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第202节

  范泽雅点点头,“你说的对,回头我去一趟乡下问问。”

  许小华随口问了句:“在哪里啊?”

  “皖南的一个小城市下面的山沟沟里,安城,你听说过吗?”

  小华笑道:“还真知道,我爱人的老家在那边。”

  范泽雅道:“真的很穷,山沟沟里,要是在那边扎根了,以后小孩还不知道多少代才能出来?”

  小华劝了两句,范姐道:“她执意要嫁,家里也没办法,以后后悔的日子不会少,就是苦了我姑姑,不知道为着这个女儿抹了多少眼泪。”

  晚上回家,小华和奶奶、妈妈说了范姐表妹的事儿,沈凤仪道:“这也怪不得这个姑娘,农村的日子可没那么好熬,她看不到头,心里难免有些畏难心理,想着找个人嫁了,也好有个依靠,这事儿,这些年可不少。”

  小华也知道是这么回事,当年她在曲水县上岭山劳动大学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熬不下去,宁愿去部队里给人家当保姆。

  沈凤仪又道:“婚姻从来不是捷径,没了这个烦恼,还有新的烦恼呢!农村头一样,得要生男丁,还要多生,她受得住吗?”

  秦羽问小华道:“先前你不是和钟杳杳那个姑娘处得好吗?她下乡有好几年了吧?”

  小华点头,“有五年了,16岁去的,现在得有21了。”

  秦羽道:“那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她家里也不想着法子,把她调回来吗?”

  小华摇头,“70年的时候,她妈妈在这边又生了一个妹妹,现在怕是顾及不到她。”

  沈凤仪叹道:“那孩子可怜得很,早上舍不得吃早饭,省钱给老家的弟弟寄去。要是正在乡下结婚生子了,一辈子怕是都难回来了。”

  小华听着,没吱声,心里想着,得给杳杳再寄一封信去,让她千万不要在这两年结婚,不然有了孩子羁绊,以后回城真是很难了。

  现在是1975年,离1976年10月,造`反派倒台,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离高考也只有两年多。

  第二天一早,小华去给刘鸿宇拍了一封电报,请他帮忙在图书馆里看看,有没有味精工艺相关类的书籍,给她复印一下。

  1970年的时候,刘鸿宇和荞荞结婚后不久,被调到了图书馆,后来又被下放到京郊农场养了一段时间鸡鸭,一百多只鸡,死的没几只,只好又把他调回到图书馆当管理员。

  每次荞荞给她写信来说这些事,她都觉得又惨又好笑,还好刘哥自身性格乐观,每每境况不如意的时候,都说自己是下沉到基层,体验生活,积累小说素材。

  想到这里,小华又汇了十块钱过去,荞荞有两个小孩,这些年,也幸亏荞荞能干,不然一家人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

  从邮局出来,小华就直接回了单位。

  刚在工位上坐了下来,就见华厚元乐呵呵地过来道:“小华,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杨厂长那边批准你参加这次的味精试制项目了。”

  他话音刚落,整个工艺科办公室都安静了下来。这次的名额很紧张,除了老资格的华工、钱工外,新人可没几个能进得去。

  周增有刚好回进来,问道:“怎么突然这么安静?”

  范泽雅望着他,笑道:“华工说,小华参加这次的味精项目试制。”

  周增有的脸色立即就不好看,问华厚元道:“项目成员的挑选标准是什么?小许是优秀,但是没正规上过大学,许多理论知识,她是一点不知道,就这么把她加进去,是否过于不慎重了?华工,这是我们和糖厂合作的项目,你可不能徇私……”

  华厚元打断他道:“她参加过一年的制糖工艺培训班,别人不知道,周工你该知道的,她是艾雁华同志的徒弟。”

  周增有的脸“唰”地就通红,转身走了。

  小华有些奇怪地看向了华工,不理解周增有前后态度的转变,华厚元喊她出了办公室,才解释了一句:“早些年,周增有和师姐合作一个项目,出了点差漏,那时候师姐年轻气盛,当着领导的面质问他,你有没有资格参加,他心里跟明镜一样,这是故意欺负人。”

  小华:……忽然就明白,周工对她的敌意来自哪里!

  华厚元鼓励了她一句,好好努力,就去了车间忙活,小华去资料室看了一上午的资料。

  等出资料室的时候,脑子里都是晕沉沉的,忽然听有人喊了她一声,是收发室的同志,递给她一封信道:“许同志,刚好碰到你,这是你的信。”

  小华接过来一看,是京市寄来的,寄信人那一栏,明晃晃地写着“许呦呦”。

  小华都觉得自己眼睛是不是花了,揉了下眼,发现还是“许呦呦”。

  她想不到,许呦呦会有什么事来找她?

  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小华,原谅我的冒昧,这次来信是有一件事请你帮忙,前两天我去北省接孩子们回京市,他们都不愿意回来。

  小年糕离开我的时候还小,只有两岁,她不记得我,我能理解。可是小石头当时已经六岁了,他是记得我的,也不愿意跟我回来。”

  看到这里,小华都不明白,这事和她有什么关系?

  接着往下看,就见许呦呦写道:“小华,你可能不知道,这几年小石头写给外公的信,经常提到你,他并不知道我和你之间的矛盾,单纯地以为你是他小姨,外公每次都回说你不在京市,工作比较忙,给搪塞过去了。

  我很感激你在我入狱的时候,对我孩子释放的善意,小华,现在我有个不情之请,你能帮忙给小石头写一封信,让他跟我回京市吗?

  我入狱五年,错失了他们的成长,我不想往后人生里,接着错过。我不知道这几年发生了什么,让他们对我这个母亲避之不及。我承认我有很多的毛病,但是对孩子上,我自认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

  小华越看越皱眉,小石头和小年糕不愿意和许呦呦走,大概是张建英在里头出了力,她一向不喜欢这个儿媳。

  这是他们的家务事,她不想掺和进去,完全不理解许呦呦这封信的动机?

  当即就给伯母单位打去了电话,问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童辛楠听了她的疑问后,轻声道:“我倒是知道一点,庆军也为这事来过,说他妈妈比较喜欢你和庆元,还说庆元险些是他妈妈的干儿子,就是想你和庆元帮忙劝劝他妈妈,让他们把小孩接到春市来。”

  小华有些不解地问道:“吴庆军怎么也掺和在里头了,他和罗青青离婚了吗?”

  童辛楠道:“没有,但是打了离婚报告,领导们就是不批。他们接孩子来京市,估计也是想打动领导。怀安的意思,这事没有人出面说情,怕是很难成。”

  缓了一下,又道:“小华,我知会你一声,许呦呦还问了你爸爸的情况,怀安没说。”

  小华对此不置可否,问了两句荞荞一家和小南瓜的情况,就挂了电话。

  她是不准备掺和进去,这封信就当没有收到。她想,许呦呦寄信来的目的,或许不仅仅是为着什么她写信给小石头的问题,这理由实在是过于牵强了。

  她更相信,她是来试探自己的态度,背后的目标是爸爸。她爸爸离家多年,奋斗在国防建设岗位上,其中的艰辛,爸爸不说,她也能猜到一二,所以这些年,爸爸每次说给她和庆元申请调动的事,她都没有答应。

  她不忍心,为着这一点点小事,让爸爸去耗费他的功勋。

  第167章

  许呦呦的信, 小华下班路上就一点点撕掉了,一到家,钻到厨房里烧开水, 把碎纸扔在了炉子上。

  秦羽进来的时候,看到炉子上有点灰烬,还奇怪了下, 问女儿道:“烧了什么吗?”

  小华道:“京市朋友来的信, 说了一下家里的困境, 我觉得留下来不好。”

  秦羽问道:“是郑楠吗?这姑娘这几年日子是真难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1969年, 章厉生的母亲再次被下放到农场, 章厉生受母亲的影响,也从技术岗位调离到茶炉室,一个月只有十五块钱工资。

  无奈之下,章小严去边疆参加建设兵团, 章晓彤下乡去了。

  许小华道:“不是, 楠姐性格要强,就是不如意,也不愿意开口说。”她去过几封信给楠姐,每次得到的回复都类似于“一切都好”。她也不好贸然寄钱寄物过去,就是楠姐生孩子的那年冬天,她托荞荞送了一斤肉和一篮子鸡蛋。

  听说不是郑楠, 秦羽就有些好奇了, 女儿在京市的朋友, 并不是很多。这时候, 秦羽突然意识到,女儿不愿意告诉她是谁?

  默默地看了一眼女儿。

  小华只好道了出来, “是许呦呦,希望我写信给小石头,劝小石头他们跟她回京市去。我怕你们知道了心烦。”

  秦羽点点头,“确实心烦,这人怎么还惦记着我们?”

  叮嘱女儿道:“小华,心别太软和了,这不是一封信那么简单,我们不清楚其中的关系,比如吴家为什么不让小石头跟着母亲回去?许呦呦又为什么执意要接回孩子?她现在刚从牢里出来,生活上还难得到保障,把孩子接了回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她能保证吗?”

  小华道:“妈,你放心,这事我不会掺和。”

  秦羽点点头,“别和你奶奶说,她年纪大了,不能老是受刺激。”

  “好的,妈妈!”

  秦羽望了眼炉子里已经看不出来的灰烬,和女儿道:“你爸爸还有十天才能过来,这回回来,看到小星星长这么高了,肯定惊讶的不得了。”

  女儿的走失,是他们夫妻俩心里永远的一块伤疤,即便后来小华回来了,这些年缺失的陪伴,却是无法弥补的。

  现在有了小星星,看着她一点点地长大,跟他们逗笑、撒娇、耍赖,好像又看到小华小时候一样。

  一年就这么几天的团聚,她向来是格外珍惜的,不愿意让外人影响了心情。

  小华见妈妈没往爸爸那边想,心里微微松了口气。转了话题,道:“最近华工喊我参加了味精试制项目,后面估计要忙一段时间。”

  秦羽笑道:“没事,你忙你的,还有小星星陪我们呢,你不用担心。”

  小华点点头,“好!”

  吃完晚饭后,就一头钻进房间里,把艾大姐笔记里关于味精的记录,又重新看了一遍,等忙完的时候,发现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女儿早跟着妈妈睡着了。

  第二天,小华一到单位,范泽雅就递了一份名单给她,道:“小华,这次的试制,我们这边是华工带头,糖厂那边派了丁有朋,你认识这个人吗?”

  小华愣了下,她记得这个名字。

  1966年,农垦大会那次,她出车祸被甩到了坡地上,大家都没有找到,救援车要走的时候,有人提到了她,就是丁有朋说她找到了。

  她一直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要说谎?她和他,可以说是完全不认识的。

  小华还在想着,范泽雅又接着道:“下午糖厂那边的人会过来,和咱们开一个会,你到时候也认识认识?”

  “好!”

  下午两点半,丁有朋带队,带着糖厂的人过来,华厚元给他们一一介绍食品厂的项目组成员。

  轮到小华的时候,丁有朋明显愣了下,随即笑道:“我见过许同志的,1966年的农垦大会,你一直跟在……跟在我们糖厂同志的后头。我还当你是我们糖厂的,还想着,怎么那次以后就没见过许同志了呢?”

  小华笑道:“丁主任记性真好。”

  华厚元笑道:“丁主任,小华可是在你们糖厂培训过一年的,算是半个糖厂的人,这次合作,你可得多提点提点。”

  丁有朋笑道:“华主任客气了,能参加我们这次试制的,都是单位里资历比较高的,说提点,我可不敢当,咱们多多交流。”

  话说的很客气,帽子也是给许小华戴上了。

  小华笑笑,说了一句:“丁主任谬赞了。”

  等正式开会的时候,丁有朋就道:“这是我们第一次开会,我想着,先把味精的制作工艺流程捋一遍,谁有兴趣担任一下临时解说员?”

  他话音刚落,就朝小华看了过来,“许同志,我记得你口才不错,不然劳烦你给大伙讲讲?”

  华厚元是知道师姐的几大本工作笔记,都放在小华那里的,见丁有朋有心想试试小华的深浅,一点都不担心,微微笑道:“小华,你简单给大家讲下,可能还有人没怎么做准备,你说说,也让大家心里有个基本的印象。”

  小华立即应道:“好,谢谢丁主任和华主任的信任,那我先从谷氨酸生产菌开始说起?”

  她落落大方,一点都不慌张,倒像是一早就做好了准备一样,让丁有朋都颇觉意外。对于许小华,他确实是知道的,艾雁华的徒弟,就是不知道制糖工艺学习班结束以后,怎么没去糖厂,而是来了食品厂?

  小华从谷氨酸生产菌说到发酵机理,又详细到糖蜜提取味精可能涉及到的流程,语速缓缓,声音平稳,显然是对这个问题成竹在胸的。

  不说丁有朋,就是参会旁听的范泽雅都对她刮目相看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