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 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第36节

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第36节

作者:桃花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8 14:06:24 来源:免费小说

  唐圆喝得嘴巴水润润的,就继续挖山药,一边回答封辰的“考核”一边试探他开荒的事儿。

  “我原本想悄悄在山里找个地方开荒的,结果就找到巴掌大的一片地,没用。”

  她偷瞄了大佬一眼,结果大佬没接话。

  嗨,这是不想共享土地资源啊。

  不知不觉两人把那一片山药挖完,原本其实更多,可惜坏了大半。

  唐圆没有都挖断,连着藤蔓的细根继续埋进去,回头可以继续生长的。

  秋末又可以来挖了。

  也得亏这个地理位置特殊,有巨石挡风做屏障,而且土层厚保温好,否则一冬天真就烂掉了。

  她把附近的落叶都划拉过来,填埋进挖山药的深坑里,然后把土层压回去。

  这样等雨水浇透以后二十来天到一个月就是天然肥料。

  埋好了,她把地面踩实。

  “好了,我们可以下去,我拿上鱼回家,你想干啥就去吧。”

  她很期待大佬主动邀请她去开荒,但是背着大队开荒种地这种事儿在这个年代是违法的,一旦暴露就会被没收。

  她是绝对不敢说乡下人淳朴善良这种话的,但凡有那么几个眼红嫉妒的就要举报,后果很严重。

  没人会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秘密。

  所以大佬不邀请自己也情有可原。

  没事,她回头继续过来溜达,找不到大块的小块的也行。

  比如在有些合适的位置埋埋山药块。

  等她回家就留种催芽,到时候自留地和山里都可以埋一点。

  下了巨石山,他们来到唐圆下鱼篓子的地方。

  今天鱼比昨天更少,看来枯水季不只是水量小,鱼的数量也有限。

  她不能竭泽而渔,得缓几天,等麦收以后再继续捞。

  她顺手割了一些青草、野花之类的丢进水中给小鱼当饲料。

  她把自己下的六个鱼篓子都拎出来,对封辰道:“我不下鱼篓子了,白放着就坏掉了,你拿走吧。”

  她知道他肯定在深处有合适的地方下篓子。

  封辰眼神诧异,随即明白过来。

  他也没拒绝,“行,我得空给你捎几条鱼过去。”

  唐圆立刻笑靥如花,“谢谢大……谢谢呀。”

  差点把谢谢大佬说出来。

  ~~

  ~~

  因为后面几天不再下鱼篓子,最后一次捞回来的鱼唐圆就先养着,两天吃一条多吃段时间。

  那只野鸡适应了环境,一点都没打蔫,唐圆就把绳子撒开,它也不乱跑只在牲口棚里悠闲地散步,四处找虫子吃。

  有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吃着,它一天下一个蛋,着实喜人。

  野鸡蛋比家鸡蛋略小一点,但是所含的谷氨酸、活性钙等营养物质更加丰富,吃起来更加鲜美。

  唐圆那天被封辰送出山以后接下来好几天都没看见他,猜测他去深山里开荒了。

  她一个人不敢进山太远,就在外围转转,挖挖草药、野菜,撸完榆钱撸槐花。

  如此太阳还没落山她就能回村,顺路再去自留地看看,了解一下唐家村的地况。

  唐家村靠山,平整的大块地都要用来种田,只有边边角角不好下犁铧的才分给社员当自留地。

  至于菜地就在各家房前屋后以及山坡山脚沟沿路边什么的,也都是巴掌大一块块的。

  唐圆考察了一下自家自留地和菜地,规划一下种植内容,她想留点空地种山药。

  这几日唐圆进山都会背腐殖土回来,埋在菜园里浇上水就是肥料。

  今儿她做好晚饭后继续挑选山药种块进行育苗。

  只要品相完好没有菌斑的,截成十厘米左右一段,两端用草木灰涂抹防腐,然后放到朝阳窗台上晾晒。

  晒到两端发干萎缩才不会腐烂、碰伤,如果有新鲜破口种下去就会烂掉。

  她家只有四分自留地,爹娘一人一分半,她还没成年只有一分。

  为了补贴口粮爹娘打算都秧地瓜。

  在唐圆看来这时候的地瓜性价比并不高。

  虽然产量高点,但是鲜地瓜不宜久存,大部分要晒成生瓜干。

  四斤生的晒一斤干的。

  而地瓜不仅热量低、营养少,还不抗饿。

  社员们都说吃一顿红薯,吃着饱,不等到地头呢,两泡尿肚子又空了。

  吃多了还烧心胃疼,对健康无益。

  这时候的红薯品种也没有后来那么优良,什么板栗红薯、烟薯秘术的。

  当地只有两种,一种黄心红皮的红薯,一种黄皮白心的白薯,当地都叫地瓜。

  红薯糖分高一点,一般霜降收了存在地窖里冬天煮着吃,也可以煮熟晒地瓜枣。

  白薯淀粉含量更高,晒瓜干出量更多,也可以做粉条和白薯粉。

  更适合当猪饲料。

  分家的口粮里大部分都是秋天晒的瓜干,唐圆觉得特别难吃。

  可自留地地块小且没有什么肥料,种小麦玉米谷子也没多少产量,只能种红薯。

  这年代农民之所以大量种红薯,只是因为它对肥水需求比其他庄稼少一点,产量还高一些。

  唐圆觉得虽然山药亩产量没有红薯高,却也比其他作物高,而且更有营养。

  ~~

  ~~

  很快,下工的哨子陆续响起,过一会儿唐爹和唐妈也回来了。

  唐妈跟唐圆说明天一早去唐奶家拿地瓜秧,早上先去自留地挑水秧几垄地瓜。

  刚分家他们没有种子,要跟大房拿。

  如果是地瓜秧就无所谓,如果是豆子、花生、玉米种子就得还。

  虽然唐圆没下地,唐爹唐妈也会每天跟她讲家里的安排,这都是唐圆穿来后给他们培养的习惯。

  唐圆就跟爹娘说种山药的事儿,“鱼仙人说我给的兔肉和野鸡蛋好吃,教我种山药,山药营养比红薯好。”

  这几天唐爹唐妈吃山药鱼汤也感觉出来,山药不但好吃,吃了身体更有劲儿。

  唐爹瞅瞅闺女,又悄悄给媳妇儿一个眼神,示意答应闺女。

  分家以后有唐圆弄肉和野菜补贴口粮,一家三口吃的比从前好,最近三人都见长肉。

  尤其唐圆,原本看着干瘦粗糙还略黄的小脸都变得光泽起来。

  脸上带了点肉,两颊染上自然的少女红晕,看着娇俏不少。

  对于闺女的康复,唐爹是非常高兴的。

  只要闺女病情稳定,别说种山药就种鱼都行。

  吃饭时候唐炳德拿着一个铁皮扩音喇叭挨条街吆喝,“都赶紧喝汤吃饭,吃完饭去场院开会。”

  一连吆喝几遍,又去其他地方吆喝。

  生产队一般三五天开一次会,总结一下这几天的劳动情况,开展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

  队干部会公布劳动记录情况,谁表现突出,谁请假最多,谁出工不出力,谁偷东西,谁又如何的。

  还会总结一下各人的工分,出入大的就跟记分员沟通一下。

  吃完饭唐爹先去场院儿,唐妈刷碗再把刷锅水舀给牲口喝掉。

  唐圆收拾一下也跟娘一起去开会。

  村里的晒场离牲口院儿不远,闲话两句就到了。

  唐大伯和另外一个小队长已经到了,正和一群男人在侃大山,聊农事以及公社的政策。

  刘赖子几个则扎堆倒黄色废料,一边夸张地嘎嘎大笑,引人侧目。

  他们看到唐圆跟在唐妈身后过来,想到她发疯的样子不约而同地闭嘴噤声。

  生怕刺激她发疯。

  他们不怕她,但是怕唐炳德骂。

  唐圆昂首挺胸的,半点都不害羞。

  他们偷觑她,她则大大方方地打量他们。

  哎,真是贫困村中的贫困村,扶贫老干部都得两眼一黑的程度。

  男女老少一个个都黑瘦,孩子光着腚,大人赤着脚。

  一年累到头,吃个七八分饱就是好的,更别说吃肉。

  村里没有通电,除了两台收音机三辆自行车就没有其他机械。

  磨粮食靠碾子,看时间靠日头和大队的哨子。

  小病靠挺,大病等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