吧?尚齐昨天和我说,他家在京市的房产被还回来了,国家帮忙修整了一下,简单住下是没什么问题的。”

  怕她们不同意,又道:“就当陪我去住了。”

  最后点头的是沈凤仪,“家里就这一个孩子,可大意不得,去雁华那先住些时候看看。”

  小华想想,还有些担心荞荞,包兰蓉是知道荞荞是杭城曲水县许家村的人,当年就写过信坑过一回荞荞。

  又跑去菜市和荞荞说了这事,荞荞微微挑眉道:“要是早十年,我还怕包兰蓉真把牛大花他们怂恿来了,现在我可不怕。小华,你安心出国去。”

  小华道:“你当心点总没错,他们要是拖家带口的来,总有些麻烦。”

  荞荞应道:“好,我回去和家里商量下。”

  7月3日,小华跟着考察团从京市机场出发,飞机起飞的时候,小华还有些恍惚。看着窗外的云层,都分不清现在到底是1978年,还是20世纪20年代?

  坐她旁边的同行宋晓泉问道:“许同志以前坐过飞机吗?”

  小华摇头,“没有。”

  宋晓泉道:“你看起来并不陌生的样子,我以为许同志小时候坐过。”

  小华笑道:“我爸爸坐过,我小时候听他说过,那时候还总问他,我什么时候能坐飞机呢?”

  小华不过是想着找个理由,把宋晓泉的问题含糊过去,不成想,宋晓泉更惊讶了,“你爸爸坐过,还在你小的时候?你们家是大资本家?”

  小华摇头,“不是,我爸爸从m国攻读学位回来,是坐飞机回来的。”

  她没说假话,妈妈在帮她收拾行李的时候,跟她提了一嘴,爸爸回来的时候还挺难的,m国那边的老师和同学都希望他留在m国,m国官方也曾出面,爸爸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偷偷回来的。

  宋晓泉见她脸上很坦然,不像说假话的样子,望着她道:“许同志,你知道,这是很不容易的事。”

  小华微微皱眉道:“你说我爸爸,还是我?”

  宋晓泉笑道:“都是,你作为你爸爸的女儿,能在这个年代出国考察,说明书肯定是读了不少的,在华国来说,这是件很幸运的事,对不对?”

  小华微微笑了一下,没有应声。她感觉出来,宋晓泉对文化`革命的意见很大,似乎还有一点蛊惑她的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