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35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35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士卒的歌声是那么嘹亮,夜晚的星空璀璨夺目,但也伴随着无法想象的低温,寂静的夜幕下,只有寒风和歌声,在山谷间回荡,寂静而又壮阔,寒意凛冽而又热情如火。

  李绩一生征战,经历的战争不知道有多少,但这次绝对是最艰难而危险的一次。

  他和麾下的士卒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折磨,整整千里都是荒芜一片,要么就是皑皑白雪,没有任何的补给。人和马只能吃雪和冰来生存,受伤难以前行的马会被杀掉,马肉是发物,热乎的马血和马肉既能够充饥,又能够从内到外的暖身子。

  李道宗这李唐皇族的名王,现在简直如同恶鬼一样,哪里还有一丁点的皇家气象,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对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人宽容,而且无论是功勋还是爵位,都比文臣给的高,因为他再清楚不过,战场上到底有多危险,武将都是脑袋别在腰上去拼命的。

  李靖的南路军在得道了牛羊作为补给后,一路疾驰,又在青海湖将还没有来得及撤走的西燕军击溃,然后又往泊海追击。

  慕容允得到大唐军队消息的时候,根本就不敢相信,“这唐军是长了翅膀吗?他们是怎么穿越雪原和戈壁来到这里的?”

  西燕国从实力上,根本就不是唐军精锐的对手,慕容允本身也没有什么战术,他的战术就是依靠高原,一字拖,再来一个字熬,把唐军后勤拖死,就能不战而胜。

  但他没想到李靖竟然会和他刀刀见血,竟然跨越千里来追杀自己,更让他没想到是,面对饥寒交迫的唐军,他竟然打不过!

  燕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建立北朝的强大国家了,现在燕国,只是一个高原上的小王国,而且是个部落王国,和当初组织完备的帝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慕容允一路往西逃,李道宗李绩等人整整在无人区走了两千里,许多唐军战士都永远的留在了冰天雪地里,面对仓皇而至的西燕**队,高唱着战曲,立刻就是一路狂杀,宣泄这些时日埋藏在心中的怒气和杀意。

  慕容允见状简直吓得魂飞魄散,恢复大燕国的梦想瞬间丢到了天外,率领着剩下的燕国士兵在柴达木盆地的荒漠中,一路狂奔逃窜。

  要说这慕容允也的确是个人才,在荒漠中,还能跑的这么快,唐军自然不会放弃追杀,慕容允试图藏在沙漠中。

  但正如当初他不知道唐军是怎么神兵天降出现在他的面前一样,现在他也不知道契苾何力是如何在茫茫大漠中袭击了他的王廷。

  慕容允气的简直要吐血,但生死事大,他知道唐军是绝对不可能放过自己的,只能再次一溜烟跑路。

  他一路跑出了沙漠,然后在无人区一路狂奔,甚至已经跑进了西域地界,到了塔克拉玛干,这里可是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地带。

  西域是三山夹两盆,两盆中南边的盆地就是塔里木盆地,从青海道一路跑到塔里木,就连追杀慕容允的契苾何力以及一众唐军都觉得这货太能跑了。

  这一路上的战争,所发生的地点,要么在高原雪域,要么在荒漠,要么在无人区,就没有一个正常的,基本上都是旅人进去就难出来的地区,号称“死亡绝域”。

  慕容允自己都跑的有点绝望,是那种完全看不到未来的绝望,更不用说他身边的人,越看慕容允,就越是愤恨,本来西燕国和大唐之间,没有什么战事。

  就是眼前这个人,非要挑衅大唐,明明打不过,还非要跳,面对天可汗的斥责,还不以为意,结果招致了现在亡国的大祸,无数的燕国百姓都跟着他被牵连。

  真该死啊!

  这个老头子真该死!

  这种想法一旦出现在心头,就再也磨灭不掉。

  慕容允就如此这般,满是惊恐,哇哇大叫着,没有半点英雄风范的死在了小卒手中。

  紧随而至的契苾何力,终于松了一口气,杀掉慕容允,这场战争才算是完美落幕,他将慕容允的头颅用早就准备好的石灰包裹,然后对一路随行而至的数百骑兵大声喝道:“西燕王已经伏诛,可以上呈陛下矣!”

  疲累不堪的唐军将士皆喜极而泣,震天的呼声响起,庆贺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同时也为了死去的袍泽而纪念。

  契苾何力没有在西域多停留,很快就率领着数百轻骑回返,路上其余诸路总管见到契苾何力手中的慕容允头颅,皆是艳羡。

  等见到李靖身后大军的那一刻,契苾何力那一直紧绷的弦,终于彻底放松下来,“大总管,不辱使命!”

  李靖望着湛湛青天,朗声笑道:“契苾将军不辱使命,我也不辱使命,儿郎们,班师回朝!”

  “大唐万年!”

  ————

  如果说大唐攻灭冬突厥是为了消除大唐的边境威胁,那攻取燕国,就是大唐帝国对外战略的关键一步,既再次展现了大唐强横的武力,又达成了扼制吐蕃、控制西域的战略目标,一个空前强大的军事帝国,出现在所有国家面前,这是属于大唐的武功秀。——《唐帝国兴衰史》

  第907章 洛氏扶龙,煊赫名门!

  太极殿中。

  光照大亮,得胜归来的诸道行军总管俱在殿中畅饮,堪称辉煌的胜利,李世民朗声笑着对李靖道:“爱卿啊,朕曾经听闻大朝皆有通天之能的名将,我大唐便应在爱卿身上了,朕要为爱卿改封卫国公,再赐两千户食邑。”

  “臣叩谢陛下隆恩。”

  洛玄夜在旁边轻声说道:“汉朝有韩武穆,大唐有卫国公,交相辉映,蔚为可观。”

  从汉代以后,用韩信来形容一个武将,可以说是至高的赞誉,史书上说他“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又称赞他“国士无双,佐汉第一”,“封王而不受,功成而身退”,东汉时追封“武穆王”,在淮阴故地,香火不绝,生前身后,都走到了人臣的巅峰。

  洛玄夜用韩信来称赞李靖,这是众人都不曾想到的。

  李靖连忙说道:“周郡王谬赞了,李靖实在是愧不敢当。”

  谁都知道,洛玄夜和李靖没有交情,甚至两人之间还有一点恩怨。

  只不过洛玄夜并不在乎这点恩怨,李靖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所以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和谐。

  但当初洛玄夜次子洛君卓出生,基本上四品以上高官都邀请了,但没有邀请李靖这件事,长安谁不知道?

  从这种事上才能看得出来,洛玄夜对李靖的真实态度。

  那现在又是在做什么呢?

  在这场庆功宴前,李世民和洛玄夜闲聊的时候,洛玄夜就无意随口说道:“李靖的功劳,那是太大了,冬突厥、西燕国、辽东国、西突厥、吐蕃,我大唐五大强敌,被他一个人平定了两个,臣坐在这郡王位上,都觉得有些羞愧。”

  说者或许无心,但听者却有心。

  殿上觥筹交错间,李靖却没有丝毫的得意,上次从冬突厥得胜回来后,他就被李世民敲打,从那以后,他就夹紧尾巴做人。

  听到李靖谦虚,洛玄夜再次说道:“卫国公不必谦虚,我不如你,这殿中乃至于天下武将,都不如你,这就是事实,没什么可质疑的。”

  捧杀!

  这是李靖的第一反应,本来李世民就不信任他,现在他立下大功,洛玄夜这一向冷面的人,又这么捧他,他简直要吓死了,直接抱拳道:“还请周郡王不要再说了,李靖得胜只不过是侥幸而已,是因为陛下的信任才能够出任行军大总管,谁去都能够取得胜利,这都是陛下赐下的荣耀,不是李靖自己得来的。”

  李靖刚刚回来,还不知道就在几个月前,洛玄夜在朝廷上大发威,给太子李承乾身边人换了一茬更靠谱的,所以对洛玄夜的些许改变,还不熟悉。

  洛玄夜转头对上首御座上的李世民朗声道:“陛下,臣听闻,父母之爱子,则为计深远,臣有一女二子,总是想要将最好的东西都给他们,想必陛下也是这样,臣听闻陛下赐予魏王的赏赐,能够比得上太子,赐予魏王的权力,能够比得上太子,臣见到了陛下的拳拳爱子之心。

  前些时日,陛下将贞观文臣之最的郑国公,册封为太子少师,让他来教导太子文的一面,所谓日月交辉,阴阳相合,一文一武,才是相合之道,现在我大唐武将的巅峰,能够比拟古之名将的卫国公就在这里。

  陛下何不将卫国公也调入太子东宫,让卫国公来教导太子武呢?

  有郑国公和卫国公的教导,想必太子能够拥有陛下一半的能力,未来足以比拟一尊圣王了。”

  洛玄夜有多少年不曾打过仗了?

  从武德六年起,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里,他从一个冲阵的猛将,变成了一个吉祥物,人的潜能总是在不断的激发,当初这些话他是说不出口,也不会说的,但现在他已经能够流利的说出来。

  洛玄夜的话在殿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就李世民事先就有了一点预料,此刻听到洛玄夜的话,还略微能够保持一点平静。

  但洛玄夜说的是真没有任何问题,作为父母疼爱儿子没问题,你喜欢魏王也没问题,但别忘了你的大儿子,也给他一些东西,比如卫国公。

  有李靖和魏征以及洛玄夜在,就算是李世民宠爱魏王李泰逾越了制度,天下人也知道李世民属意的太子是谁,洛玄夜不玩那些虚头巴脑的荣誉,而是实打实的往李承乾的战车绑定更多的重臣。

  想当年汉高帝刘邦也想废太子,最后被洛氏和吕氏联合着一众开国元勋,硬生生的熄灭了这种想法。

  殿中众人都知道了洛玄夜的想法,太子和魏王当然也知道,李泰脸色苍白,李承乾眼中沁泪。

  李世民脸色复杂的望着洛玄夜,缓缓说道:“朕当初,皇后当初,为太子选定青阳你做老师,果真是选对了。”

  当初给洛玄夜加荣耀的时候,李世民在太子三师其二和三公司空中犹豫,长孙皇后强烈建议选择太子三师中的两个,说“日后还可以给姐夫封赏”,现在想来,那个聪明的女人就是怕有什么意外出现,所以一定要可靠的洛玄夜来当太子太师和太子太保。

  时间过去了九年,真的应验了,李承乾身上出现了致命的危险,而洛玄夜也的确如同预想的那样可靠。

  实际上在洛玄夜和长孙皇后的影响下,李世民虽然的确是喜欢才华横溢的李泰,毕竟谁都喜欢优秀的儿子,但他并没有对李承乾失望,也没有想过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位。

  此刻听到洛玄夜的建议,他略微想了想,又想到了先前洛玄夜所说的李靖功劳太大的一番话。

  现在的李靖,的确是功劳太大,军队中的威望太高,日后是不可能再出征了,那与其让他赋闲,显得自己薄待功臣,还不如让他担任太子东宫中的显赫职位,这样也能让他发挥余热,还能够稳固太子的地位。让天下人不要再乱想一些有的没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摸了摸胡须,沉声对群臣道:“朕觉得周郡王说的很有道理,太子是国家的储君,就像是民间继承家业的子嗣一样,一定要成器,才不至于败坏家业,太子未来继承的一个王朝,更要成器才是。

  着卫国公李靖,担任太子少保。

  教导太子武事,不求让太子成为名将,但至少要让太子知道军事的艰难,知道战争对天下的伤害,知道士卒艰难不易。

  不要如同隋炀帝杨广那样,三征辽东,征的天下疲敝,征的国破人亡。

  承乾,去拜见你新的老师。”

  太子可以有许多老师,比如当初的孔颖达等人都可以算作李承乾的老师,但太子真正的老师只有六个人。

  即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

  从一品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从二品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从这六个官职中,就能看出太子的地位有多高,现在这六个职位,由三个人担任。

  独占太子太师和太子太保之位的洛玄夜。

  太子少师魏征,太子少保李靖。

  李承乾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拖着患有足疾的腿,一步一步走在殿中。

  他走的有些慢,但却很是稳。

  他抬头望去,他的父皇正柔和的望着他,他的姑父兼老师眼中带着笑,殿中群臣神情各异。

  然后李承乾见到担任自己中舍人的洛君成正冲自己开怀笑着,他心中大定。

  李承乾已经有过一次经验,他来到李靖面前,深深躬身,“承乾拜见老师。”

  李靖的眼神很是复杂,周郡王洛玄夜绕了这么大的圈子,就是为了让自己当太子李承乾的老师,能放心把太子李承乾交给自己,说明洛玄夜对他的确是没有什么恶意。

  但一直喜欢明哲保身的自己,没想到啊,临了临了,还是和太子沾染上了关系。

  甩掉脑海中的思绪,李靖以老师的身份堂而皇之受李承乾作揖一礼,然后躬身回拜道:“微臣拜见太子殿下。”

  礼成,从此李靖就成为了李承乾的太子少保,护佑他左右。

  魏王李泰身躯颇为壮硕,望着这一幕,嘴唇毫无血色,只剩下理智在让他克制,他知道自己完了。

  联络再多的人也没有用,过去那些年占据优势,是因为周郡王不曾出手,现在周郡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两次出手,立刻就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

  在大唐,谁才是最能影响天子的那个人。

  在大唐,谁才能保得住太子的地位。

  再多布置,他只要略微出手,就已经不是宵小所能抵挡。

  他告诉所有人,他叫洛玄夜,他坐在这里,太子之位就稳如泰山!

  ————

  贞观九年的夏日,对李承乾而言,弥漫着绮丽的颜色,魏征和李靖成为了他的老师,为他的储位保驾护航,再也没有朝臣认为魏王李泰会挑战他的地位,在这一年,他娶了相伴一生的妻子,他亲眼看着一起长大的妹妹长乐公主和他最好的兄弟洛君成步入婚姻,父亲和母亲的爱,老师洛玄夜对他的护佑,真美好啊,当他晚年躺在病榻时,只言一句“惟愿重回贞观九年时,捕蝉,颂仲夏日”。——《唐朝那些事儿》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