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52节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52节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2 14:38:02 来源:免费小说

  一个上穿月白对襟撒花衣、下着湖蓝色双裙们马面,头梳堕马髻,斜插珍珠方胜的姑娘,柔柔弱弱得立在门边,仿佛一幅仕女图。身后还跟着一个梳着三丫髻、头戴红绳的小丫头。

  这形象,非常典型了,珊瑚珠收集的画册里就有,最典型的京城文官家庭女眷爱穿的衣裳、爱梳的发饰。一看就知道和自己没啥关系,这辈子不可能有交集。

  珊瑚珠饶有兴趣的看过去,这回又唱什么戏?这是父亲、兄长在边境为官,死在草原人手里来报仇了?还是听说京城来了个蛮夷女子,来看热闹?又或者是受了上面的委托,不情不愿来教授礼仪,勉为其难充当“朋友”,为新到京城的使臣作伴?

  为什么珊瑚珠要猜她不情不愿,因为这小姑娘眼睛里含着泪珠啊。

  “你什么人啊,堵在门口,啥话不说,就知道哭?汉人都有这毛病?晦气!”吉娜皱眉呵斥。

  “哎~吉娜,说过你多少回了,别汉人、汉人的,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万一这是人家个人喜好呢。”维娜开始捧哏。

  吉娜配合得笑了,故作大方道:“行吧,爱哭就哭个够。”

  跟在这小姑娘身后,梳三丫髻的小丫鬟抱不平道:“你个蛮夷女子,真是不知廉耻,抢了我们姑娘的夫婿,还敢挖苦人!”

  “住口!”

  这话不是珊瑚珠说的,是拎着袍角匆匆赶来的钟应爱喊的。

  钟应爱气喘吁吁停下,拱手致歉道:“公主恕罪,表妹不知礼节,冲撞公主,我代她给公主赔罪了。还望公主念在她年幼无知的份上,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钟应爱是见过珊瑚珠杀人的,真杀人不眨眼,温热的血在脸上流淌,眼珠都是红的。这样的场景,还时常出现在他的噩梦里。表妹柔弱得如三月嫩柳一般,怎么经得起公主随意一吓。

  “表少爷,您就看着我家姑娘被人欺负吗?难道你真的变心了?要娶这个蛮夷女子?”小丫鬟扶着哭倒在自己怀里的姑娘,愤愤不平控诉钟应爱,那眼神仿佛在看陈世美。

  “胡说什么?我与公主清清白白……”钟应爱又连忙转身,给珊瑚珠行礼,“冒犯、冒犯。”

  钟应爱自觉自家眷属失礼,硬着头皮想要解释,可真编不出什么话来,忍不住抬头看珊瑚珠的脸色,没想到珊瑚珠居然没有怒而拔刀,反倒兴致勃勃的看着他们,仿佛他们是戏台上一出蹩脚的戏目。

  “啪啪啪!”珊瑚珠抚掌而笑,“钟大人,你这是怕我在驿馆无聊,特意安排的戏目,挺有意思的,接着演。”

  “公主恕罪,这是我表妹,自幼失怙,身世堪怜,听了旁人几句不着调的议论,便想来拜见公主,并无恶意。”钟应爱都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个事情。他姨妈身子已经不好,临终前就想看他和表妹成亲,了却多年心愿。表妹身体也不好,不知能不能活到双十。这年头女子若是未嫁夭折,是不能埋入祖坟受后人香火供奉的。

  因此,即便只为了表妹身后事,钟应爱也是责无旁贷。更何况,还有姨妈从小爱护之情,还有母亲哀求的泪水。

  可自己去出一趟平平无奇的公差回来,祖父居然有意让他迎娶外族公主。这怎么行?钟应爱自己是不愿意的。可祖父心意已决,想借这婚事,让钟应爱洗脱与陛下政见不和的影响,重新回到朝堂核心。

  钟应爱与祖父一番谈话,说公主外族之人,不能担起宗妇之责。祖父却坚持,钟家自有规矩,什么人来了都会学得规行矩步。

  钟应爱没办法和祖父讲,自己被珊瑚珠大开杀戒的模样吓得做了几天噩梦,婚事是想都不敢想。可偏偏事情就这么寸,让来送点心的表妹听到了。

  表妹平日连虫子都怕的胆子,这时候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居然找上了驿馆。钟应爱知道的时候,真是吓得魂不附体,催马疾驰而来,生怕自己来得迟一步,就只能看到表妹的尸体。

  真.一头雾水.珊瑚珠。

  珊瑚珠转头对维娜道:“你给我买的话本子还是保守了。我本以为穷书生高攀修行千年、下一步成仙的大妖已经是臆想,没想到还有更离谱的。那些写话本的酸腐文人没脑子吗?既有千年修为,怎么会看上个男人就想嫁?还是个一无是处的穷书生。”

  钟应爱被臊得两颊通红,那个表妹也柔柔弱弱倒在丫鬟身上,不停拿帕子擦眼睛。

  “行了,都带回去吧。你这个纸糊灯笼一样的表妹,进门没说一句话,光哭了,离我也是三尺远。回去好好找个大夫治病,别找我付药钱。”言下之意,出事儿了别赖她。珊瑚珠眼神都懒得给一个,转身回屋了。

  这剧情,她听上句就能接下句,话本上都写烂了,毫无新意。

  进屋后,珊瑚珠对高娃道;“去打听一下,这种离谱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打听京城人对使团观感之外,再打听打听可有人议论我的婚事。”

  妈的,迎面一盆狗血,晦气!

  第77章 和亲中原的公主8

  朝廷北征、两族和谈、民族融合……这有什么意思?

  草原上来的公主嫁给谁?哎,你要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啊!

  外头茶馆里,对于兀良哈部遣使来朝充满了各种议论,重点还是集中在八卦上,毕竟,朝廷大事不是人人都懂,但八卦嘛,总是人人都感兴趣的。

  “听说大王子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曾经担任和熊搏斗不落下风。”

  “嗨,他们草原人,天生就吃肉长大的,很有一把子力气。要我说,若公主也是健妇模样,那谁也不会娶她。”

  “老兄这话我也赞同,草原上来的,连面都揉不圆乎吧,咱们老李家,可不能要这种不能上灶台的媳妇儿!”

  “呸!说梦话呢!先撒泡尿照照自己配不配,还上灶,人家公主拿正眼瞧你吗?”

  “哈哈哈,老李哪儿有福气让公主看一眼呢!让我说,公主还是得嫁给将军,银枪白袍小将军,公主就该配将军啊!”

  “胡说,从来只听说过高中状元、迎娶公主的,要我说,在新科进士里挑状元,不行,还是探花吧,探花郎最配公主了。”

  “说到今科进士,里头有年轻人吗?我只记得榜眼长了一把长髯,跟画上关公似的,天街夸官的时候我瞧见过。”

  茶馆里的热闹很快就转移到其他方向,这些事不关己的人,只把自己当月老、当皇帝,对公主的婚事指指点点,发出一些令人发笑的言论。

  真正和公主有交集,有可能娶公主的人家却是各有计较。

  钟应爱带着闯祸的表妹回家,还没进屋,就听到母亲的哭声。

  姨妈躺在软榻上,表妹扑到姨妈身上哭,一屋子女人哭成一团,哭的钟应爱脑袋一抽一抽地疼。

  “母亲、姨母、表妹,你们都别哭了。幸亏公主不计较,下次再这么莽撞,我也护不住表妹。”钟应爱捂着脑袋叹息。

  “我就你妹妹这么一点儿骨血,她若有个三长两短,就是立刻要我的命。”

  钟应爱听着姨妈这老生常谈,更觉得太阳穴突突跳。他索性不理会姨母和表妹,只对母亲道:“母亲,该好好理一理家里的门户了,居然让表妹一弱质女流轻易出门,如姨母所言,真要有个万一,如何向姨夫交待!”

  这是直说让长辈们不要仗着他脾气好,再暗中唆使表妹做这些蠢事了。

  说完,也不看两位长辈难看的脸色,直接转回自己的院子。他的院子里,父亲正坐在正房,等着他呢。

  钟侍郎坐在正房官帽椅上,好整以暇得看着儿子,威严问道;“人带回来了?”

  “是。只是言语冲突,并未动手。”钟应爱说了一遍事情经过,请父亲放心。

  “听你之前所言,这草原公主性情暴烈,如今看来,倒是能听进去道理。”

  钟应爱一听这口风不对,立刻说明:“公主只是不屑与表妹这等闺阁女子计较罢了。”表妹那样的纤弱之流,根本入不得公主法眼。

  “你对着草原公主也并非全无好感啊?我儿,自古娶妻娶贤,这草原公主虽非同族,但此时最合适。若是她嫁入我钟家,陛下定有加封,你享了驸马的好,却不必避讳朝政,何其便利。最重要的是,你要向陛下表明忠心追随之意。”钟侍郎捋着胡须教训儿子,“你祖父为你筹谋一场,不可再令长辈操心。”

  “父亲,我实在无法与公主成婚。我禀告过的,右手腕上,如今还有红痕,运笔总有凝滞。她虽为女子,也曾上阵杀敌,并非温顺女子,恐担不起钟氏宗妇之责。”

  “怕什么,入了钟家,自有规矩礼仪教导于她。别说她一外族公主,便是当今爱女,也要孝敬尊长、和睦兄弟啊!”钟侍郎倒是很自信,女人嘛,嫁人了,总会听话的。

  钟应爱摇头,他不知道该如何描述。父亲没有和公主接触过,只以为天下女子大约就分成那几类,或尊贵、或骄纵、或温柔,总脱不了模子。但公主啊,她不是模子里长出的规矩样儿!

  该如何才能打消长辈不切实际的念头,钟应爱实在烦恼。

  白邵晨也很烦恼,白小将军回家之后,自动从“少帅”降级成“大郎。”

  “母亲,这些是什么?”白大朗看着一桌子帖子问道。

  “你父帅让给你挑门好亲事,尽快定下。这是之前就有意向的人家,如今定得急,你先选一下。等两家有了默契,若是陛下有意赐婚,能拿出来挡一挡,若是陛下没这个意思,按部就班慢慢走礼,也是对女方的尊重。”白夫人指着面前几张特意挑出来,记录女方家世品行年纪等基本资料的帖子,忧愁得揉了揉眉心。

  “父帅怕我娶公主?”白小将军也忧愁起来,他对公主,确有求凰之思。父帅这样的态度,让他怎么开口说明。

  那日在湖边跑马,拾到公主的珍珠发钗,是怦然心动。山谷截杀时,公主有勇有谋、身手矫健,每一刀都有奇异的韵律,带出的血珠,都独具美感。那时,血如花在心口绽放,是情根深种。若是自己能娶这样一位武艺高强的公主,来日并肩作战,岂非快哉。

  “为娘也觉得你父帅大惊小怪,我等武将世家,与草原人总有交战,陛下总不会不考虑这些,让你娶公主。”白夫人倒是看得开,“你与我说实话,一路行来,可与公主有多的接触?”

  “娘,怎么可能。您是跟着大军行进过的,说是我护送大王子和公主进京,可一路上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哪能和公主有什么私人接触。哪次见面商议,身边没有围上七八个人。”

  白夫人放心了,嗔怪道:“你这孩子,娘不过白问一句,哪里招来你这么多话。没有接触就好,你日后是要沙场建功的,总不好和番邦公主有太多接触。名声要紧,爱惜羽毛啊!”

  这么多人,从各自的立场,做着自以为精明的打算。

  三天一晃而过,宫中召见了帖木儿和珊瑚珠。

  正儿八经的觐见,一路都有礼官导引,事前也做过训练,一问一答都是模板,一举一动都有规矩。

  觐见后,中原皇帝,如今帖木儿和珊瑚珠也称陛下了。

  陛下封珊瑚珠的父亲为顺义侯,继续镇守草原。封帖木儿为顺义侯世子,珊瑚珠也破例加了县主的宗女爵位。又为使团赐下封诰、赐金银酒食,再令礼部赐宴,就摆在文华殿侧殿。

  大宴由一位年高德劭的宗室老王爷主持,礼部、兵部相关人员出席,四夷馆的通事陪伴那些语言不通的,又有早年归附的外族臣子作陪,什么回回人、彝人、苗人,总之,都是带有外族血统的臣子。

  教坊的乐户经过精心挑选,歌舞也带着一些异域特色。

  老王爷端坐上首,命人俸上美酒,敬帖木儿、珊瑚珠兄妹,犒赏他们虽出生外族,却愿意为大夏太平安乐建立功勋。

  酒到酣处,侧殿外突然有人来通禀,圣驾将至,请诸人离座行礼。

  这也是早就预备好的,老王爷非常自然得把自己的位置挪到了下首,位置早就留好了。这个宴会只是名义上由他主持,陛下中途到来是彰显尊贵。

  陛下不仅自己来,身边还有皇后陪伴,还有自己五个儿子。

  当今陛下虽是太平天子,却是马背太子。早年跟随太祖征战天下,自己也曾上马作战,生生打下半壁江山,如今又有意亲征北伐。现在南方还有少数前朝余孽叛乱,但大局已然尽在掌握。若有朝一日陛下山陵崩,庙号多半是太宗。

  陛下与皇后携手落座,看着这满殿的外族人,穿着各自民族的衣裳,却行汉礼,称汉臣,心中也是说不出的满足。挥手道:“平身吧。孛儿只斤氏虽为新至,也是老朋友。你们兄妹不要拘束,这里各族人都有,个个都有自己的好前程。”

  帖木儿出列,右手抚在胸前,低头行了一草原人的礼节,笑道:“多谢陛下。只盼来日,我等有幸为陛下建功。”

  “哎~坐吧,朕给你们赐宴,并非为了你们报效朕。只是让你们看看天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是,臣等受汉家文教感召,真心归顺大夏。”珊瑚珠也起身行了一个汉人福礼。文教二字用得很妙,礼部的臣子已经喜得脸皮抽搐了。

  孔子曰:远人不服,故修文教文德以来之。通过繁荣昌盛的文化来吸引外族人,这是国家软实力的最好体现,也是儒家文化里对施政者的最高褒奖。中原王朝对盛世的要求,从来都有四夷宾服、渴慕文教。

  这时候该皇后出场了,“孛儿只斤家的姑娘,果然是草原上的明珠,你这福礼行得很好,礼官这才教了多久,可见聪慧。”

  “多谢皇后娘娘夸奖。”珊瑚珠再行一礼。

  “真是可人疼。”皇后也跟着早就排练好的剧情走,转头笑问皇帝:“陛下,这么好的姑娘,不知可定了人家没有?若是没定,妾可就要先下手了?”

  “朕如何得知,得问问他们——”

  “回禀陛下,阿妹还未定亲。只是父亲临走时嘱咐,阿妹可自行择婿。”帖木儿回禀道。

  “哦?自行择婿?”皇帝摸了摸短须,这倒新鲜了,先前没说啊。遂好奇问道:“怎么个择法?”

  珊瑚珠起身,笑道;“陛下,小女斗胆,列几个条件,还请陛下为我做主。”

  “哈哈哈,说来听听。”汉家女子,尤其是未出阁的女子,是不会有这样的胆量的。皇帝玩心大起,不顾皇后扯他衣袖的动作,忍不住插一脚。

  “我要嫁的男儿,一定要是个英雄!武艺不说比我好,至少不能比我差。第二,允许我继续信奉长生天。第三,不能把我关在后宅,不让我跑马。就这三个条件。”珊瑚珠干脆利落说出自己的要求。“这是最基本的,还有其他什么长得好看、会逗我开心也是加分项,先往后稍稍。”

  “傻姑娘,哪有这么择婿的。”皇后笑了笑,她想说的其实是,世上哪儿有这样的人家,择婿不是过家家。这种模棱两可的条件,太容易钻空子了。

  “哦?朕可听说你武艺不错,若是找不到能赢你的青年才俊,难道还不嫁了吗?”

  珊瑚珠斜着眼睛,嗔了皇帝一眼:“陛下,小女是比武择婿,又不是比武挑护卫,遇到喜欢的,自然就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