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第100节

  第070章

  第二天一早, 许东来就要告辞,沈凤仪挽留道:“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这次多住两天, 我和你妈妈也好多聊聊天。转眼我们年纪都大了,这样见面的日子,以后不多了。”

  她这话说的伤感, 许东来也不好坚辞, 笑道:“伯母, 那我多留一天,也陪陪您老人家, 后面学校有事, 确实真不能再逗留了。”他现在是南省朱市一个中专学校里的副校长,平时校务还挺多的。

  沈凤仪笑道:“行,行。”又望着妯娌道:“看到东来,我就想到他们兄弟小的时候, 转眼之间, 他们也都有了白发了。”

  包静虹点头道:“可不是嘛?我们见一回少一回,等我们这些老家伙不在了,他们兄弟之间,怕是也不大走动了。”

  这话,却是戳到了沈凤仪的心病上来。

  上次小儿子回来,和长子闹得不愉快, 隔了这么两三个月了, 兄弟俩也没有一点缓和的意思, 这还是她在的时候呢!

  就听许东来开口, 说今天想去找堂哥聊聊天,沈凤仪握着他的手道:“东来, 你堂哥那边,也劳你多劝劝。”

  “好的,伯母,你放心。”

  沈凤仪点了点头,也没好多说。

  今天不赶着去哪里,早饭大家都吃得比较悠闲,许东来问了几句小华的情况,得知她中专上了一学期就进了工厂,笑道:“先去历练历练也好,你才十七岁,人生还长着呢!”

  许小华觉得她的论调和其他人不一样,笑问道:“叔,你不觉得我这年纪不读书,不拿文凭有些可惜吗?”东来叔和她不一样,她是知道后面时代的走向。不然,她怕是也无法说服自己,不读书进工厂。

  许东来笑道:“这事放在别人家,可能有些稀奇,放在我们家,有什么好稀奇的?难道你奶奶和爸妈都没告诉你,你爷爷年轻时候的故事?”

  许小华摇摇头,“没有。”

  就听许东来道:“你爷爷17岁的时候,从省师范馆毕业,就去乡下小学教了几年书,后来官方选拔人才去国外学习进修,你爷爷通过了选拔。”说到这里,问小华道:“你爷爷第一次在国外待了有五年吧,你觉得他拿了几个学位?”

  许小华想了一下,“三个?”那个年代出国的人,都特别拼,拿两个都是正常的,听堂叔这语气,肯定不是两个。

  许东来笑着摇头道:“一个都没有。他认为文凭不重要,真才实学才重要,头几年,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却没有拿到一个学校的最终文凭,后来辛亥革命爆发,他跟着同学们一块回来攻打南京政府了,辛亥革命结束,他又离开了军队,去办报纸。后面得罪了当权派,被下大牢,经过同学们营救,又逃到了国外。这次去学经济,倒是拿了个文凭……”

  许小华渐渐就听入了迷,她想不到爷爷还有这样传奇的人生,忍不住和东来叔道:“奶奶只告诉我,爷爷后来在大学教书。”

  许东来笑道:“那是最后的事了,你爷爷后来对政治失望透顶,一心著书立说,”顿了一下又道:“所以我说,你中学毕业不接着读书,在别人家可能稀奇,在我们家一点儿都不稀奇,你爷爷要是健在,绝不会多说什么的。”

  许东来说这些,是看出来这个孩子对于自己不读书的事儿,似乎还有些自责,觉得像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一样。

  但是在许东来看来,学历低点高点,都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这个孩子走在向善、向好的路上就行。

  每个人都会受制于时代和年龄,顾虑事情不可能十全十美,唯一的评判标准,大概就是是否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小华想进工厂,并且在这条路上一直努力着,他觉得就很好了。

  许小华知道,堂叔说这些有宽慰她的意思,点头笑道:“好的,我明白了,谢谢叔。”

  堂叔的这一番话,却是解开了小华的一个心结。特别是她和庆元哥订婚以后,俩人之间的差距,让她心底也有过些许茫然。

  饭后,许东来和许小华一起出门,问她道:“你爸最近还好吗?”

  “还好,春节的时候,回来待了一些天。”

  许东来点点头,“你大伯当时也没回来住吧?”

  “没有,从去年年底大伯一家搬出去后,就没再回来住过了。”听到这句,她就猜到,堂叔接下来大概要和她说什么。

  果然就听堂叔开口道:“小华,你爷爷生前,对我们这些侄子、侄女都很好,但凡谁家困难些,你爷爷都会给出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小华,我也多嘴劝两句,你要是觉得不合适,也别往心里去。”

  “叔,你这话就客气了,你尽管说。”

  “你大伯是个好人,就是性子温和些,可能耳根子也软,他前头那个女儿,毕竟不是亲生的,现在又离了婚,说是孤家寡人也不为过,要是再兄弟反目,对你大伯来说,创伤也太大了些。”他这次过来,看到昔日意气风发的堂哥,忽然就有些衰老、颓丧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们这几个堂兄弟,小时候一起在老家待过,虽说是堂兄弟,感情比亲兄弟也差不了多少。他觉得怀安大哥和九思之间的事儿,不能这么一直僵着不提,还得有个中间人来说和说和。

  想到这里,和堂侄女道:“小华,你大伯和你爸爸之间的关系,你是关键。”

  许小华点点头道:“叔,我明白了。”这件事,许小华一直没有分心去想,有时候看到大伯局促地站在她跟前,她也觉得有些不忍心,但是她又知道,即便曹云霞和大伯离婚了,在大伯心里,许呦呦仍是他的女儿。

  这是一个难解的结。

  两个人在胡同口就分开了,许东来径直去了外文出版社,到了大门口,做了登记,就请门卫帮忙喊许怀安出来。

  不想,他等人的时候,过来了一个穿着军装的男同志,旁边跟着的姑娘,他望着觉得有些面熟,心里正犹疑着是不是他认识的那个?就听那姑娘也和门卫说了“许怀安”的名字。

  许东来笑着喊了一声:“呦呦?”

  许呦呦一愣,转头望着许东来,不过半分钟光景,就把人认了出来,“堂叔,你怎么在这?什么时候来的京市啊?是找我爸爸有什么事吗?”

  “过来给你爷爷和太奶奶上坟,你爸现在不在家里住,这不,想找他唠嗑还得来单位堵人。”

  许呦呦听他话音,猜他已经知道了她们家的事,脸上的笑意不由浅了些,微微垂眸道:“我也是来找我爸的,”很快又抬起头道:“堂叔,你难得来一趟,今天我请你和爸爸吃午饭吧!”

  她想着,就是看在堂叔的面上,她爸今天估计也不会让她难堪。

  许东来看向了吴庆军,笑着问道:“呦呦,这位同志是?”

  许呦呦抿了抿唇,笑道:“堂叔,这是我……我爱人,我们前几天领的证,还没和我爸说呢,一会儿看到了我爸,你可得帮我说说好话,我怕他生气。”

  这意思就是,许怀安不知道她结婚了?

  许东来一时有些哑然,堂哥对这个女儿怎么样,他可是一清二楚的,前些年他每次来京市,必然要听堂哥说好些女儿的情况,从学业、交友、心理状况,无一不上心。在他看来,即便是亲生的,也未必能做到堂哥这样。现在这孩子结婚了,都不提前和她爸爸说一声?

  此时对上许呦呦略有些忐忑的眼神,许东来心头不由一哂,微微笑着,没有说应,也没有说不应。

  很快许怀安就出来了,看到许呦呦也在,还愣了一下,略过她,径直问许东来道:“东来,今天怎么有空来?”

  “伯母留我们再住一天,我闲着没事,想着来找你唠唠,”说着,指着旁边的许呦呦道:“刚巧碰到了呦呦,说是有事要和你说呢!”

  许怀安望了一眼呦呦和吴庆军,想到妈妈前天和他说的话,心里有些不高兴,语气也淡淡的,“呦呦,你们有什么事?”

  对上爸爸探询的眼神,许呦呦不觉低下了头。

  吴庆军见呦呦不吱声,知道她是不敢说,主动开口道:“爸,今天我和呦呦来,是想和您一起吃个饭,再者,我们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说到这里,吴庆军望了一眼呦呦,“爸,我和呦呦结婚了。”

  许怀安一时都有些反应不过来,皱着眉问道:“什么?”

  许呦呦鼓足了勇气道:“爸,我和庆军结婚了,希望能得到您的祝福!”

  许怀安望着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女儿,觉得心口有些悲凉,婚姻大事,这个孩子都是事后才和他提起。

  短暂的愣怔过后,点点头道:“好,我知道了,祝贺你们喜结连理。至于吃饭的事,就不必了,你们刚成家,需要置办的东西也多,手头上留些钱吧!今天我不陪你们多聊了,你们堂叔从南省过来一趟不容易,我们兄弟俩叙叙旧。”

  吴庆军见他没生气,立即笑道:“爸,那等下回你有空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再一块儿吃个饭。”

  许怀安点点头。

  吴庆军就拉着许呦呦走了。

  许呦呦走了两步,回头看了一眼爸爸,见爸爸也正在看她,脸上神情淡淡的,似乎她结婚,也不是什么大事一样?

  眼眶微微泛红,喊了一声:“爸!”

  许怀安没有应,转头和许东来道:“东来,走,去我们单位坐会儿。”

  许呦呦望着他和堂叔的背影,颤着声道:“庆军,爸爸这回怕是真生我的气了。”

  她了解爸爸,如果爸爸骂她一顿,或者气得扭头就走开,说明爸爸还是在乎她这个女儿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客客气气的,话语里挑不出错来,却像是应付客人一样。

  但是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应该还是会在上周三那天与庆军领证。

  因为,再早三天,她在庆军的宿舍里,看到了一封庆军姐姐的信,循循善诱地劝说他能及时止损,不要伤了父亲和母亲的心。

  在这封信里,庆军姐姐描写了很多庆军小时候的事,说他们一家人多么团结,多么相亲相爱,说父母这回之所以这样激烈地反对他的婚事,完全是事出有因,希望庆军能够仔细考虑,若是因此而和父母隔阂、影响前途,则悔之晚矣。

  她当时看完,脑子里就一阵天旋地转。

  她心里是并不怎么怕庆军妈妈的,庆军妈妈性格刚硬,说话、做事都不给人留余地,她自幼就知道,这样的性格容易吃亏,事实也是如此,在她和妈妈之间,庆军一直偏向她。

  现在庆军的姐姐,显然是想和他打感情牌,而且部队里还有个卫沁雪……

  放下了那封信,她心里就有了孤注一掷的想法。

  当天,庆军从食堂打饭回来,她什么都没说,很平静地和他一起吃完了饭。然后装作随口的样子,问起了结婚报告的事儿,见庆军还支支吾吾的,不给她一个准话,她立即就红着眼眶,提了一句俩人已经亲密接触过,如果部队里不批的话,她以后也没脸再见人。

  她知道,在这件事上,庆军自觉理亏。

  那天下午,庆军就去找了团长和政委。周三,庆军一早跑到浅水胡同来,说部队里批了他的结婚报告,俩人立即就去领了结婚证。

  等她领了证回去,妈妈就和她道:“呦呦,酒席可以后面再补办,但是你现在得先住过去,庆军父母不同意,也就是和儿子拗着劲儿而已,一旦你们有了孩子,庆军爸妈就是看在孩子的份儿上,也不会再说什么。”

  她心里本来还有些犹豫,和妈妈道:“妈,我现在刚工作不久,要是这时候有了孩子,可能会影响我自己的前途。”

  妈妈却打包票说,会给她带孩子,只要把孩子生下来,其他的事,她都不用管。

  前头他们还没订婚的时候,庆军就申请了一个小两室的房子,那边早就批了下来,在妈妈的叮嘱和催促下,她周五就搬到了空军大院的家属院去。

  这一步,她已经切实地走了过来。领证的那天,她就和自己说,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她不会后悔。

  只是现在,面对爸爸的冷淡和漠然,她心里还是不禁有些伤感,抬头看了一眼二楼爸爸办公室的窗户。

  她想,她可能真的和爸爸越隔越远了。

  此时,二楼的许东来,从窗户看到许呦呦走了,忍不住和堂哥道:“哥,我看呦呦的事,你以后也不要管了。就是亲生父女,女儿不听劝,一意孤行,做父亲的也只能放手。况且,你和她妈妈已经离了婚,情感上,又要隔了一层。”

  许怀安没回答,苦笑着问道:“你今天来,不是和我说呦呦的吧?”

  许东来笑道:“确实不是,是为了另一桩事儿。”

  想到妈妈的嘱咐,许东来还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好半晌才问道:“哥,你还记得我表妹兰蓉吧?小时候常来我们家玩的。”

  许怀安点头,“有点印象。”

  许东来松了口气,“是这样的,我妈妈知道你和前嫂子离婚后,就想把兰蓉表妹介绍给你。”边说边观察着堂哥的表情。

  许怀安摇头道:“东来,如果你是来问我的意见,我很明确地告诉你,我不准备再婚。”

  许东来叹了口气,“我就知道你不会同意,和我妈说了,这事没戏,她老人家非不死心,让我来问你一声。”

  周二一早,许小华陪着奶奶送小奶奶母子俩上了火车,临行前,两个老人家拉着手,一个劲地抹眼泪,都有些舍不得。

  包静虹还嘱咐小华道:“下半年要是有空,也带你奶奶回老家走一趟,老家还有好些亲戚,你都没见过呢,孩子,回来看看,也认认门。”

  许东来又道:“小华,虽然工作了,书还是要读的,要持之以恒啊!”

  许小华一一笑着应了,一直到火车开走了,祖孙俩才返身往回走。

  沈凤仪和孙女道:“我和你小奶奶年轻的时候,在一个大家族里当媳妇,是共过患难的,这人上了年纪,就难免想到年轻时候的事。”

  许小华问道:“奶奶,那时候爷爷出国去了,留你一个人在家,日子是不是还挺难过的?”

  沈凤仪点头,“好在你爷爷没在外头沾染上吃喝嫖赌的坏习惯,也没带个新式的媳妇回来,我这才算熬出头了。”又笑道:“你不知道,那时候留洋回来离婚的,大有人在,还有人带个洋媳妇回来。”

  这事,许小华也有些耳闻,祖孙俩聊了一会,许小华问奶奶道:“大伯同意和小奶奶家侄女的事儿了吗?”

  沈凤仪摇头道:“没有,你东来叔还跑去问了他,你大伯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顿了一下又道:“这事儿,我心里也不愿意,前头一个曹云霞,闹得我都头疼。那曹云霞和许呦呦还是在咱们家住了十来年的。你小奶奶家的侄女儿好是好,但毕竟前头也有个孩子,这女人呐,一旦有了孩子,在她心里,什么人都只能往后靠,这门亲事要是成了,你大伯怕也是给人家做嫁衣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