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第123节

  “那她自己愿意过这样的日子,你确实没必要帮她,要不然,我先给你凑点钱,你从宿舍搬出来吧?”

  荞荞忙摇头道:“不要,小华,我不可能一直靠你帮忙啊,我现在已经有了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慢慢攒攒,日子也是能过的。”又有些沮丧地道:“要是有个一技之长就好了。”

  她现在的工作,说白了,还是靠卖劳力吃饭,拿的也是最低一等的工资。

  她想,要是会个会计或者技术什么的,工资肯定能再涨一涨。

  小华听她这话,心里忽然一动,“你怎么没有一技之长了,你腌菜手艺很好啊,比我们胡同里的奶奶们腌的都好。”

  荞荞苦笑道:“这算什么一技之长?家家户户都做腌菜。”

  小华摇头道:“不,荞荞,你在这块很有天赋,要不,你回头从家里带点腌黄瓜条、萝卜干、豆腐乳到菜市里去,让你们领导尝尝,看能不能在你们菜市里卖这些?”

  荞荞有些迟疑地道:“小华,这是不是搞投机倒把啊?”

  小华道:“不是,你现在是东门菜市的员工,如果你们领导说可以卖,就和领导商量申请个制造腌菜的岗位,由你专门负责,但是得提前说好了,这些配方不外传。”

  荞荞连嘴里的馒头都忘记咬了,好一会儿才问道:“小华,真的可以吗?”

  “荞荞,我也说不准到底行不行,你去试试看,要是不行的话,咱们也不损失什么,要是领导同意,你就有希望转为正式工了,工资怎么都能有二十五块钱以上。那样吃饭、租房子都没有问题了。”

  “好,小华,那我试试。”

  说干就干,俩人立即起身,回许家去装先前腌制好的黄瓜条、萝卜干和豆腐乳。

  沈凤仪听她俩说了想法,笑道:“荞荞,你们领导要是不同意,你就在菜市里搞个试吃,黄瓜条切的小小的,让大家尝个味道,要是大家都说好,嚷着要买,你们领导不同意也会同意。”

  荞荞听奶奶也这样说,心里也多了几分期待,“奶奶,你也觉得可以吗?”

  “可以,试试看,就是不成的话,咱们也不过损失一点黄瓜和豆腐乳,不算什么。这两天我和胡同里的人也打个招呼,去给你捧捧场。”

  “好,谢谢奶奶!”

  一直把荞荞送走,沈凤仪还和儿媳道:“年轻真好,你看这俩孩子,脑瓜子好使不说,还有干劲。”

  秦羽笑道:“是,荞荞也是能干。”心里想着,这俩孩子倒是有一点很相似,似乎都怕靠别人,都拼了命地想自力更生。

  对一般人来说,在京市里有个临时工的岗位,已然是很幸运了,但是小华和荞荞,还是一点都不敢停歇,不停地鞭促着自己往前走。

  秦羽想,大概在农村的那段生活经历,让这俩孩子饱受了饿肚子的苦,现在即便是环境和条件好些了,也一点都不敢放松和大意。

  4号中午,徐庆元站在京市火车站门口,略微想了一会,决定还是先去一趟许家,再回单位。

  他到的时候,家里只有沈凤仪一个人,看到庆元过来,还有些讶异,“庆元,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见到你妈妈没有?家里都好吧?”

  徐庆元点头,“见到了,挺好的。”嘴上这样说着,但是他的神色却不是很好。

  老太太立即察觉到,这孩子这趟回家,怕是遇上了事儿,立即转了话题道:“还没吃饭吧?先吃了再说!”

  沈凤仪立即拉着他到了厨房里,给煎了一个荷包蛋,再下了碗面条。

  徐庆元也没有客气,他确实很饿,从昨晚上车以后,他一点东西都没有吃,脑子里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有小时候一家人生活的片段,有爷爷临终前的片段,也有昨天和妈妈聊天的时候,门忽然被推开的片段。

  等吃了几口面,胃好像没那么难受了,徐庆元才轻声道:“奶奶,我妈妈要和我爸离婚了。”

  沈凤仪猛然一惊,“怎么会呢?我先前去安城的时候,可是听很多人提过,你爸妈感情好着呢!”卢源给她的印象,是个脾气温和,不大有主意的人。晓岚也和她说过,她嫂嫂什么都听哥哥的,结婚二十多年,还像个小姑娘一样。

  徐庆元淡淡地道:“那是海面上风平浪静的时候。”

  “虽然你爸下放了,可是你毕竟顺利工作了,家里的事,也能分担不少,你妈妈怎么还会起这种想法呢?”沈凤仪确实有些不能理解,这又不是拖儿带女的,日子难过,受不住丈夫的拖累;再者,若夫妻感情一向不和,遇到这种事,一拍两散那也是正常的,明明孩子已经工作了,夫妻感情也很好……

  见庆元脸色不好,沈凤仪到底没有多说,这毕竟是庆元的妈妈,叹了一声道:“你妈妈可能有她自己的考虑,只要她日子过得好就成。”

  徐庆元点头,“嗯!”

  沈凤仪见他还剩着半碗面条,劝道:“多吃点,好不容易来我们家吃顿饭,可得多吃点。”心里估摸着,庆元这趟回去,怕是连饭都没吃两顿。

  徐庆元吃完饭,就和奶奶告辞,沈凤仪笑问道:“要不然吃了晚饭再回去?”

  徐庆元温声笑道:“不了,奶奶,还得回去销假呢!”

  “那下周末再过来,周六晚上就坐车来,我给你和小花花做点好吃的。”

  “好,谢谢奶奶!”

  “哎!”

  晚上,小华下班回来,沈凤仪就把卢源要离婚的事,和孙女说了一嘴。

  小华惊得瞪大了眼睛,“奶奶,庆元哥亲口说的吗?”

  沈凤仪叹道:“是,庆元心里怕是很不好受,来我们家,找我聊了这么一嘴,他估计也没人能说这事。”到底是家里的私事,和朋友、同事说,都不是很合适。

  估计也不想小华担心。

  小华又问道:“奶奶,庆元哥有说卢姨为什么要离婚吗?”

  “具体的倒没提,倒是隐晦的说了句,现在风浪不平静,可能他妈妈在安城那边也受到了不少压力吧!”

  一旁的秦羽道:“这事,咱们也不好多说,小华,下回庆元不提,你也别问,让他自己先消化消化。”

  “好,妈妈,我知道了。”小华心里却觉得很奇怪,明明先前卢姨还口不择言地给她写信,请她想法子帮帮徐伯伯,她还想着,卢姨虽然行事有点莽撞,到底是护夫心切。

  这才几个月啊,卢姨竟然就要离婚了?

  她一个外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庆元哥怕是更无法理解吧?

  第088章

  10月5号, 许小华一早就骑自行车去京市科技学院,参加食品工艺的技术交流大会。临出门的时候,沈凤仪嘱咐她道:“小花花, 要是下午回来的早,帮忙去副食品店买点白糖回来,家里白糖用完了。”

  “好的, 奶奶!”

  沈凤仪又叹道:“白糖没有的话, 买点黄砂糖也行, 下周庆元过来,我给你们做点桂花年糕吃, 这东西得沾糖, 配白糖是最好了,越细腻越好,现在别说细白糖了,就是糖块都不好买。”

  小华笑道:“奶奶, 没事, 这不还有几天吗,我多跑两趟看看就是。”

  她到京市科技学院的时候,人已经到了很多,签到的时候,她大概看了一下名单,有食品厂、罐头厂、制糖厂、米粉厂、味精厂、汽水厂、啤酒厂、酿酒厂等等, 看得人眼花缭乱的。

  有些外省来的厂还带了产品过来, 像汉城那边的汽水, 青市的啤酒, 内蒙那边的奶粉和奶糖,让许小华驻足的是吉省制糖厂的绵白糖, 在清晨的阳光下,泛着点点晶莹的光芒。

  许小华头回觉得,这绵白糖看起来真可爱,如果沾在年糕或粽子上,应该很好吃,比她在市场上看到的白糖都要细腻、晶莹,她甚至动了心思,想着能不能买一点,带回去给奶奶、妈妈和庆元哥他们尝尝。

  她在展台旁边驻足了很久,吉省糖厂的一个年约四十的大姐就笑问道:“这是我们厂才研制出来的,同志,你也是制糖厂的吗?”

  许小华摇头道:“不是,我是京市罐头厂的,同志,我可以用全国糖票,在你们这买点这个品种的绵白糖吗?”

  对方有些为难地道:“怕是不成,我们这个品种的白糖产量有限,目前尚不对外省市场供应。”

  许小华听她这样说,也就没有为难她,客气地向人家道谢,就走了。

  等她找到郑楠的时候,郑楠正在和几个罐头厂的技术员讨论桃子酱的制作工艺,几人正感慨着,桃子果肉和砂糖的配比要达到1:1,甚至1比:1.1。

  只听郑楠道:“你们东北那边糖厂多,制造桃子酱还好些,总不会缺砂糖,我们这边不行,每年产量也就少些,这可不是什么工艺问题能够解决的。”

  另一位同志道:“你不要这样悲观,或许可以用别的东西来代替砂糖?慢慢琢磨,这不正是我们的工作吗?”

  郑楠笑道:“是,你这样说也对。”

  许小华插话道:“那能不能用桃子罐头里的果肉呢?这个糖水浸泡后,甜度本来就要高些。”

  一位男同志望了眼小华,微微笑道:“是咱们这行的新同事吧?这事啊,前两年就有厂试验过,利用糖水罐头选出来的果肉,不能超过总果肉量的一半,不然会影响桃子酱的口感,不过这样,确实可以少加一点砂糖,就是比例很小。”

  许小华点点头,“这样啊!”

  郑楠立即介绍道:“这是我们罐头厂技术科的同志许小华,因为对罐头工艺比较感兴趣,我特地和厂里申请了,带她一起过来看看。”

  大家都笑着和许小华握手,有个叫钱东耀的笑问道:“我刚才看你和我们那边来的艾同志聊天,还以为你是制糖厂的呢!”

  许小华立即反应过来,他说的是吉省糖厂的那个大姐,笑道:“我刚刚是嘴馋,看上她们带来的绵白糖,问能不能用全国糖票买一点。”

  钱东耀笑道:“艾大姐拒绝你了吧?你要是糖厂的,艾大姐可能还愿意匀一点给你尝尝,和你讨论下工艺问题,罐头厂的肯定不行。”

  许小华苦笑道:“是!”

  钱东耀笑道:“没事,等回头我和艾大姐说下,我们走的时候,要是还剩一点,就匀给你。”

  这意思就是,这次带的绵白糖,有他们私人购来赠送亲友的部分。

  许小华忙道:“钱和票我肯定都付,谢谢钱同志了。”

  钱东耀摆摆手,“不着急谢,等匀出来了,你再谢不迟。”

  大家一时都笑了起来,许小华也觉得有点好笑,谁能想到,有一天为着一口白糖,还要求人呢!

  和钱东耀闲聊了几句后,郑楠又带她认识了一些其他罐头厂工艺科的技术员,一起讨论了罐头、果汁和果酱的工艺问题。

  等中午吃饭的时候,钱东耀特地把艾大姐拉到了一桌来,问她道:“艾大姐,我们上午讨论制作桃子酱用的砂糖多,京市罐头厂这边的同志说,她们缺砂糖,所以这类果酱只能制作一点点,你帮忙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砂糖的?”

  “选用桃子罐头里的果肉呢?”

  钱东耀笑道:“艾大姐,你这想法和小许同志简直不谋而合,不过这个前两年也有罐头厂试验过了,收效甚微。”

  艾雁华道:“那糖浆你们有考虑过吗?”顿了一下又道:“其实可以试下淀粉糖浆。”

  她这话一出来,一桌子的人都抬头朝她看过来,郑楠率先开口道:“谢谢艾同志,回头我试下,如果有技术问题,不知道可否方便再请教下您?”

  艾雁华点头,“当然可以!”说着,就写了一个通信地址递给郑楠。

  这事聊完后,钱东耀又向艾雁华介绍了许小华,“艾大姐,你和小许同志还挺有缘的,名字里都有个‘华’字,听说这姑娘刚还向你买白糖呢!”

  许小华不妨钱东耀在饭桌上,就把这事说了出来,怕艾大姐为难,忙道:“艾同志,不好意思,就是我奶奶叮嘱我回去的时候,顺带买点糖,所以我早上一看到糖,就动了心思,真是对不住,让您见笑了。”

  艾雁华笑笑,“没事,这说明小许同志识货,一眼就看出我们这绵白糖的好来。”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许小华正跟着郑楠和几个人在交流着蔬菜罐头工艺问题,忽见艾大姐喊她,忙走了过去,就见艾大姐塞了一个小玻璃罐子到她手里,“拿回去给老人家尝尝。”

  许小华忙要掏糖票和钱,被艾雁华阻止道:“不用,没有多少,也就半斤的量,我们这次带来的也不多。”

  “艾大姐,这糖买都买不到,哪好让你白送?这是万不行的。”半斤的量听起来是不多,可是这是六十年代啊,每户一月也就一斤的糖票。

  艾雁华坚持不收,和她道:“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奶奶的,你今天提到奶奶,我也想到我奶奶了,她老人家走之前,还惦记着让我喝桌上的糖水。”说到这里,艾雁华眼睛微微泛红,“你收着吧!带回去给老人家吃!”

  许小华也就没推辞,私下问了钱东耀,艾大姐住的宾馆地址,想着稍晚一些,买点京市的糕点送过去。

  她和艾大姐不过是萍水相逢,以后大概率是不会再打交道的,可不好白白占人家的便宜。

  交流会一直持续到四点多才结束,许小华惦记着给艾大姐买糕点的事儿,一出京市科技学院,就往副食品店跑,买了一点驴打滚、牛舌饼、枣花酥等,装了一个盒子,给艾大姐送去了。

  艾雁华开门见是她,还微微愣了一下,推辞了两下,到底是收了下来,还和小华道:“以后有空要是路过我们吉省制糖厂,可得来找我玩。”

  “哎,好的,谢谢艾大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