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匠人:?
你清高……
赵远也被太子暗搓搓的小心思给逗得小脸笑的更灿烂了,他晃着太子的手,软乎乎的说道:“好~”
之后的时间里,后宫当中,九皇子喜欢织布的消息愈演愈盛,连皇帝都忍不住把儿子给找了过去。
当然,他是知道儿子想干什么,只是觉得一直这个闹腾下去也不是个事。
“父皇。”赵远一进来,就自觉小跑过去,抱住皇帝的腿就开始往上爬。
皇帝正经的表情都没有维持住,就已经条件反射的伸手将儿子抱了起来,“父皇听说,你这几天一下课就在往工部跑。”
“嗯。”赵远点点头,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皇帝,像是并不清楚自己这段时间在宫中闹起的非议有多大,他眼睛闪亮,语气兴奋,“我要做出超~厉害的纺车,一天能弄很多线出来,然后织机也要超厉害,能织很多的布,这样我就能赢了。”
这些天,皇帝也不是一点都不知道阚元化的事,毕竟儿子都在工部待了这么多天了,他当然要问问是什么情况。
对于阚元化一介商人竟然敢对藐视皇子,他当然相当不满。
要知道,这可是他最喜欢的儿子,阚元化竟然也敢对小九的外家出手。
对方的嚣张行径,让皇帝入了心,又想起上一次阚元化敢帮着宋舒晴,控制舆论,意图操控宋舒杨的生死,皇帝发现,一些商人似乎有些太过张狂了。
尤其是阚元化这个商会里的人,垄断式的截取所有的生意,过于霸道。
商人手中有钱,资本越积越多,这样对皇权也是不利。
天下首富,这个称号确实有些碍眼。
皇帝明面上没有直接出手,实际上心中已经在琢磨弄些什么政策削弱、限制这些人的地位和实力了。
每一项政策的颁布都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现下皇帝还没想好,于是也没跟儿子说。
横竖这些天阚元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太子那边插手,他身后的英国公府自然也会出力,英国公不论是势力还是资历等都不弱,这个老狐狸想要给一个商人使绊子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柳家那边,阚元化都已经暴露了,自然不敢再做什么手脚。
这会儿皇帝好笑的看着儿子喜滋滋的样子,问道:“那你忙活了这么多天,有弄出什么进展了吗?”
在问这话的时候,皇帝没觉得儿子真的有进展。
但让他意外的是,当他说完之后,竟然没见儿子脸色低落,小小一个孩子笑眯眯的把手伸到他的跟前,骄傲的给他比划着,“一点点,已经有一点点了哦。”
皇帝有些诧异,“真的?是小九自己想出来的吗?”
“当然是真的!”赵远重重点头,“是小九和工部的那些大人一起想出来的,太子哥哥说,那些都是能工巧匠,特别厉害,有问题就找他们,他们肯定能解决。”
他提供思路,那些人倒也不是样子货,大家一起思考,倒真的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皇帝一下被逗笑了,他算是看出来了,太子仁善软弱,但在涉及小九的事情上,倒难得能不讲道理一些。
亏得对方能说出这种话来。
那压力全推到工部的那些人那里去了。
他笑道:“那小九你可真厉害,父皇就等着看你之后的成果了,你一定能自己把欺负你的人给打倒。”
“嗯。”赵远认真的点头,一本正经的道:“小九会的。”
皇帝于是又被逗笑了。
赵远无语的看着他。
皇帝看了他的小表情,笑的停不下来。
赵远:……
他其实未尝不知道皇帝很多时候是在故意逗他,但赵远不管是出于感情,还是出于利益,都乐于配合。
父子俩你来我往的说了好一会儿话,一直到最后,皇帝也没说宫中关于赵远的传言,只把他给放走了。
有了皇帝的这番表现,赵远的工部之旅越发的理直气壮了。
皇帝都默认了,他的做法就是正确的!
至于其他的,就让皇帝自己帮他解决吧。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宫外,阚元化也听说了九皇子放言要做出更好的纺车和织机,抢生意的事。
对此,他轻视一笑,嘴上轻飘飘的说道:“倒是想的不错,可惜啊。”
小孩子就是容易异想天开。
对于自己经商的能力,阚元化从来都不怀疑,他并不觉得一个五岁的小孩能给自己造成什么威胁。
与之相反,倒是英国公府给他的压力不小,他在京城的生意都被打乱了。
都说民不与官斗,在京城,英国公府确实和一般的皇亲国戚不同。
就算他背后站着的人也是皇室中人,这种时候,尤其是他先理亏的时候,也只能暂时先忍了。
时间过去的不少了,皇宫中,连后宫都懒得再传九皇子喜欢织布的消息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皇帝不允许有这样的流言。
赵远每天按时上课,中午和下午的空档就去工部,继续忙活他的纺车还有织机的事情。
先前只有一个秦书听他使唤,不过在他决定改进纺车的时候,就让这边的管理者给找了在相关方面比较擅长的工匠。
现如今,他娘已经是妃位,他自己也有自主的能力了,在他提出要求之后,工部的人可不敢再敷衍他。
赵远天性是比较喜欢学习的,他一边时不时提出一些天马行动的构思,去激发这些工匠的灵感,一边也顺道着从这些工匠这里学习一些自己未曾学过的东西。
就这样,等到工部的人兴高采烈的来禀报九皇子做的纺车成功了的时候,皇帝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你刚才是说,你们弄出了更先前的纺车?”
那回话的人满脸欣喜,大家都是工匠,自然能清楚这东西的价值如何,这绝对会对当下的布料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但这种功劳大家可不敢随意抢走,那人回道:“这水力纺车能够做出来,少不了九皇子在许多地方的巧妙构思,臣等无非就是顺着九皇子的想法去做,这一切都是皇子的功劳。”
说完,他又面带推崇,激动的脸色通红,“当下用的纺车,一天顶多能纺纱两三斤,但九皇子弄出来这个水力纺车,一天至少能纺纱上百斤。”
这个数量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连皇帝听到了之后,也是心头猛地一跳。
他也顾不得和这人争论到底这个纺车做出来谁的功劳应该更大一些,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这个水力纺车到底怎么样。
这些人有没有夸大其词等等。
他起身,“先起来吧,带朕去看看你们弄出来的这个新纺车。”
“是。”那人恭敬的应声,领着皇帝往那边去。
快要到目的地的时候,看着另一边牵着太子的手蹦蹦跳跳的小九时,皇帝终于想起自己刚才为什么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了。
他停下脚步,看着太子和小九逐渐向他靠近,脸上似笑非笑。
赵远还在叽叽喳喳的跟太子说着,“太子哥哥,到时候咱们就拿这个纺车去做生意吧,咱们的生意一定能超过那个阚元化,以后咱们两个就是天启的第一首富了。”
这么说着,像是看到了自己钱财不尽的样子,小孩咯咯的笑得欢快。
他小脑袋压根不看路,一直盯着太子说话,反正有太子牵着手,肯定不会让他摔了的。
太子一直在含笑听着,等看到了道路前方皇帝那黑沉的脸色,他才不动声色的提醒了一下弟弟看前面。
很显然,在弟弟做出了成果之后,率先选择的是亲自来找自己,而不是去找皇帝。
这个发现,让太子的嘴角微弯。
但很明显,发现了这一点的不只是太子,还有皇帝。
他就说,怎么感觉少了什么,小九做成功了事情,听起来收获还不小,结果竟然没有率先来向他报喜!
而是去找了太子!
皇帝不由得开始怀疑,兄弟情分难道真的能比过父子之情吗?这不应该啊。
在太子的暗示下,赵远终于看到了皇帝,他还没意识到问题,拖着太子往皇帝那边跑,因着事情成了,他喊皇帝的声音也因为高兴而显得含糖量充足,“父皇~”
两人在皇帝面前站定。
赵远伸出另一只手去拉皇帝,一边说着,“父皇,我们超级厉害的纺车成功啦。”
但他的手才刚一碰到皇帝,就被皇帝给躲开了。
赵远一愣,就听得皇帝阴阳怪气的说道:“你倒是还记得父皇啊,以前还说什么最喜欢父皇,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可没见你先来找父皇分享。”
赵远:……
第104章
赵远眼神呆愣愣的看着皇帝,嘴巴张张合合,一时间,愣是没想出来该说什么。
他会先去找太子,也是因为太子有帮他在外面找了擅长的工匠,帮着他一起改进,还每天都关注进度,比他都担心他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在得出结论之后,赵远当然是想也没想的就去找自己的太子哥哥了。
更何况,他和太子早先就说好了,要是等机器做起来,他就和太子一起联合起来做生意。
这种东西,只有太子的势力才能全部保全利益,而且太子身边也不缺各种人才能人,这东西牵扯也大,譬如上市之后,对江南那边的手工纺织者的冲击等等,都得要安顿好,还要面临那些被抢夺了利益者的反击。
这些事情,确实是太子做更合适。
对于赵远来说,他能做的生意还有更多,更何况,他和太子做生意,谁占便宜可就说不一定了,太子肯定不会亏待了他。
他也想给太子个人增添一些实力。
但现在看着皇帝那副生气、难过的样子,赵远又感觉自己不先跟皇帝说,好像也不那么好,毕竟一直以来皇帝对他都是很好的,他打架惹事的时候,皇帝也都偏着他。
一时间,赵远望望太子,又望望皇帝,一张小脸上纠结极了。
他皱巴着脸蛋想着说辞,两个人都在看着他,他也不好张口就是皇帝在他心里最重要了,于是想了想,他慢吞吞的说道:“嗯……就是,这个……这个纺车也不算是我做出来的,要是在父皇面前请功有些不太好吧?”
他说的也不太确定,语气一听就很虚。一边说,还一边偷瞄着皇帝的脸色,像是在看皇帝接不接受这样的理由。
见皇帝不像是消气的样子,他只好继续凝神苦想。
皇帝和太子眼神都带着笑意,不过没让赵远看到。
两人也都够坏心眼的,就这么站着,等人想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来。
赵远想了半天,想不出来,也很委屈,“可是父皇和太子哥哥是两个人,小九只有一个,小九不可能同时去找你们啊。”
皇帝立时道:“那父皇和太子,谁在你心里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