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892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892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李世民沉默了不知道多久,他将手搭在洛玄夜肩膀上,那只手依旧温热,洛玄夜却能感受到,在颤抖,曾经纵横战场神箭无敌的手,竟然在颤抖。

  “青阳,我不会让你们失望,你相信我,我现在只不过还没有想清楚而已。”

  洛玄夜将手搭在李世民放在自己肩膀上的手上,盯着李世民的眼睛,绽放着无尽的光,“我知道,你从来不会让人失望,所以这些年我义无反顾的跟着你,无论什么结局,我都能接受,就算舍弃现在的一切,我们是君臣,是亲人,也是知己。”

  李世民闻言直接流下泪来,泪水布满了脸颊,“青阳啊青阳,如果我有登临天下的一日,我要给你自古以来臣子最高的荣耀。”

  在杨文干之事后,李世民和李建成间的争端就已经彻底白热化,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二人相争,大部分人保持中立,因为大部分人都没资格走进这个战场。

  李建成和李元吉开始无所不用其极,洛玄凌几乎寸步不离的守在李世民身边,以防止有刺客,因为李元吉这个疯子,是真的能做出那种事,上一次是齐王李玄霸给李世民挡了灾,现在还卧床不起。

  对此李渊只觉心烦意乱,他现在整个人都纠结到了极点,理智和感情,立秦王和立太子,让他烦躁,在杨文干事时,他的确是有了立秦王为太子的想法。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杨文干之事是秦王所为的话,那岂不是说,秦王已经可以控制东宫的人去做事?

  那既然控制了东宫,会不会皇宫里面也有秦王的人?

  在那一刻,李渊将自己放在了秦王李世民的对立面上。

  恐惧,无所不在的恐惧,让李渊果断的否决了立秦王为太子的想法。

  这个儿子太可怕了。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彻底断绝掉李世民夺嫡的想法。

  在经历了几年的盘桓后,武德七年,李渊终于下定了这个决心。

  ……

  从猎场返回秦王府的路上,众人议论着李世民从骏马上安稳落地的英姿,纷纷笑道:“秦王是如何知道今日太子和楚王要用未驯服烈马来伤您的?”

  李世民回忆起一个人,既而笑道:“生死有命,又岂是他们的阴邪之术所能够干涉的。”

  秦王府诸将都笑起来,仅仅是一句玩笑话,谁都未曾想到,竟然会闹到天子面前。

  而且这句话已经变成了,“秦王说他有天命!”

  为了整垮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深深地陷入了疯狂中。

  天命两个字刺痛了李渊。

  他才是天子,天命应该是他所有,而且这种东西,怎么能自己去争取呢?

  “你怎么敢妄窥天命呢?”

  李渊愤怒的在众人面前斥责李世民。

  经历了杨文干之事,李世民已经明白,李渊是真的不想传太子位给自己了。

  李世民一直想要通过正常进位太子,进而名正言顺的持有天下。

  李世民跪在地上,他昂着头说道:“陛下,臣没有那么说过,这是构陷!

  还请陛下告诉臣,是谁在构陷臣。”

  李渊怒喝道:“够了!”

  李世民毫不相让,同时大声道:“请陛下下法司查验,请陛下还臣清白!”

  李渊气急,还想要说话,李世民却直接厉声道:“陛下,任由奸人构陷臣,您到底要做什么?”

  太狂悖了!

  臣子质问天子想要做什么?

  经过这数百年没有洛氏在世的惯性,现在的君王,已经相当的乾纲独断,否则杨广这种人,早就被推翻了。

  李渊不是那种一言堂的君主,但也不能容忍臣子这么公然挑衅自己,尤其这个臣子还真的有挑衅自己的威望。

  李建成和李元吉望着这一幕,忍不住笑,这下秦王是真的难逃责罚了。

  正好打压一下他的嚣张气焰,这一张由天子、宰相、太子、楚王、后妃联合编制起来的网,终究还是将秦王这只猛虎牢牢困在网中。

  他正要大声的呵斥李世民,就见到封德彝匆匆跑进殿中,脸上满是慌张,这成功的打断了李渊将要说出口的话。

  “陛下,突厥颉利可汗联合突利可汗率领数十万大军寇侵,边关八百里告急!”

  突厥人!

  数十万大军!

  李渊一下子坐直了身子,脸上闪过一丝恐惧。

  突厥,大唐最大的边境威胁,虽然因为东西突厥的分裂,戎狄之盛没有汉末的时候强大,但依旧相当可怕。

  关键是中原刚刚连年大战,正需要休养生息。

  怎么办?

  李渊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投向了跪在自己面前的秦王身上。

  这么多年他没有真正对秦王李世民动手,有两个原因。

  其中一个是他终究顾念父子亲情,太子和秦王他一个都不想动。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大唐现在的军事压力还很大,在这种时候,他不可能自废武功,将大唐战神废掉。

  李渊很不愿意承认,但李世民就是他皇位的基石,是他手中不愿意打出,却每每必须打出去的王牌。

  李渊这些年大封诸王,目的就是让皇族拱卫皇室,他是典型的只相信自己人。

  他知道李靖有才能,但并不相信,在大唐,任何战争都是宗室担任行军大总管,然后搭配一个老将。

  李世民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嫡子,是自己人,他不可能把军权交到外人手里。

  李渊缓缓收起刚才的愤怒神情,走上前去,将李世民扶起来,温声道:“突厥入侵,速速召群臣上殿,商议对策,二郎,来,你久经战阵,说说你的意见。”

  李渊经典的“有事二郎,无事秦王”定律还在发威,李世民在这一刻,竟然有些感谢那些突然进攻大唐的突厥人,这已经是突厥人第二次挽救他。

  每一次他在政治斗争下落入下风,不得不和李渊展开对抗时,突厥人就会适时的出现,给他刷上一层光辉的战绩,而后他的威望就会增长。

  太子和李元吉简直咬碎了牙,这该死的突厥人,怎么每每在关键时刻都出现。

  大唐和突厥间,尤其是上层,实际上没有多大仇恨,甚至和某些高层,关系还不错。

  但私人关系当然不能代表国家间关系,突厥该打草谷打草谷,大唐该反击反击。

  但私人关系的好处在于,在突厥和大唐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颇为脆弱的互信。

  两个互相不信任的国家,会时时刻刻用刀枪对准对方,不存在和谈的可能性,唯一的结果就是一方倒下。

  而大唐和突厥间,只要能维持力量的均衡,就可以和谈。

  随着群臣步入殿中,各自坐定,洛景成、洛玄镜身为六部尚书,自然参与了这一场会议。

  洛玄夜和李秀宁结伴坐在李世民下首的位置。

  就在众人都认为这是一场商议该要如何出兵的军事会议时,李渊直接抛出了一个相当炸裂的议题,那就是迁都。

  “从武德元年起,长安因为距离突厥太近,突厥骑兵长驱直入就可以到达长安城下,导致我朝每每受到突厥威胁,朕以为长安不适宜作为帝都,应该往南迁都,在关中一线构建防御线,以阻挡突厥的入侵。”

  李渊刚刚提出这个提议,李元吉就直接叫好道:“父皇英明,国家帝都却一直位于不安之中,天下惶然,万民还如何能安心各做其事,迁都势在必行。”

  太子虽然没说话,但从表情就能够看得出,他也是赞同迁都的,等到迁了都,倒要看看秦王还怎么用突厥来挟持绑架朝廷。

  大殿上一片寂静,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封德彝、萧瑀、裴寂这些李渊旧臣都不说话。

  政治走到现在这个地步,没人愿意去触李渊的霉头。

  李秀宁想要说话,却被洛玄夜按住,低声说道:“有秦王在,不用担心,让他去说。”

  洛景成和洛玄镜望着殿中这一幕,互相对视一眼,各自微微点头又摇头,又望向洛玄夜,见到洛玄夜微微摇头,二人便眼观鼻,耳观心,当作没听到。

  李世民上前朗声道:“陛下,自古以来皆诸夏重,以临四方,素王之下,不意有二天子,颉利可汗,以苍天受命而称之,如今陛下登极天子,岂能容忍呢?

  迁都劳民,戎狄逼迫便丢弃城池,放弃子民,古来未曾有耻辱到这般的天子和皇族。

  暴隋尚且降服冬突厥,何以我大唐,承天受命却不能呢?

  臣窃以为陛下之惶然,不妥,请陛下给臣以精兵,臣愿意率领大唐儿郎,退却突厥!”

  李世民的话在殿中回荡,掷地有声,等到李世民一说完,洛玄夜立刻起身抱拳说道:“陛下,秦王所言极是,这世上哪里有中原王朝被戎狄所逼迫迁都的呢?

  只有行将朽木,将要失去的天命的时候才会如此,如今我大唐正如煌煌大日,这个时候失去长安,将素王归墟之地让于戎狄,真可谓是,史书上洗刷不掉的耻辱。”

  洛玄镜站起身,她穿着贵族女子的服饰,华贵至极,大唐女子的仕女服也开放,露出纤美的锁骨,白得耀眼,殿中的女子不多,她毋庸置疑是最美的那一个。

  “陛下,这世上从未有不曾临阵便退却的天子,臣率江南群臣归顺大唐,是因为二京有王气,大唐据二京,当有天下,如今难道却要将西京沦落胡尘吗?

  臣以为不妥,请陛下三思!”

  李渊真的想要迁都吗?

  未必。

  他和李建成还是不一样的,迁都对李渊没什么好处,而且突厥人眼见就要兵临城下,现在迁都也晚了,真的只能劳民伤财。

  但在和突厥人大战之外,另外寻找到一条道路,那必然是有可能的。

  现在的唐朝,是真的不想打仗。

  过去那些年的战争,让天下的水利措施都有了明显的破坏,人口也减少了许多,现在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这个时候和突厥开战,百害而无一利,打赢了也得不到什么,打输了那就有灭亡的危机。

  ……诏:以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为行军大元帅,楚王李元吉为行军副元帅,合十二路行军总管,并讨突厥。

  ……

  身为十二卫大将军的李世民,终于再次见到了大唐士卒。

  这些跟随着他一路夺取了天下的士兵,状况很差。

  让他很是忧虑,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大唐士卒。

  连年的战争,让士卒们的厌战情绪达到了顶峰,这是谁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年姬昭东征也遇到了士卒厌战。

  毕竟常年不能回家,一直精神紧绷的杀戮,谁都无法忍受这种压力。

  人不是铁,不是机器,不是输入指令就会永远工作下去。

  即便是有战利品和功勋赏赐,也挡不住这种厌战情绪。

  更雪上加霜的是,伴随着天下一统,军队的作用逐渐减少,军队待遇是一定会下降的,这就更加让士卒们的战力和意志下降。

  这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钱不能都供给军队,国内的赈灾、修建水利等安定天下的问题,同样极其重要。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