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915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15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朕敬告四方,协力同心,共攘夷狄之患,以安天下,以保万民,以彰王化。

  着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中军。”

  李靖被任命为征讨突厥的大总管,其他各路总管都要受到他的节制。

  唐廷一共征发六路大军,所选用的将领,大多不是李世民的旧部,诸如尉迟恭等人都不曾出征,洛玄夜自然更不必说。

  这是李世民有意为之。

  唯有一个人属于例外,那就是左千牛卫大将军洛玄凌,身为李世民心腹,依旧得以统率大军出征,成为一路主管,任谁都能看得出,李世民对洛玄凌是有更高期待的。

  至于原因那就太简单了。

  洛玄凌年纪相对来说比较小,是大唐新生代的将领之一,他虽然受封国公,但实际上战功相对其他人是不够的。

  他是朝中唯一一个和李世民以及长孙皇后都关系比较密切的人,李世民还答应他,之后会赐给他的儿子一个公主,虽然洛玄凌的儿子目前还没有出生。

  对洛玄凌,洛玄夜没什么要交待的,反而是对洛玄云,在临行前,洛玄夜将洛玄云叫到了府中。

  洛玄夜语重心长的说道:“七弟,之前你跟着窦王,错过了许多,现在要把握住机会,对冬突厥的战争,将会让无数人加官进爵。

  你跟在李靖麾下,不需要思考太多,只需要猛猛的杀敌即可,如果有机会的话,你盯紧突厥的那些贵族,尤其是王廷贵族,最好是颉利可汗。

  只要你在前线立下大功,为兄就能给你表功,你完全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功劳被贪墨,现在身上没有寸功没关系,日后立功的机会还多的是。

  另外,一定要注意安全,战场上毕竟刀剑无眼,万人敌也是会折在里面的,况且你小子的武力还没强到那么离谱的程度。”

  洛玄云郑重点头道:“五哥放心,我明白的,我现在唯一的目的就是为家族增光添彩,不给洛氏丢人。”

  ……

  在秦汉时,中原对草原还不太熟悉,那个时候和草原的战争,颇有些艰难,但是现在中原和草原已经拉锯了数百年,对草原上大致的情况都摸了清楚。

  比如一些重大的山川走向,尤其是鲜卑的融入,打起草原来那是相当的顺手。

  随着诏书的下达,大唐筹备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起来。

  长安城外。

  数千骑士骑在马上,一眼望去无边无际,到处都是战马的嘶吼之声,这是整个大唐最精锐的骑兵。

  大唐的府兵制度和汉朝的良家子有一点像,但又很是不同。

  在汉朝的时候,通常是精锐从长安出发,然后一路走,一路有其他加入军列的良家子。

  从长安出发一路上无数的关中子弟都会随从出征。

  大唐有数百个折冲府,仅仅在关中就有三分之一。

  这些府兵同样是被征召,但通常是之前就已经在长安值守,轮到谁就由谁出征。

  洛玄云跟着李靖直接出定襄道,而洛玄凌则从河西出兵,这是洛玄夜和李世民给他安排的。

  因为如果正面三路大军能正面击败冬突厥,那颉利可汗不可能往东去投奔和他有冲突的突利可汗,最大的可能就是往西逃。

  这个时候守在颉利可汗逃亡路上的洛玄凌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洛玄凌一出陇西郡,再往前行不远,进入河西后,就只感觉天地之间一片辽阔,随着风吹来的是苍莽之感,已经和关中大不相同。

  他颇为振奋的指着那河西的土地,骄傲的说道:“这河西之地,当初就是我洛氏先祖,昭武威公洛讳无疾从匈奴人手中夺取的,从那之后,这片土地便归于我诸夏所有。

  诸军应该随本公祭奠诸夏往昔英烈,若是能请英灵归来,难道会有不胜的道理吗?”

  唐军将士顿时欢呼起来,于是洛玄凌率领着诸军举行了一场祭奠仪式,鼓舞全军士气,然后才继续行军。

  洛玄凌率领着上万大军,拥有河西之后的大唐,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养马地,队伍宛如长蛇般蜿蜒,在草原起起伏伏的丘陵中若隐若现。

  洛玄凌骑在马上,不断核对着大致的地图,然后发出一道道号令,上千名斥候分成数十支小队向着四处撒出去。

  冬突厥经常性的侵扰河西,此番大唐开战的理由就是阿史那社尔袭扰河西。

  所以洛玄凌要时刻防备着遭遇突厥的大军。

  大唐出兵的时间已经渐渐进入冬季时,这实际上不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但对于大唐来说,这已经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突厥人同样想不到大唐会在这个时候出兵。

  颉利可汗的父亲是个非常杰出的草原领袖,但颉利可汗很明显不是那种人杰,他既不能团结草原诸部,在军事以及政治方面,也非常的幼稚,还带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负和骄傲。

  当初因为隋炀帝这逆天货色导致冬突厥趁乱崛起,有了威凌汉人诸侯的实力,但中原统一后,他就该意识到,中原已经不是当初,但他没有,依旧以曾经对待列国的方式对待大唐。

  身为大总管,李靖在一开始就定下了突袭定襄的计策,之所以会选择轻骑简从的战术,主要是因为李靖熟读兵法和历史。

  现在唐朝和冬突厥间的形势,和当初汉朝和匈奴虽然像,突厥占据着河套之地,这和汉初的匈奴几乎是一样的。

  李靖在战前就给各路总管开了会,说道:“当初汉朝的时候,和匈奴的战事先是经过了河南地之战,也就是夺取河套,后来又进行了河西之战,夺取了现在的河西四郡,进而联络西域,后来匈奴远遁漠北,最后经过两次漠北之战,两次击杀匈奴可汗,最后灭亡了匈奴汗国。

  现在我大唐虽然没有河套,但河西四郡已经不需要再次开战,所以我军能够直接从河西出兵,我军此战的目的就是位于河套的突厥王廷。

  诸位都要谨记,只要能够在河套对突厥进行最大的伤害,就要在阴山以南对他们赶尽杀绝,如果真的让突厥人跑到漠北去,那结果就有些难以预料了。

  陛下并不愿意打长年的拉锯战,如果让突厥大部队逃到漠北去,那最终就不能竟全功。

  我将率领三千轻骑,直奔突厥牙帐王廷,颉利可汗外厉内荏,定然不敢和我交战,一定会率领着部众逃走,左路军和右路军紧随其后,对颉利衔尾追杀,务必让颉利麾下士卒损失。

  只要颉利的损失变大,那突厥中的裂痕就会越来越大,他本就是生性多疑之人,一定会有大量的突厥贵族背叛他,到了那个时候,颉利就大势已去了。”……

  李靖率领轻骑从马邑出发,距离定襄并不算远,毕竟河套距离中原实在是太近了,而且一路上还没有什么阻拦。

  最重要的还是颉利可汗的确是一个很拉胯的君主,他部下中,对他忠心的人并不算多,甚至就连他的心腹都背叛他投降唐朝,这基本上相当于洛玄夜背叛李世民,从这里就能看出颉利在突厥人已经有多么让人怨恨。

  月黑风高夜,寒冷的冬天,颉利可汗根本就想不到唐军会在这个时候前来。

  当初洛无疾和霍去病冲击匈奴营地的时候同样如此。

  谁都想不到会有人在这种天气中突然发动袭击,至于为什么突厥没有从匈奴的结局中得到什么教训。

  那就不得不提,人想要得到教训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而且,突厥人没文化!

  突厥人不读书!

  以史为鉴,可以知道兴亡,但突厥人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也没有读汉人历史的习惯,所以对于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很多后人在看到历史上有些人犯了一模一样的错误时,都忍不住扼腕叹息,并且非常疑惑的问道:“难道他们不知道某某人某某事,就是这样吗?”

  但事实上就是,这世上喜欢历史的人很少,这世上读过历史的人更少,就连那些权贵,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读过历史的,所以以史为鉴,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少人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李靖的战术简单,但执行起来却不简单,他精挑细选的三千轻骑,直奔定襄突厥牙帐而去。

  等到了牙帐,颉利才反应过来,又见到自己的心腹大将背叛,立刻就带着突厥禁卫逃走。

  那些对颉利忠心耿耿的禁卫,骑着高大的战马对来袭的唐军发动了冲锋,草原之上的遭遇战,双方之间根本就来不及布置什么的障碍。

  狭路相逢勇者胜!

  但面对突袭而来的大唐轻骑,这些突厥骑兵,有许多甚至还没有骑上马。

  李靖高声吼道:“擒拿颉利!”

  洛玄云就在李靖麾下,他毕竟是洛氏子,自然不可能真的从大头兵做起,而且他这种武力超强的人,本身也可以直接走另外一条路,他跟在李靖麾下做一员先锋。

  纵然是高速的呼啸之间,洛玄云依旧能感受到所有人狰狞的面容,战马狂奔之间呼出的气息,以及突然抛洒出的鲜血味道。

  “轰!”

  战马重重的撞在一起,几乎在瞬间,两匹战马就毙命而亡,两名骑士同样踏进了死亡的深渊之中,高高的飞起,然后大口大口的吐出鲜血,血肉纷飞之间,生命消逝。

  洛氏子所练习的武器,从来都是马槊,这种马上的无敌兵器。

  洛玄云好像自己回到了当初在凛冬城的日子。

  又好像回到了当初在窦建德麾下和唐军作战的日子。

  他的心中在翻腾。

  他这一代七个兄弟,大哥在凛冬城照顾家族,二哥受到老祖宗指点,前往西域去传播素王的信仰,三哥统领着敢战士,在辽东那里有一小块土地,拥有独立的地位,四哥已经是宰相,还是天官吏部尚书,五哥更不用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第一重臣,重到就连出征都不行,六哥也是国公,十六卫大将军之一,出征时的一路总管,姐姐洛玄镜是楚国夫人,是封疆大吏。

  只有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提起的,同样消耗了家族的资源,但是自己却不曾给家族带来什么荣耀和底蕴。

  这让洛玄云有些不能接受。

  他又想起前些时日,他去看窦王,窦王现在已经不再被软禁,只不过大唐没有他的位置而已。

  我的荣耀,就从现在开始吧!

  洛玄云心中想着这些事,他才刚刚二十出头不多,是兄弟中最年轻的一个,他还有很多年可以去成长。

  洛玄云双手持着马槊,在突厥军中左冲右突,手底下没有一合之敌,真是勇猛无敌,让大唐的士卒纷纷高呼起来。

  李靖看着也微微咋舌,他是见过洛玄夜和洛玄凌在战场上的非人表现的,现在看来,这洛玄云虽然和洛玄夜有差距,但不亚于洛玄凌。

  这洛氏子怎么一个个都这么能打,最关键的是,李靖亲眼看到洛玄云被重重击中,但是只不过是闷啃一声就完全不在意,再次冲了上来。

  这洛氏子对痛苦的忍耐程度真是离谱,完全没有一点出身高贵的认识,打起仗来就像是不要命一样。

  洛玄云只觉自己的汗液从身体中的每一个毛孔蒸腾而出,在冬天的寒风中,甚至有白气升腾,那是短时间之内大量的用力而产生的。

  “杀!”

  洛玄云的本事,或者说是洛氏子的本事都是在生死中,在冰天雪地中锻炼出来的,他们都是曾经在冬天在冰水中游泳的人,现在这点寒意,对洛玄云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什么。

  他大声嘶吼着,回想起族中的山君,回想起自己最喜欢的大猫,真的宛如下山的猛虎一般。

  猛将在战场上的带动,是毋庸置疑的,他不断向前,唐军轻骑齐步而动,马踏山河,冲杀而去。

  本就混乱的突厥人根本就不可能抵挡唐军的进攻,颉利可汗率领着牙帐军队毫不犹豫的开始逃遁。

  至于往哪里逃,自然是阴山,那里的地形比较复杂,不像是河套这么简单,他准备在那里重新整军,然后和唐军决一雌雄。

  但他不知道李靖早在战前就已经针对这种情况做好了部署,李绩等人就是专门等待着颉利可汗的。

  在颉利可汗慌忙的撤退过程中,李绩出现在半路上,紧随而来的是上万唐朝军队,李绩自然是按照李靖的命令,奉命围剿颉利可汗,见到李绩军队的一瞬间,颉利只觉头皮发麻,这唐军根本就不给他喘息的机会,一路追着他杀。

  他狠狠地说道:“如果让本可汗能够重整旗鼓,本可汗一定要狠狠报复回去,让唐朝知道本可汗的强大和不可侵犯。”

  然后继续仓皇的改变自己的目的地,向着阴山的另外一个方向逃去,但李靖的布置可不仅仅是这一个,很快颉利可汗就再次遇到了另外一支等待着他的唐军。

  他再次放下狠话,而后继续逃遁,一路逃到阴山之下,但唐军却依旧没有停下追击。

  李靖和李世民真不愧是当世最为杰出的两大统帅,两个人在某些方面非常的相像,当初李世民追杀敌人的时候,两天不进食,三天不解甲,一直将敌人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直到心态都彻底奔溃,直到军队都彻底离散,才算是结束,现在李靖追杀颉利可汗是同样的道理,颉利可汗身边的军队,经过连续的绞杀,已经只剩下数万人。

  相比于巅峰时期,这已经被削弱了相当多,至少在短时间内,在河套上,颉利已经失去了和大唐正面作战的能力。

  这都得益于李靖完全不曾停下的追杀,让颉利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整军,导致众多军队都逃离了突厥,转投了其他的部落,毕竟在草原上,除了突厥部落之外,还有其他的众多部落。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