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第223节

  徐佑川努力压抑着情绪,声音微微发颤地道:“是啊,多亏了许家人厚道。”

  徐晓岚又问道:“哥,你回来后,和卢源见过吗?”

  徐佑川摇头,“没有,我能理解她选择离婚,却没法理解她那样对庆元。”又摇头道:“算了,算了,这是她的选择。”

  此时,卢源正在家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会儿到门口看看,来回好几趟后,金岩山忍不住道:“小源,你要是想孩子,我陪你去徐家一趟?”

  卢源拒绝道:“不用,我是他妈,他几年都不回来一趟,难道还不来看看我吗?”

  话是这样说,等到了十一点钟,人还没来,卢源心里也没底了。

  等到十二点,家属院里都溢着饭菜的香味,还是没有徐庆元一家的身影,卢源这才不得不认清现实。

  她的儿子真的就不辞而别了。

  正这样想着,就听到有人敲门,卢源立即站了起来,又怕这焦急的样子,让庆元看见了,让丈夫去开门。

  金岩山开了门,发现门外站着的是徐晓岚,忙朝屋里喊道:“小源,是徐同志!”

  卢源皱眉问道:“晓岚,你怎么来了?”

  徐晓岚递了一个信封过来,“庆元他们走了,让我把这个给你送过来。”

  卢源以为是信,接到手里,又觉得不像,轻飘飘的,等打开一看,发现是钱。

  十元的纸币,一共有五张。

  正是中午,日光晃得人头发晕,卢源站在门口,小腿微微有些站不住,开口问道:“晓岚,他们哪天走的,怎么都没和我打个招呼?”

  “上午走的,怕你忙,没好来打扰,小源,东西我送到了,我就先走了。”

  卢源望着她的背影,想喊住多问两句,又不好意思开口,这个信封已经说明了一切,她和庆元的关系,只剩下最后一点法律和道德上的赡养关系了。

  卢源觉得头晕,喊丈夫道:“岩山,你扶我下,这日头晃得我头晕。”

  第189章

  5月4日, 小华回到了春市,秦羽问她有没有去看望卢源,小华就把徐庆元的话说了。

  得知卢源把工作让给了继女, 秦羽也觉得匪夷所思,半晌才道了一句:“对于这次的家庭,她还挺注意维护的。”

  又和女儿道:“你多开导开导庆元, 卢源厚此薄彼, 庆元心里难免有些不得劲。儿女和父母之间, 向来有很深的羁绊,有些事不是说不在乎就能不在乎的。”

  小华应了下来, 又说了小星星爷爷给了一个存折的事儿。

  秦羽道:“你们替小星星收好, 不管多少,说起来也是爷爷给的,你们去之前,她就问我, 为什么爷爷从来没来看过她, 是不是不喜欢她?我只能哄她,爷爷和公公一样在很远的地方工作。”

  但是小孩子还是会有比较,觉得公公还常有信和电报来。

  有时候她追着问到底,秦羽也没法回答她,成人世界的残酷,三岁的孩子还理解不了。

  母女俩正聊着, 沈凤仪抱着小星星过来, 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小华, 我刚想起来,前两天郑楠寄来一封信, 你快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小华拆开一看,信很短,只有三四行字:“小华,见信如唔,此次来信,是有件事请求你帮忙,我目前急需一笔钱,如你手头宽裕,烦请借我二百元钱周转,如有不便,我则他处设法,希望这封信不要增添你的负担。”

  落款是“郑楠”。

  小华心里有些奇怪,楠姐怎么会这个时候和她借钱?按理说文化`革命结束,章家应该会逐渐起来。

  这时候,难道还能比过往的十年还难吗?

  虽然想不明白,小华还是当天就按信封上的地址,汇了两百元钱过去,并给郑楠拍了份电报。她猜测楠姐大概是遇到了什么事,楠姐向来好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和人张口。

  半个月后,小华收到了郑楠的信,说钱已经收到,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会在年底把钱还给她,到底是什么事儿,郑楠一点儿都没说。

  小华回信,让她不要着急还钱,晚点也没有关系。

  等把信寄出去,小华就没再想这个问题,每天下班后,就安心地看书备考。时隔多年,再拿起高中时期的课本,恍如隔世一样,有些题目,还隐约有印象,有些却是一点不记得了,遇到不会的题目,就等周末和徐庆元讨论下。

  7月8日傍晚,小华正准备下班,杨厂长的助理忽然来喊她,让她去一趟杨厂长的办公室。

  小华以为是有什么新的研制任务,不想,杨厂长却和她说了另一件事。

  “小许,有一批海外友人马上要来我们春市考察投资,外事接待处打电话来,让我们单位出一位工程师参与接待事宜。”

  “厂长,您的意思是派我去吗?”她是觉得,这事该华工去的,如果一定要从他们科室挑人的话,华工无论履历和业务素养,都比她好很多。

  却听杨厂长笑道:“你年轻,脑子活络,对厂里的工艺和业务都熟悉。你先把手头的工作理一理,回头都交给华主任去。”

  小华应了下来,心里对要来访的人,隐隐有一些猜测。

  等出了杨厂长办公室,准备去问问华工,不想,华工已经下班了。

  第二天一早,小华把手头负责的几条产线资料理好,去找华工对接,末了问他道:“华工,杨厂长和你漏了口风没有,是谁要来啊?”

  华厚元望了她一眼道:“没说,但是我和你猜的一样,这个任务本来是交给我的,我可不想接待姓顾的,把你推了出去。”

  小华道:“我就说嘛,这事怎么也不该轮到我的。”

  华厚元好笑地道:“你不用这么妄自菲薄,没有你,顾尚齐这一趟行程说不准还要往后推一推。”

  小华皱眉道:“华工,我以为你要夸我工作努力,表现优良,适合代表咱们厂去接待外宾。”

  华厚元很配合地道:“对,你说的没错,我正准备说,给你抢词了。”

  小华:……

  华厚元这才认真地道:“你好好准备,说是7月底过来呢,政府那边大概要安排你去培训下礼仪,这个活你好好做,我和杨厂长说了,以后还有类似的事,就都你去。”

  小华应了下来。

  她心里还没当一回事,等回头去人事科说借调的事儿,和张松山聊了起来,张松山提醒她道:“小华,你没听懂华工的意思,他是给你铺路呢!”

  小华心里一动,就听张松山接着道:“咱们是多年的老朋友拿了,我直说啊,你学历在那里,除非你能再去读个书,深造一下,否则在厂里的晋升有限,但是一旦负责对接回国投资的外商,你以后可以调到工业局那边去,你有技术、有管理经验,又积累了接待外商的经验,再上面的路,也是有可能的。”

  张松山说完,望着她道:“华工对你可真是没得说。”

  小华点头,“是,我来食品厂,一开始也是他喊我来的,我原本准备去糖厂的。”

  张松山道:“那幸亏来的是我们单位。”

  小华明白他的意思,艾大姐的经历,大家都知道,如果她去了糖厂,怕是也会跟着艾大姐遭殃。

  小华也明白,为什么华工这么帮她?

  因为艾大姐,她帮助了艾大姐,所以华工帮她。华工做的这些事,甚至连她都没有明确告知,只当是工作上的正常安排。换句话说,华工并不准备让她感激。

  这是许小华头次对感情这回事,感到一点怅惘,当年她也是极力撮合过艾大姐和华工的,十年前的华工又风趣又和气,如果艾大姐选择了他,这些年来的很多苦,都是可以避开的。

  一时又对顾尚齐好奇起来,连华工这样的人,都没能击退他在艾大姐心里的位置。

  7月12日,小华就随着春市工业局、外事接待处、商业部的同志,一起接受礼仪培训。

  其中商业部有一个男同志,叫瞿知衍,头一天就和小华道:“我听过你的名字,我们以前有位同事提过你。”

  小华试探着问道:“叶恒?”

  瞿知衍笑道,“对,他去年调到江城那边去了,你们是老乡和发小?”

  小华点头:“是,我们两家是一个胡同里的。”叶恒调走的事儿,去年她在京市出差的时候,听他提过一嘴,江城是仅次于京市和申市的城市,叶恒的未来大概是大有可为的。

  瞿知衍道:“他1968年到我们单位来,就有好些人要给他介绍对象,他一个都没相看,到1976年离开春市的时候,还是孤身一人,我们都说他是不是等着哪个姑娘?许同志,你们是发小,你知道吗?”

  许小华摇头道:“不清楚,他去读大学后,我们来往就比较少。”这时候,她才反应过来,她和叶恒一起在春市待了8年,但是他们见面的次数,一只手都可以数得过来。

  瞿知衍还想再说两句,但是见许小华反应淡淡的,也就识趣地截住了话题。

  7月20日,小华接到外事接待处的通知,说海外投资考察人员将于22日到达春市,当天傍晚,小华准备去和艾大姐说,秦羽拦住她道:“先别说,万一这一批投资考察人员里,没有顾尚齐呢?”

  秦羽又道:“顾尚齐要是真在这一趟考察名单里,那就是特地为着艾大姐来的,他自个不说,大概有别的打算。”

  小华想想也是,只得按捺住了。

  现在她们都不清楚,顾尚齐是否已经成家,万一已经成家,那就真的只是回来看看旧友而已。

  不好在情况不明的时候,拉高艾大姐的期待值,就怕回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7月22日上午,小华跟着大家在酒店里见到了传说中的外商投资考察团,一共有二十多位,有双鬓染霜的老人,也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同行的女同志都穿着很合身、好看的衣裙,说着蹩脚的普通话,小华一瞬间都有穿越时空的错觉。

  小华问外事接待处的工作人员要了一份名单,来来回回看了两遍,都没有看到“顾尚齐”这个名字。

  拿着名单,微微吁了口气,知道这回是白激动了,又庆幸没有过早地告知艾大姐。

  这时候,有一位穿着白衬衫、黑裤子,个子高高,年约四十左右的男同志过来问道:“小姐,你好,刚才听介绍说,你是春市食品厂的?你们单位现在主要生产哪些食品?”

  小华从糕点、糖果、罐头、冷饮等几方面,大致介绍了一下,就听这位同志道:“你们还生产味精?我在京市的时候,听说你们单位去年新用糖蜜发酵生产味精?这个项目你熟悉吗?”

  小华忙道:“熟悉,我是参与研制的人员之一。”

  对方看了下她的工牌,“你叫许小华?”

  小华点头,“是!先生,您怎么称呼?”

  对方伸出手,微微笑道:“你好,我叫顾尚齐,我想你听过我的名字?”

  小华倏然睁大了眼,半晌才道:“听过,可是来访名单上没有您的名字,我以为您这次没有过来。”

  顾尚齐微微笑道:“这是第一批的名单,本来我是第二批过来的,临时插队进来了。许小姐,谢谢你帮我转寄信件。”

  小华试探着问道:“那您这次回来,是为着在内地建厂?”

  “对,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说到这里,顾尚齐望着她道:“许小姐,可否请你下午帮个忙,带我去访一位故人?”

  “当然……”刚开口,小华想起来,她是有任务在身的,不好贸然离开,忙和顾尚齐说需要去请示一下领导。

  顾尚齐点点头,“好,你去问问看,不能耽误了你的工作。”

  外事接待处的陈主任说,今天下午不去考察工厂,而是带外宾参观春市的人文风景,小华可以配合外宾去访友。

  陈主任又问道:“你刚说的是顾尚齐同志?”

  小华点头。

  陈主任忙道:“他是这次考察团的组织者之一,本家是江浙那边的,没想到在这边还有朋友,许同志,你可要好好接待,多介绍我们春市投资办厂的优势,如果遇到什么问题,随时向我们外事接待处反映。”

  小华一一应了下来。

  下午,外事接待处给顾尚齐安排了一辆小汽车,径直开到了糖厂去。

  过去的路上,许小华礼貌地问了顾尚齐是一个人回来,还是和家人一起。

  顾尚齐笑道:“我至今未婚,华姐的情况,可以请许小姐和我说一说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