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40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40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在这个世上,他比其他洛氏子的权限更高,有更多的奇异,但有些东西,是不应该被知道的,所以他不能说出来。

  比如生死,比如阴阳,比如幽冥。

  洛玄夜在一句“天机不可泄露”中惶然离开,他今天本就不该来灵天阁。

  但他来了。

  ……

  洛苏此番要见的不仅仅是李承乾,而是李渊和李世民所有的儿子,也就是现在大唐的一众亲王,李渊是真的能生,光是儿子就有二十多个,尤其是后来生出来的弟弟,让李世民很是头疼。

  李世民经历了玄武门之后,就不愿意再让人挑天家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只要不是大错,他是不愿意去干掉自己这些兄弟对皇位完全没有威胁的弟弟的。

  在门阀时代,重用宗族是最关键的一步,所谓姻亲故旧,宗族自然是最亲的宗亲,就算是李世民贬斥宗族,但实际上,从李渊死后,李世民依旧将自己的所有弟弟都封为亲王来看,他对宗亲依旧是非常依仗的。

  既然如此,那洛苏自然要好好考察一番,看看还有没有李恪这样的人才,最好是在李世民的儿子中,这样之后也好安排。

  洛苏见这些亲王,李世民自然是知道的,他也问过洛苏要做什么,洛苏指了指北边说道:“看看宗族之中,还有没有燕王恪这样的人才。”

  早就分封念头的李世民,立刻就明白了洛苏要做什么。

  二人唯一的区别在于,李世民是准备让诸王和功臣,在大唐国中世袭镇守州县,就如同当初的汉朝靖难诸侯。

  而洛苏是要往外封,就比如燕王恪那样。

  但。

  分封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随便派个人出去就行的。

  每一个分封的名额,都代表着大量的财富流出,就像是嫁女儿给嫁妆一样,要从大唐国库中掏出大量的财富,所以分封要有成果,否则就是给别人白白送大礼包。

  当初姬昭和洛苏两次大行封建,都是斟酌了许久,才选定的地点和人选。

  现在形势更加复杂。

  燕王恪是洛苏认为现在诸亲王中,唯一一个能应付漠北那种危险的亲王,其他的李世民的儿子,都不行。

  洛苏对分封很有经验,所以他要亲自来考察这些人。

  至于为什么不考察李孝恭和李道宗这些人……

  因为,李世民不会把他们分封出去。

  ————

  太宗诸子,燕王恪、魏王泰最贤,其余诸子,寥寥也。或薨于幼时,或乏善可陈,国师俱见之,而燕王恪镇北,魏王泰镇东,余者以子弟作藩,磐石维城者,有名;骄侈取败者,无后,国师言曰:高祖诸庶子,及天子诸庶子,生死不过一人,于天下若一鸿毛。——《唐书·高祖太宗诸子列传》

  第913章 洛苏谈分封

  灵天阁中,当洛玄辰知道洛苏想要再次行封建时,他大惊失色,而后立刻回想起了,当初他提出科举制度后,为什么洛苏会用怜悯的眼神望着他。

  封建大兴和科举大兴是极致冲突的。

  科举走到最后,一定是稳定的压制一切的文官政府,这不是简简单单的重文轻武的国策就能够说得通的。

  即便不搞重文轻武,文也是大多数人乃至于大多数贵族的第一选择。

  略微对比一下,就知道文比武的优势大在哪里——

  明显的上限更高,可以一路升到宰相。

  没有生命危险,不需要打仗,不必担心随时死在战场上。

  不需要前往苦寒之地戍守立功,可以待在中原的花花世界。

  将门的传承也不稳定,太过于吃天赋,而且战争属于零和博弈,更强的天赋者通吃一切,失败就是死,政坛就不是这样,可以容得下更多人,就算是一时失败,也有重来的机会。

  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等这些士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诗书传家的重要性,那些战场上显赫的人都已经化成灰了,他们还活着。

  更不必说,在几乎所有人的潜意识中,才华横溢讲的就是诗词歌赋,治国理政,而不是行军打仗。

  即便是在如此尚武的大唐都如此,一直对外开拓陷入凝滞,那文官必然将轻而易举的压制武官,这是客观事实,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况且文官政府比军政府更为优秀,所以在一个大国中,文官政府是最终注定的结局。

  洛玄辰或者说是洛氏,当然知道这些。

  能够对抗文官的,不是同样拔擢起来的武官,在未来注定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时候,尤其是君王对军队的掌控力下降后,会更加信任不会造反的文官,武官是肯定要被压制的。

  能对抗文官的,是世袭贵族,或者说,这群人对抗的是从科举中走出来的文官。

  贵族走的是另外一条路。

  科举文官不依靠血缘传承,贵族依靠血缘传承,当初邦周的时候,那些世袭的贵族,在变法中,被士剥夺了特权,取消了世卿世袭制度,最后军功贵族和士人成为了时代的主角。

  而科举就是一种最极致的士,能考上的就是牛,考不上就连上台面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科举!

  一个来源最广泛,最能将人才选拔出来的制度,一个胜过以往所有选官制度的制度,一个最为公平的制度,一个只以才能,不以其他作为评价的制度,任何一个国家想要稳定的传承,都注定会走上的道路。

  即便是洛苏,也会摸着洛玄辰的脑袋说,“科举制度,这是会万古流芳的,先进的东西,终将会流传在诸夏的土地上,绽放出它的光彩。”

  洛玄辰有些艰难的说道:“但它将要迎来打击了,正如您说的,即便我是对的,但和您的计划撞上去,我也是错误的,因为它不合时宜。”

  洛玄辰的声音很是低落,洛苏曾经教过他,这让他对大唐做出过一个精准的判断。

  那就是大唐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已经彻底开始向平民过渡,平民可以登上政治舞台,不是像汉朝那种表面上有白衣卿相,实际上处于贵族社会的平民政治。

  而是平民大规模的参与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获得和贵族相差无几的出仕机会,并且不会在政治上,遭受歧视。

  他的判断没有问题,尤其是雕版印刷的出现,和纸的成本降低,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成熟了。

  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发展,只需要一步步的去夺取属于平民的政治权力就足够了,就如同数百年的春秋战国一样,结果是注定的,那就是人才井喷的平民阶层,会将贵族阶层打的满地找牙。

  正如当初的士阶层,将卿大夫阶层打的满地找牙一样。

  但洛苏出现了。

  他要开分封。

  开分封意味着什么?

  开拓。

  在外面开拓和中原开国可是不一样的,仅仅给好处费可不行。

  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如果不能结成极其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那一起出去的人,绝对不会介意,换一个老大。

  换句话说,在那种环境中,还想玩中央集权,就是做梦,但凡是出去的人,一定会要求土地和人口。

  而且实际上并不需要他们主动要,因为出去的那些领袖,会自己“主动”给,毕竟出去的人不是一个,你不给,他们自然会找愿意给的一起打天下。

  这种情况下,会造就一大批真正的大贵族出来,最上面的是王,然后一层层的下去,全部都是有自己土地的贵族,封土建国,如是而已。

  洛玄辰都不用猜,就知道老祖宗肯定会选择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开拓起来最快。

  这叫做跑马圈地,你打到哪里,打下哪里,哪里就是你的,能最大限度的激发战斗激情。

  但最后的结果是造就一大批的生来高贵的贵族。这些贵族的存在,会严重阻碍科举的上升空间,毕竟这些贵族,天子不可能放任他们就在外面,日后肯定是要召回来一部分的。

  否则两三代互相之间就不认识了。

  现在天子李世民不就在将自己的妹妹和女儿嫁给功臣,以后这种联姻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那些人会将大唐七七八八的官位都占据一空,洛玄辰一想想那种场景,简直有种不寒而栗。

  他忍不住问道:“老祖宗,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经过了这么多年,才有了现在的成果,一朝回到千年前,是不是代价太大了。”

  洛苏闻言沉默了一瞬后问道:“你说我劝天子把燕王恪分封到漠北的时候,想没想过以后肯定会有血雨腥风?”

  洛玄辰哑然,而后低声道:“圣明无过您,您当然知道。”

  洛苏长舒一口气道:“是啊,我知道,但我还是要这么做,你当宰相当了也许多年了,罢相两次,起复两次,却还是没有搞懂一件事。

  你记住了,永远不要想着两全其美。

  这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任何一道政策都会在以后带来糟糕的结局。

  分封的坏处,我比谁都清楚,但分封的好处,我也比谁都清楚,在我决心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就不会再去考虑它的影响。

  那只不过是庸人自扰。

  分封就是这样一件事,这个世界是不断向前的,我说你提出的科举制度,注定会大放异彩,这是注定的。

  但诸夏取得足够的土地,却不是注定的。

  家族得到足够的底蕴去维持接下来的这么多年,也不是注定的。

  我来给你讲一个例子。

  在你的面前,有一块黄金,得到它,你将得到极其可观的财富,它就在这里,不会移动,等待着你。

  在另外一边,有另外一块黄金正在不断地翻滚,但是你必须立刻去追,否则它就会掉下悬崖,再也找不到。

  你会怎么选择?”

  洛玄辰沉声道:“我会去追那一块翻滚的黄金,追到之后,再回去拿之前的那块黄金。

  老祖宗,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分封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现在大唐让您看到了这个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您宁愿牺牲其他的东西,也要铺开这个分封的大幕。”

  洛苏在灵天阁中踱步,微微感慨道:“我来到大唐,担任这个国师,推动分封就是我最大的使命之一,我当初游历天下,就是为了这一天,大唐没有让我失望,先后解决了冬突厥和西燕后,我就知道时机成熟了。

  所以我劝天子将燕王恪送到了漠北去,目的不仅仅是让漠北部族汉化,还是为了稳住漠北,不要打扰之后的大计。

  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将玄奘送到了西域,现在的结果,还是比较让我满意的。

  我们洛氏能够从这里面撬动多少的气运底蕴呢?

  一定很多。

  我们需要更多的底蕴,需要更多的气运,继续加深我们在李唐的存在,李唐建国的那一份基本上吃完了。

  你晋升国公给予的底蕴就不够多。

  我猜测,在大唐不断蓬勃发展的时候,只要我们能参与其中,就能得到大量的气运底蕴。

  大唐变的更加辉煌,乃至于超越汉朝,我们洛氏也变得辉煌,这难道不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吗?”

  洛苏从来没有忘记自己降世的一个大目标,就是让洛氏枯竭的气运底蕴再次丰盈起来,所以他的布局很多时候都在往攫取气运点的方向走。

  让洛玄星帮助燕王恪是这样,让洛玄奘去西域是这样,现在准备大开分封也是这样。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