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众人可是期盼了很久了。
可半晌过去,没人敢上前做那个出头鸟。
大臣们微微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和同情,“太后娘娘请息怒,这里面一定夹杂着什么误会。”
太后擦了擦眼角不存在的眼泪,呜咽道:“要真只是一个误会就好了。”
“哀家不是不肯放权,只是国难当头,谁敢轻易将权力交给一个毫无经验的皇帝呀?”
“昔日的太傅宁死也要逼着哀家放权,自己养了二十年的养子竟敢对哀家刀刃相向,如今又有人假冒哀家的名义,犯下了杀人罪行并企图陷害于哀家。”
“哀家这么多年的操劳,这么多年的付出,都换来了什么呀?”
大臣们闻言,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纷纷上前劝慰:“太后切勿太过悲伤,保重凤体要紧啊!”
另一个大臣说道:“是啊,这人明摆着是冲您来的,欲挑拨您与群臣之间的关系呀。”
“还请太后娘娘莫要将此事放在心上,当以江山社稷为重。”
太后适时地掩面,假装抽泣中透出几分无奈,目光看向王丞相,说道:
“眼下这风雨飘摇的局势,哀家已是独木难支。不如就按照大家的意见,将这权力交予丞相吧!”
“还望丞相能不辞辛苦,还大楚一个海晏河清。”
王丞相心里一颤,但还是伪装道:“太后明鉴啊,臣等一心只为朝廷效力,只愿辅佐太后和皇上,保我朝长治久安。除此之外,别无他想。”
其他大臣也连忙道:“是啊是啊,臣等也只是一时慌乱,才会有所猜疑,还请太后海涵。”
太后捂着额头,轻轻叹息了一声:“爱卿糊涂啊!当初太傅与哀家顶嘴,哀家都没有将他赶尽杀绝。”
“今日只是有人与哀家意见不合,哀家怎么会痛下杀手?哀家即使看不惯谁,大可直接治罪,也不会用这种卑劣的手段。”
“现如今,出了这事,哀家也是痛心疾首!哀家定要严查到底,给死去的官员一个交代!”
第55章 你们可真是狠啊
朝臣连忙再次俯身,齐呼道:“娘娘英明!”
是啊,当初白钰就站在太后娘娘的雷点不停蹦跶,太后也只是罢官免职,没有将他赶尽杀绝。
如今,太后只是和几个官员意见出了分歧,她怎么可能去下死手,惹得一身骚呢?
太后轻笑一声,说道:“既然爱卿们如此信任哀家,那哀家便勉为其难,再为这江山社稷操劳几年吧。”
想要加害于她?可没那么容易。
说此话的时候,但见姬文轩快速跑了过来,慌慌张张的,像是有什么午夜幽鬼要缠着他似的。
他一边跑,嘴里还一边念叨着:“母后,你别杀我,求求你了……”
众人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却见几个侍卫抬着一副担架走了过来,上面躺着的正是翠珠。
只见她面色苍白如纸,已经没有了气息。
太后一见是翠珠,心中一惊,连忙问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侍卫们上前禀报道:“娘娘,我等方才赶至皇上寝宫,发现一名宫女倒卧血泊之中,身旁散落着利刃,皇上不停地喊着让她不要杀自己。”
太后闻言,原本恢复的脸色瞬间一黑:“皇帝,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戏?”
“翠珠可是哀家身边的贴身宫女,她怎么可能会对你行刺?”
姬文轩额头冒汗,语气充满委屈和不解:“母后,那宫女竟敢企图刺杀儿臣,她口中不停地念叨,说是您当年就是这样害死了我的母妃……母后,您为什么要伤害我?”
太后凤眸微眯,眸中寒光闪烁,反问道:“胡说!哀家什么时候想过要杀你,更没有对你的母妃下过手!”
朝堂之上,群臣们相互对视,眼中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当初,淑妃娘娘身体一向强健,平时很少出宫,却突然染上了天花,让大家感到十分奇怪。
然而,自从先帝去世后,此事便无人再提及。
难道这一切真的是太后所为?
皇上再怎么也是太后养了二十年的养子,太后真就忍心暗中对皇上下毒手吗?
皇上与太后怎就不能各退一步呢?
大臣们暗自叹息,他们既得罪不起皇上,也不敢轻易得罪太后,左右为难。
太后眸色阴沉,将目光投向王丞相,声音冷冽地说道:“昔日淑妃的死因,你最清楚,你来告诉皇上吧!”
王丞相迎上太后那锐利的目光,心中一阵慌乱,暗道不妙。
这件事皇上怎么这么快就捅破了?
当初先帝是太后下药的,人是他亲手捂死的。
若是现在说出来,恐怕连他自己也难以逃脱罪责。
于是,王丞相连忙说道:“回禀娘娘,淑妃当年确实是因病离世,此事确凿无疑。”
说完,他不动声色地向姬文轩投去一瞥,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然而,陈玄棠却听懂了姬文轩的意思,他毅然向前迈出一步,说道:
“太后娘娘,如今事情繁多,不如让东厂介入此事。如此一来,也好以正视听,确保整个过程能够公正无偏。”
太后一听,顿时心生警觉,她立刻反驳道:“后宫琐事,自有其规。东厂若是贸然涉足进来,恐怕会引发诸多非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