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83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83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从那日灵天阁后,洛君薇就一直都等待着武曌说的惊喜,等到这个惊喜真的摆在她面前的时候,她还是有些震惊,竟然是这样的国朝盛事,完全交给她。

  “还有礼部侍郎,不,礼部尚书那个老家伙滚蛋了,现在薇薇你就是礼部尚书了。

  你是继平阳召公主、以及玄镜夫人后,第三个正式在朝中任职高品官职的女人了。”

  武曌脸上满是自豪和骄傲,李秀宁不提,洛玄镜历经江南道以及弘文馆,开府仪同三司等,都是正儿八经的的高品官职。

  现在洛君薇担任三品的尚书,再进一步就是宰相,而且眼下就有封禅这件事,这件事一结束就是宰相,父亲、母亲、女儿都担任宰相,放在史书上,这也是足以流传千古的佳话。

  武曌满脸都是你快夸我,我给的惊喜是不是很棒的表情,让洛君薇有些忍俊不禁,又很是感动,她留在宫中实际上也一样帮武曌,但武曌却费尽心思的让她入了外朝,这外朝是不一样的。

  “妾身多谢皇后,皇后对妾身真好。”

  洛君薇柔柔道,如同天边的云彩飘散,武曌很是受用,径直躺在洛君薇腿上,惬意啊。

  第948章 谁才是主角?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长安一路来到东都洛阳。

  长安作为首都主要是为了防务安全,但对于帝国来说,是太过于靠西的,所以从邦周开始,但凡在长安定都的政权,都会营建洛阳,监视帝国东方。

  对于大唐而言就更是如此。

  洛阳有大运河沟通南北,所以河北以及江淮的粮食都能够送到洛阳,是大唐辐射东方最重要的城池。

  天子出行封禅,再加上朝廷文武以及随行的宫人、军队,超过十万人来到这里,封禅是一件不吝于打仗的事情。

  经过这些年的修缮,尤其是武曌掌权后,投入大笔资源修缮洛阳,现在的洛阳比贞观年间已经恢宏太多了,她在洛阳修建的天授宫,是完全不逊色长安大明宫的庞大建筑群,数年的时间就连三分之一都没有修完。

  之所以要如此大兴土木,自然不是为了单纯的享受,从武曌掌握政权开始,她心中就升起了迁都的心思。

  此番李治因为封禅而来到洛阳,在洛阳大宴群臣,在宴会后,武曌和李治在休息后,便乘机向李治提出正式的建议,将洛阳作为大唐新的都城。

  李治很是震惊为什么武曌会有这种想法,“皇后,关中乃是四塞之国,金城之固,能够使子孙万代绵延,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呢?”

  武曌早就思考过无数次这个问题,当即说道:“自然有极大的必要。

  从天命上来说。

  大唐乃是受素王天命而建立,洛阳乃是圣城,天子在此受命,且河洛本就是三代王者所在,这里作为大唐帝都,又有什么不合适的呢?

  从粮食上来说。

  周汉定都关中,乃是因为关中平原胜过洛阳,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如今天下承平日久,人口已经超过八百万户,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仅仅长安人口就破百万,时常发生饥荒,我们二人已经两次前来洛阳就食,即便如此,也多有朝廷官吏在路上饿死之事,洛阳联结南北,有河北以及江淮的粮食供应,我们就不再需要每年都来到洛阳就食。

  从政治上来说。

  大唐朝廷深受关陇的掣肘,即便对于山东照顾,但依旧难以改变以关中压山东的现实,如果我们迁都洛阳,就能压制关陇,抬高山东,就能安抚河北,控制江淮,定都洛阳,并州、扬州、荆州、赵州,都将被朝廷就近控制。

  从军事上来说。

  定都关中是为了防止关东造反,但如今大唐的敌人不在里面,而在于外面,我们居于洛阳,山东的造反就不足为惧,真正危险的是吐蕃、漠北,而长安,就在这二者的铁蹄之下,关中防内部防外,当初突厥就直接兵临城下,吐蕃也能随时从高原上攻击到长安,太过于危险,如果西域有变,河西四郡陷落,我大唐边防就会落在陇右,距离长安近在咫尺。

  而洛阳则没有这样的危险,北来的军队,想要攻下洛阳,要先攻克丛山峻岭的并州,亦或者攻克幽燕二州,进而南下渡过黄河,即便如此,洛阳也可以通过水系推往江淮以及益州,或者荆州,全部都是骑兵的军队,过不了长江以及淮河,在如今这个时代,洛阳比长安还要安全。

  这便是妾身想要迁都洛阳的理由,还望陛下好好考虑一番,这件事关乎国朝大计,定要完成。”

  武曌的声音很是坚定,迁都洛阳这件事,她和洛君薇商量过很多次,几乎考虑了各种情况,都认为非常的有必要,长安在这个人口爆发的时代,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都城了,毕竟就连都城的粮食都供应不起,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如果经历连天大战,人口减少一半,降到三千万左右,那长安的确是适合作为都城。

  一见武曌的表情,李治就知道这件事不是他能够否决的,虽然武曌是和他商量,但这件事其实已经决定了,就是通知他一声,况且武曌所说的每一点都说在了李治心里,的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就依照皇后的意思去做吧,但长安作为帝都旧宅,地位特殊,就将它列为西京吧。”

  武曌却摇摇头,否决了李治的这个提议,“关中是素王诞生的地方,地位特殊,况且大唐在西域也有利益,日后也要干涉一番,不能放弃,放在更远大的广度上,中原实在是太小了,国师所提出的六大王国制度,应该有相应制度匹配才是,在明天的大朝会上,我要向所有人宣布一件事。”

  武曌的脸上印着灯火湛湛的光,神情肃穆,让李治想起那庙宇中的神灵。

  ……

  翌日,朝臣暗列走进天授宫,封禅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有极多的准备,光是准备会议就要很多次,商讨礼仪细节。

  今日殿中气氛却颇为不同,天子高居御座之上,皇后亦肃然端坐,两侧站着一派礼官,手中各持着圣旨,让大多数臣子都摸不着头脑。

  待朝会的钟声响起,李治也没让臣子们开口,就径直说道:“今日召集诸卿而来,是为了宣布一些大事,此番朕与皇后驾幸洛阳,有些事便在这里宣布,诸卿且听命。

  礼部尚书,你来为群臣宣讲。”

  在众人的目光中,洛君薇手持朝笏从列中走出,而后走到群臣之前,转过身面向所有人,手中朝笏在手心中一击,发出一道清脆的声音,而后她清脆宛如黄鹂啼鸣的声音亦在殿中响起,“自古以来,封禅便是祭祀天地,所谓皇天后土,山川诸神,天子乃是皇天之子,祭拜皇天,朝臣代皇后祭拜后土,即社稷神,此番封禅,天子祭拜皇天,皇后将亲自祭拜社稷神,以及山川诸神,诸位当知晓此事。”

  由皇后亲自完成一半的祭祀仪式,这是古来未有,这才是武曌要带着李治来封禅的真正目的,洛苏和她说想要稳固地位,就要学会用神圣来武装自己,那再也没有比祭祀更能增强神圣的事情了。

  朝堂上一片哗然,但却又不知道说什么,这件事本就不是什么值得计较的,而且那可是武曌皇后,在这种情况下,哗然之后,朝堂上竟然出现了诡异的平静,就连洛君薇都忍不住挑了挑眉,她已经准备好用各种经典来打脸了,结果没想到竟然没用上。

  洛君薇又道:“此番二圣驾幸洛阳,皇后有感于洛阳之神圣,亦认为封禅盛事,值得天下庆贺,所以决定大赫天下,并且将年号更改为‘天圣’,诸位当知晓此事。”

  封禅改年号,这算是很正常的,但年号为天圣,粗人不懂,但那些一直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天圣,二圣人也。

  这不就是明晃晃的说明现在皇后和天子的地位一样高,现在是二圣临朝吗?

  但这件事怎么反对?

  年号的解释太多了,就算是他们想要给天子说话,但也不能用揣测出来的东西来说啊,而且朝臣抬头望向天子,却见到天子根本就没有半点反应,这不禁让许多人心中一凉,天子不可能看不出来,那这个态度就是默认了。

  殿中不少人都已经郁闷的要吐血了,这种任由对方出拳,而且还拳拳到肉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更难受的是,他们就连反击都做不到。

  洛君薇的声音依旧平静,就好像没看到那些人的表情以及咬牙切齿的神情,她是礼部尚书,站在这里就是她的职责,“天子崩而为皇帝尊号,皇后崩而为皇后尊号,天子以为同先祖一致,不妥,为皇后改号天后,以示避讳,诸位当知晓此事。”

  轰!

  这下朝中是真的暴动了,皇后和天后,这一听起来就完全不同,天后明显是比皇后高级的多的称号,冠以天的名号。

  “陛下!”

  当即就有大臣出列反对,“天之一字,怎么可以加在后号上呢?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治和武曌脸上表情依旧没有变化,洛君薇却眉眼一挑,终于来活了,饶有趣味的问道:“宰相所言不妥,是哪里不妥,哪个圣人所说,哪部经典有言,还是宰相有什么真知灼见,不如在此说出,本尚书执掌礼部,倒是不知道这有哪里不妥,现在要听听宰相的见识,若是能说出什么话来,那便算了,若是咆哮朝堂,却不曾有什么言语一二,那本部倒是要让宰相知晓,什么叫做,礼法森严,如律如刃!”

  说到后来,洛君薇脸上的神情已经完全没有一丝丝的玩笑,而后冰冷厉色,俏脸生寒。

  这哪里有什么理由,不过是不愿意看到武曌和李治平起平坐而已,天后太过于触动他们神经罢了,但细究起来,这称号实际上并未和礼法上,亦或者道理上相悖,天后,天子的皇后,这适合并没有什么不妥。

  “既然说不出来,那便好好闭上嘴,在这等场合,纵然为公卿,又哪有你鲁莽的资格,再有此事,便是天子出言也救不了你。”

  洛君薇出言如利刃,一点面子都不给,武曌在上首忍不住露出微笑,这一幕又被下首的大臣看到,更是又羞又气,冷哼一声,就走进朝班中。

  洛君薇见到他回去,又环视殿中一周,而后转身对武曌和李治道:“天子天后,臣告退。”

  武曌笑道:“礼部尚书且回列中。”

  洛君薇返回列中,朝笏依旧持在手中,武曌站起身来,从上首御座一步步走下,朝列中有臣子已经开始颤抖了。

  “今日朕和天子召集群臣来此,不仅仅是为了宣布这几件事,还有一件大事要宣布,望诸卿知悉。”

  武曌将自称换成了朕,让所有人都只觉一阵恍惚,从长安来到洛阳之后,事情好像就发生了什么改变一样,这里似乎是武曌的地盘,在这里,所有人都要服从她,一半的封禅礼仪,天圣的年号,天后的称号,以及现在口称朕,在洛阳,二圣临朝彻底的变成现实,大唐真的变天了。

  武曌已经得到了她所有想要的,她现在还要做什么?

  还有什么值得她放在最后来说?

  “朕和天子商议后,认为长安已经不足以作为帝都,决意将洛阳作为日后的大唐帝都,以后大唐朝廷,常居洛阳,这里将会有一个新的称号,叫做神都,神都洛阳。”

  迁都!

  这下几乎所有宰相都出声反对,尤其是那些出身关陇的宰相,更是毫不犹豫的出声反对,但武曌将之前给李治说的理由,一条条摆出来,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外,其他问题,几乎都是现在大唐难以解决的,一字字一句句的问的诸位宰相,脸色难看,却不知道该要怎么回嘴。

  这就体现出当初武曌将洛玄凌和洛玄云召回中枢,担任宰相的重要性了,面对这种事时,宰相就不能通过胡搅蛮缠来抵制武曌了。

  对于洛氏来说,如果不是为了王朝安宁,自然是希望王朝一直都定都洛阳的,这座圣城成为都城,将会为洛氏带来许多的好处,而现在定都洛阳本就是正确的事情,那洛氏可就不客气了,洛玄凌和洛玄云强势为武曌站台,支持她迁都洛阳的决定。

  【从汉的天命崩毁开始,新的王朝再次将洛阳定位帝都,您的家族,将会每年获得一万的气运点。】

  本来只是一个封禅的事情,但谁都想不到,武曌竟然会乘着离开长安的机会,在洛阳做下这么多的事情,而且天子竟然默许这一切发生,这让无数人,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毕竟现在可不在他们的地盘,在封禅的路上,想要让一个人消失,实在是太过于简单了。

  武曌现在只想笑出声来,果然将这些人调出长安是一步妙棋,到了她经营多年的洛阳,哪里还有别人说话的份,更不用说从这里到泰山还有很远的距离,谁要是不服从她的意志,这一路上,就是他的死期。

  现在所有人都认为朕只是为了夺权,那现在朕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朕可不是那些只会争权夺利的人,夺权只不过是和你们玩玩而已。

  “诸卿都同意朕的想法,朕很是欣慰啊。

  朕一直都在思索,我大唐如今的国土广袤无垠,但距离当初国师和先帝所说的六大王国却还有些许差距,等到大唐国土到达极限后,东西国土三万里,南北疆域三万里,那可真是广袤无垠,此生都走不遍大唐国土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到达那种地步,但朕却担心,日后的子孙,若是忘记了我大唐囊括**八荒的大愿,那朕和天子都愧见先帝。

  朕决意立六都制度,以使天下难忘。

  以长安洛阳为天下之中,洛阳为神都,长安为中都。以哈拉和林为北都。

  以广州为南都。

  以伊州为西都。

  再在三仙岛上建立东都。

  大唐在这六都之中,派遣高级官吏和分封国王一同镇守。”

  殿中顿时沉寂。

  每一座城池的政治地位都是不同的,县有高低,州有上中下,州刺史也分为不同的级别。

  益州、扬州、并州、荆州这四大都督的地位也不一样。

  其中自然以洛阳和长安地位最不一样。

  拔高一座城池的政治地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甚至能够改变一个地区的政治态势。

  广州就不提了,江淮以及荆州现在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再往南的南方都是陪衬。

  伊州这个西都的设置,将会让安西大都护府的地位再次拔高,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大唐在西域也将再次迎来重大的改变,毕竟谁都知晓,大唐最适合作为西都的城池是神临城。

  一旦西都设置,那西域的态度是一定会变化的,双方和平了许多年,但谁都知道,和平不会一直走下去。

  但武曌却不是这么想的,在她的想法中,西都的位置应该更远一些,到达中亚那里,神临城只能震慑西域和中亚,但再往西越过葱岭,就可以震慑西亚、中亚、南亚,也就是将日后要建立的赵国以及建立在天竺的楚国,都纳入监察范围内。

  这才是她真正的目标。

  最吸引众人眼球的是关于北都的设置,直接设置在哈拉和林,一旦设置完北都,那哈拉和林的身份就太多了,不仅仅是北都,而且还是燕国的王都,还是安北大都护府的驻地,还是草原诸部的议事所在。

  漠北草原上毫无争议的第一中心。

  燕王会怎么想,北都是处于朝廷控制下的都城,级别这么高的城池,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但从中可以看出朝廷对于漠北的忌惮,这种忌惮远远超越了对于其他王国。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