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899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899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李世民转头望向洛玄夜,笑着问道:“是谁?我一定将他请来。”

  洛玄夜轻笑着,“当然是文公老祖,他等待这一天或许有许久了。”

  文公。

  听到答案,李世民愣住。

  竟然是文公。

  原来是文公。

  果然……是文公。

  ———

  玄武门之变所留下的资料是丰富的,那些详细的对话,为我们展现了亲历者的心路历程,为每一个行动的动机提供了解释,这已经不再是值得探究之事,无论是秦王府诸将,还是那些智慧通天的幕僚,在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配角,李世民他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什么,又对他有什么影响呢?

  “他果决的射出那一箭,笼罩在大唐之上的阴云被撕裂开,耀眼的光芒洒落下来,照在他的身上,为他披上黄金的铠甲,大唐也走入了那个昂扬的时代,至于那些阴影和遗憾,全部留在了武德年间,伴随着时代的尘埃。”——《唐帝国兴衰史》

  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

  在一个明媚的午后,已经成为帝国实际统治者的大唐太子李世民再次见到了洛苏。

  在李世民这二十八年中,他只觉自己攀登的越高,眼前的这个人就越发的神秘。

  似乎越靠近洛苏,就越能感受到他的高不可攀。

  周国公府,廊腰缦回,公服后院,大柳树下,翠绿嫩枝。

  “大唐太子,洛阳一别,经年已久,别来无恙乎?”

  “文公,我……”

  李世民有无数的问题想要问洛苏,茶杯滴溜溜的转到他的面前,洛苏微微笑着,“喝杯茶,慢慢说。”

  李世民饮下一口清凉的茶水,将激荡的心情略微平复一下,缓缓问道:“文公,如今我已经几乎摄政,所求之道若何?”

  洛苏摩挲着手中茶杯,淡淡说道:“第一步自然是安抚人心,李建成死去,没有你死去问题那么严重,但他还是有些旧部的。

  想必你已经决定宽恕太子建城的旧部。

  但你说的话做不得数,没有人会听,很少人会信,因为有很多人会‘体察上意’,只有真正的行动才能够让天下人看到。

  就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上,那些李建成的旧部一定在被杀害,乃至于被冠以谋反的罪名诛杀。

  其中不少是你的旧部所为,还有的人要借着李建成旧部的命来升迁,你要如何去处理这些事?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你会接到数不清的谋反案件,其中有一多半都已经直接被平定,一大批维护你统治的‘功臣’等着你封赏。

  你封赏他们,就会有更多假的谋反案,建成旧部就不能安定,你的宽恕政策就会是一场空。

  你不封赏甚至惩罚,那其中就一定有真的谋反案不能被镇压。

  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你会怎么做?”

  李世民闻言沉默,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甚至不用等几个月,现在就已经有谋反案报上来了,而且还牵扯到自己的舅家。

  李世民一眼就看出来是挟私报仇,但由点及面,如今天下汹汹,可见一斑。

  洛苏也不着急,他静静地等待着李世民思索。

  李世民短暂的考虑后,还是坚决的说道:“我宁愿有谋反发生,也一定要将这种裂痕消弭,我要坚持我的宽恕政策。”

  洛苏对李世民的选择并不意外,在李世民身上有一种强烈的自信精神,那是一种包容万物的气魄,“既然如此,你可以下达一项诏书。

  鉴于对建成旧部的攻讦激烈,在近两年告发的谋反案都不受理,告发谋反的和被举报的,都到长安来对质,不允许私自处理,私自处理的按照挟私报复杀人处理。

  两年时间足够你向天下展现你的诚意了,只要你有决心,这件事不是大事,只是需要耐心,时间会证明你已经放下了屠刀。”

  李世民眼前一亮,只听说过免除一地几年税收的,还从来没有人说过,可以几年不受理某个类型案件的。

  真是妙啊,至于有没有人会真的借着这条政策造反,李世民表示先让他发展两年,否则还不够他一只手打的。

  困扰着他的一个问题这么轻而易举的被解决掉,让李世民很是欣喜说道:“看来我向文公求道果真是正确的,还请文公教我,如何成为您口中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建立古未有之的功业。”

  洛苏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气氛顿时沉重起来,李世民感觉他在望着自己,但又好像穿透自己望向无穷远处,洛苏缓缓道:“对汉末以来三百多年的历史拨乱反正,追忆过往之神圣。

  再开前所未有之格局,给诸夏寻找一条新路就足够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革新革新,周迥异于汉,唐要迥异于汉才是。”

  开未来的局面,李世民暂时没有头绪,但前半句他注意到了,“拨乱反正?”

  洛苏早就思索过无数次,此刻直接说道:“曹魏开兴庙号之风,又有勋爵滥辞,是否应该废除。

  谥号虽然准确,但有人是不应该拿到谥号的,这些人都应该去掉。

  最严重的莫过于史书,写史书者,对本朝多有回护,要修正。

  对于其中王侯将相到底该用本纪还是世家?

  其中有不少家族使用世家是否不妥?

  有的人单独列传是否不对,有些合传是否条目不清。

  这些史书都要重新修订,这是一项浩瀚的工程。

  诸夏脉络该如何梳理,才能体现统序不绝,汉末列国谁才是正统,或者并未正统。

  我曾经和你说过,要建立一座自三皇五帝开始的帝王庙。

  汉代以前没有太大争议。

  汉代之后,尤其是汉末列国的君主,谁应该进入,理由是什么。

  历史上的君王又有谁应该站立在关键的主位上。

  汉书中对于那些有庙号的天子,都有一句至高的评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也’。

  这句评价在后来的史书上也有,我认为应该删去,因为大多数人配不上。

  但在帝王庙主位上的君王,都应该有这一句评价。

  这相当于对历史上每一个君王排序,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君王本身,还有这个时代的需要。

  帝王庙既然有了,那文庙和武庙是不是同时要配备,跪在三庙前的人,选谁进入,这又是一个大问题,表彰谁,唾弃谁,将会影响未来整个天下。

  这种对天下意识的重塑,就是拨乱反正!

  当年素王翦除殷商,制定周礼就是一次对天下意识的塑造。

  到了汉代,从刘邦到刘彻,两代摄政,四位天子,再次重塑了纷乱数百年的诸夏意识。

  而现在,如果你能塑造纷乱三百多年的诸夏意识,又有谁敢说,你不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呢?”

  李世民直接被震住了,这是他从不曾思考的领域。

  洛苏就像是那片星辰灿烂银河炫目的夜空,他则是站在山顶上遥望着那片星空的孩子,现在星光照在他的身上,让他目眩神迷,不能自已。

  仅仅是从洛苏的话中,他就感受到无穷的美感,制作礼乐,那该是何等伟大壮丽的事业啊。

  根本就不需要听洛苏对未来的规划了。

  根本就不需要知道洛苏对功业又有什么伟大的构想。

  仅仅对过去的拨乱反正,就已经足够!

  李世民抱拳肃然道:“还请文公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我不能没有文公,大唐不能没有文公,诸夏不能没有文公。”

  洛苏嘴角带起一丝微笑,却叹息道:“此生为周臣,不可入大唐,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知道的,就来这里找我。”

  他话中带着无限感慨,带着无限的沧桑,这一刻,李世民突然从面前这个并不如何苍老的人身上,感受到一股时间洪流的味道,在一瞬间冲击的李世民有些睁不开眼。

  李世民僵住,但他的脑子却疯狂的转动着,他几乎是福至心灵的说道:“文公,您是古代的贤臣,就如同神话中的人物一般。

  我一个后辈又怎么能够让您成为我的臣子呢?

  我想要成为您的弟子,但想必您是不愿意收下我的,我郑重的请求您,担任大唐的国师,位在三师之上,尊崇无比,您不是臣子,而是老师,天下所有人的老师。”

  位在三师之上,在大丞相废黜后,三师就有种大丞相的味道,三师的地位还在三公亲王之上,李世民当初的天策上将,在亲王三公之上,但在三师之下,而现在洛苏在三师之上,三师之上只有一个位置,那就是诸夏天子。

  当听到“国师”两个字的时候,洛苏就知道自己和大唐实在是有缘,自己和李世民实在是有缘,他也福至心灵般的感受到一股冥冥中的指引,或许素王老祖让自己降世,就是为了眼前的这个英武的年轻人。

  李世民希冀的望着洛苏,眼中带着宛如星辰的闪光,有清清楚楚的辉光在流转,洛苏抬眼望向他的瞳眸深处,一片碧朗晴空,素王啊,我将遵从您的指引,这世上再也没有比洛苏更崇信素王的人了,他点点头确认道:“可以。”

  李世民听到可以两个字,颇有一种当初娶到长孙氏时的感觉,一向稳重至极的他,突然有些感觉坐立不安,他想要大叫、跑起来、跳起来,但他稳稳的坐在原地,只要眼中的炽热能够体现出他现在激动的内心。

  洛苏微微笑道:“太子,你现在最该做的事,是准备接受你父亲的禅让,记得好好准备一番去素王陵,素王会为你赐福。”

  一提到李渊,李世民一下子僵住,瞬间整个人都低沉下来,他略有些嘶哑的问道:“文公,圣人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虽然一点都不后悔现在所做的,但这真的不会影响以后子孙吗?”

  洛苏收起脸上的笑容,李世民有些紧张。

  洛苏沉吟了一下后说道:“现在有一杯茶水,我放在这个石桌上,你可以通过撼动这个石桌掀翻这杯茶水吗?”

  李世民回答道:“自然不可能,这个石桌很稳,不是人力所能够撼动。”

  洛苏点点头,“依旧是一杯茶,我放在一张纸上,你就能轻而易举的掀翻它。

  这个天下就像是这杯茶,决定它会不会动的是根基,以及作用在根基上的力道。

  如果政治制度合理的话,天下就会稳固,就算是有人想要掀翻它,却不会成功。

  如果政治制度不合理,天下自然就会出现不稳,一张纸,每个人都会想要掀翻它。

  你为什么能成功,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大唐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本质上和过去数百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过去数百年中,这种事情太多了,这难道是单纯人心所能够说明的吗?

  是因为政治制度还不够完善。

  是因为不可调和的矛盾还存在。

  在你之前,甚至早在邦周时期,就有无数的这种事,你大可不必认为,你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洛苏的分析很有效果,李世民好受了很多,随着李世民带着洛玄夜离开,洛玄星望着二人的背影,突然问道:“老祖宗,您刚才和太子说的是真的吗?

  这场玄武门之变真的不会影响大唐未来的继承?”

  洛苏立刻摇头,而后缓缓道:“我可没有这么说过,我说了,大唐的制度是有缺陷的,玄武门之变绝不可能是最后一次。

  况且根据我对天下未来的规划,在可预见的未来,内战几乎是必然的,区区皇室内部的继承,不重要,如果能厮杀出一个强悍的君王,也是一件好事。”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